第6节 透镜和视觉(4课时+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透镜和视觉(4课时+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21 21:57:0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6节 透镜和视觉 练习
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
1、中间厚、边缘薄,这类透镜叫做 透镜。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f)。中间薄、边缘厚,这类透镜叫做 透镜。而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 (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 (v)。
(1) 当u>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______ 、______、 ______ 像。
(2) 当u=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 像。
(3) 当 f <u <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 像。
(4) 当u< f 时,可透过凸透镜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像。
3、放大镜是一种焦距较小的 透镜。它就是利用u < f 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
、______、 ______ 像的原理制成的。数码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_____。数码照相机就是利用将景物放在离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一个清晰、______、______、_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
4、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 和玻璃体,最后到达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______、______像。
5、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 或晶状体曲度过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近视眼可佩戴 镜矫正。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 或晶状体曲度过 ,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要矫正远视,可配戴 镜矫正。
二、我理解了
6、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厘米处,则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7、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厘米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0厘米 B.40厘米 C.30厘米 D.20厘米
8.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 )
A.角膜是蓝色的  B.虹膜是蓝色的 C.晶状体是蓝色的  D.玻璃体是蓝色的
9、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厘米 B.4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照相机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
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睛的--------------------------- ( )
A.晶状体 瞳孔 视网膜 B.晶状体 虹膜 脉络膜
C.玻璃体 瞳孔 角膜 D.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1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她常常要做的是------------------(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点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点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点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点
13.摄影师给全班同学拍了一张合影照,但摄影师看了几次都发现靠边的两个同学照不全,为了使全体同学进入镜头,应使--------------------------------------------------------( )
A.照相机离同学们远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
B.照相机离同学们近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
C.照相机离同学们远一些,镜头向外伸一些
D.照相机向同学们靠近一些
14、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成的,其中心厚度只有0.05毫米,则近视眼患者配戴的该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A.小于0.05毫米  B.等于0.05毫米 C.大于0.05毫米  D.任意值
15.“老花眼”的主要原因及矫正的方法依次是------------------------------------------( )
A.眼球前后径过长,配戴凸透镜 B.晶状体曲度过大,配戴凹透镜
C.眼球前后径过短,配戴凹透镜 D.晶状体弹性变小,配戴凸透镜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
A.在光屏上不能成像 B.在光屏上能成像,像的大小是原来的1/2
C.在光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来暗
D.要把光屏向前或向后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
17、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厘米。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移动。
18、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
(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
A.0到10厘米    B.10到25厘米
C.25厘米到极远处 D.10厘米到极远处
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____(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如图____(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19、如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模拟实验中左边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中的 ,中间的凸透镜
相当于眼球中的 。
在实验中,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那么蜡烛应向 移动,
才能使纸板上的像清晰。
该实验说明:正常人的眼球是通过调节 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如果有人患了远视眼,那么应该配戴装有 透镜的眼镜来矫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2张PPT)
第二课时 凸透镜成像
1、请你说出小孔成像的原理,成像规律,
作出光路图。
光在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原理:
成像规律:
2、所成像是实像
3、所成像大小由物距(U)
与像距(V)的大小决定
1、所成像是倒立的
2、请你说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成像规律,
作出光路图。
原理:
成像规律:
光的反射。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
S
S’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成像规律是怎样的呢?
二、凸透镜成像
1、成像原理:
光的折射
O
2f
2f
S
S′
F
F
u
v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
物距u
像距v
2、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 提出问题: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
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建立猜想: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跟
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3.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步骤:
光具座、蜡烛、光屏、凸透镜、火柴。
1、在光具座固定凸透镜,使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
凸透镜的两侧,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f = ____。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物体离凸透镜不同距离时成像的情况。
2.会正确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结果。
2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
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 。
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3、移动蜡烛使U=2f,再移动光屏,使屏上出现清晰
的烛焰的像。将观察结果填入表内。
O
2f
2f
S
S′
F
F
倒立等大实像
v = 2f
4、移动蜡烛使U>2f,再移动光屏,使屏上出现清晰
的烛焰的像。将观察结果填入表内。
O
2f
2f
S
S′
F
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 > v >f
5、移动蜡烛使2f>U>f,再移动光屏,使屏上出现
清晰的烛焰的像。将观察结果填入表内。
O
2f
2f
S
S′
F
F
倒立放大 实像
v > 2f
6、移动蜡烛使U=f,再移动光屏,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不能成像
O
2f
2f
F
F
S
平行光
7、移动蜡烛使U烛焰的像吗?移开光屏,直接用眼睛通过凸透镜观
察烛焰,你看到了什么?将观察结果填入表内。
O
2f
2f
F
F
正立放大虚像
v > u
1、凸透镜成像的两个转折点:
u成像规律中几个重要的结论
① 在二倍焦距处 ( u=2f )
是大小的转折点;
u>2f,成缩小的像。
u<2f,成放大的像。
② 在焦点处 (u=f )
是虚实像的转折点。
u>f时,成实像。
①、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
颠倒),像和物在透镜两侧。(是由实
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可用光屏承接)
②、凡是虚像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
(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的交点
构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
直接观看)
2、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凡是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像越小。
成实像时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成虚像时
3、物距与像距变化规律:
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
4、物像移动变化规律:
物和像移动方向一致;
fu>2f,物移动速度比像大,
补充实验:
1.蜡烛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像向 。
向下(或向上)
2、用火柴盒把凸透镜的一半遮掉,光屏上__成
完整的像(填“能”或“不能”),光屏上像的
亮度变 。

变暗
3、用手指按住凸透镜并在上面移动,光屏上有
手指的像在移动吗?
没有
4、调节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高度,
使他们不在同一高度上,光屏上____成像。
(填“能”或“不能”)
不能
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
哪几种原因?
主要有三个原因:
(2)由于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凸透镜不能
成实像。使光屏上无法呈现像。
(3)由于物距太小(接近焦距)像距较大,
光屏调不到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
(1)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
同一高度上。使光屏上无法呈现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结论:
物 距 像的性质 像 距 应 用
u > 2f
2f>u>f
u < f
u = 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v = 2f
v > 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倒立 等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照相机
幻灯机
放大镜
测焦距
v > u
1.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折射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u)
u=2f
u >2f
uu=f
2f >u>f
放大镜
幻灯机
照相机
应 用
测焦距
探照灯
V>u
U与V
大小
u=v
u>v
u像物位置
像距
(v)
2f >v>f
V= 2f
V> 2f
同侧


像的性质
平行光
放大
缩小
倒立
放大
正倒
大小
虚实
等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倒立
倒立
正立
不成像
虚像
1、在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 20cm,
(1)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把蜡烛
放在离凸透镜 ________ 厘米的地方;
(2)若把蜡烛从离40cm的地方移到25cm的
地方,像距 ______, 像的大小 _____;
(“变大、变小、 不变”)
(3)想用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的像,蜡烛
应放在离凸透镜 ________ 厘米的地方。
大于40
变大
变大
小于20
2、当烛焰离凸透镜40cm时,光屏上可呈一个
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焦距可能是---( )
A、50cm B、 40cm
C、 30cm D、 10cm
C
3、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
的像成在了光屏上方,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
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C
4、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
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B(共24张PPT)
第四课时 视力限制、缺陷、矫正、保护
眼球

眼球壁
内容物
外膜
中膜
内膜
角 膜
巩 膜
虹 膜
睫状体
脉络膜
视网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1、眼球的结构
2、视觉的形成
(1)眼球的折光系统
包括 、 、 、 ,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 ,其中 ,
在折光系统的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
凸透镜
晶状体
(2)视觉的形成:
光线→折光系统→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四、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人的视觉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例如:太远
或太近的物体,我们可能看不太清楚。
1、将课本放在眼睛前方约 30厘米的地方,
看着右边的两条平行黑线。
2、凝视这两条平行黑线。慢慢将眼睛移近,直至你不能再清楚看到这两条线为止。请同学用直尺帮你量一下这时你的眼睛与课本之间的距离。
你能清晰看到的最近距离是_______厘米。
1、近点与远点
3、请同学帮你拿着课本,再次凝视这两条平行黑线,
把课本慢慢后移,直至这两条线看似变成一条线为止。
这时量一下你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是______厘米。这就
是你眼睛能清晰看到的最远距离。
如果你是戴眼镜的,现在把眼镜摘下,再重复这个实验,你现在能清晰看到的最近距离是 _______ 厘米。
如果你是戴眼镜的,现在把它摘下,再重复这个实验。你现在眼睛能清晰看到的最远距离是 _______ 厘米。
近点:晶状体最凸时,能看到的最近的点。
远点:晶状体最扁平时,能看到的最远的点
2、盲点
把课本放在离眼睛约25厘米远的地方,闭上左眼,用右
眼盯着“+”看,略微调节眼与课本的距离,你将会发
现到某个距离时不能看到2,因为这时2落在盲点上了。
如果你现在把课本移得近一些,2将重新出现而1将消失。你也可以用你的左眼来检验,但这时你必须把课本倒过来看。
注视下图,可以定出视觉盲点的位置。
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感光细胞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盲点。
盲点
五、视力缺陷与矫正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1、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患近视的人所看见的影像
模糊的影像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2、远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患远视的人所看见的影像
模糊的影像
配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
近视眼的矫正:
配戴凸透镜可矫正远视
远视眼的矫正:
近视和远视的比较
原 因 原 理 结 果 矫 正
1、眼球前
后径过长
光屏与透镜光心的距离变大
2、晶状体
曲度过大
透镜的焦距变小
成像在视网膜前
配戴凹透镜
1、眼球前
后径过短
光屏与透镜光心的距离变小
2、晶状体
曲度过小
透镜的焦距变大
成像在视网膜后
配戴凸透镜
近视
远视
3:色 盲
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色盲分为: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
黄蓝色盲和全色盲。
1.观看图 2-82,并写出你
所看到的数字是 。
2.与老师核对结果。如果
你看到的数字与答案相同,
那么你就没患色盲症。
为什么色盲者不可以担任机动车驾驶员或
其他需要辨别颜色的工作?
眼睛的疾病除了远视、近视、色盲以外,还有斜视、白内障等。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眼睛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有色盲的人,对需要辨别颜色的工作是不适宜的,
譬如: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上的驾驶员,因为需
要辨别红绿灯,所以就不能担任,否则会影响交通安
全,发生事故。另外,如从事军事、美术、印染、纺
织、化学、医学、药学等工作,田于需要辨别颜色,
因此也是不适宜的。
六、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视觉对我们十分重要。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
会造成晶状体变凸,或睫状肌疲劳过度,使
眼睛调节能力降低,这样就容易形成近视眼。
近视的成因主要是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
者光线不合适,场所不适宜,持续用眼过度,
使睫状肌过度紧张,难以完全放松造成的。
青少年患近视初期一般是假性近视,这是只要
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操等,可以使视力
恢复正常。如仍然不注意,就会变成真性近视。
要保持良好的视力,我们应该好好保护眼睛,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方法。
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要正
确;书与眼睛的距离要
保持约33厘米;应在光
强度适宜的环境下阅读。
连续看书或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让眼睛的肌肉得以放松。
使用电脑时,眼睛与屏
幕应相距50—70厘米。
不要长时间地使用电脑。
不要躺着或坐车、
走路时看书。
如有异物进入眼睛,
不要用手揉,可用
眼药水等冲洗眼睛。
定期接受眼睛检查,
若眼睛出现不适,
应及时治疗或矫正。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你还想到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
不能直视光线过强的发光体;
远眺放松,平时多做户外运动;
坚持做眼保健操;
多吃保护眼睛的食物补充营养;
不要熬夜。
五、视力缺陷与矫正
3、色盲
四、视觉的限制
六、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近点、
远点、
盲点、
(1)、眼球前后径过长
(2)、晶状体曲度过大
1、近视
成像在视网膜前
2、远视
(1)、眼球前后径过短
(2)、晶状体曲度过小
成像在视网膜后
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配戴
凹透镜
矫正
配戴
凸透镜
矫正
1、远视眼的眼球前后径 或晶状体曲度
比正常眼 一些,是像成在视网膜 ,因
此,患远视眼的人可以佩带 镜加以矫正。
过短


凸透
老花眼镜是 镜,他的度数等于他的焦距(用米做单位)的倒数乘100,小明拿着爷爷的眼镜,测得起焦距为25厘米,小明爷爷眼
镜的度数为 度。
凸透
400
2、近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 ,因此,患近
视眼的人可以佩带 镜加以矫正。

凹透
3.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
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B
4. 如图所示是某人的眼镜,从眼镜可以判断他
的两只眼睛-----------------------------------( )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远视
D.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近视
A(共22张PPT)
第一课时 透 镜
图2
玻璃
1、画出图1的中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画出图2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空气
图1
光线经过玻璃砖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但有些位移(如果是薄玻璃位移可忽略)。
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到三棱镜玻璃后会
怎样传播?
完成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到三棱镜玻璃后的光路图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到三棱镜折射后,光的传播
方向发生了变化,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光总是偏向三棱镜厚的方向折射射出。
你是否摸过近视眼和老花眼的镜片?一样吗?
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都是透镜。不一样透镜。
一、透 镜
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等)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
它的一个侧面或者两个侧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1、透镜的分类
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远视眼镜的镜片
近视眼镜的镜片
透镜广泛地应用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投影仪、照相机等常见的光学仪器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
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
最亮。测出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 。
2.换凹透镜再做上面的实验,
纸上还能得到最小、最亮的
光斑吗? 。
实验结论:
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
不能
平行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会向外发散
2、透镜的性质
(1)凸透镜
凸透镜起会聚的作用。
(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
能将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一点
叫焦点(F)
焦点到透镜中心(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
(2)凹透镜
而凹透镜则使平行光发散。
(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
你能用冰和阳光来取火吗?
能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具有凸透镜的作用。
(如水滴、玻璃瓶、矿泉水瓶、冰块)
进入林区为什么不能携矿泉水瓶?
3、作光路图
(1)凸透镜
光心
透镜中心
主光轴
焦点(F)
焦距(f)
焦点到透镜中心(光心)的距离
平行光线会聚的点
透镜两侧面所在球面圆心之间的连线
F
主光轴
光心
焦点
O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f
F
放在焦点的点光源发出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如何的?
F
F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
经凸透镜折射后光
线平行于主光轴。
F
F
O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方向不变。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如何呢?
(2)、凹透镜
F
主光轴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凹透镜上经折射后变得发散。
光线更向主光轴“远离”了。
发散光束看上去好像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F发出,F点也在主轴上,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凹透镜也有两个虚焦点。
F
F
F
O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方向不变。
F
F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理,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
F
F
F
凹透镜
凸透镜起会聚的作用,
折射后的光线向主光
轴“靠拢”
而凹透镜则使光线
发散。折射后光线
“远离”主光轴。
光线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心,传播方向不变
在桌上放一块凸透镜,在凸透镜的一侧点燃一支蜡烛,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像。
所成像是实像
①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②像可以在屏中呈现
4、凸透镜的应用
—— 凸透镜成像
一、透 镜
1、透镜的分类
凸透镜
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2、透镜的性质
(1)凸透镜
凸透镜起会聚的作用。
(2)凹透镜
而凹透镜则使平行光发散。
3、光路图
1、完成下列光路图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2.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
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D
3. 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
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
发散的是------------------( )
 A.只有b
 B.只有a、c、d、e
 C.只有a、b、c
 D.a、b、c、d、e均可
A
O
D
4、如图所示,一束光通过放在O处方框中的光学
元件后改变了传播方向,则O处的光学元件( )
A.只能是平面镜
B.只能是凸透镜
C.只能是凹透镜
D.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有可能(共22张PPT)
第三课时 凸透镜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 距 像的性质 像 距 应 用
u > 2f
2f>u>f
u < f
u = 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v = 2f
v > 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倒立 等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照相机
幻灯机
放大镜
测焦距
v > u
(一)、放大镜
利用 u < f 时,物体经过凸透
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
是一种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2、原理:
通过调节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来改变放
大倍数。
3、使用:
1、实质:
物距小,像小;物距大,像大。
三、凸透镜的应用
4、日常生活常见的放大镜
(1)水滴
(2)盛水的瓶装水
(3)体温计中的
玻璃外壳
(二)、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1、实质:
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2、原理:
利用将景物放在离凸透镜 2倍焦距之
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当按下照相机的快门后,来自景物的光线经过镜头聚集到影像传感器上,影像传感器会将这些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器处理,形成特定的图像文件,保存到存储器中。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凸透镜还有哪些用处?
显微镜
望远镜
老花眼
(远视眼)
摄像头
实物投影仪
投影仪
摄像机
电影放映机
(三)、眼 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大脑中约有 80% 的信息
来自于眼睛。古代“聪明”的“明”指的就是视力。
观察同桌的眼睛,虹膜是什么颜色?瞳孔的
大小?在他(她)眼前约10厘米的位置,用
小手电筒照向这位同学的右眼睛(或左眼),
留心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
这位同学眼睛的瞳孔有什么变化?瞳孔变___ (填“大”或“小”)了。这样的变化说明: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能让 ______ ( 填“较
少”或“较多”) 的光进入眼睛。
虹膜可以通过调节 _____
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
光的量。

较少
瞳孔
虹膜:
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
瞳孔:
虹膜中央的小孔。
我们虹膜的颜色与欧美国家的人虹膜一样吗?虹膜的作用是什么?
1、眼睛的结构
虹膜改变瞳孔大小。
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来
调节进入眼睛光线的量。
欧美人的虹膜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大部分藏在头颅骨的眼眶内,眼球前有眼睑,可随时合上,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
5
6
7
8
9
10
11
3
1
2
4
睫状体
角 膜
瞳 孔
视神经
玻璃体
晶状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 膜
虹 膜
房 水
眼球

眼球壁
内容物
外膜
中膜
内膜
角 膜
巩 膜
虹 膜
睫状体
脉络膜
视网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2、眼球的结构
玻璃体由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组成,它充满着整个眼球的内部。
光通过透明的角膜进入眼里。
瞳孔在虹膜的中央根据环境中光的强弱,可随时调节。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
物体的图像投影在视网膜上,这里分布着许多对光很敏感的感光细胞。
视神经把感光细胞所产生的信息传入大脑。
白色巩膜是眼球的一层坚韧的保护外壳。
3、眼球各部分功能
(1)角 膜:
无色透明,感觉非常灵敏。
(2)巩 膜:
支持、保护眼球。
(3)脉络膜:
含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
对眼球有营养作用。
(4)虹 膜:
控制瞳孔大小,调节进光量。
(5)晶状体:
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6)睫状体: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7)视网膜:
含有大量视细胞,是光感受器,
接受光的刺激,产生冲动。
4、视觉的形成
(1)眼球的折光系统
包括 、 、 、 ,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 ,其中 ,
在折光系统的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
凸透镜
晶状体
(2)视觉的形成:
光线→折光系统→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观察
远物
睫状肌
舒 张
晶 状 体
曲度变小
焦距
变大
仍成像在视网膜上
观察
近物
睫状肌
收 缩
晶 状 体
曲度变大
焦距
变小
晶状体的弹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3)远近物体的观察:
看远处的物体
看近处的物体
颜色的分辨
你是否发现,在较暗的环境下很难分辨物体的
颜色?原来,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较亮的环境下,视锥
细胞起主要作用,能感觉到物体的色彩。视锥
细胞有三种,分别对红光、绿光和蓝光较为敏
感。大脑把来自各种视锥细胞的信息综合后,
产生彩色的影像。然而,在较暗的环境下,视
杆细胞起主要作用,主要成像物体的外形和运
动,形成黑白图像。
三、凸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
利用 u < f 时,物体经过凸透镜
折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
2、照相机
利用 u > 2 f 时,物体经过凸透镜
折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3、眼 睛
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
眼球由眼球壁(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等 )
及其内容物(晶状体和玻璃体等 ) 组成。
眼折光系统由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
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在大脑皮层中形成视觉。
晶状体
视网膜
视网膜
倒立
缩小

1、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 凸透镜, 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物体在 上形成一个 、 、的 像。
2、眼球的折光系统包括(由前到后的顺序填写)
、 、 、 等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晶状体
3、中午阳光灿烂,当你从教室内走向操场时,
你的瞳孔变化情况是-------------------( )
A. 变大 B. 缩小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B
4、 眼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A、视网膜 B、瞳孔
C、晶状体 D、玻璃体
B
5、视觉形成的部位在----------------------( )
A、视网膜 B、大脑皮层
C、晶状体 D、玻璃体
B
6、眼球结构中,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
A、视网膜 B、脉络膜
C、虹膜 D、巩膜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