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件(共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件(共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3-22 10:02:54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7.2 相似三角形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1.相似多边形的特征是什么?
2.怎样判定两个多边形相似?
3.什么叫相似比?
4.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如果∠A
=∠A1,∠B=∠B1,∠C=∠C1, = = ,
那么△ABC与△A1B1C1相似吗?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并会用以证明和计算.
2.体会用相似符号“∽”表示的相似三角形之间的边,角对应关系.
3.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会用平行线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并从中建立相等的比,用以证明、计算.学习目标探究点一:相似三角形的边、角对应关系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活动1:如图,已知△ABC ∽△DBE,相似比为k.则∠A=∠D,∠ABC=∠_____,∠C=
∠_____; .思考:你能根据教材第29页图27.2-2中的两个图写出成比例线段吗?对于相似三角形而言,又如何寻找其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小组讨论1:“∽”与“相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由此得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又是什么?
【反思小结】当两个相似三角形用符号“∽”表示时,对应顶点已经给出,即相应位置上的点是对应点,由对应点可以写出对应角、对应边.一般地,最大边与最大边是对应边;最大角与最大角是对应角,公共角或对顶角是对应角;对应边的对角是对应角,对应角的对边是对应边. 【针对练一】1. 已知△ABC∽△A′B′C′,相似比为3∶5,且∠A=60°,∠B=36°,则△A′B′C′与△ABC的相似比为______,∠C′=______°.
2. 如图,△ABC∽△CDE,B,C,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B=6,BC=2,DE=4,求BD的长. 3:584解:BD的长为14.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的中点,DE∥BC,DE交AC于点E ,△ADE与△ABC有什么关系?ABCDE我们通过相似的定义证明这个结论.活动2:阅读教材第30页下方“思考”.直觉告诉我们,△ADE与△ABC相似.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二:平行线与相似三角形这样,我们证明了△ADE和△ABC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所以它们相似,相似比为先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在△ADE与△ABC中,∠A=∠A∵DE∥BC∴∠ADE=∠B,∠AED=∠C再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过点E作EF∥AB,EF交BC于点F.在 BFED中,DE=BF,DB=EF∵AD=BD= AB∴AD=EF又∠A=∠1,∠2=∠C∴△ADE≌△EFC∴AE=EC= ACDE=FC=BF= BCABCDEF12ABCDE改变点D在AB上的位置,继续观察图形,进一步想 △ADE与△ABC是否存在着相似关系.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证明:过点E作EF//AB,交BC于点F∵DE//BC,DF//AB(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四边形DEFB是平行四边形,F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小组讨论1过点D作与AC平行的直线与BC相交,可否证明△ADE∽△ABC?如果在三角形中出现一边的平行线,那么你应该联想到什么? 【反思小结】过点D作与AC平行的直线与BC相交,仍可证明△ADE∽△ABC,这与教材第31页证法雷同.题目中有平行线,可得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列出比例式. 【针对练二】3. 如图,在△ABC中,DE∥BC,则△____∽△____,

对应边的比例式为 = =ADEABC————.4. 如图,在△ABC中,EF∥BC,AE=2cm,
 BE=6cm,BC=4cm,EF的长为_______. 1cm5. 如图,在□ABCD中,EF∥AB,
DE∶EA=2∶3,EF=4,求CD的长. 解:CD的长为10. 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如图,AD∥EF∥BC,下列比例式不成立的是
( )

A. = B. =

C. = D. = C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2. 如图,在△ABC中,DE∥BC,小聪认为:
∵DE∥BC,∴ = ;小明认为应是:
∵DE∥BC,∴△ADE∽△ABC,∴ = .那
么你认为( )

A.仅小聪对 B.仅小明对

C.两人均对 D.两人均错 B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3. 如图,若△ABC∽△DEF,则∠A的度数为
______,DF=______. 105° 34.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是AB延长线
上一点,BC=OB,CE是⊙O的切线,切点为
D,过点A作AE⊥CE,垂足为E,则
CD∶DE的值是_______. 2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5. 如图5,已知菱形ABCD内接于△AEF,
AE=5cm,AF=4cm,求菱形的边长. 解:求菱形的边长为 cm.上交作业:教科书第42页第4,5题 .
课后作业:“学生用书”的课后作业部分.课件24张PPT。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学习三角形全等时,我们知道,除了可以通过证明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外,还有判定的简便方法(SSS、SAS、ASA、AAS).类似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是不是对所有的对应角和对应边都要一一验证呢?类似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方法,我们能不能通过三边来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呢?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1.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边成比例的
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相似”.
2.会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 学习目标在一张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各边长都是原来三角形各边长的k倍,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它们相等吗?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与邻座交流一下,看看是否有同样的结论.如图在△ABC和△A'B'C'中,

求证: △ABC∽△A'B'C'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探究点一:三边之比相等与三角形相似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证明:在线段A'B'(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AB,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根据前面的结论可得△A'DE∽△A'B'C'同理 DE=BC∴△A'DE≌△ABC∴△ABC∽△A'B'C'A'B'C'DE由此我们得到利用三边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
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ABC ∽ △A'B'C'小组讨论1:在用三边的比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如何寻找对应边?【反思小结】利用三边的比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先将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分别计算它们对应边的比,最后由比值是否相等来确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针对练一】2.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cm,9cm,
7.5cm,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2cm,
18cm,________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ADEABC15cm3. (1)根据下面条件,判断△ABC与△A′B′C′是否
相似,并说明理由.
AB=4cm,BC=6cm,AC=8cm,
A′B′=12cm,B′C′=18cm,A′C′=
21cm.
(2)若(1)中两三角形不相似,那么要使它俩相似,
不改变AC的长,A′C′的长应当改为多少? 解:(1)△ABC与△A′B′C′的三组对应边的比不等
,它们不相似.
(2)当A′C′=24cm时,两个三角形相似. 利用刻度尺和量角器画△ABC和△A'B'C',使∠A=∠A', 和
都等于给定的值k,量出它们的第三组对应边BC和B'C'的长,它们的比等于k吗?另外两组对应角∠B与∠B',∠C与∠C'是否相等?改变∠A或K值的大小,再试一试,是否有同样的结论?实际上,我们有利用两边和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等于k∠B =∠B'∠C =∠C'改变k的值具有相同的结论探究点二:两边之比及夹角对应相等与三角形相似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A=∠A'△ABC ∽ △A'B'C'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类似于证明通过三边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请你自己证明这个结论.已知:如图, △A'B'C'和 △ABC中,∠A ' =∠A,A'B':AB=A'C':AC求证:△A'B'C' ∽ △ABC 证明:在△ABC 的边AB、AC(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别截取AD=A'B',AE=A'C',连结DE,因∠A ' =∠A,这样△A'B'C' ≌ △ADE ∴ DE//BC∴ △ADE ∽ △ABC∴ △A'B'C' ∽ △ABC A'B'C'ABCDE对于△ABC和△A'B'C',如果 ∠B=∠B',这
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试着画画看. 不 一 定 相 似小组讨论1:由两边和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对于“夹角”条件,如何理解?可结合具体图形说明.【反思小结】由两边和夹角判定三角形相似时,要注意这个角是对应边成比例的两边的夹角.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与△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1)∠A=120°,AB=7cm,AC=14cm,
∠A'=120°,A'B'=3cm,A'C'=6cm;
(2)AB=4cm,BC=6cm,AC=8cm.
'B'=12cm,B'C'=18cm,A'C'=21cm解:(1)∵又 ∠A=∠A'∴ △ABC∽△A'B'C'(2)∵△ABC与△A'B'C'的三组对应边的比不等,它们不相似例1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是多少?要使两三角形相似,不改变AC的长,A'C'的长应当改为多少?【针对练二】4. 若∠DAE=∠BAC,=,则△ADE∽△ABC. 5. 根据下面条件,判断△ABC与△A′B′C′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A=120°,AB=7cm,AC=14cm;
∠A=120°,A′B′=3cm,A′C′=6cm. 解:∵ , ,

∴ .
  又∠A=∠A′,∴△ABC∽△A′B′C′. 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2. 在△ABC和△A′B′C′中,若∠B=∠B′,
 AB=12,BC=8,A′B′=6,则当
 B′C′=______时,△ABC∽△A′B′C′. B4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ACACADAEACACADADAEAEACADODOCOBACADAE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4.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B=7.8,BD=4.8,AC=6,AE=3.9,试判断△ADE与△ABC是否相似,某同学的解答如下:
解:∵AB=AD+BD,而AB=7.8,BD=4.8,∴AD=7.8-4.8=3.
∵ ≠
∴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你同意他的判断吗?请说明理由. 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5. 如图,在4×4的方格图中,△ABC和△DEF都
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求证:△ABC∽△DEF. 证明:上交作业:教科书第34页练习第1,2,3题 .
课后作业:“学生用书”的课后作业部分.课件19张PPT。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定义,两个三角形中有3个角和3条边都对应相等(将3角3边称作三角形的6个元素,即三角形的6个元素都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但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是从两个三角形中有1个元素对应相等开始,逐渐增多条件,来考查三角形是否全等. 这节课,我们就仿照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思路来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先从两个三角形只有1个角对应相等开始,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
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
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了解“斜边的比等于一组直角边的比的两相直
角三角形相似”.
3. 会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
学习目标 观察两副三角尺如图,其中同样角度(30°与60°,或45°与45°)的两个三角尺大小可能不同,但它们看起来是相似的.一般地,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角相等,它们一定相似吗?探究点一:两角对应相等与三角形相似及其应用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作△ABC和△A'B'C',使得∠A=∠A',∠B=∠B',这时它们的第三个角满足∠C=∠C'吗?分别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计算 ,你有什么现?满足:∠C = ∠C'△ABC∽△A'B'C' 把你的结果与邻座的同学比较,你们的结论一样吗?
△ABC和△A'B'C'相似吗?一样△ABC和△A'B'C'相似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又一个简便方法:如图,已知△ABC和△A'B'C'中,∠A=∠A', ∠B=∠B',
求证: △ABC∽△A'B'C'证明:在△ABC的边AB(或延长线)上,截取AD=A'B',过点D
作DE//BC,交AC于点E,则有△ADE∽△ABC∵∠ADE=∠B, ∠B=∠B'∴∠ADE=∠B'又∵∠A=∠A',AD=A'B'∴△ADE≌△A'B'C'∴△A'B'C'∽△ABC【针对练一】1.如图,△ABC内接于⊙O,∠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BD.
(1)请你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2)请选择其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予以证明. 解:(1)△DBE∽△DAB;△DBE∽△CAE;△ABD∽△AEC.
(2)选择△ABD∽△AEC.
∵DA是∠BAC的平分线,∴∠BAD=∠CAE.又∵∠D=∠C,∴△ABD∽△AEC. 2.在上题条件下,若DE=3,EA=7,则BD=______.阅读教材第36页“思考”及下面的证明过程.
了解:满足斜边的比等于一组直角边的比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思考: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图中有哪几对相似三角形?为什么? 分析:∵CD⊥AB,∴∠CDB=90°.
∴∠B+∠BCD=90°.
又∵∠ACB=90°,∴∠B+∠A=90°.∴∠BCD=∠A.
在△ABC和△CBD中,∵∠ACB=∠CDB=90°,∠BCD=∠A,∴△ABC∽△CBD.
请你再找出其他的几对相似三角形: 探究点二: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ABC∽△ACD, △CBD∽△ACD 小组讨论:如何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本节所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反思小结】证两三角形相似,若已具备一组角对应相等,则应先考虑“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一判定方法,而找等角时常用到公共角、对顶角、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等一些隐含条件.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时,可以用其相似独有的判定方法,也可以用一般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不过,更多的时候是用两角相等来证. 探究点二: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针对练二】3. 如图,在矩形ABCD中,DE⊥AC于E,则△ABC∽△ ,△ABC∽△ ,△ABC∽△ . CEDDEACDA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1.下列结论:
①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②有一个角是8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③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④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其中
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2.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若AD=1,BC=3,则 的值为

(  ) BA. B. C. D.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3.如图,在Rt△ABC中,
∠ACB=90°,CD是斜边AB上的高.
(1) 若AD=8,BD=2,则CD= ;
(2) 若BD=4,AB=9,则BC= ;

(3) 若AD=2,AB=3,则AC= ;

(4) 若CD=8,BD=4,则AD= .
(5) 若AB=5,AC=4,则CD= . 46162.4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4.(1)如图1,请你增加一个条件:∠ =
∠ (或∠ =∠ ),使
△ABC∽△ACD.
(2)如图2,请你增加一个条件:∠ =
∠ (或∠ =∠ ),使
△ABC∽△AED. ACBADCABCACDACBADEABCAED ABACDADAC9ABADEABAEAC369上交作业:教科书习题27.2第7,13题 .
课后作业:“学生用书”的课后作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