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组成的表示 化合价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原子结构,感知元素化合价的由来;2.通过分类归纳,总结化合价的特点;3.通过活动探究,能够利用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4.能够利用化学式推求组成元素的化合价。
二、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的基础上,提出如何确定物质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比。从之前所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八电子稳定结构、离子符号等知识引出元素化合价。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形成;使用化合价规则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预设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min 导入 温故知新:试着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水、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氯化钠、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目前已知的物质有数千万种,虽然很多,但不像英语单词,化学式可以有快速的方法将它们的化学式写出来——化合价。 书写各物质的化学式,通过类比英语单词,感知物质的化学式繁多,但是有捷径的方法。 通过类比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出化合价的学习目标。
5min 完成目标一:通过观察原子结构,感知元素化合价的由来; 展示钠原子、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理解最外层电子数在物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原子卡片突出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趋势。 学生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的重要作用,理解原子卡片含义。 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上引入原子拼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物质形成过程中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趋势。
根据“得失相抵 一一对应”原则,拼出氯化钾、氧化铜 尝试用原子卡片拼出氯化钾和氧化铜 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感知物质形成过程中电子得失趋势。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反应出不同元素的原子“性格”,我们用正负号和数字去表示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的数目。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将原子卡片上原子符号上方标出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通过标注数字,学生更能理解化合价的由来
引出化合价的定义: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可反映出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的数目。展示化合价教材插图,讲解“根”的含义。拼出NaOH、KOH、Ca(OH)2? 小组合作,拼出NaOH、KOH、Ca(OH)2 学生在拼图过程中加深理解“根”的含义,了解有些原子团通常以整体参与反应。
10min 完成目标二:通过分类归纳,总结化合价的特点; 活动一:找一找将表格中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开,观察它们的化合价各有什么特点。 分类找出:特点①化合价有正负,一般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在拼图中,让学生更能直观感受到化合价的特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类归纳能力
活动二:拼一拼利用原子卡片拼出一些物质,将物质中所有化合价(带正负号)相加。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拼物质,将物质中各化合价进行相加得出结论:特点②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活动三:算一算CO和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分别求出碳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特点②,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特点③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活动四:想一想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可反映出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的数目。像O2、H2这样的单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呢? 学生通过思考物质不显电性,得出:特点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10min 完成目标三:通过活动探究,能够利用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活动五:比一比 5min,看哪一组拼的物质最多(正价前负价后,数量标在对应元素右下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并试着写出简单物质的化学式。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活动六:找一找通过观察大家刚才拼出的物质,将元素的化合价标注上,观察如何写角码?与化合价有何联系呢?以P2O5为例,讲解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思路。 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出:交叉、化简。 通过寻找简单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5min 完成目标四:能够利用化学式推求组成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求变价元素或未知元素的化合价。例1:试确定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思考、记忆具有固定化合价的元素化合价。
2min 课堂小结 1、化合价的由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有关。化合价的特点①化合价有正负,一般金属元素显 价,非金属元素显 价;②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③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运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交叉、化简求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原则: 。(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H、O、金属元素) 回顾学习目标,填写知识点。 通过填空检测,使学生回忆所讲知识要点,对知识点进行及时巩固。
6min 试题训练 1. 决定元素化合价的是( )A.电子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2.根据化学式标(横线)元素的化合价O2 KClO3 NH4Cl H2SO4 CaCO3 KMnO4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嫦娥四号”探测到月幔中含橄榄石(主要成分Mg2SiO4), Mg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镁原子(核电荷数为12)的结构示意图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有梯度的随堂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
五、作业布置 1、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利用原子卡片,拼出十种物质,写出物质中每种元素的化合价;3、计算所写出的化学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验证是否为零。
六、板书设计化合价(一)化合价的由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二)化合价的特点1.化合价有正负,一般金属元素显 正 价,非金属元素显 负 价;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零 ;3.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4.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三)运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交叉、化简(四)求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原则: 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H、O、金属元素)】
七、教学反思我的教学设计分四部分:(1)化合价的由来;(2)化合价的特点;(3)利用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4)利用化学式推求化合价。本课从原子得失电子入手,利用“原子卡片”,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上引入原子拼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物质形成过程中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趋势。本节课内容的教学设计以“原子拼图”为穿线,从化合价概念的引入、化合价的特点、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及应用方面尽量多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在讲解化合价的特点时,通过找一找、拼一拼、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动,在拼图活动中让学生更能直观感受到化合价的特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类归纳能力;在利用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点播,让学生能够理解化合价交叉法写化学式。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相互启发、不断完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能否从科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关注的不仅是结果,更是过程,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通过此课的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应关注学生的感受,预设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努力创设相互信任、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习过程中的师生间、生生间以及学生与教材文本间的思维对话,是实现快乐高效学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