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复习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复习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1 15:2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7张PPT)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 济迅速发展
投资场所
市场
原料产地
瓜分世界的狂潮
需 要
影响
当时哪几个国家的殖民地最多?为什么?
回顾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率成就突出的在哪几个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法国
德国、美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实力增强
殖民地广阔
实力增强
殖民地?
但 事实上.......
项 目 英 法 德 美
经济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政治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英法
德美
经济:发展缓慢
经济:发展迅速
政治:殖民地广阔
政治:殖民地狭小
重新瓜分
不肯退让
矛盾重重
根本原因:
目的:
实力和殖民地面积出现不成正比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1.失衡的国力对比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皇上(威廉二世)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
    —德国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
问题:
1、德国人凭什么那么“牛”?
2、“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3、以上材料说明德国的矛头主要指向谁?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
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殖民地
英国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普法战争,争夺欧洲霸主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巴尔干问题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联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主要矛盾有哪些?这些矛盾是怎样形成的?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具体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英国军工厂
德国最大军工厂
—克虏伯军工厂
实质:
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疯狂进行扩军备战,冲突不断,世界局势日趋紧张,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欧洲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
巴尔干半岛
那么:
欧洲的哪里是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为什么?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2.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东南的门户,战略位置重要。拥有煤铁石油等丰富的战略资源。这一地区多民族聚居,关系复杂,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经常发生纠纷。长期以来,又受土耳其的统治和奴役,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成列强争夺的焦点。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
1914年6月28日
1914年,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首府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亚族青年开枪刺死了大公夫妇。
刺客加夫里洛·普林西普被逮捕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合作探究
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
提示:可从目的、手段性质、结果等方面思考
你怎样评价这件事?
其目的是出于爱国,但采取恐怖行为的手段,所带来的后果是世界灾难性的。
普林西普的行为非但没有挽救民族危机,反而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由此可见其行为并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义和正确行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行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不同意, 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战的导火线,一战前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和矛盾积累,已经使战争一触即发,一战的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之间也会因为其他的事件而爆发战争。
有人说,如果没有普林西普行为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根本原因
目的
具体原因
导火线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914.6萨拉热窝事件
归纳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7月28日,奥、德对塞尔维亚宣战;
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
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
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
8月6日,奥匈对俄国宣战;
8月13日,英法对奥匈宣战;
……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德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等
协约国集团:
英国
法国
俄国
塞尔维亚
比利时
日本
意大利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B】
请思考
同盟国集团:
意大利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概况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英)帕麦斯顿
主战场
主战线
主战役
西线
东线
南线
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
英法——德
巴尔干
塞尔维亚—奥匈
凡尔登战役
欧洲
西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概况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 —— 德、奥匈
炮轰过后的凡尔登镇
尸体遍布的凡尔登战场
3.难以抚平的创伤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在长期战争之下,当时的人们会有怎样的希望?
战役异常惨烈,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了近200万兵力,损失人数近百万。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
一战的转折性战役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
——一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歌
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被称为:
“绞肉机”、“屠场”和“地狱”(P36)。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自学:阅读p37,找出:
★1917年,加速一战结束的几件大事
1、一直采取中立政策的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退出一战。
3、中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20万中国劳工远渡重洋来到欧洲前线,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福煦车厢里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开始标志
交战双方
主战场
主战役
局势变化
结束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
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欧洲
VS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美国参加协议国作战、俄国退出一战、中国宣布加入协约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概况
归纳总结
奥匈帝国想跟我争巴尔干,真是狂妄!
俄国
英国
我要保住霸主地位,争夺更多殖民地!
我恨死德国了,我要做欧洲的霸主!
法国
德国
为实现世界霸权,我
要争取阳光下的地盘!
塞尔维亚
我要争取民族独立!
美国
捞取战利品,瓜分殖
民利益,大发战争财!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从参战目的分析一战的性质?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 31个
战争范围 战火燃遍欧亚非三洲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时间长
规模大
损失重
范围广
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国……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2.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美国和日本、俄国开始崛起。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3.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一战中法国飞机
一战中英国飞艇
一战中德国坦克
日德兰海战
新式武器的使用加剧了战争的灾难。
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 战争
关系
我们应该运用科技造福于人类!
影响:4.客观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5.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1.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2.加强国与国的交流合作,出现争端以和平方式解决(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3.国家之间要和平共处。
4.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
任何战争都是一场灾难,回顾历史,重现一战的惨烈,给我们今天的人类带来沉重的教训和启示。在今天,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
一、史无前例的战争
“这是一群野兽,他们彼此斗来斗去,互相撕咬。他们要决定给谁多一些,于是彼此厮打了五个月。……他们已到了不能控制自己的地步,这群野兽会撕咬得只剩下一些尾巴。” ——列宁
1.是和平,还是休战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沙俄发生了十月革命,永远从帝国主义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且陷入经济困境。
一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漫画《争吵与签约》
帝国主义战胜国尤其是英、法、美要求按照各自的意图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统治秩序。
观察漫画,这分别是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目的?
A
1
2
3
4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1)时间:
(2)地点:
(3)中心议题(目的):
(4)操纵国:
1919.1月—6月
巴黎凡尔赛宫
巴黎和会的召开
英、法、美
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巴黎和会三巨头
美国总统 威尔逊
英国首相劳合 · 乔治
法国总理 · 克里孟梭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别忘了我要扩张领土。
你那想法太小case了,同时要掂掂自己的份量。我可有海上优势的。
你野心真大,我只要个欧洲大陆行了。
我想要个世界,and you?
(1)时间:
(2)地点:
(3)中心议题(目的):
(4)操纵国:
(5)《凡尔赛条约》的内容:
(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
1919.1月—6月
巴黎凡尔赛宫
巴黎和会的召开
英、法、美
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领土
军事
政治
赔款
殖民地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普法战争后占领);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允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波兰等国的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1919.1月—6月
巴黎凡尔赛宫
巴黎和会的召开
英、法、美
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1)时间:
(2)地点:
(3)中心议题(目的):
(4)操纵国:
(5)《凡尔赛条约》的内容:
(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
(6)实质: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这幅刊登在1921年一家杂志上的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凡尔赛条约》
对奥、匈、土、保和约
凡尔赛体系
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时间:?
宗旨:?
总部:?
主要参与国家:?
国际联盟
尝试新组织
特点:国联不具有普遍性,美苏等没有加入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和平不保
材料一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在巴黎和会期间担任英国方面的财政专家,他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这种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凡尔赛条约》的缔结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材料二 德国战败后,国内政局动荡不安。1918年11月,在柏林工人起义的浪潮中,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流亡荷兰。1919年,在德国小城魏玛成立了魏玛共和国。由于德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战败又赔款,国内经济非常困难,食物匮乏,货币贬值速度惊人,普通民众的生活十分悲惨。人们怨恨《凡尔赛条约》和魏玛共和国,复仇情绪蔓延。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图片阅读:认识这个人吗?他的话体现了德国人的什么心态?你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吗?
“把条约撕成碎片!重新获得德国失去的一切!”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五、是独占,还是共同支配
材料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 帝国主义的策略》
1.说出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原因、操纵国?
2.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条约?
3.华盛顿会议上,谁获利最多?谁受的限制最厉害?谁受的伤害最重?
阅读45页课文,勾画知识点并做好旁注。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材料:《九国公约》节录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三)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
打击了日本独霸中国的计划;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
提供了条件。为美国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华盛顿会议的性质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了
战胜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关系。
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美国1923—1929年,整个工业生产率提高40%;法国1924年工业生产总量超过战前水平;英国1929年的工业常量也达到1913年水平。
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日本代表:“这哪里是什么谈判,这简直就是对日本的审判!”
材料二: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是稳定,还是祸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但是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他们本想制造和平,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制造了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劳合·乔治曾孙女
历史学家玛格丽特
巴黎和会上强强联手压制德国,德国却偏偏成为二战的源头;华盛顿会议上,西方国家力挫日本,日本又恰恰成为二战的东方策源地。
2.是稳定,还是祸根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维系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因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着重重矛盾:
1、对战败国掠夺:加深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2、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
3、牺牲弱民族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波谲云诡的秩序
会 议 时间 操纵国 主要条约 影响 评价
巴黎 和会
华盛顿会议
1919.1—6
完成有关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相关内容。
英国
法国
美国
《凡尔赛条约》
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这一体系只是暂时调整缓和和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反倒引起一系列新的矛盾。
1921-
1922
美国
《九国公约》
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大国强权政治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一战后厮杀的继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结果,中国在两次会议上的凌辱是落后的必然,“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是历史的告诫,今天我们要铭记历史、发奋图强、刻苦学习,坚持科教兴国、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为让我们伟大的祖国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成才。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材料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
种类 棉纺织品 生铁 熟铁 煤炭 铁路
增长 76% 190% 116% 131% 增加到32000千米
材料二 1861年改革后,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但与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落后。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材料三: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少数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紧密勾结,维护着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材料四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大量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国内经济凋敝,粮食紧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农民反抗,工人罢工不断。
材料五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思考:这场战争是哪一次?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外部: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俄国反动统治摇摇欲坠。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假设你是当时的俄国士兵或者是工人、农民,你会对当时
的统治者提出怎样的控诉?
要和平,反对战争。
要面包 ,要粮食,
要土地,
要求社会变革------
“打倒沙皇的统治”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二月革命
时间:
主力:
结果:
性质:
1917年3月(俄历2月)
工人、士兵(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拒绝8小时工作制
*不实施土地改革
思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否满足了人民的愿望?
二月革命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四月提纲》
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
内容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实行土地改革
退出战争
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7月彼得格勒的工兵示威游行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但惨败
1917年7月1日,彼得格勒50万工人、士兵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屠杀和平示威者,开枪打死打伤七百多人。接着临时政府开始大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布尔什维克党人被迫转入地下状态。
七月流血事件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彼得格勒起义
时间:
领导者:
政党:
主力:
地点:
总指挥部:
结果:
性质:
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
列宁
布尔什维克党
彼得格勒
斯莫尔尼宫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工人和士兵
请你在地图上指出起义的总指挥部、攻打的目
标地和总攻信号的发出地。
斯莫尔尼宫
冬宫
“阿芙乐尔”号
十月革命的爆发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目的
性质
结果
影响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权
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重要提示: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是其担任的革命
任务,而不能只看其领导的阶级。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对俄国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句号;对世界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感叹号。”
俄国?
世界?
材料一: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岳麓书社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材料二: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结束
建立
开启
了俄国的现代化强国进程。
了剥削阶级在俄国的统治,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对俄国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1、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红色十月,震撼世界。
对世界
2、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试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走的道路有何不同?有何启示?
特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启示:马克思主义要与国家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了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
十月革命走的道路: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列宁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地点:
内容:
斯莫尔尼宫
(1)大会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2)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
(3)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成,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措施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1)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2)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1)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2)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俄国国内的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
国外
国内
联合起来扼杀苏俄
三年卫国战争
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苏俄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俄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拓展提高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
(1)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工农联盟。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人民的大力支持。
(4)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环境。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新中国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一国到多国
拓展提高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情景描绘: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 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不可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余粮必须上缴。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
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反动势力乘机叛乱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列宁与农民亲切交谈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1.背景:
(1)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2.时间和目的:
(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3)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4)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1921-1927年;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
3.内容: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年) 新经济政策(1921年)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内容
政策
固定粮食税
大企业国有,中小企业可私营
实行自由贸易
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发展经济
特点: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结合起来(“新”的体现)/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列宁:“退一步,进两步”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新经济政策从苏联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农民踊跃交纳粮食(1922年)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⑴.时间:
1922年
⑶.最初4个加盟共和国,最后来是15个。
⑵.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1917年 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沙俄( 古 —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年——今)
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工业落后的穷国
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威胁中
据材料分析,苏联的社会状况: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到。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 —《大国崛起》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1、目的
2、领导人:
3、措施:
①时间:
②重点:
③作用:
1928—1937年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现国家工业化
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斯大林
苏联的工业化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T-34型坦克
PPSH -41冲锋枪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1928-1937年,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农业集体化(20世纪30年代起)
1927年底-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1.背景: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2.措施:
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情景探究:还有积极性吗
在莫斯科市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说:“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 ”
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
——姜长斌《读懂斯大林》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情景探究:还有积极性吗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想一想: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产生了什么问题?
材料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地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消极性::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
(2)“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模式?
(1)新经济政策:从苏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苏联模式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政治上:颁布《新宪法》
1.背景:
2.意义: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36年苏联新宪法通过,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主要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材料二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积极作用: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材料一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消极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反映苏联经济建设的漫画
启示(教训)
①政治上: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
②经济上: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
③民生上: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 ——英国首相丘吉尔
斯大林不是在所有问题上,而是在一些问题上犯了错误;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评价斯大林
何谓“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南亚的印度半岛
北非的埃及
拉美的墨西哥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合作探究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的原因
1.一战期间,宗主国经济控制的放松,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使民族民主运动的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2.战后帝国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加强掠夺和重新瓜分殖民地,使民族矛盾更加激化;
3.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及苏联政府的支持;
4.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
1930年,印度圣雄甘地当选为《时代》年度风云人物。在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材料:“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
材料:甘地认为,“以牙还牙”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理智。人们不能砍掉别人的脑袋强迫他改变信仰,不能用枪弹穿透别人的心脏来强行灌输仁爱之心。暴力只能孕育暴力。我们不要以怨报怨,以暴力对暴力,应该以德报怨,以仁慈来改造人类。
甘地的思想主张:爱与善、仁慈、非暴力
材料:“9000名英国官员不可能统治2.5亿不合作的印度人”。甘地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用不合作来发动群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非暴力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在坚持真理和爱的同时,对敌人决不采用暴力。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暴力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时间
内容
结果
第三次:1940年10月到1941年12月 提出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
第四阶段:二战期间,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主张。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
1920-1922
1930年
①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②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③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
④拒绝纳税。
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
①降低田赋;
②释放政治犯;
③废除食盐专卖。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开展“食盐进军”运动
1922年发证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绝食,停止运动,甘地入狱。
当局妥协,运动停止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材料一: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甘地图传》
材料二: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地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解决问题。 ——印度总督欧文
影响:(1)动员了广大群众;
(2)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3)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局限性):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妥协性。)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北京朝阳公园甘地像
印度纸币
印度邮票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
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历史上竟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
---爱因斯坦
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高,后者比前者高,最后者最高。而甘地就是最伟大的人,伟大的灵魂——圣雄。
在成立印度联邦制宪会议上,甘地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则称他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扎格鲁尔
卡德纳斯
1918年
1919年3月
1922年
华夫脱党成立
埃及人民起义
完全独立的要求
被逮埔
有条件的独立
1922年2月28日,英国单方面发表宣言,宣布埃及“独立“、取消保护制。
埃及华夫脱运动的过程
影响:华夫脱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是一场爱国民族主义运动。华夫脱党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加快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
内容
①政治:(巩固民主政治)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体现改革性质、保障宪法实施)
②经济: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国有化运动:服务业和大型工业国有化(外国所属的铁路、石油公司国有化);
③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扫除文盲,兴办中小学和各种职业学校)
4.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涤故更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