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主题分类范文题解(审题立意)44 师法自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主题分类范文题解(审题立意)44 师法自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1 13: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师法自然
写作技巧
1. 观察自然,捕捉细节:在师法自然的写作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考生需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捕捉 自然中的细节,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活动、季节的变化等。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考生能够发现自然 的美丽和奥秘,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2. 感悟自然,表达情感:自然不仅是客观存在的景物,更是能够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对象。考生需要 感悟自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的描绘中。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 让读者产生共鸣,增强文章感染力。
3. 引用诗句,增添文采:在写作中引用一些与自然相关的诗句,可以增添文章的文采。考生可以在文 章中适当引用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够为文章增色添彩。
4. 谋篇布局,合理安排:在师法自然的写作中,谋篇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文章的
结构,让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入手,先描绘整体的自然景象,再聚焦到
具体的细节,让读者对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
5. 结尾总结,深化主题: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考生需要对全文进行总结,深化主题。可以通过对自然 的感悟和思考,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呼吁人们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必背范文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沙漠并非完全的荒凉和死寂,当你捧起一捧沙子,也就捧起了许多植物种子……这里自有植物生命的 传奇,造就传奇的在于它们的“生存之道”或“生存智慧”。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生长着最富于传奇色彩而享有美誉的胡杨树。它们根系相连,只要一棵树获 得水分和营养,其他的胡杨也会共享,从而拥有了格外坚韧的生命力。在北美索诺拉沙漠, 生长着一种“ 巨 人柱”仙人掌,它们长寿,同样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棵体形较大的巨人柱就可储存 5000 升水,可以保证 存活一整年,还能尽情地开花结籽。但从幼苗长成“ 巨人”,堪称“保姆” 的牧豆树无微不至的呵护功不可没:
烈日曝晒,给它们遮阴;风雪交加,给它们掩护;严寒来袭,给它们保暖。牧豆树根系发达,便于汲取地
下水,自然就分享水资源给巨人柱……终于,巨人柱高出了“保姆”树,就变得非常强壮,开始独自抵挡恶 劣气候,并和牧豆树共生存。
读了上面的文字,是不是获得一些启迪,产生不少联想?让你感受或思考最深的是什么?请你写一篇 文章,准备参加“生存启示录” 的征文活动。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同根树连枝,共奏绿之歌
生命的印象色是绿色,它象征绵延的生机、无尽的希望。树,为这绿色添上厚重的一笔。即使处在荒 漠困境,也用同根连枝、守望相助的生存智慧书写生命传奇,奏响生命赞歌,颤动着人类的心灵。
国与国相处,同气连枝,共奏对话、结伴的和平之歌。
胡杨树,生长在贫瘠干旱的沙漠,它的生命因种内互助而富有传奇色彩:只要一棵树获得水分和营养,
其他的胡杨也会共享,从而拥有格外坚韧的生命力。你是否觉得这似曾相识?干旱来袭,没有任何一棵树
木能够孑然独立;大疫之下,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疫情阴云笼罩世界,他国防疫物资紧缺时,中 国派出专家团队、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回报曾经接受的来自他国的友善和情谊。 190 多棵“树”生长在地 球上,道并行,物相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互输甘霖,唱和酬答,才能让绿色力量聚集,给予每一棵“树” 以向下蔓延扎根、向上竞发生长的力量。
国与国相处,求同存异,共奏平等、互惠的发展之歌。
生物群落有着垂直与水平结构,生长习性不同则分布不同,因此各物种间得以充分利用生存资源。倘 若某一物种过于强势,抢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看似其势力有一时之扩大,最终却会导致整体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下降,变得脆弱,而其自身亦难存。各个国家间发展状况、特点不同,就如不同种类的树,各有 生长的特色。每种树都有自己生长的价值,并没有谁比谁优越的说法。西方至上主义的文明观早该被抛却, 承认多样性才有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 巨人柱”仙人掌离不开牧豆树的帮助,后起的国家也将因别国的合 理关切最终独挡一面,共享发展的福祉。中国倡导、推动 “一带一路”合作,把绿色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前
景广阔,高歌猛进,就是明证。多样文化的国家携手并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类共同体就在这求同
存异中形成最美和弦。
国与国相处,取长补短,共奏团结一心的青春之歌。
青年与国家相系,青春与时代同频。我们青年,从小小树苗不断成长,即将长成顶天立地的大树。可 是,一木独生不显美丽,众树和睦共生才是生存之道。我们身为祖国之一员,应与同辈青年团结一心,加 强彼此了解,相互取长补短,共谱恢弘壮丽的强国之歌。我们身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一员,也应与全世界 青年一起,同心共梦,共谱“一起向未来” 的和平发展之歌。青春是未来的希望。国与国未来能否和平相处, 国与国未来能否协同发展,全系我辈之一身,亦系于全世界青少年之身。
黄沙会湮没文明,文明之歌却永不会断绝。万众的青春同根连枝,共同生长成一片生机勃发的无垠森 林,方能把荒漠绿歌从低语独吟汇聚成大合唱。这,正是自然给予人类的“生存启示录”。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宋代诗人邵雍在《龙门道中作》写道: “物理人情自可明,何尝戚戚向平生。”我们从沙漠植物的“生存 之道”或“生存智慧” 中获得启迪,将“物理”与“人情”打通,自可形成我们个人的甚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大 道”或“智慧” ,减少我们的迷惘和困惑。
任务提示中“准备参加‘生存启示录’的征文活动”这一情境设置门槛很低,只要写了“启示”,真诚为文即 可达成。那么重要的是写什么启示。从材料第一段(总起)来看,我们可以就生命传奇由“生存之道”或“生 存智慧”造就来立意,但容易写得空洞,大而无当。只有当我们细读第二段(分写),并对接自己的人生体 验,才可以生发出具体的属于自己的“感受或思考”,感悟与思辨,写出真切而独特的启示。
(1)从胡杨树的“共享”而拥有坚韧的生命力获得启示:“共克时艰”“美美与共”“建立命运共同体”可以 帮助彼此生存、发展甚至强大。
(2)从巨人柱受呵护而成长而壮大获得启示:借力于强大的保护与帮助发展自己,走向强大,并与人 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3)从“保姆”牧豆树的分享和呵护使巨人柱由弱变强而共生存获得启示:帮助人而促进人走向强大, 最终得到共同发展。
(4)综合起来看,植物的“共享”与“分享”促进了种群的生命发展,改善了生存环境,也启示我们:尊 重和利用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使我们自身乃至世界更加美好。
这些启示就是立意的基本角度,可以从某一角度或综合角度生发立意,如彼此团结、互帮互助才能共 同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等,借“利他”以“利我”等,或是其他角度的立意也可。只要是从材料中生发,言之 在理,无一不可。此外,此次写作能涉及的领域应该相当广泛,只要扣着“生存之道”或“生存智慧”生发都 是可以的,从生活到人生、从个体到群体、从自然到社会、从国家到人类等,一个领域多个领域,都可涉 及。
立意:
1.利我利他才能共利。
2.受他人之恩,不可忘涌泉相报。
3.善于借势,亦是成功之道。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松竹梅,荷花菊花昙花,都是大自然中的常见植物。它们或因某种气节,或因某种品质,或因某种价 值而令人们赞不绝口。
请从中选择两三种植物来谈谈你对植物文化底蕴的认识。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联系;选好 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松、竹、梅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拔的青 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 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
岁寒三友的由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经王安石等人营救, 始得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
黄州即今湖北黄冈。作为“罪人” 的苏轼初到此地时,心情很苦闷。稍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苏轼的心 绪慢慢好转,但生活上又发生了困难,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这块地, 当地人唤作“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 “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栽了稻、麦等到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 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 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 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 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 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 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从此更留意对他的照顾了。 以后,合成松、竹、梅的“岁寒三友” 图案,一般都用在器皿、衣料和建筑上。仁人志士对它的理解,是借 此体现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老百姓则看重其长青不老、终冬不凋,引申为生命力的旺盛,所
以也成为吉祥的象征。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明显考核中国传统文化的题目,对一些植物的特殊意义进行解读,注意 结合诗歌中的植物的传统的意象找出立意的基础,去“松竹梅”岁寒三友,都是有“耐寒”“高洁” 的品质,“梅 兰竹菊” 四君子等。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 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 核心立意, 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 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 引述 +表态+观点” 的形式,以达到“ 闪亮登场” 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 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 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 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
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 即
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
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 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 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 学生习作也 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 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此题注意确定植物,然后分析其品质,然后分析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 等。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错觉
(印度)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哎,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
品读这首小诗,你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抒情文,
可以诉说你的经历、再现生活情境,抒发你对幸福的感受……;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幸福的错觉
我的子民们,幸福不在天涯,而在智者的心中。
——《圣经·旧约》
河的此岸渴望着对岸的幸福,但河的彼岸却又渴望此岸的幸福——泰戈尔的短诗《错觉》向我们揭示 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人都追求着隔岸的美丽,却忘了自己脚下这一方幸福。
在我看来,追求幸福本无非议,但若一味沉浸在追求的状态而忘记了享受幸福,那就太可悲了!我们 应该忘记那些飘渺的幸福,去收获属于自己的感动。
向往别人的幸福是愚蠢的。
舒婷的《神女峰》写道: “金龟子,仲夏梦,交织在一起,伫立江畔万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夜。”
人人津津乐道于神女的传说,渴望那一份幸福,却没看到神女的叹息:光环下的她,何尝不渴望凡人之情! 可惜,就连爱人的怀抱也只能是奢望。可见,幸福的双方各有苦衷,幸福背后也许是一场辛酸。周星驰的 《大话西游》也曾让我感动。百战百胜、纵横无敌的孙悟空人人羡慕,可是,面对挚友的死去,他无能为 力,面对爱人的追问,他只能沉默——神性的代价是失去美好的感情。最终,驾着七彩祥云也只能看着爱 人死于怀中;法力无边也只能享受一拥的离别。他,其实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幸福。家家都有一本难 念的经,何必过分在意他人的幸福呢?
追求自己的幸福是睿智的。
自古以来,名利二字吸引无数人投入,成为人们的“幸福”所在,其实,这两字其实是在吞噬着人们的 美好灵魂!有些智者深谙此理,于是跳出了红尘名利,寻得了真正的幸福。陶渊明布衣蔬食栖于田园,淡 泊了喧哗,收获了宁静。林逋梅妻鹤子,悠然吟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苏轼仕途不顺, 但他仍乐天知命,“从此不系舟,江海寄余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他们都是聪明人,不随世俗,寻找自
己的幸福,从而使得它们的生命无比厚实,精彩。
可惜,总有些人随波逐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一心向往别人的地位,却不肯从自身开始做起。总 是绷紧了弦去关注别人,怕有一天会心碎的。
学会欣赏自己吧!你也有着别人羡慕的地方。尽情去挥洒你的人生激情,何愁得不到 幸福!别人的, 就由它去吧;你的生命由你自己创造,不要沉迷于幸福的错觉!
停止追梦吧!醒了,就该继续上路。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忘却对岸那道迷离的风景,踩着自己踏实 的脚印,去寻求自己的幸福吧。
【详解】试题分析: 这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关键。诗歌的特点是“用形 象说话”。而形象往往来自于生活, 同学们在解读诗歌时只要有“ 由此及彼” 的联想意识,定能激活自己的生 活积累,自然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题目的指向也是很明确的:“可以诉说你的经历、再现生活情境, 抒 发你对幸福的感受”,通过抒写自己的经历,再现生活情境,表达出自己对幸福的看法,便是成功之作。参考 题目:《抓住身边的幸福》、《给错觉纠偏》、《墙内开花墙内也很香》、《何必攀比》、《幸福就在你
(我)身边》 、《做自己主人》、《别只盯住远方》等。
点睛:这则小诗的诗题是“错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其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 就其范围来讲有物理、生理、心理、艺术……再审读诗歌的内容:双方均以为对方过得比自己好——它们都 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都处在自怨自艾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追问的方式增强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1 ) 为什么甲乙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是因为它们通过比较(攀比),均以为幸福在对岸,而不在自己身边,陷 入心理误区。以为自己不曾拥有的正是自己想要的;总以为活得不如别人快乐幸福,却不知幸福快乐的根 源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人应该怎么正视自我的存在 ( 2)这 种想法正确吗 这是心理不健全,不平衡的表现:谁都过得比我好——无论是金钱、地位、名誉, 还是爱情、 婚姻、工作、职业、成绩等。这种人不想凭借自己努力去改变现状,却总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中生活,久 而久之,就养成悲观、懒惰、热爱空想的病态性格。( 3)怎样纠正这种心理呢?珍惜眼前、在知足中奋进 …… 有了这样的立意就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或者具体的事情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自然地由此及彼的联想到现实 生活,以搜索充足的写作素材。要知道,作文的终极目的是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激活中学生
对生活的体悟。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自己: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能正视生活中一
切不如意,从而得到快乐幸福的人或事)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这种错觉现象处处都是,只 要留心皆有发现。比如说,“庄稼总是人家的好”,在社会中人总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快乐、幸福,
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人未必比自己快乐、幸福。人要从自己制造的陷阱中走出来, 不要盲从、 不要迷失自己,要正确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又如,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于是人们总是迷恋那些得不 到的东西,反而对拥有的东西不珍惜。我们可以对彼岸的“幸福快乐”憧憬向往,但更应该去珍惜身边实在 的幸福、触手可及的快乐。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浮木雕刻家詹姆斯 ·多兰 ·韦伯从小便立志成为一个木匠。13 岁时,他第一次在海边捡木头,便
受到周围人无情的嘲笑,师傅更是极力反对:“这些木头被浸泡太久,不能雕刻,完全就是垃圾。 ”他却 倔强地认为,这些木头虽然做不了家具,却能做家具之外的东西。在仓库打磨了 36 年后,他用浮木雕刻的 艺术品,一推出就震撼世人,很快被一抢而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无用”实为“大用”
在人们眼中,浮木腐朽、破败、歪歪扭扭,早已成为漂浮在海上的垃圾,意味着衰朽死亡。但就是这 看似一无是处的浮木,吸引了英国雕塑家詹姆斯·多兰·韦伯,并在其手下得以展现极具动感的艺术生命力。
同样一块木头,在不同人的眼中,它的价值发生了天壤之别的变化。生活中是不存在无用的东西的, 缺少的是发现它用途的慧眼。人生亦是如此。何必武断地区分事物于无用及有用之间呢?孟尝君三千食客 中,有毫无用处的鸡鸣狗盗之辈,却能拯救孟尝君于危难之际。范蠡在辅佐勾践时精研商业经营之术,最 终在功成名就之际能全身而退,演绎了他的另一番传奇。试想他们若以有用无用来对待一切,孟尝君便会 客死秦国,范蠡也难逃“狡兔死,走狗烹” 的命运。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又何必去一味追求名利这些“有用”之物,而让自己成为一个物质化的空壳呢?
梵高将他一生的狂热献给艺术,却只卖出一幅画;巴尔扎克夜以继日地创作,最终还是贫穷潦倒;米开朗 琪罗在雕刻和绘画上穷尽一生,却只换来无数病痛的折磨……然而正是他们这些“无用” 的作品,打开了艺术 一扇又一扇辉煌的大门,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发出璀璨的光芒。
相比那些钻营于蝇头小利之间的人来说,有些人一生都在做“无用”之事。然而正是他们赢得了举世的 瞩目。三毛,这位精通多国语言,颇有律师天赋的奇女子,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投向了撒哈拉 粗犷的怀抱。用她的话来说,“只是追寻前世的一个梦而已”。正是这无用的近似疯狂的举动,为我们展现 了异域的精彩,让我们疲惫的心灵有了一个暂时的精神家园。
可是,今天,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他们用“有用”与“无用” 区分事物,于是,无数先辈留下的优秀文 化被置之一边,低俗、刺激、暴力的作品一窝蜂地出来,让一具具空壳从中得到了片刻的慰藉,又重新陷 入了寂寞之中。这样的文化导向,是应该重新审视了!
有同学说,无用的不学,有用的学。这恐怕仅仅是以高考为目标做出的短视判断。其实人的核心竞争
力,超过一半都来自不紧急的事:读经典的闲书,锻炼一个好身体,与智者交朋友,痴迷一两个业余爱好,
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梁文道在《悦己》中说道: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 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无用之用,实为大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记叙了英国雕塑家詹姆斯·多兰·韦伯用各种浮木“组装”成许多极具动感的雕塑,化腐朽为神奇的经 历。材料中的韦伯,不顾众人的嘲笑和师傅的反对,坚持用浮木做素材,从中可见他的执着;而从材料中 韦伯的观点“这些木头虽然做不了家具,却能做家具之外的东西”,也可看出他敢于创新,不拘一格,将无 用之物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对于这则材料,也可以从浮木的角度去解读。浮木,经过水中的浸泡、岩石 的打磨、相互的冲击,都是一些奇形怪状的样子,因此,其材质朽烂、形态歪曲, 不能成为世人眼中的“有
用之物”。就像孔子所说的: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或庄子说的椿树一样,是没有人能看上
它并使用它的。但是,“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漫不经心拒绝所谓 的“无用” 时,其实放弃了很多隐藏在“无用”后的“大用”。就比如材料中认为浮木不能做家具而忽视了它的艺 术价值;比如,参加公益活动,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我们融入社会有着大用;再比如说阅读名著,有 人说无用,实际上对丰富我们的阅历有着大用。
写作时,可以从艺术家韦伯或浮木的角度自选立意切入。若选择艺术家韦伯,可从“工匠精神” 的角度 切入,从他的经历中挖掘出具备欣赏艺术品的慧眼、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断磨练技艺等“工匠精神” 的精神 内涵。若是从浮木的角度出发,则可借此思考“有用”与“无用” 的辩证关系:同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有些人 看来有用,有些人看来无用,或者在此时无用,在彼此有用。或据此展开批判,指出人们往往喜欢从实用 (功利)角度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了看不见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世界。但正是这些轻易看不见的思 想精神世界的一切,使人之所以为人。
立意:
1.以“工匠”之眼观大千自然。
2.无用亦为有用。
3.没有不可雕的朽木,只有没做到极致的匠人。
5.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你们仔细观察地暖回春、晨光熹微,你们必定会观察到美。请你们侧耳倾听鸟儿鸣啭、枝叶窸窣、 小溪淙淙,你们一定会听出美。——纪伯伦《美》(节选)
自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幅最美的图画,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撷取一片最美的风景进行描绘,借 以分享你从自然中发现的美。
注意描写要生动、充分,有整体感。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发现生命,发现美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美, 是寻常的,又是难得的。
有时,她会不经意地出现在你面前;有时,她却需要你用心去捕捉。在生活中,美需要你去细细发现。
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欣赏的眼光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美随处可见。城市清洁工就 是美的天使。每天, 当天蒙蒙亮时,那一阵阵刷、刷、刷的扫地声就唤醒了沉睡中的城市。无论春夏秋冬, 无论刮风下雨,他们就像时钟一样,准时地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把我们居住的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 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
清晨,我经过一位清洁工身旁时仔细看了看他的模样―――灰白的头发,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写 满了岁月的苍凉。那双紧握扫把的手啊,又粗又短,可能是成年累月劳作的缘故,看上去像一把弯曲着的 铁耙。他亲切地与路人打着招呼,露出的笑容是那么的质朴与满足……望着他黝黑的皮肤和略显疲惫的身影, 一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中午,火辣辣的阳光直射着大地,当我迈着匆匆的脚步经过一个路口时,忽然看见一位交警的衣 服大片大片地被汗水浸湿了。可他依然很专心的注视着红绿灯的变化,指挥着车辆和行人们安全地通行。 此时的他,是那么地可爱和可敬。
古人说:“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不胜枚举。
美的极致便是安详,美是一种毫无标的的愉悦。人如果能抛弃偏执,丢下无谓的烦忧,哪怕一片 树叶,一朵小花,都能发现它的美,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和喜悦便会不请自来。
生活不都是快乐和幸福,同样生活也不可能全是落寞和寂寥。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阳光和 雨露,恬淡而愉悦,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花草树木,清新而爽快,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大海, 寥廓而深远 ……
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要的是你学会发现,学会欣赏。练就一种修养,一种品位去适时捕捉和 欣赏生活中的美,为心灵开一扇窗,让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眩目多彩的美呈现在你眼前。
【详解】试题分析: 注意材料中的内容“观察地暖回春、晨光熹微, 你们必定会观察到美”“请你们侧耳 倾听鸟儿鸣啭、枝叶窸窣、小溪淙淙,你们一定会听出美”。文中强调两个重点“观察”“倾听”,最终的要素 是“美”。再结合后面的要求“撷取一片最美的风景进行描绘,借以分享你从自然中发现的美”。可以看出此 作文的中心是谈“美”,可以揭示生活中的“美” 的真谛,如何“发现美”等。
点睛: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
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的并向人们揭示一定道理的话, 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 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 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 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 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 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 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 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 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 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
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
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 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 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此题的中心是谈“美”,可以揭示生活中的“美” 的真谛,如 何“发现美”等。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意思是将满 未满,还有向上的空间,也不至于盈满而亏。
其实,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以上论述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小满,静待生长
花未开全月未圆。小满,静待生长。
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有小满,却独独没有大满,为何?
房子很多,离圆满只差半步,可偏偏只建九十九间半,为何?
我以为,生命因为小满而丰盈,而能永远生生不息。
“满招损,谦受益。”古人恪守中庸之道,不把任何事做到极致,不把任何话说得太满,正是给生命留 有余地。正因为此,在丰富的侧面和宽厚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延伸至今,从没断流。帆只扬五 分,船便安;水只注六分,器便稳;花看半开,瞻前大有希望;酒饮微醺,顾后也没绝生机。许多时候, 含苞待放时最美,酩酊大醉则生厌。眼中有分寸,胸中有底线,生命才不会因为满溢而迅速萎败。
水满则盈,月盈则亏。很多时候, 过犹不及。走在人生边上, 三毛愿做一棵树,一半安详,一半飞扬; 杨绛与谁都不争,与谁争她都不屑,终于成就了内心的一方宁静。小满,即是不争。把自己处在至高点以
下,宁愿仰视攀登,不愿俯视跌落。坐在中庸的位子上,虽无众星捧月之飘飘然,但有仰望星空之喜悦。
人生至此,才有点点滴滴却又绵绵不绝的喜悦与圆满。
一直以来,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 中庸之道” 常为中外新兴学者所诟病,以为此非小满,乃为折中主义, 是在以自我保护的姿态躲避问题。我以为,中庸之道不可与折中主义划等号,小满也绝非一味逃避现实。 胡适曾言:“容忍,比自由还重要。”他从未被那个黑暗时代所激怒,却也没有沦陷于退隐避世的文人情怀, 因为他骨子里的不过火又不妥协的中庸君子气质,让他以独特的姿态成为“温而厉” 的斗士。所以,折中多 半是妥协,容忍往往是为了积蓄力量,更好地前进。
反观当下,物质生活及其丰富的今天,很多人一味推崇完美主义,事事追求“大满”,在网络上做“键盘 侠”,在现实中不愿“ 断舍离”,物质比精神丰盈,生命也少了韧性,脆弱易折。与满相反, 未满是一种临界 状态,中国画上讲究的留白,亦是如此。过满也就容易带来虚无,所以我们不如从过分充实的生活中抽身 出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沉潜蓄力,静待来日。
人生九十九间半,小满,就是那半间,看似亏损,其实充盈,默默生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古人说小满的由来,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材料所 引用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的就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这一现象。 小满而未满,预示着饱满但又未到顶峰的终结。就节气而言,小满之后没有对应的节气大满,是因为古人 认为水满则溢,日满则亏,月圆则缺,器满则倾。满则溢,亏则损,旺极而衰,按照满招损的原则,太满 了就不好,所以是小满,而不是大满,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材料指出“万事万物莫不如此”,就是从表层 的节气现象联系到我们的人生成长与社会生活。小满一词,虽为节气,但用于比喻人生,亦为巧妙。古人 云: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是自然之道,人生至哲。小满是夏天最 可爱的时光,人生小满亦足矣。
写作时,不能仅仅从节气角度解释小满,而必须将之与人生追求结合起来思考:对个人的欲望和追求,
我们应有节制地理性面对,做到适可而止、不骄不躁,也就是“小满”正好的状态,这是对“小满” 的理解之
一。小满也意味着还存在一点缺憾,无法达到完全的圆满,而这种缺憾之美让人回味无穷,意境深远,更 能让人在缺憾中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是对“小满” 的理解之二。人生就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不完美才美丽, 才更让人珍惜。而无法到达完美,却又永远向往追求完美的不满足之心,一直激励着人们奋进,永远向下 一个目标进发,也促使社会不断地进化,社会不断地发展。行文构思时,可以由“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引申 到人生这一话题上,把人生小满时,青年需努力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展开论证,首先列举唐太宗虚心听取 属下意见,出现了“贞观之治” 的太平盛世,到了晚年,骄傲自满等例子论证青年不在知识逐渐丰富,思想 日渐成熟之时骄傲自满,应以谦虚之态,虚怀若谷,迎接人生未来的每一个时节。紧接着列举夸父逐日、 愚公移山等例子论证青年要把握时机奋力一搏,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最后结合现实,升华主题,让我们 从“小满” 出发,完善自己,乘风破浪,展翅翱翔,让进取的人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立意:
1.别样圆满。
2.人生因不圆满而美好。
3.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4.让缺憾演绎出圆满。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天人合一 ”。
材料二:2018 年 11 月 26 日,一对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她们的基因经过人为修饰,能“天然抵抗艾滋 病 ”。该消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时科学发展与人类伦理矛盾的激烈争论。
要求:请根据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天人合一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现在
就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
融相和,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 的结合。
人生充满了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想要抓住变数,改变命运;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认 为顺其自然即可。
预测是预先推测之意,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推测,以达到预先想出应对的方法, 避免遭受大风险的举动。早在战国时期,荀子便提出了 “制天命而用之 ”的观点,意在告诉人们发挥主观 能动性,化自然条件为己用,化不利条件为有利。然而,“天道远 ”,“天意难料 ”,很多情况下人算不 如天算,因此,有部分人则认为顺其自然也未尝不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两种观点就如同儒道的关系,是人道与天道的关系。一者强调人定胜天,一者则认为天定胜人。这 看似针锋相对,实则可以在不同时段、不同领域形成互补。
预测或不预测,其实是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事物。预测不一定准,努力未必成功,这是真理。你不能因
为不准或不成功就否定曾做过的事。如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先后六七次才顺利抵达,为此,他还付出了失
去光明的代价,但正是他的勇于尝试,才会让佛莲开遍日本。或许他会不成功, 但不尝试便永远不会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成功。因此,在面对变化不定、光怪 陆离的生活时,我们选择以人道的方式积极入世,积极预测,把握好生命的坐标。
为何道家天道的观点会久存于世且广为接纳呢?其原因在于它并非让人消极避世,反而在大多数情况 下,人们用它来抚慰失败的创伤。即使失败了,也可以用天道不可测来安慰自己,快速走出失败的阴影。
这两种方式的转变,正是人们保持良好心态的秘诀。以人道方式锐意进取,以天道方式抚平创伤,在 不断转化中求得成功。
因此,面对生活时,这两种方式的互补与转化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积极进取与安慰自我并不冲突。当 然,成功固然可喜,但却不可过于放纵,无论是“不逾矩 ”还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都是谦逊的 表现。
正确处理好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成功的,用以激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败的,则当作过眼云烟,淡
然处之,唯有持着这种意念,这颗向上奋发的心才不会随事物变迁而明珠蒙尘的,我们才可以在无限大海
中乘风破浪。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 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 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 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一,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 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为哲学思想,“天”代表“道” 、“真理” 、“法则” ,“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 回归大道, 归根复命。天 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 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 谐。材料二,“该消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时科学发展与人类伦理矛盾的激烈争论”,这个研究有没有经过伦 理批准?合不合法?合不合规?科学家作为一个共同体,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交界的每
一步研究都是需要充分讨论的。显然这是有悖常理,不正确的行为。
【立意】师法自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自然造成了人,人要适应自然,保护自 然,天人合一,大自然才能一如既往供益不止,等等。
【结构】1、题目简明,引人入胜。本文作者以凝炼的语言, 紧扣所给材料,拟出了准确、贴切的文题, 并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对于材料作文来说,这样的拟题值得称赞,可以为文章增添光彩。
2、论据典型, 说理深刻。作者阅读积累的论据素材广泛、丰富, 包括俗语、名言和翔实的事例等, 都 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展开、说理,得当而贴切,使作者所持的见解与主张得以全面而深入的论证。
3、条分缕析, 逻辑严密。文章开篇即亮出观点, 中间几段深入浅出地加以论证,旁征博引,环环相扣, 增强了文章的逻辑论证的力量。
【素材】1. 人类在这漫漫的时空中,地球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给予人类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 成功地完成了连续繁杂的过程。从上一次冰河解冻后几千年,人类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从那时候起,人 类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真正地改造这个世界,直至现在。在这漫长的改造过程中,得益的是我们
人类,而受害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2. 大片的原始森林,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一次性”筷子,而用这些“一次性”筷子挟起的是除了河豚(其 实,就有那么几个人在“拼死吃河豚”)以外几乎所有的动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藏的,悉数在劫 难逃。大片大片的植物被无情地破坏了,地球终于愤怒了,大自然终于愤怒了。晴天,大自然回赠人类的 是“沙尘暴”;雨天,送给人类的是洪涝灾。
3. 这个研究修改了一个跟艾滋病有关的基因,显然不是去除一个很大的风险,因为这对婴儿的父母(父 亲有艾滋病,母亲没有艾滋病)本来就不是高风险的人群。婴儿必须承担的风险却是非常非常之大的,因 为这个基因编辑后她们的全身基因组究竟有没有造成突变,不是只做几个全基因组测序就能判断的,而且 现在测序的手段还并非完美,很多基因突变并不是通过常规测序手段轻易发现。就算是现在最好的基因编 辑手段碱基编辑器也会引起很多基因组脱靶效应,导致基因突变,所以这个风险是巨大的。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
1、读懂材料, 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
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
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2、选择角度, 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 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 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 的材料,有几个“ 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 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8.有人说,规律往往能将复杂的现象解释的简单清晰;也有人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都 无法用规律来简单解释。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 2 )800 字左右。
【答案】例文:
尊重自然规律
壁立千仞,涧瀑孤悬,顺自然之势;
荷濯清涟,亭立水间,即自然之美;
雁宿衡阳,暖沙之滨,为自然之智。
顺自然者,大势、大美、大智。
而楚人夜涉,不思河水涨落,最终藏身鱼腹;游客善举,违背自然规律,使得好心酿成恶果。
尊重自然的规律,不仅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智慧。
孔明借东风,源于他对自然规律的把握有度,赤壁大捷,功不可没。草船借箭,故景再现,让人们不 禁赞誉至今。
于是,我们开始明白什么是自然之理,什么叫“顺天利我”。老子教人以“ 隐忍”安于时命。从某个角度 来讲,也便是顺其自然的翻版,这不是一种消极处世的麻木心态,而是一种把握自然心脉的道家经典。
很多时候,我们在争与不争中忖度俳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顺之逆之间摇摆不定。然而有一点我们 要恪守,那便是:人工与自然之理的巧妙结合,貌似相悖的两者,在智者的手中,浑然一体。
据说《夜》的作者,为了捕捉那最为自然的韵律,曾在山中露宿几夜,尚不敢因为人的行动,惊扰了
鸟儿的生息。于是,才有了我们今日所欣赏到的空灵婉转的天籁之音。
诚然,这不是机械的巧合与寓言中的因果相承,这是一种处人处世的哲学,在岁月的冲刷之下愈益分 明,让我们铭记于心。
因为懂得,爱美的人不会让牡丹开放于腊月;因为懂得,怀旧的们不会让燕儿留滞过冬;因为懂得, 善良的人们会安心地欣赏大自然安排的睿智与体贴,而不会妄求去颠覆自然法则赋予每种生物的起勃音弦。
人世的自然规律何尝不是一样?只有心安于已所作为,方可无惑,无慌,无悔。
我们在瀑布下聆听自然之势的刚果;我们在荷池旁观看自然之美的灵韵;我们在雁阵下仰望自然之智 的淋漓尽致。
在如此的境遇下,我们怎不心生敬仰?
【详解】试题分析: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一)材料分析:这是一篇有关规律 的二元对立思辨类作文题。材料两句话,采用“有人说, ,也有人认为, …… 。”的形式,围绕关键词“规 律”列举的两种观点。这道题告诉了考生哪两种观点呢?其实很简单:规律本身是人们对世界的理性总结,
更有效的认知这个世界。但是如果完全单一的使用理性的方法论——规律去解释世界的时候,那么这个行
文本身就是低效的。因为会忽略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而且,单一应用规律这个行为的本身,会成为提高 对于世界认知的阻力。所以,第二个人的观点,会更加的理性——我们不能够单一的用规律去解释世界,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摆脱内心中对于理性方法论的过度索取,以此来防止规律给我们带来的问题。(二) 关键词分析:审题时首先需要抓关键词“规律”。“规律”是什么?规律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 必然、普遍、客观和永恒的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 的必然联系,决定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谈论的对象,但是要真正理解其内涵 并不容易,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道作文题中受到极大的考验。写作过程中,不少学生误把规律当成了规 则、规矩、经验,甚至法律、禁令等。规则、规矩往往是人定的,它们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产生于特定 的背景之下,服从特定的利益关系,可以人为改变。客观的规律则不可以。经验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 结论,有的通过检验,有的则具有个人色彩,还不能完全上升到规律的层面。法令、禁令、公示则属于意 识形态的领域,和规律缺少联系。把这些概念混为一谈属于偏题离题类型。规律也不同于人的认知。不管
你是否能到认识规律,规律都客观存在。没有发现规律不代表不存在规律,反倒应该归因于人的认知局限
性。规律之所以可以突变,主要是因为人的认知在不断发现、探索规律,因此规律可以不完美、不完善, 可以超越,这恰恰代表人的认知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的探索有意义,更有价值。其次要分析材料所给的二 元对立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侧重讲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变 和消灭规律,只能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自然界或人类社会。它是人们进行科学预测,制定实践计划的客 观依据,这和今年春考的“世界自有其原则”意思类似。后者侧重讲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有很多方面是主观的, 人们要做的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以往的规律,开创一片新天地。(三)立意:尊重规律,利用规 律与探求规律,突破规律的关系。这种立意融合题目的两种观点,寻觅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其产生有 机的关联,因为规律能够化繁为简,所以我们要利用规律。因为人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生活又多变,人 更加有必要探求规律,对于无法解释的事情,有时候可能是规律的局限性,但更多的是人认知的问题,为 此人类更要不懈地探索发现新的规律,让人类的智慧走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 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
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 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 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 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 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 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 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 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 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 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 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 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 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