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天人合一
写作技巧
1. 深入理解“天人合一”的内涵
在写作前,首先要对“天人合一”的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包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 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的认识。只有真正理解了“天人合一”的内涵,才能在作文中准确地表达 这一思想。
2. 选择合适的主题和角度
“天人合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选择作文主题和角度时,需要找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具 体事物或现象,从而展开论述。比如,可以从生态保护、城市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入手,结合具体案例 进行分析和阐述。
3.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作文中,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相融合。可
以从生态平衡、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论述,说明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 一”的境界。
4. 运用文学手法进行表达
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各种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来形象地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比 如,可以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动物植物等具体事物,来展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可以通过对比人类社会 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变迁,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 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使文章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同时, 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和句子,以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必背范文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游,本来是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放松心情、学习锻炼的好机会。然而,出行安全却成了困扰学校、
家长的难题。关于“游不游 ”,家长们想法不一。
有家长说:“孩子人数多,容易出安全事故,最好不要组织学生到户外春游、踏青。 ”
有家长说:“如果因为害怕出事,就不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参加丰富多彩的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大自然、开阔视野、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增长多方面课堂上学不到 的知识技能。 ”
到底“游不游”,你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春游对孩子很重要
春天踏青远足本是许多学生所渴望的,正如有教育专家所提醒得一样,春游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次游 玩,而是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的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更是素质教育的生动体现,
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课本中没有的东西。
如果说对学生春游,学校要担负重大责任的话,那么家长也是同样悬着一颗心。家长们普遍认为,学 校春游是一项集体活动,孩子春游是件好事,应该是很安全的,不应阻止孩子参加。有的家长还认为,有 些学校不敢组织学生春游,简直就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毕竟通过春游,孩子们更亲密地接触了大自然,对 于陶冶孩子的情操是有利无害的。
据报道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网友对学生春游抒发了这样的感慨:记得我刚刚毕业做中学教师的那几年 每年学校都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甚至浩浩荡荡的去泰山。那时候感觉真好,学生开心,老师开心,一路 歌声,其乐融融。换了校长之后,为了安全取消了所有学生的春游秋游和参观访问。是啊,也许把学生天 天关在教室里才安全,可是这样的因噎废食,造成的损失却不能用数字来衡量。
如果取消了校外的活动,那么校内活动丰富多彩也可以啊。但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看,学生无阅览课, 无借书日,无班级之间的球类比赛等等能够发泄学生多余能量的活动,有的只是冬季运动会,大课间跑步 等等。下午的第四节课学生依然在教室里学习背诵,有班主任看班。作为一个老师有时真感觉学生可怜,
初中生这个活泼好动的年龄,天天让他坐在教室里也真是一种煎熬。
我们也不能一听安全谈之色变,害怕担责就什么事情也不做了。我们不妨可以从一些春游事故进行统 计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的结论,当前导致春游事故中的交通事故,其罪魁祸首多是违章超载超速、拼装车 辆。或者是,有些学生单遛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等造成的交通事故。另外其他春游事故多是出自一 些学校组织管理不到位,盲目到一些危险地方从而发生春游事故。因此,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把安全隐患 从源头堵起,从而就会大大减少甚至杜绝了各种春游安全事故。
学生春游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不仅是交通,还有食品卫生等其他方面。学生春 游其实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交警等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因此需要全社 会来关心关爱孩子们,为教育、为孩子、为我们的未来多尽份力,多点爱心,孩子春游踏青就会多份快乐, 多点安全,毕竟孩子是属于春天的。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 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审题】根据材料可知,显然春游有意义,但是家长有不同意见。反对是因为安全问题。因为组织春
游等户外活动,会让学校、老师和家长付出很多精力,甚至承担一定风险,但是孩子也需要健康成长,所 以支持反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
【立意】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好处;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不做。
【结构】题目即是观点《春游对孩子很重要》,第一段春游的意义。第二段“学校要担负重大责任的话, 那么家长也是同样悬着一颗心”;第三段用事实说明春游的意义,“那时候感觉真好,学生开心,老师开心, 一路歌声,其乐融融”;第四段,“如果取消了校外的活动,那么校内活动丰富多彩也可以啊”,但是实际不 是这样;第五段分析、解决安全问题。最后一段结论“ 因此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关爱孩子们,为教育、为孩子、 为我们的未来多尽份力,多点爱心,孩子春游踏青就会多份快乐,多点安全,毕竟孩子是属于春天的”。
【素材】1. 春天的大自然真是有孩子们的身影似乎就显得更加完美了,看着孩子们忘我的戏耍,那份 快乐似乎在无声的释放着不该加给他们的那份压抑。记者观察到,每隔不远就有三五个看似老师或是家长 的成年人在一边谈笑着一边关注着孩子们,在他们的身边都堆放着一大堆的学生的衣物,不时有孩子们过
来喝水;在湖水两旁、露天沙场、拦湖大坝、草地上、树荫下三五成群玩得不亦乐乎;学校还在采摘区组
织了类似“野外寻宝” 的活动,当寻到第一件后要回答正确问题,才会准确的找到下一件宝物,学生们在玩 中开动了智力,也陶冶了情操;玩热了就到老师这把衣服一放,出汗了就到老师这拿毛巾擦汗,玩饿了、 渴了就在公园正规的小商店购买食品,一张张孩子们天真稚嫩的笑脸合着春色已然融合。
2.在湖水的浅水区有一道与深水区相隔的坝体横穿湖面,水面刚好微微掠过,于是孩子们在上边来回 穿行与湖面两岸,远处看起来就像电影中功夫小子在演艺‘水上漂’,不过记者发现不一会就有老师过来劝告, 并指着公园里竖立的“禁止穿行” 的警示标牌提醒着孩子们注意安全,在很多具有危险可能的活动区域都有 老师劝阻学生不要参与,那份认真就像家长一样关爱着孩子们的安全,很让记者感动。
3.在准备离开的时候,在公园的入口处孩子们也正在集合准备离开,一个年轻的女老师拿着小喇叭, 按照班级学生的名单在逐一点名,学生们也按照年级顺序排列坐在台阶上。记者驻足观看了一会,学生都 到齐之后,老师简单询问了各班情况,为寻宝优胜的小组颁奖 ……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 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 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 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 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 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 蛇添足。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寄托着征人的千古哀怨;茂林修竹,流觞曲水快意了王羲之的悲喜幽情;月下荷
塘,缕缕清香抚慰着朱自清的纷乱心绪;青荇浮藻,康桥柔波引领着徐志摩漫溯寻梦……古往今来,植物 乃至大自然都与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最近,我市树人中学为了给师生扩大阅读资源,优化学习环境,打算在 2022 年春季扩建学校图书馆, 扩建施工需要砍掉校园里十几棵有着二十多年树龄的、枝繁叶茂的老杨树。师生们都热切期盼着图书馆的 扩建,但有很多人反对砍掉老杨树, 一时间众说纷纭,为此学校准备召开座谈会,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 建议。
你作为学校《鹿鸣》文学社社长将应邀参加座谈会并发言,请你撰写一篇发言稿,谈谈对此事的态度 和想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留住心中的诗意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学校《鹿鸣》文学社社长,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座谈会并发言,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留住 心中的诗意”。
学校扩建图书馆,我们举双手赞成;但是要砍掉那些老杨树,我和我的同学都不赞成。我们的建议是: 保留这些老杨树,留住我们心中的诗意。
记得第一次走进我们的校园,我就被这些高大茂盛的杨树深深吸引了。它们身躯伟岸,枝繁叶茂,给 人一种既生机勃勃又庄重严肃之感,让我一下子爱上了我们的校园。在春雨润物时,它和我们一起在自然 的洗礼下自在生长;在夏日炎炎里,它为我们的头顶撑起一抹沁人心脾的绿阴;清晨,我们在树下朗读英 语,它总是扬起手臂,“ 哗哗”地为我们鼓掌;夜晚,它们就像忠诚的卫士,和星月一起守护着我们静静安 睡。这些老杨树,在我们心中已经成为了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砍掉它,就砍掉了我们心中的牵挂 和美好的诗意。
自然万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朋友,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之美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桃花源。喜欢陶渊明
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观天边云卷云舒;沉醉于王维的山水田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更流连于苏轼“水风清,晚霞明” 的初晴凤凰山,“淡妆浓抹总相宜” 的西子湖畔……正因为有了自然,人类的 生活才变得诗意;正因为校园中有了这些老杨树,我们的学习才不那么枯燥。请留下这些树,给我们美丽 的校园留下一点诗意,也给我们的求学生涯留下一点珍贵的记忆。
自然生态之美会铸塑升华我们的人格,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生生和谐”等思想,正 是今日我们建树完美人格的精神源流,也是时下我们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诗意栖居的思想根蒂。老师们 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老杨树已经生长了二十多年,如果我们仅仅因为要扩建图书馆就要剥 夺它们的生命,这是不是有点残忍?留下这些老杨树,正体现了我们学校“铸造学生完美人格” 的校训,而 且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相合,何乐而不为?
当然,我们也充分考虑了学校图书馆的扩建,尊敬的领导、老师们,我们有一个建议,请设计师在设 计图书馆时充分考虑这些树的命运,如能让这些树为图书馆增色则最好;如果不能,请领导想办法把这些
树挪到合适的地方栽种,让它们继续陪伴我们成长,留住我们心中的这一片诗意。恳请各位领导、老师考
虑。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这些植物等自然景物,不仅与作者的情感息息相关,更给我们留下了这些脍炙人口的经 典名篇。此段关键句是“古往今来,植物乃至大自然都与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第二段 提出现实问题,扩建图书馆,要不要砍掉十几棵有着二十多年树龄的、枝繁叶茂的老杨树。
作文任务是写一篇发言稿,写作身份是学校《鹿鸣》文学社社长,发言情境就是学校座谈会,你要针 对要不要砍掉老杨树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类对于自己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已经趋于理性,尤其是经过这一轮新冠疫情,人们更加认识到人与自
然是休戚与共和谐共生的。因此,写作这篇文章,建议反对砍掉这些老杨树。但是现实问题是,要扩建图
书馆,这些树如何处置,在文中必须给出合理建议。或者将这些树挪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让它们继续生长; 或者是设计图书馆时充分考虑到这些树的价值,让它们与图书馆相得益彰。
写作时要紧紧围绕应当保留这些树的观点发言。可以写植物、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可以从这些树的 树龄出发,写它们是校园成长的见证者,是校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是学校珍贵的集体记忆;最后给出合 理建议。发言注意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立意:
1.让校园多一点自然之美。
2.践行天人合一思想,我辈责无旁贷。
3.让自然之美铸造学子人格。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材料一:
《赤壁赋》《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等这些古今散文名篇无不告诉我们:无论社会如
何进步,人类始终都要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
材料二:
早在 2000 多年前,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就道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 凶。 ”意思是说,我们要尊重自然,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若是对自然环境加以破坏,无度开 采能源,则一定会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材料三:
卫星图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变绿。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有研究显示,中国承担了过去 17 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 25%。
(摘自新闻评论《这些年,中国为地球做了什么》)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 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的千年大计。”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天地自然为生存之源、发展之本, 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和发 展了人类文明。在这个历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过程。今天,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 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 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 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发育成长,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根, 是中华文明发展之源。到了近代,伴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们也经历了一个向自
然界进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过程,在快速形成现代化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系统
带来很大破坏,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严重生态问题和水、土、空 气遭到污染等严重环境问题。伴随这些问题而来的,必然是自然的报复。于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 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中国及时改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喊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口号。
但是,保护自然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项千秋大计。当前的一点小成绩不值得夸耀,我们仍应 继续行动,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后果严重的要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普法工 作,使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应该看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系统 性的工程,是关系到子孙千秋万代的大事业。环境问题不是哪个人、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 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为了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未来,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五洲联动,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世界呈现这样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地上群兽奔逐,草木青青;天上群鸟翱翔,
白云悠悠;水中碧波荡漾,锦鳞游泳。人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中。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联系必修教材中与自然山水有关的古今散文,启示我们思考自然在人们生活、精神等方面的重 要性。材料二引用荀子的话,一是表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顺应它,与自然和 谐相处;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材料三则用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日渐变 绿的卫星图及相关研究结果等事实表明我国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贡献。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 可以知道人类为什么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而材料三所显示的正确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成果,则进一步呼吁我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对此,试题要求考生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写作议论文。写作时,首先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对大自然进 行描写,展现大自然给我们博大的胸怀,给人类关爱和包容,给我们丰厚的馈赠,让我们体会生活的多彩,
感受生命的真谛。从而引发思考,自然既然对人类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
后,则可结合时代特色,展现中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高度责任意识。如对待环境问题,中国从来不逃避 不放弃,而是始终将之放在心上,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高质量发展。或者也可从中国这个大环 境的角度阐述我们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然与环境问题。
立意:
1.平衡中共生,博弈中发展。
2.携手并进,共创绿色家园。
3.“ 中国行”点亮“世界绿”。
4.与自然万物一起生生不息,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护野生动物,云南 15 头大象在北上及返回的 40 天旅途中“消 费 ”了 680 万;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
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 23 万平方公里,涵盖近 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为推
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 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 1 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等等,中国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 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
请结合材料,以“生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共筑生态长城 文明永续发展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灵 魂与山川的低语共鸣。人与万物共生共长,我们都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当今,我们正处于发展十字路口,
正处于历史的交汇点上,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必须重视生态,用生态建设为发展赋能,实现文明的永
续发展。
我们从出生之时就接受着自然的馈赠,大自然用一捧捧金黄的粟粒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女儿。凭 着这肥沃的土地,我们在上面建立了文明;凭着这山光水色,诗人在山川间留下动人的诗篇。而今,经济 发展的浪潮澎湃,工业化的呼声迭起,在山光水色中孕育的灵魂开始变得狂热躁动。当王维的空山被机器 的轰鸣声打破了宁静,当杜甫的沙鸥被暗处窥伺的猎网笼罩,当柳宗元的小潭不复清澈与静幽,我们又该 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满目疮痍的山河?当黄沙漫天,不见青山之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面貌去看待我们的 文明,又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我们的未来?
诚然,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大趋势,每一个人都无法抵挡,也不必刻意抗拒。但是,发展并不意味着与 生态割裂,更不意味着生态保护与发展建设背道而驰。人类只有真正地把自身融入自然发展的脉络,在追 求经济开发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人类的文明才能走向成熟;而那些目光短浅,以短期利益为由牺牲生 态建设的行为,无异于竭泽而渔,自掘坟墓。生态就是经济,生态是经济的背面,是可持续的代名词。生
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两手抓,是当今中国经济从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生存
的重要保障。
从“科学发展观”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对生态的保护。在这 生态建设的浩大工程中,无数的中华儿女共同勇毅担当,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上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牛玉琴为代表的治沙英雄向风沙勇敢宣战,在莽莽戈壁中植树两千万棵;阳关林场造 林两万余亩,让昔日敦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风沙的侵蚀。治沙英雄们“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从“沙 老虎” 的口中争夺沙化的土地,一寸寸地推进绿色屏障,筑牢生态保护的绿色长城。
时代变换,我们愈加明白生态文明与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国家设立诸多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生态多 样性,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深入民心, 花费 680 万只为保护云南 15 头大象返回家园 ……
一个个举措,一个个故事,表明我们中国人把发展的雄心藏在了绿色和诗意里,共筑生态长城,文明 才能永续发展。
勾勒经济发展的蓝图,绿色永远是不变的主色调。共筑绿色的生态长城,才能让诗文中的山川灵秀浸
润民族的文脉,才能实现文明的永续发展。愿有一日我们垂垂老矣时,我们能无悔地站在子孙的面前说: 我曾播种春天,我无愧于大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围绕“生态与发展”审题立意。
材料首先介绍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果。为了让野生大象回归家园而花费 680 万,为了保 护生物而设立国家公园,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人民认识到了发展与生 态的密切关系,下定决心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这些成果体 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也展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和责任。
题目要求以“生态与发展”为主题写作,考生要找到“生态”和“发展”之间的桥梁。过去, 我们以为“生态” 与“发展”是一对矛盾体,此消彼长;但是现在我们知道,“生态”与“发展”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国家开
始行动,从理念到行动,从政策到措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不仅在我们国家积极谋求生态文明,而
且参与世界事务,为保护地球尽一份大国责任。
写作时可以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入手,展现中国文化的先进;可以反思我们曾犯过的错误,从反面论证 不保护生态就无法真正发展;可以展现当下我们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努力,并呼吁世界人民共同发 展生态文明,共同谋求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立意:
1. 筑生态文明,绘发展宏图。
2. 发展为要,生态优先。
3. 中国担当,绿色样板。
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从“人与自然” 的关系角度确定立意, 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啃得菜根,百事可做。
【答案】例文:
怎样诗意地安居
大约是 80 年代初期,第一次从某篇文章的引文中读到荷尔德林的一句诗,当时的惊喜劲儿现在想起来 还是一种享受。
这句诗是:“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这句诗如同魔力加于我身,使我的想象力腾空飞起,冥冥之中,看到了两种幻象。一种是人所赖以生 存的各种居所,包括洞穴,土、木、砖、石搭建的造型各异的屋宇,简陋的窗户上闪动着的光亮。一种是 劳动于大地上的人,持着笨重的农具,吆喝着牲畜,犁地,收割,建屋,汗流浃背,夯歌沉郁,民谣悠悠, 身后的田野麦浪起伏。而自己恰好是那充满劳苦人群中的一员。
后来我得知,海德格尔非常推崇这句诗,并以此为材料来诠释、推演他的哲学玄想,就更对它加倍珍
爱了。
但是一直萦绕我心的是:究竟怎样才算诗意地安居呢?或者说,人怎样安居才算是“诗意地” 呢?
我想起十年前的一个初春。在农村夜里浇麦田,下弦月当空照着,远处长长的渠道尽头,机井的水泵 喷吐有声。渠水流进麦田缓慢而神秘,我手拿铁锹来回查看水流,发现漏水就赶紧铲土堵上,弄得满腿都 是泥水。微寒的风吹着刚刚返绿的麦苗,发出一种柔软的声音。我回望月色朦胧中的村庄,知道自己的家 人正在热烘烘的土炕上熟睡。天亮时,麦地浇完了,遍地闪着白亮的水光,想那麦苗正在幸福地吸吮着甘 甜的水汁。这时我扛起铁锨,迈动满沾着泥水的双腿,返回炊烟升起的村庄。路上,我想起荷尔德林的诗 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当时,感觉自己就是那种“诗意地安居” 的人。
按照荷尔德林的诗句,我认为“诗意地安居”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广义的劳动,指人为 了生存所进行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切的生产、创造以及劳动的成果,还有在劳动中建立起来的各种 联系,爱情、友谊、家庭等。二是大地。人是大地上的生物,人依附于大地并凭借大地,人在大地上的生 存才是本来意义上的生存。人必须感受大地,包括对季节的感受,对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的感受。人和劳
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依据所给的三句话从“人与自然” 的关 系角度立意行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强调精神的净化;“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强调事物的多 样性;“啃得菜根,百事可做”要有一定的经历,特别是获得面对挫折的耐力、韧性。可以重点选择其中一 句,也可以综合的立意。如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立意,首先要明确“诗意” 的内涵,“诗意”指像诗里 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地栖居”是指以诗般美好的意境面对生活,投入生活。
参考立意:
(1)追求诗意的人生;(2)怎样诗意地安居;( 3)心灵的选择;( 3)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
苦磨炼才能获得(4)只有耐得贫苦生活,才更能创造人生的百般事业
结构示例:
首先引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然后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形象的展示,之后通过自己的经历进行具体地 诠释,最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人和劳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
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让文章自然、顺畅、严密。
材料链接:
1.按照荷尔德林的诗句,我认为“诗意地安居”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广义的劳动,指人 为了生存所进行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切的生产、创造以及劳动的成果,还有在劳动中建立起来的各 种联系,爱情、友谊、家庭等。二是大地。人是大地上的生物,人依附于大地并凭借大地,人在大地上的 生存才是本来意义上的生存。人必须感受大地,包括对季节的感受,对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的感受。人和 劳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
2.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栖居场所,无论是现实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归宿。 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我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 足,我们更渴望精神家园中美好的情愫充满张力,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丰盈、更饱满、更多姿多彩。
3.境由心造。在物欲横流的社会, 摒弃金钱、权力、地位的侵扰, 摒弃盛名的劳累,摒弃人事的纷争, 摒弃各种诱惑的侵袭,使心灵超越俗物、超越红尘, “保持自己灵魂深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
草般的清丽”。始终保持一个愉快的心境,那么你就会发现,平凡的人生中处处充满着诗意。
【点睛】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 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 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 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 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 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 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 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 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 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 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
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
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 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 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 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日前,某中学发出《未来 7 天,落叶不扫》的倡议,校园内启动“只捡垃圾,不扫落叶 ”模式。校园 里香樟树的红叶与芒果树的黄叶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一层地毯。不少在读学子、毕业校友、校外人士纷 纷走进校园。人们置身校园, 信步于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地毯之上。有的掏出手机,拍下美景,留住回忆。 也有不少人自发作文赞叹。校方不到 10 天时间就征集到摄影作品 400 余幅,诗文百余篇。
该学校的这一倡议,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落叶不扫自然道
冬去春来,叶生叶落。落叶并不代表凋零,它们预示着新的希望。
看到泉州七中“落叶不扫” 的故事,我也正在忙于写春天,也在看落叶和新芽。这一切交替轮换,都值 得欣喜,都是自然与生命的一部分。
不扫落叶,让自然而然的世界复归本源,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仿佛是自然的镜头, 终于放慢了补全了, 让学生们目睹了一个自然完整的世界,世界本应如此,本来自然。
树木本应新芽与落叶共存,而完成生命的交替和能量的自我补充。在自然的森林里,落叶是树木进行 能量补充的最好方式之一,那种松软的腐殖土具有天然的肥力回馈树木。但城市里人们过于勤快地扫除, 把落叶当成了不洁的东西,而切掉自然循环的一端。
我喜欢这种落叶厚积的景色。我其实早早就准备好要歌颂香樟树了。喜欢香樟树这样自然而然的生命 交替。香樟树是常绿乔木,秋冬不落叶,于凛冽中继续保持着绿色。只在春天万绿萌生时,交替换叶,老
叶脱枝,新绿焕发,不知不觉中,更换了生命的机理。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是古人观察四季轮回的基本认识。这本来就是自然道,与我们的身体也是同 步的。只是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打破了自然的循环规律,而让我们深陷于城市丛林,离自然越来越远。
如果不是泉州七中有“落叶不扫”这样的情趣,人们都忘记了,自然本来如此,树木与万物,本来如此。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要想准确立意,必须认真解读所给的材料。材料 是说某中学发出了《未来 7 天,落叶不扫》的倡议, 这一倡议受惠于这一倡议,或是拍下美景,留住回忆, 或是作文赞叹。校方征集到 400 余幅摄影作品,百余篇诗文。这个材料很有人情味,写作角度应站在支持 消防的做法上。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可以从学生的感受、学校教育、社会反响,生活方式、生命的思考 等方面立意: 1、人的心智成长不全在于课堂,还在于生活与自然。 2、生活与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是财 富的宝库。3、生活还要有情怀。如果落叶不扫撩出来的情怀,能直入人心而永远记取,就是最好的教育。
4、落叶不扫的想法早已有之,也不是什么独创,由此想到教育时机的选择很重要。5、感谢落叶,感谢每 一棵树,感谢大自然的慷慨馈赠。6、惊叹自然生命的无穷力量,惊艳于生命之美。7、生命的欣赏。 “寒来
暑往,秋收冬藏”,是古人观察四季轮回的基本认识。这本来就是自然道, 与我们的身体也是同步的。只是
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打破了自然的循环规律,而让我们深陷于城市丛林,离自然越来越远。8、诗意的教 育最美。落叶不扫蕴含这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本真规律的追求和认知:校园之美,并不完全在于它是否拥有 一流的校舍、现代化的设施,更在于它是否始终把育人功能放在首位。教育即生长,成功的教育,不是雕 刻,而是唤醒。关注本次作文的其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 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 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 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 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 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 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
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
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 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 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 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 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 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天人合一 ”。
材料二:2018 年 11 月 26 日,一对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她们的基因经过人为修饰,能“天然抵抗艾滋 病 ”。该消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时科学发展与人类伦理矛盾的激烈争论。
要求:请根据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天人合一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现在 就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 融相和,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 的结合。
人生充满了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想要抓住变数,改变命运;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认 为顺其自然即可。
预测是预先推测之意,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推测,以达到预先想出应对的方法, 避免遭受大风险的举动。早在战国时期,荀子便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 ”的观点,意在告诉人们发挥主观 能动性,化自然条件为己用,化不利条件为有利。然而,“天道远 ”,“天意难料 ”,很多情况下人算不 如天算,因此,有部分人则认为顺其自然也未尝不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两种观点就如同儒道的关系,是人道与天道的关系。一者强调人定胜天,一者则认为天定胜人。这
看似针锋相对,实则可以在不同时段、不同领域形成互补。
预测或不预测,其实是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事物。预测不一定准,努力未必成功,这是真理。你不能因 为不准或不成功就否定曾做过的事。如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先后六七次才顺利抵达,为此,他还付出了失 去光明的代价,但正是他的勇于尝试,才会让佛莲开遍日本。或许他会不成功, 但不尝试便永远不会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成功。因此,在面对变化不定、光怪 陆离的生活时,我们选择以人道的方式积极入世,积极预测,把握好生命的坐标。
为何道家天道的观点会久存于世且广为接纳呢?其原因在于它并非让人消极避世,反而在大多数情况 下,人们用它来抚慰失败的创伤。即使失败了,也可以用天道不可测来安慰自己,快速走出失败的阴影。
这两种方式的转变,正是人们保持良好心态的秘诀。以人道方式锐意进取,以天道方式抚平创伤,在 不断转化中求得成功。
因此,面对生活时,这两种方式的互补与转化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积极进取与安慰自我并不冲突。当
然,成功固然可喜,但却不可过于放纵,无论是“不逾矩 ”还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都是谦逊的
表现。
正确处理好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成功的,用以激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败的,则当作过眼云烟,淡 然处之,唯有持着这种意念,这颗向上奋发的心才不会随事物变迁而明珠蒙尘的,我们才可以在无限大海 中乘风破浪。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 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 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 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一,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 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为哲学思想,“天”代表“道” 、“真理” 、“法则” ,“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 回归大道, 归根复命。天 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
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
谐。材料二,“该消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时科学发展与人类伦理矛盾的激烈争论”,这个研究有没有经过伦 理批准?合不合法?合不合规?科学家作为一个共同体,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交界的每 一步研究都是需要充分讨论的。显然这是有悖常理,不正确的行为。
【立意】师法自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自然造成了人,人要适应自然,保护自 然,天人合一,大自然才能一如既往供益不止,等等。
【结构】1、题目简明,引人入胜。本文作者以凝炼的语言,紧扣所给材料,拟出了准确、贴切的文题, 并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对于材料作文来说,这样的拟题值得称赞,可以为文章增添光彩。
2、论据典型, 说理深刻。作者阅读积累的论据素材广泛、丰富, 包括俗语、名言和翔实的事例等, 都 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展开、说理,得当而贴切,使作者所持的见解与主张得以全面而深入的论证。
3、条分缕析, 逻辑严密。文章开篇即亮出观点, 中间几段深入浅出地加以论证,旁征博引,环环相扣, 增强了文章的逻辑论证的力量。
【素材】1. 人类在这漫漫的时空中,地球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给予人类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
成功地完成了连续繁杂的过程。从上一次冰河解冻后几千年,人类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从那时候起,人 类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真正地改造这个世界,直至现在。在这漫长的改造过程中,得益的是我们 人类,而受害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2. 大片的原始森林,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一次性”筷子,而用这些“一次性”筷子挟起的是除了河豚(其 实,就有那么几个人在“拼死吃河豚”)以外几乎所有的动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藏的,悉数在劫 难逃。大片大片的植物被无情地破坏了,地球终于愤怒了,大自然终于愤怒了。晴天,大自然回赠人类的 是“沙尘暴”;雨天,送给人类的是洪涝灾。
3. 这个研究修改了一个跟艾滋病有关的基因,显然不是去除一个很大的风险,因为这对婴儿的父母(父 亲有艾滋病,母亲没有艾滋病)本来就不是高风险的人群。婴儿必须承担的风险却是非常非常之大的,因 为这个基因编辑后她们的全身基因组究竟有没有造成突变,不是只做几个全基因组测序就能判断的,而且 现在测序的手段还并非完美,很多基因突变并不是通过常规测序手段轻易发现。就算是现在最好的基因编
辑手段碱基编辑器也会引起很多基因组脱靶效应,导致基因突变,所以这个风险是巨大的。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
1、读懂材料, 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 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 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2、选择角度, 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 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 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 的材料,有几个“ 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 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陶渊明能从现实矛盾中突围出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他的世界中,深广地同情万物,打破了与切身 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把自己的胸襟气韵灌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
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
你对此有何感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高蹈于自我之外,融化于外物之中
李克强总理赠言:“纯真而不欠闻达,乐观而不失坚强,把生命高举在尘俗之外,又融化于社会之中。 这应当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追求。”斯言不谬,青年人在面对自我与现实矛盾时,不妨将生命高蹈于自我 之外,融化于外物之中。
回溯历史的雪泥鸿爪,陶潜正是将自我打破,摒弃个人之得失,融化于外界之美景,以此作为自身精 神的养料。
“受光于庭户,不如受光于天下”。破已之局限,向灵魂更深处探索,求广。
将生命高蹈于自我之外,并不是“躲进一楼里,不闻风雨声”,也决不是象牙塔中的缥缈自负,而是不
局囿于自我的一方小小天地,不汲汲营营于自我之得失,而是放眼于自然的广博,宇宙的进程,历史的无 涯。我认为打破小我的局限这一风度在中华文化中代代相传,不胜枚举,一如陶元亮之任化,李太白之腾 越,王摩佶之禅解,柳子厚之寄情,苏东坡之旷达,六一居士之遣玩,用“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 生”,将自我的忧愁随青石板上的雨水冲刷干净,留下的是将情寄寓于外物的达观。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气韵注于万物,向天地万物中问津、自慰。
胸襟气韵皆灌注于万物,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源于个人的不得志与精神的旷达激烈碰撞后的抉择,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乐观主义的发源之一。穿越岁月卷轴,贯通中外之情,你是否看见川端康成凌晨四点海 棠花未眠,仓央嘉措白鹿踏雪,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亦如王维的“清泉石上流”,陶潜的“悠然见南山” … … 以我之情,将我的旷达自然寄托在暮鼓晨钟之上,不随尘俗之网。
或曰:难道外物的寄托思想与自我的矛盾情感一定相悖吗?答案是否定的。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是弥足 珍贵的养料,我们借此扩大自我的胸襟气韵。融外物于自身,于浩浩心田处得理。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有“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宇宙之大”,高蹈于自我之外,有如仰观,我们仰观
看见自身的渺小,倘若没有,便成了汲汲营营的短期功利主义;融化于外物之中,有如“仰察品类之盛” , 所以借此充实自身心灵,倘若没有,也只是自我封闭的长期功利主义,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抵达河流的第 三岸。
赏世界万物,我将以无我之姿态,不计个人得失,心有扶苏,将自我融化于外物之中,以外物之气韵 得世之清欢,迎华春满,天心月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重点分析了陶渊明能够从现实矛盾中突围出来的原因,一是能够打破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这 样就能将自己的志趣抱负、胸怀风度浸润到外物之上,具有深广的悲悯情怀,同情周围的一事一物,让身 边的外物更有情趣,更丰厚。二是能够吸收外物的情调趣味、生命特质,来使自己的心胸气度更加宽广,
使自己的格局、神采更加丰厚。 “ 陶渊明能从现实矛盾中突围出来”是结果,可指成功、目标达成等; “其中
一个原因……”可指手段、方法或途径等。“深广地同情万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是在说 我们与外物的关系上,不要沉溺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要打破视野限制,开阔胸襟,将自己的追求气质 影响于外在事物,让周围的一切变得明朗厚重,富有灵气与韵味;“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 胸襟气韵”,是指从外物上借鉴吸收,广纳博取、兼容并蓄后也使自己的胸襟开阔。
综上,人与万物互相影响、协同发展。人处天地之间,要抛弃微利,打破界限,走向广阔的天地,在 精神上获得提升,既要润泽万物,滋养更多生命,在登山临水中观照万物,丰盈外在事物。又要接纳吸收 万物精髓,从天地万物中学习智慧,锤炼品格,汇百河而成汪洋,扩大自己的胸襟气度。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以及古今中外的名人典故,来阐述自己对陶渊明能 从现实矛盾中突围出来的原因的感悟。同时,要注意行文的条理性和表达的生动性,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和感染力。写作时,开头分析材料提出观点,破自身之限,纳万物之广,方得灵魂之自由深广。然后论证 破自身之限,跳出小天地,拥抱大世界,可借用曾国藩怀、周恩来的事例论证。接着论述纳万物之广,吸
收外物气韵,以扩自身胸襟,可使用叶嘉莹、李羡林的事例论证。最后总结全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
之可追”,愿每个仍在为生活困扰的人及时醒悟,以破自身之限,纳万物之广的姿态,追求人生的自由。
立意:
1.打破界限,开阔胸襟。
2.物我相融,协同双赢。
3.打破界限,变成最好的自己。
4.打破界限,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