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主题分类范文题解(审题立意)50 人工智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主题分类范文题解(审题立意)50 人工智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1 13: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人工智能
写作技巧
1. 理解主题并明确观点:首先,你需要深入理解作文的主题,即人工智能。在此基础上, 明确你对人 工智能的看法和立场,这将决定你的作文的整体方向和论述重点。
2. 收集并筛选信息:在明确了观点之后,你需要收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支持你的观点。 同时,你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支持你的论述。
3. 构建作文结构:在写作之前,你需要构建一个清晰的作文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部分 应简洁明了地引出主题,并提出你的观点。主体部分应详细论述你的观点,并给出相关证据和例子。结尾 部分应总结全文,并给出你的结论或建议。
4. 注重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你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 的词汇,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合适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使你的文章更具说服力。
5. 遵循作文规范:在写作时,你需要遵循高考作文的规范和要求,如字数限制、格式要求等。同时,
注意保持作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避免出现逻辑混乱或自相矛盾的情况。
必背范文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篇题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深度报道,讲述了算法困局中,外卖骑手们的生死时速。在系 统平台的规训下,外卖骑手的配送时间越来越短。3 千米的距离,配送时限由 1 小时,到 45 分钟,再到 38 分钟……为此,文章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有人认为现代化的外卖系统提高了效率,获得了回 报;有人认为冷酷的外卖系统,需要不断优化;也有人认为外卖员不是“系统里的一个点,而是生活中的一 个人” ……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 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别让外卖骑手“拿生命送餐”
每到饭点,城市的大街小巷、商厦楼宇就会出现外卖小哥奔忙的身影。当我们享受着“美味不用等” 的 便捷时,可曾想到这背后的辛苦与风险?透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深度报道,“速度与激情”背后 的安全漏洞可见一斑。难怪有人说,外卖小哥是在“拿生命送餐”。
一个“快”字,可以说是外卖行业的立身之本,由此衍生的速度要求堪称苛刻。而现实中,附着在送餐 时间链条上的不确定因素却不少。比如,用餐高峰期,接单商家还要兼顾堂食,往往会延长外卖的出餐时 间;送餐路上,交通路况、天气条件、电梯门禁等等,每个变量都影响着抵达的速度。然而,对于不少用 户而言,如是种种都不是美食迟到的借口。在用户差评和“一路狂奔” 的安全风险之间,送餐员们往往更担 心前者,因为那意味着远超收入的罚款。只是,在这场“对赌” 中,骑手们的侥幸心理未必每次都能成功。
是谁为外卖小哥按下了“加速键”?表面看是那嘀嗒作响的倒计时,实际是激烈竞争的外卖平台以及简 单粗暴的盈利模式。三年前, 资本视外卖这一领域为风口,“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不约而同地开启了
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价格战。据统计, 曾经的三大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达 2000 万单。面对如此庞大的市
场,烧钱补贴用户的路子走不通了,拼服务就成为重要着力点,而准点率则是重中之重。在“多送多得” 的 逻辑下,外卖小哥自然是期盼多接订单。外卖平台也恰恰利用了这一心理,与其形成了你情我愿的默契。 这种业绩考量不乏合理之处,但“ 唯快是图”也无异于变相鼓励忽视安全风险的投机之举。然而,平台将本 应承担的责任转嫁成为社会风险,有失信失责之嫌;为了盈利只顾惠及客户而忽视送餐员的权益,有失德 失誉之忧。
是时候让疾驰的外卖小哥稳下来了。目前,上海、深圳等地均在探索监管模式。比如,每月向社会公 布各外卖送餐企业涉及交通违法总量及违法率,对于排名靠前的企业进行约谈。这无疑是个有益的开始。 为外卖小哥降速,接下来需要更多主体的参与、更多措施的发力, 从根本上改变外卖平台“ 唯快”背后的“ 唯 利”逻辑。外卖平台是否可以设立更为人性的考核机制, 让外卖小哥在送餐路上多一份从容;作为用户的我 们是否可以多一些体谅和理解,让“送餐路上请安全第一” 的“ 暖心备注”更多见;交警部门则要从严执法,
避免更多交通参与者为送餐员的一次任性而受损。总而言之,这条产业链上的主体相向而行,才有望让更
多美食平安抵达。
当前资本市场风起云涌,随着“饿了么”宣布合并“百度外卖”,有人说,外卖江湖进入了发展下半场。
这个下半场,不应仅仅意味着资本巨头开始了新阶段的较量,更应推动整个行业告别野蛮生长,树立起健 康有序发展的新追求。别再让外卖骑手“拿生命送餐” 的呼声,倘若能够成为外卖平台优化升级的一个契机, 将善莫大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聚焦“外卖系统”算法,指出配送时间越来越短对外卖员们的困扰。平台大数据的算法是越来越先 进了,外卖小哥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本是好事,可问题在于这一提速实际上是在“疲于奔命,与死神赛跑”。 材料中,有人认为“提高了效率,获得了回报”,肯定了外卖系统的优化管理,它提高了效率,让外卖员获 得更多的回报;有人认为“需要不断优化”,则指出了外卖官方平台饿了么、美团等企业应担负起的社会责
任;有人认为“外卖员不是‘系统里的一个点,而是生活中的一个人’”,则意指不能为了赚钱,置生命安全于
不顾,从外卖小哥自身出发,他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一员,他也需要养家糊口,他的意外毁掉的将是一个家 庭。省略号则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还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对外卖小哥要多一份理解,多一 份宽容,就能让他们更从容。
对此,写作时可以从外卖配送时间这一话题出发,探讨其中蕴含的科技伦理和技术运用、社会管理问 题、人文关怀问题等。对于上述的讨论,不论持哪种观点,核心立意必须是统一的:科技发展的初衷是让 生活更便捷,更美好,而不是让人们疲于奔命,失去自我;无论科技怎样发展,人都应该成为科技的主人, 而不是为外物役使,沦为技术的奴隶。
立意:
1.从消费者角度:多一份温厚,少一分苛责。
2.从系统平台的角度:多点关怀,多点担当,少点人性物化。
3.从骑手自身角度: 在“狂奔” 的路上,把握好“度”。
智能不“智 ”
根据上面漫画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4.从科技角度:科技为人服务,而非人为科技服务。
2.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答案】例文:
让科技更有温度,让智能充满“人性”
“科技是车,人文就是刹车和方向盘,科技离不开人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如是说。人工智能的 发展,本来是为了给人类更好的体验感和舒适度,可总有不和谐音的一幕让人心生畏“机”,只因科技太冰 冷,智能无人性。在此,我真诚呼唤,愿科技更有温度,智能充满“人性”。
我们手上和身上的智能穿戴正越来越多:生活中,无人驾驶、智能车间、机器人医生……越来越多的社 会领域也正在被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赋能”。但在这些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的同时,也有一些现象正悄 然发生:公路上的司机们会眼睁睁把车开进河里,只因 GPS 说继续保持直行;停车场外残疾人免费停车被 拒之门外,只因机器无法识别;行走不便的老人被抬进银行进行办理业务,只因必须人脸识别……种种现象 不免引人深思,人工智能难道只为智能,科技发展难道只为科技
让科技更有温度,需要设计者以人为本。纵观人类历史,人类文明的进步无不带着科技的烙印。在电 光石火中,人类在黑夜中也有了眼睛;在信息爆炸中,隔阂和分歧在“地球村” 中逐渐消弭。伽利略曾说: “科
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科技服务于民,必须以人为本。无论是
信息通信企业华为,还是国产汽车品牌比亚迪,亦或是家用电器企业格力……他们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始 终坚持以人为本,用科技留住温暖,让世界从冰冷中苏醒。
让智能更有“人性”,需要参与人员用心走心。现代科技可以让人工智能再智能,而参与者可以让人工 智能有“人性”。库克说:“我并不担忧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我只担心人像机器人一样思考。”人是大自然 的智慧之花,我们在享受智能的生活同时,也可以有“有温度” 的参与,君可见地铁站即使都是电子检验, 也可见工作人员的搀扶和问候;君可见亚运赛场上机器狗穿梭忙碌,可也见志愿者的微笑让人心悦感动。 让冰冷的机器背后,永远保留人性的闪光,不至于让人变得同机械无异,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智能, 人类要像有了“骐骥”,也要有相应 的御马之术一样,予其温度,予其人性,让“马儿”在狂奔时,人类可以既日行千里,还可以一路赏花,既 有科技的速度,也有人文的温度。让我们且将“智能”试新茶,助其“温暖”趁年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漫画材料作文题。
漫画材料作文要注意全面把握漫画的内容。首先看漫画的标题。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 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这篇作文的漫画材料标题是“智能不‘智’”,即使是人工智能,但是也有不智 慧的时候,也有不能更好提供服务的时候。再看具体画面,持有“残疾人免停证” 的汽车,被挡在了停车场 的外面,原因是守门的智能机器“无法识别”。这反映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现象,一些智能停车场自助收费无 人值守,虽减少了人力使用成本,然而残疾人免停证无法被识别,残障人士免费停车遭遇数字门槛。然后 联系现实,人工智能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和问题,审题时就可以由停车识别机器人给残 疾人造成的不便,联系到社会上其它一部分给人们造成不便的人工智能系统。
写作时,可以引用名言亮出观点,然后辩证分析。中间论证部分先简单分析一下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 的便利,如有新闻写作机器人效率惊人,有家庭服务机器人温馨陪伴,人工智能已经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 面面,智能化时代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然后用大量篇幅来解决问题,即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 务人类,如从国家层面的政策设计,研发人员的用心投入,使用人员的温情加持等方面入手,借助翔实的
论据来论证“让智能更人文”。最后总结全文,我们只有持辩证眼光,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人工智
能,使科技与我们和谐相处,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科技的芬芳与自然气息的完美世界。
立意:
1.人工智能不是万能之钥。
2.人工智能时代,人不能“无能”。
3.用好人工智能,注入人文关怀。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11月发布的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生成任何主题的原始文本, 能像人类一样交流。美国 89%的大学生用ChatGPT 做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巴黎政治大学禁止所有师生使 用 ChatGPT,防止学术欺诈。这类人工智能技术,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风 险。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科技向善要靠法规与伦理约束
ChatGPT,让学生的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却也容易产生学术欺诈。人们享受着诸如 ChatGPT 等人工智能 科技发展的成果时,也在被动接受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亡羊补牢中奔忙不已。一场关于科技的 伦理革命、法规革命确实很有必要。
从长远看,回答好科技如何纠偏、怎样向善的问题, 更是一种未雨绸缪。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 手中的线越放越长,人对风筝的驾驭感就越来越弱。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人类生活,如果说过去 的科技还是精英化的,那么在当下以及更远的未来,则是大众化的、普及化的。
这意味着,科技将触及更多未知领域,诸多可预见、不可预见的风险正在加速集聚。比如,脸书人工 智能研究所的一个项目中,两个聊天机器人竟然自行发展出了人类无法读懂的语言。比如,有科学家预言
一百年内人类就可以向“神人”迈进,而就在去年,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其
负外部性正加速溢出,甚至超出了人类可控的范围。如果不能防患未然,我们就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的盒 子。
鉴古知今,察往知来。引导科技向善,我们必须弄清科技是如何“作恶” 的。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不存 在“原罪”一说,如今显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当一种新技术、新业态萌芽时,本身自然存在 不完善之处,但各路人马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味地抢占先机,甚至乱加利用,势必催生一系列乱象。而监管 举措的出台、法律法规的制定、社会共识的达成等,往往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在无形中加剧着技术的野 蛮生长。就拿 20 世纪的科技发明来说,从核武器到塑料袋,很多都是毁誉参半。这正反映出科技改变人类 社会的深刻之处,一旦“缰绳”套得太晚,这匹“野马”就要横冲直撞,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科学的意义,永远在于展现其天使的一面而非魔鬼的一面,在于为人所用,而非让人类自毁长城。其 间的尺度,完全存乎人心。在面对科技时,我们不能不保持敬畏;在利用科技时,我们既需大智大勇又需 至纤至悉。也正是因为要管住“人”,所以科技向善不能空谈,必须以科技伦理尤其是严苛规则来捍卫。就
比如,谷歌曾因将用户“ 同意”选项设定为“全局默认设置”,被处以 5000 万欧元的天价罚款。说到底, 人是
科技的尺度,价值观决定着科技的方向。未来新技术还会层出不穷,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势必越来越多。 只有完善规则、管好人心,我们才能充分享受科技红利。
如果说科技决定了一个时代的起跑速度,那么价值观则决定了它最终能跑多远。永远不要沦为技术的 囚徒,始终恪守着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坚信“技术为体、文化为魂”,人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点出其发布的时间和特殊作用;第二部分是交待不同学校对待“ChatGPT” 的不同态度;第三部分表明观点“带来机遇”“伴随风险”。总体来说,对待“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技术既要 肯定其出现是人类创新和突破的结果,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思想、思维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还要 看到其对人们的消极影响;既要看到人们对这类技术的积极利用,又要看到人们的主动抵制。
写作任务“我们”和“你”提醒考生,要写出由材料中此物出现的缘起和作用、学校的不同态度、人们的
辩证观点而有的启示意义、自己的独特“感悟和思考”。既不能游离于材料,又不能只是对材料作简单的演 绎和续写或扩写。
写作时,首先要选准角度,一是要源自材料,一切都要围绕“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可随 便乱写;二是要自己有感而发,有感可写,不可任意胡写;三是要准确而辩证,不能选择片面的角度,说 过头的话,写武断的文章。
对此,首先应正确理解“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产生、意义、影响及人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 做法等,然后由此引发对科技发展的全面思考。如,新事物新技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一定的必然 性;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对它的态度也会逐步理性和客观。因此,作为 新时代的青年,要学会辩证全面深入认识新生事物,合理有节制地运用新技术,做新技术的主人而不是被 新技术所主宰牵制。
立意:
1.紧跟时代步伐,迎接时代变化。
2.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3.筑梦中国,以变应变。
4.信息洪流时代,理应学会独立思考。
5.“兼收并蓄”,不断提高辨识和利用科技的能力。
6.不要在人工智能与信息洪流中迷失自我。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扫码点餐、扫码排队、扫码开门……如今,二维码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拿出手机“扫一扫 ” 也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习惯。数字技术赋能未来,点亮你我的美好生活。
不过,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多,本该是方便快捷的“扫码 ”,却在有些时候变为一种负担,给个人生活 带来困扰。网友方女士说: “越来越多的地方要扫码才提供服务,参观买票要扫码、去银行办业务要扫码、 停车缴费要扫码,甚至回家进出单元门也要扫码。 ”方女士说,什么时候扫码变成了生活的“必选项 ”?
一些扫码行为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使用手机扫码后,有的会跳转到“关注 ”“注册会员 ”等
页面,有的还要提供身份证、住址等敏感信息。联合国副秘书长曾在 2022 年北京网络安全大会呼吁:警惕 数字技术风险的潜在危害。
这一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现实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 言,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合理运用数字技术,警惕危害才能点亮生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本周我发言的题目是“合理运用数字技术,警惕危害才能
点亮生活”,希望能够以我拙见抛砖引玉,激发大家对现实的深度思考。
相信各位都不缺乏手机扫码的经历,扫码点餐、扫码排队、扫码开门……扫码仿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 常态,有时也的确方便——“扫一扫”即可付款,何必身携现金出门?“扫一扫”即可排队,原先漫长等待的时 间终于可以拿去灵活运用了,就像“穿井得一人”一样“解放”了人。凡此种种,皆可谓手机扫码点亮生活,
数字技术成就未来啊!
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完满无缺”不可避免。同学们不妨想一想,当扫码的场景日益增多,当你 拿出家门钥匙只能扫码进入,当你去趟图书馆一定要扫码登记,当你发现扫码成为生活的“必选”项之时, 你是否因扫码而受益,还是被迫卷入技术之潮滚滚而去,成为扫码的隐形奴隶?答案显而易见。
如上所述,我有理由认为,我们要合理运用数字技术,警惕其危害,承认其便捷,才是真正的技术为 人所用,才可点亮生活赋能未来。
具体而言,点亮数字技术需要吾辈青年怎么去做呢?我在此分享以下三点。
首先,拨去全盘便利的粉饰浮云,警惕数字技术风险的潜在危害。我们难以手操重拳治理现状,切实
可行之法则是保持一颗警惕之心。不只图扫码领奖、扫码关注的便利,擦亮双眼保护个人信息才是身处信
息时代保护个人信息的不二法门。
其次,警惕危害不是全盘否定,仍应积极拥抱和合理运用数字技术,寻找官方更有保障的安全使用途 径,寻找权威认证的技术使用之门,更利于我们运用数字技术点亮生活。
再次,面对危险与便利并存的复杂现实,我们应以青年如初生朝日般的凌云之志,以“纵横自有俯仰意 气” 的奋斗之心,立下为人民、为时代奉献的青春誓言, 当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科技之种开出绚丽 之花,为祖国复兴的未来添上一笔数字技术的精微之力。
茫茫九派流中国,纵横自有凌云笔。在合理运用数字技术的路上,需警惕危害,助力点亮生活,愿你 我都能以青春之笔,辨明书写出数字技术的风华!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所选的三段话,第一段首先概述“扫码”在当今社会的广泛分布以及与当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手机扫码成为现今诸多业务的实现方式,这也是数字科技技术方便人类生活的体现。但科技总是一把双刃 剑,“扫码”在方便大部分人类生活的同时,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困扰。材料第二段所讲的正是这一 内容。当备选项不得不变成一种必选项时,不由人选择时,方便也就变成了困扰。此外,“扫码”背后隐藏 的信息获取,也让这一新兴技术很容易变成滋养罪恶的温床,给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所 以材料三指出一些“扫码”会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泄露,并引用专家的话语过渡到更大范围“数字技术”, 呼吁 要警惕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
总的来说,三段材料辩证、深入地思考“扫码”这一事件带来的积极和负面的影响,考生要思考“扫码” 对我们生活有哪些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要思考“扫码”在材料中提到的对生活的负面影响。材料的第一段和 第三段从“扫码” 出发提出了它的上位概念“数字技术”,意在引导学生能从更高的层面思考问题,加深对材 料的解读,也就形成了科技和生活的思辨。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对材料的精准理解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
既要思考“扫码”对生活的影响的两面性,也要进一步联想到“扫码” 的上位概念“科技”,分析科技对生活的影
响的两面性,体现“科技”和“生活” 的辩证关系。
写作时,考生应当展开自己对“扫码”这一现象的辩证看法。比如,可以结合个人实际生活经验,简单 概述一个关于扫码的故事,描述自己如何认识、使用二维码并从中获得便利;也可以结合前几年的疫情局 势,谈二维码在抗疫行动中的广泛使用,如扫码登记行程、查验绿码红码等,说明“扫码”技术给予我们的 方便。此后,则可反向出发,说明其同样存在的困扰或危险,如可以聚焦特殊人群,说明不熟悉手机操作 的老年人扫码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二维码带来的社会乱象,如不法商家利用二维码窃取个人信息、欺诈钱 财等。然后,可继续深入话题,由此联想到“数字技术”,从而阐述“数字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 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这些新兴的数字技术,让科技发展真正为我所用。写作时注意发言稿的格 式要求。
立意:
1.别让“扫码”成为一种负担。
2.“扫码”前行,智慧生活。
3.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4.善假科技,迎接美好未来。
5.不要在科技前行的时代迷失自我。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类从未停止过模仿,人模仿动物发明了飞机、潜水艇、雷达等先进的机械设备,人模仿人却也有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笑话,而今出现的 AI 机器人可以说是在用机器模仿人。
②近日,北京一所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发现,班上一位经常“咬笔头 ”的学生写出了一篇出色的作文。 然而,让老师没想到的是,这篇作文原来是他借助 AI 改写鲁迅文章而成的。
③机器的思考是编程形成的,而人类的思考靠的是自主意识。——艾伦 ·图灵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模仿为基 创新为魂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模仿与创新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大动力。诚如达·芬奇所言:“最初的模仿, 是走向创新的第一步。”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崛起,我们愈发意识到,单纯的模 仿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唯有创新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模仿,乃初学之径,起步之基。王羲之曾临池学书, 摹古帖之精妙,终成书法大家;毕加索初涉画坛, 摹绘大师之作,终创立体派之新风。这两位艺术巨匠通过模仿,汲取了前人的智慧与精华,然后结合自己 的理解与创意,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模仿虽为入门之途,却非终极目标。若一味停留在模 仿的层面,不知变通与创新,便如邯郸学步,难以走出自己的道路。历史上的邯郸学步者,因为过于拘泥 于模仿,反而失去了自己的步伐。AI 机器人创作,尽管能够模仿人类的作品,但这种模仿往往是基于编程 和模式的复制,无法像人类艺术家那样,将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思考融入其中, 缺乏真正的灵魂与创新。
创新,是模仿的升华,是超越前贤的必由之路。它并非仅是对旧有事物的简单摒弃,更是对未知领域
的勇敢探索与无畏挑战。爱因斯坦通过深入研究物理学的内核,不畏权威,敢于挑战经典,最终提出了相 对论这一具有颠覆性的理论,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打开了全新的大门。乔布斯凭借对科技趋势的敏锐洞察 和独到见解,颠覆传统思维,创造出了引领潮流的苹果产品,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创新者的 共同之处,在于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突破旧有的限制,积极探寻新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对未知 领域的不懈探索和对旧有观念的勇敢挑战,才使得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然而,从模仿到创新的跨越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同时,这一过程的实现,还 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赵武灵王在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时,面对的是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和重重 困难。但他坚信改革的必要性,力排众议,最终成功推行了这一改革,使赵国在战国时期崭露头角。
毕加索说:“模仿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找到自我,形成自己的风格。”模仿只是起点,创 新才是终点。我们应以模仿为基,创新为魂,在模仿中学习,汲取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同时更要在创新中 超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如此,我们方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独领风
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由三则材料组成。材料一强调了模仿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指出了盲目模 仿的局限性。从最早的模仿动物行为到现代科技产品的发明,模仿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帮助人类不断突破 自身的局限,实现文明的进步。然而,当模仿变成一种简单的复制或者失去自我思考的过程时,就可能陷 入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困境。这提醒我们,在模仿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解模仿的本质和 目的,避免陷入机械复制的误区。
材料二通过小学生借助 AI 改写鲁迅文章的案例,揭示了 AI 技术在模仿人类思考方面的潜力和挑战。
AI 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机器可以模仿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然而,这也引发了对原创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担忧。AI 的模仿可能导致人类失去对原创思想的追求,甚至
可能让人们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逐渐丧失自我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因此, 我们需要在利用 AI 技术的同
时,保持对原创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视和尊重。
材料三通过艾伦·图灵的观点,强调了人类思考与机器思考的本质区别。机器的思考是基于编程和数据 处理的,而人类的思考则依赖于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这意味着, 尽管 AI 技术在模仿人类思考方面取得了 很大进展,但它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思考过程。人类思考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是机器无法复制的,这也 是我们在面对 AI 技术挑战时需要坚守的底线。
多则材料审题立意,要能够找出材料的共同点或者关联点。这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模仿与创新、 人类与 AI 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当前科技进步背景下的人类思考方式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综合以上, 我们可以从模仿与创新的关系、科技的双刃剑特性以及机器思考与人类思考的差异与互补等角度对材料进 行立意。我们可以看出模仿与创新、人类与 AI 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话题。在科技进步的背景下, 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解模仿的本质和目的,同时尊重原创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需要在利用 AI 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挥人类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
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写作时,在文章开头,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证部分需要运用丰富的论据来支持和证明论点,论 据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结论部分, 需要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升华。如在开头提出“我们应反思何以 运用科技,才能使人类文明立于科技洪流中而巍然不倒” 的观点,然后论述,面对新科技应保持自主思考, 此乃“道”也。纵使强大的人工智能可以撰写近乎完美的学术论文,但自主思考是人类拥有的最美好的能力, 苏格拉底曾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故怎能弃之。接着论述,面对新科技应守住道德底线,此亦 是“道”。新科技扩大了人的能力、亦扩大了人的欲望,正如网友所言“科技把世界缩小了,却把人类的欲望放 大了”,若立起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底线,就为过度的欲望设置了有效的刹车机制,故怎能不立之。最后总 结,升华观点,做事的王道,永远是守住根本,守住“道”。面对新科技的冲击,我们若也能守住人之所以 为人之“道”,便可求“术” 、用 “术”驭“术”。
立意:
1.尊重模仿的同时,更要培养创新思维。
2.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保持对人类智慧的尊重和培养。
3.保持清醒的头脑,理解科技的双刃剑特性。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2 年 11 月 30 日,美国某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发布一款聊天机器人 ChatGPT。这款机器人能帮助人 完成文字处理、代码开发、智能客服等任务,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丰富度。同时,人们也在 担忧:未来人工智能的普及是否会将人类大部分工作自动化,甚至淘汰人类自身?
材料二:
毕淑敏说:“对于现代文明进程而言,科学及其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是文明进步的明显标志。知识和控 制自然能力的增长、新工具和工艺的增加,这种种一切都使得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适。但相比古代人 可谓简陋的科技水平,现代人的幸福感真的保持了与科技同比例的增长吗?
以上两则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科技时代的小确幸
科技洪流向前,房子越建越多,车子越跑越快,人们脸上的疲态和愁容也越积越多;短信电话,视频 聊天,人与人谋面变得简单,但鱼传尺素、见字如晤的温度却已然不再。
于是毕淑敏喟然发问:“现代人的幸福感真的保持了与科技同比例的增长吗?
不可否认,科技使生活愈发便利,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古人“卧看牵牛织女星”,而我们抬起沉重的头 颅,只看到雾霾下灰蒙的月光;古人“今夜月明人尽望”,而我们发个短信以示问候,继续低头玩手机。
似乎,科技发展在挤压我们的生存空间,也在钝化我们的幸福触觉,我们真的成了幸福的绝缘体?非 也。苏格拉底说:“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如果身处科技时代的每个人,对“幸福”的要求不 那么苛刻,从而体验生活里的“小确幸”,他就会发现,幸福有如恒河沙,俯拾即是。看电影《奇迹·笨小孩》,
最难忘的场景是:景浩兄妹挣扎“求生”,但每天望着妹妹烂漫的笑,迎接哥哥体贴的抱。这不就是幸福?
我们的一生,所求实在太多,所需其实又很少。不必住别墅,不必开豪车,不必山珍海味,或许一个 人,或许一家人,安享播种的乐趣,也静候花开的幸福。科技的怪兽难免横冲直撞,你就学着见招拆招, 借力打力。逛逛淘宝、京东,电商为你省时省力,你能腾出时间读书写字;刷刷抖音、 B 站,短视频不只 让你笑口常开,还让你感知大千世界的快乐;聊聊微信看看朋友圈,一解异地求学、家人分散的相思苦 …… 如此,不也能感受到种种幸福?
今天,科技突飞猛进,但我们不一定非得穷追不舍。你可以搭乘飞机甚至飞船,“坐地日行八万里” , 你也可以登临“小慢慢”绿皮火车,体验一把每站必停的优游。或许你会说今天贫富悬殊, 但古时候不也“朱 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或许你会说升学、求职、养家压力山大,但古时的十万进士不也为功名消得人憔 悴?无论哪个年代,努力灌溉才能开出幸福之花,倾力培育才能结出幸福之果,然后,还要用心品,才能 尝出幸福花果的滋味,不是吗?
幸福不在巍峨险峰,不在悠远海底,而就在你踩着的土地上,在你触手可及的周遭,在平凡细微的小
处。擦亮你的慧眼,去仔细地找寻,心有幸福,山河明媚。我们该拥有怎么的幸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一 ,ChatGPT 的出现将人工智能又推进一步,这款机器人“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丰富 度”,按道理说,人们应该开心才对,但材料重点在后半部分,“ 同时,人们也在担忧:未来人工智能的普 及是否会将人类大部分工作自动化,甚至淘汰人类自身? , 由此可见,科技的发展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产 生活,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的担忧和困扰,甚至有人感到人工智能可能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如此,科技的进 步与人类的幸福感成了反比。材料一的担忧与材料二毕淑敏之问“现代人的幸福感真的保持了与科技同比例 的增长吗?”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工智能发达、科技发展之快, 人们的幸福感同比例增长了吗?其实,大家 也很清楚,人工智能发达是依赖科技的发展迅速,但科技发展挤压了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了部分人的失 业,竞争更加残酷,人类的精神空间变得狭小,又何来幸福感?
到此,材料给我们展示了科技发展与人类幸福感的矛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阻止科技发展?
显然并不现实。其实,人类的幸福感与科技发展并不具有必然联系,换句话说,人类的幸福感并不依赖于 科技,而更多的在于自身。我们该如何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找到丢失的幸福感?每个人都可以阐述自己 的看法。
写作时可以陈述事实,现代人的幸福感没有保持与科技同比例的增长(本次失衡、跛脚、背离);可 以剖析原因,现代人的幸福感为什么没有保持与科技同比例的增长;可以探讨对策,现代人的幸福感可以 保持(应该保持,怎样保持)与科技同比例的增长。当然,也可以结合以上的几点来写。
立意:
1.让科技为幸福赋能。
2.幸福,不能输给科技。
3.破科技之藩篱,得至朴之幸福。
4.莫让科技成了幸福的羁绊。
5.幸福科技,同行同向。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社会到底是“一技”重要还是“一机”重要?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一技”和“一机”展开了讨论。有人提 出,“一技在手,吃穿不愁” ,所以要沉下心来,练就一技之长或掌握一门本领;也有人认为, “一机在手, 天下我有”,只要会操作一只手机,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中,就可以玩转自己的世界了。
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可以支持或反驳其中一方,也可以综合考虑,辩证 思考,另提观点。请注意联系社会现实与自我发展。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不得脱离材料;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
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尊敬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是“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君子善假于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鱼乘于水,鸟乘于风” ……先贤早已向我们昭示过人生的至 理: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善于借力、巧于使物。“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在科 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使用的手机等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思考空间却越来越小,动手能力越来越弱, 不知不觉,我们再也不能“一技在手,吃穿不愁”,从“使物”变成了“为物使”。
诚然,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倘若还一味坚持事事亲力亲为、绝不假手于人于物, 浪费时间,虚耗精力, 未免太迂腐可笑。很难想象假如人们抛弃智能电饭煲、录音笔、扫地机器人、榨汁机等物件后所面临的窘 境,也很难想象假如人们的生活起居、学习工作只能依赖大脑和双手后所承受的压力。我们只是凡人,无 法去掌握一项项的“技”。善借外力,善使器物,用简便快捷的现代化工具代替一些非必要的劳动,将人们 从繁琐的琐事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时间放在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地方,这是科技创新的时代的馈赠。
君子使物应有“ 时”。闲暇的时候,轻松的时候,学习的时候,不妨放下手机,让自己的大脑和双手从
幕后走到台前,读一本书,写几行字,做一道菜,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唤醒身体的劳动本能,试着找寻
消失许久的真实心境。工具既为人所制造,必定也有失灵、故障的时候,有工具时得心应手,无工具时熟 练应对,这才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能力。
君子使物应有“度”。不只是一部手机,电脑、家电等各种现代化工具代表着科技的力量和时代的辉煌, 我们不能排斥先进的科技与工具,不但不排斥,还要更充分、更广泛地发展和利用这些来为我们造福。但 是,过度依赖工具的确会造成人们各方面能力的衰减,这并非好事。习惯了手机和电脑的键盘输入,偶尔 提笔,却发现自己对书写感到陌生;习惯了车载导航和手机地图,偶尔抬头,却发现自己对生活多年的城 市一无所知;习惯了电子备忘录和日程提醒,偶尔忘记输入,却发现自己似乎已经不能靠大脑来记忆;习 惯了浏览自媒体短新闻和观看各种短视频,偶尔看看巨著,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拥有阅读的耐性。使用现 代化设备本是为了让我们高效、精确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但我们却让方法变成了目的,让工具变成了主人, 一旦离开工具,我们就如同置身于虚空般茫然无措。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用进废退,我们发明制造工具以谋求生活的便利和舒适,但又在这种舒适中慢
慢忘却了强化自身能力的重要;我们将使用工具当成节省精力的手段,却在离开工具时又无法依靠精力去
解决问题。一边是使用日新月异的工具,一边要培养良好的能力。我们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成 为一对和谐互补的伙伴。、
故,君子使物,而不应该为物所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的两种观点,“一技在手,吃穿不愁”是一句俗话,指练就一技之长或掌握一门本领,生活就没 有后顾之忧,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生活的经验总结。而“一机在手,天下我有”,说的是凭借一只手机, 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这里的手机,可以认为是便捷性的工具。两种说法,各具背景,各有所 指,主要围绕人类社会自身掌握技能重要还是善于使用工具重要来展开思辨。但其实,两者并非绝对的矛 盾关系。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单靠人力也许无法掌握瞬息万变的海量信息,无法及时跟上时代
的步伐,因此,利用好手机等工具尤为必要。但是,必须要意识到,手机只是外部的工具,并不是人本身
的知识与技能。一旦手机这个工具失效或无法掌控,人类将寸步难行。因此,一技在手方能高枕无忧。
写作时,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阐发自己的观点。 当然也可以综合思考,辩证论述,阐发自己的观 点:“一技”“一机”兼而有之,更是个当今社会发展。比如, 可以首先解释何为“一技在手,吃穿不愁”,何为 “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然后分析二者“各具背景,各有所指”,并不矛盾。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今社会出现 争论的原因,提出信息化时代到底应当如何看待“技”和“机” 的方法,最后指出“一机时代,不是淡化了对技 术的需求,相反,它对‘一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技也罢,一机也罢,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没有 持之以恒的意志,一技之长是空话;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一机在手是摆设。”总的来说,行文可以按照是 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协作模式进行写作。
立意:
1.机不可失,把握最好的时机。
2.做事要适应社会发展。
3.人不应该被过度工具化。
4.“技”乃生存之本,“机”乃成功之助。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款名为 ChatGPT 的聊天机器人大火出圈,上线仅两个月时,其活跃用户已突破一亿!ChatGPT 仿佛“无
所不能” ,回答任何问题、查资料、编代码、进行数据分析、绘画、写论文、吟诗歌……在谷歌的内部测试 中,ChatGPT 顺利通过了三级工程师面试,拿到谷歌的 offer。它可以 24 小时在线,完成工作又快又好,而 且还能持续学习,不断进化。
面对 ChatGPT,有人赞叹科技的迅猛发展能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促进社会众多行业的发展;也有人 担心未来人类将有越来越多的工作被其取代,很多人将面临生存挑战,人们的人生价值也将更难实现;也 有人认为我们更应关注如何用人文精神、伦理道德、完善的法律法规引领、规范其发展的问题。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科技纠偏路,法规伦理康
近年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 便利和效率提升,ChatGPT 的“无所不能”更是让人惊艳。然而, 科技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信息泄露、 隐私侵犯、人工智能失控,乃至于生存挑战、价值难以实现等问题,其中一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法规和 伦理的约束
科技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人类难免无法尽早预见技术的负面影响。有人说,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不 存在善恶之分,而是人类对科技的利用方式有所差异。科技在本质上是为了帮助人类创造更加舒适、便利 的生产生活条件的,但是如果将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以人的本质需求为基础,那么科技也可能成为一 种摧毁人类基本价值的力量。
为了保证科技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控制和约束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我们需要完善规则和制
定法律法规,约束那些不合理、违反法制的行为。比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隐私泄露、算法歧
视、学术欺诈等问题是具有严重违法风险的,需要立法进行约束和处罚。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依靠科技伦理的约束,让开发者在研究和使用科技的过程中注意人性的复杂性和 严肃性,维护个体的隐私、尊重人性多元化和自由选择,防止人工智能失控。比如,在开发人工智能的过 程中,要注意避免人工智能“偏见”,让算法更加公正和平等,同时要避免人工智能造成的职业风险和社会 负面影响。
同时,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本身的素质提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倡导一种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追求 公正的场域文化,反对损害自然和其他共生生物的行为习惯。在科技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兼顾科技的便利 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认识到人类的需求和大自然之间的平衡。
科技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为了保证科技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搭建必要的法规和伦理框架,让科技能够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生态共同发展的力量,而非自我 妄为的“野马”。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 ChatGPT 这种智能聊天机器人的强大功能,第二部分交待人们对待 “ChatGPT”的不同态度。学生既应看到 ChatGPT 的优势和它可能带来的前景,还要看到其可能给人类带来的 问题和挑战,以及应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这个作文题目希望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全面、深入地认识新生技术, 表达自己对于以“ChatGPT”为代表 的新兴技术的观点,学生的文章应该体现思辨精神,原则上,针对此题,体现思辨精神的文章才可被评为 一类文。
另外,如果学生有例如“科技本无罪,关键还是在于人类如何去运用这些高科技,以更好地造福人类” 、 “应该合理、有节制地运用新技术, 做新技术的主人而不是被新技术所主宰牵制,我们要为科技的使用设定 边界”等较为深入透彻的看法和认知,可酌情加分。
写作时,首先应正确理解“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产生、意义、影响及人们应有的正确态度
和做法等,然后由此引发对科技发展的全面思考。如,新事物新技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一定的必 然性;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对它的态度也会逐步理性和客观。因此,作 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学会辩证全面深入认识新生事物,合理有节制地运用新技术,做新技术的主人而不是 被新技术所主宰牵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说明人类不断探索科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放我们自己, 让生活更美好;因此,我们要为科技的使用设定边界,不要为了避免眼前的危险而承受更大的风险,或是 为了贪图当前的安逸而丧失了独立思考与生活的能力。
立意:
1.对人工智能(新兴技术/技术)既要乐观以待,也要秉烛忧思。
2.用乐观而谨慎的心态迎接人工智能(新兴技术/技术),让其为我所用。
3.人工智能(新兴技术/技术)本身无好坏,关键是看人类如何应用和限制。
4.智看人工智能(新兴技术/技术)的利与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