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主题分类范文题解(审题立意)67 青春使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主题分类范文题解(审题立意)67 青春使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1 13:3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青春使命
写作技巧
1. 理解主题:首先要明确“青春使命”这个主题的内涵。青春是充满活力、热情、梦想和创造力的时 期,而使命则代表着一种责任、担当和追求。在写作时,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体现出青春的热情和 使命感。
2. 选择合适的文体:青春使命类作文通常适合选择议论文或记叙文。议论文可以就青春的使命进行论 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记叙文则可以通过讲述个人或集体的经历,来体现青春的使命和责任。
3. 构建清晰的结构:无论选择哪种文体,都需要构建清晰的结构。开头部分要简洁明了地引出主题, 中间部分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或叙述,结尾部分要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并给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
4. 运用生动的语言:生动的语言可以让文章更具吸引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可以使用比喻、拟 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5. 注重细节描写:如果是写记叙文,要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场景来展现青春的使命和责 任。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更加真实感人,增强读者的代入感。
6. 体现深度思考:在论述青春使命时,要体现深度思考。不仅要关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要关注社 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未来。通过深入思考,可以提升文章的层次和深度。
7. 注意文章的情感色彩:青春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梦想的时期,因此在写作时要注重文章的情感色彩。 可以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来感染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
必背范文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实,结得愈小。
(冰心)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
(网络热句)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
“幸福梦 ”,奋斗和实干都是筑梦圆梦的底色。
(《人民日报》)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
十年劈波斩浪,十年风华正茂。从十八大到二十大,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然船到中流, 亦不免波云诡谲,惊涛骇浪。时代青年要砥砺奋斗,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如何勇立潮头,奋进新征 程?吾辈应知,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奋斗和实干才是筑梦圆梦的底色。
奋斗进取是新时代新征程最美的姿态。少年自有少年狂,举首望明月,手可摘星辰。从平均年龄三十
岁的北斗团队送北斗升空,到平均年龄二十五岁的嫦娥团队助嫦娥奔月;从“蛟龙”入海到“悟空”巡天:从“祝
融”探火到“墨子”观星。中国青年不畏艰难,奋斗攻坚,实干加巧干,打通前行阻点,培育创新亮点,将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展示出舍我其谁,奋斗青春的昂扬锐气。
青春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春意味着澎湃动能与无限可能。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 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从跨越滚烫星河 探索未知的奥秘,到实验室中突破技术封锁——如曹原一样心系祖国,年少有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用自 己的知识和锲而不舍的实践,助力中国科技大踏步向前。
奋斗就要发扬勇气担当,不能骛于虚声,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没有“杀出一条血路来” 的勇气就 没有经济特区的腾飞:没有“敢上九天揽月” 的勇气,就难言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从抗洪救灾, “00 后”无 畏汹涌洪流,用青春的肩膀,托举民生安康无恙,到抗疫救灾,千禧一代同前辈们一道逆流而上,构筑人 民的健康城墙。中国青年摒除了“冷气”,真正做到了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挺身而出的实干姿态,彰显 着昭昭爱国之情,依然矗立的模样,焕发着真情奉献的勇气与担当。
行大道,立大志,把小我融入国家民族的复兴梦,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共圆百姓的“幸福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增强信念,砥砺奋斗, 才能化危为机,迎难而上。“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有实干才能实现新突破。在前进的道 路上,风雨兼程是常态,栉风沐雨才是姿态。不畏艰难,方可做到“凡人底色,亦可书将相襟怀:立足方寸, 亦可走四海境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辈青年自当胸怀理想,高扬奋斗 的风帆,练就过硬的本领,向风高浪急、冲波逆折处勇毅前行,让青春的枝头绽放绚丽之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材料由名言、网络热句和《人民日报》的金句组成。首先, 冰心的名言强调了行动大于言论, 说得多做得少不会有良好的结果;网络热句则直接指出梦想和辉煌需要实干和奋斗铸就;《人民日报》金
句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筑梦圆梦需要奋斗和实干。由此可见,三则材料为同质同向性材料,关键词有“实
干(行动)”“奋斗”“幸福”“梦想”。
考生要抓住“奋斗”“梦想”“幸福”等词语的内涵,充分认识到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进步、乃至 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都是敢拼敢干奋斗出来的。由此可见,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奋 斗的价值和意义,当代青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树立正确 的荣辱观。不要被社会上或者网络上一些错误思想诱导,贪图享受、不愿奋斗的青春注定要遗憾终生。要 将个人的青春与奋斗结合起来,用奋斗创造幸福的生活,成就美好的未来,这样的青春才更有创造力;要 将青春的奋斗和梦想与国家发展、时代进步融合,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行文构思时,可由个人到国家,层层深入,可以论述“奋斗”之于青年人的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及 “奋斗”与“追梦”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追梦”不是空喊口号,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在论述中 可运用例证法,如“太空出差”创造历史,“ 中国饭碗”端稳端牢,“ 国之重器”砥柱中流,中国建造遍布大地, 核心技术加快攻关,生态文明引领潮流……共和国的大厦由一块块砖垒起来,历史性成就靠撸起袖子干出来。
从而深化中心,强化论点,让论证更有说服力。
立意:
1.用奋斗书写青春,以实干创造幸福。
2.幸福不在言论,而在奋斗和实干。
3.秉持奋斗精神,筑梦新时代。
4.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大潮。
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 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下面的 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 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 ”,哪有“诗和远方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 ”“我要去哪里 ”。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 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 判断。
要求:①自选角度, 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 少于 900 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说明:作文不到 600 字,20 分以下给分;不到 700 字,30 分以下给分;不到 800 字,40 分以下给分; 不到 850 字,45 分以下给分;48 分以上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 900 字。
【答案】例文:
认识自我,方可抵达远方
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的梁某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毕
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嘉宾甲认为梁某应该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的理想,嘉宾乙认为远方不切实际,应
脚踏实地,嘉宾丙认为先要认识自己,才能做出选择。
我非常赞同嘉宾丙的观点:梁某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自我了,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正 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而发光发热。
“认识 ”两字为何意? “认 ” 由言字旁和人字旁组成,即人通过言语或对话的形式来进行交流,从而 达到 “识 ”--知道了解的作用。这样看来,嘉宾乙的脚踏实地的进行和嘉宾甲的远大理想的树立都得建立 在认识自我的基础和前提上,不能了解和认识自己,脚踏实地可能会南辕北辙,而远大理想则是沙中筑塔。
梁某只能先认识自己,才能拨开迷茫的云雾。毫无疑问,拥有法律、金融硕士、新闻学传播三项清华 学历的他被称为学霸是当之无愧。可是,正是因为他拥有丰富的学历,在择业时选择太多,反而带来了困 扰。 “ 自知者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梁某缺的恰恰是自我认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擅长什么? 唯有理清这些基本的问题,梁某才能在择业方面有明确的方向,找到自己的位置。
梁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做好眼前而不苟且。在找对方向的前提下,脚踏实地才有意义。认识自我是
一个贯穿人生的命题,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此时,梁某仍需要去认识
自己,深层地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择善者而坚持,不善者而改之。唯有这样,才是对得过且过的顽强抵 抗,才是脚踏实地的有力实践。试想想,在我们生活中那些在领悟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的人,哪个不是 积极反思自身,勇敢面对不足,大力改进发展的呢?
梁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抵达远方。远方并不是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然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足下的第一步在于方向,足下的每一步在于每天的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梁某才能更好地挖掘自己在金融、 法律或新闻方面的更多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你看,最强大脑选手王昱珩能够协助警方破案不 就是认识到自己有超强观察力的前提下,不断发掘,进而为社会做贡献的强有力的例证吗?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改造社会不是天方夜谭,它在于以认清自我为前提的跬步之中,厚积才得以薄发。
反观社会,随着毕业大学生的增多,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如梁某般迷茫者并不是少数:有的眼高手 低,空怀改造世界之大志,却无能屈能伸脚踏实地之大气;也有苟且一族,无聊度日,全然无人生追求, 更别提诗和远方了。而这些,皆因认清自我的缺失。
人是如此,社会不也是如此吗?鲁迅言:“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面对着宏大的社会主义目标,第一要务是认识和了解现实社会的各面,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处理好生活中 的结症,才能让远方不再遥远。
“认识你自己。 ”真正的梁某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迷茫,创造个体的价值,就得主动去面对最真实的自 己。故嘉宾丙的意见更加合理。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 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 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 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这里还是要强调“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 的问题。“更”是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 层。“更”表明作文要求必须用“ 比较写法”作文,在比较中说明你的理由。此题虽然没有提出“权衡” 的要求, 但是,“判断”是暗含着这个要求的。判断是分析裁定的意思,判断的前提是要进行权衡,在三种说法中选
择一种说法,必然要权衡,没有权衡,没有凸显“更”,就是没有完成写作任务。你选择了丙的意见,说明
你思考了,你没有权衡,说明你没有很好地体现你的思考过程。思考过程很重要,抓住三种说法的异同, 才能抓住这道题的写作命脉。在文章的开头进行比较, 比较的目的是引用材料、提出论点, 提出论点以后, 就不管其他另外两则材料了,即没有在主体部分进行比较,这种做法是不符合题意的,也是没有达到“在多 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 的要求。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对任务型作文理解的问题,也可能是作文思想还没有改变。 就本材料而言,核心事件是:面对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 三位嘉宾分别给出的人生提示——甲的人生提示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乙的人生提 示是“没有‘ 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丙的人生提示是“先弄清‘我是谁’,‘我要去哪里’”。
【立意】人生的目标要高远。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脚踏实地,才能奔向远方;或者是做好“ 眼前”,不 要奢谈“大而空” 的东西;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清楚自己想要的“ 目标”,人生才有正确的 方向。
【结构】紧扣材料中心拟定题目《认识自我,方可抵达远方》,文章一二段简洁地概括作文材料的内
容,准确的理解了甲、乙、丙三种观点, 为阐述“ 哪一种更有道理”,为 “价值判断”,做好了理据上的准备。
作者鲜明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认为丙的观点更有道理。立意十分鲜明。作者很好地抓住了材料的核心事 件——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指出“梁某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自我了,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而发光发热”。结合核心事件,对观点进行诠释,或说对观点进行分析, 是立论的立足点。第三段接着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自己论点中的关键词“认识”,做阐述,明关系。第四段 文章的核心词“认识自己”再次出现,首句“梁某只能先认识自己,才能拨开迷茫的云雾”是分论点。第五段 延续了上一段的结构思路。继续分析梁某的迷茫和困惑的原因,深化“认识自己” 的内涵。第六段是呼应题 目的“方可抵达远方”,思维十分缜密,周严。第七段联系实际, 分析现实,表现出作文的针对性、教育性、 目的性。第八段由个人到社会,进一步拓展,显示出宽广的视野。结尾总结,再次强调作者的观点。
【素材】 1.同样的雨,有人看到的是愁绪万千,有人看到的是润物无声;同样的落花,有人欣赏它的缤 纷美丽,有人怜悯它的柔美无助;而同样的问题,当你以不同的态度去面对时,其答案也并不始终如一。是 的,生活在物质之间,而又在物质至上,是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只取决于心灵的选择。
2.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总要与物质打交道,总要为物质而辗转奔波,没有人能高居于物质至上,甚至脱离物质而生存,但我们可 以选择诗意地生活,以优美的姿态去完成宿命给予我们的任务,去跋山涉水、去翻山越岭、探索生命的终 极意义。
3.物质是生活的基础,而诗意和远方是生活的本质。生活并不等价于生存,“活”有生命本身所具有的 清新优雅以及其所带来的愉悦鲜活的之感;而生存是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物的状态,它是生命的基本 状态,并不需要任何心理素质或是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反观今日的人们,却有无数的“生存者”,在物 质之间流离失所,无所皈依,本已心力交瘁却仍不知疲倦地耕耘着,成为一种常态的存在,岂不悲哉
4.总是记起慧能祖师那首小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难道不是 对那些热衷于物质而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的告诫吗 佛曰:破我执,破法执破无明。诗意才是甘霖, 远方才 是归宿。物质带来的是枯燥与沉沦,心灵永远不需要物质来喂养,恰恰相反,在缺乏物质的世界里,心灵 才能茁壮成长。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
1、读懂材料, 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 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 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2、选择角度, 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 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 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 的材料,有几个“ 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 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
②在武汉抗疫一线,有一群年轻人,他们身份不同,有护士,有志愿者,有辅警,却有一个共同的名 字——“00 后 ”。穿上防护服, 他们是战士;脱下防护服,他们是“大孩子 ”。疫情凶险, 他们无惧风险;
面对挑战,他们敢于应战。——《人民日报》
③习近平同志在西安考察时说:“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的这个民族就是 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学习强国》
④“等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樱花绽放的时候, 一定来店里喝咖啡,那味道一定香醇甘甜!”——《武 汉日记》
开学第一课上,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身经历面向本班同学写一篇发言稿,体 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多难兴邦,共克时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03 年的非典之痛尚未忘却,新型冠状病毒又席卷而来。一时间,原本热闹的城市瞬间寂静下来,空荡
荡的街道上,再也不复往日人来人往的繁华之景。在这个危难的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
同抗击病毒,战疫情。
战疫情,需要国家机关的正确领导。疫情爆发以来,国家机关迅速作出行动,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 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河南省长尹弘从疫情爆发开始就一直在疫情重灾区 辗转巡视。从南阳驻马店到信阳郑州, 凡是疫情严重的地方,皆有他的身影……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 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攻克难关,战胜疫情。
战疫情,需要武汉人民的无私奉献。 1 月 23 日上午,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武汉全市城市公交、 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面对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武汉人民 没有恐慌。他们不惧疫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陈述杰便是第一批志愿者中的一个。除夕 夜,他在忙着接送医护人员,连续跑了 5 趟,“忙得完全没有除夕的感觉。”在武汉人民的积极配合帮助下 , 我们相信疫情终将被战胜。
战疫情,需要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支援湖北黄冈市抗击新冠肺炎,楚雄禄
丰一平浪镇一夜之间紧急筹集 31 吨豌豆驰援;河南大学各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 24 小时内,
52 名医务人员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2 月 14 日,满载着云南省石屏县人民真情和祝福的 80 吨爱心蔬菜, 经过 20 多小时运输抵达孝感。这 80 吨爱心蔬菜将分配到 9 家抗击疫情医院;还有北京、上海、青海、西 藏……物资有价,但情谊无价!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疫情终将会被战胜。
当我们在家中吃着,家长们做的美味饭菜,却依旧挑三拣四时,第一线的他们只有最简单的冰冷的盒 饭,那是在工作了一上午之后后难得的休闲时刻,当我们躺在舒服的被窝里,早早歇息的时候,他们可能 躺在走廊里不安稳的睡着,也可能坐在椅子上,就那样睡着了。脱下防护服后的他们,额头上被勒的满是 印记却从未说过一个累字,一个疼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17 年前,SARS 病毒侵掠中国,钟南山院士坚定地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17 年后,他依旧抗 战在第一线;除夕之夜,团聚之时,三军医疗队连夜奔赴武汉;短短六日,搭“火神山”“雷神山” 医院,这 就是中国的速度,是中国人在一起的力量!
03 年,非典我们尚未出生,08 年汶川地震,我们年龄尚小,如今, 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每一天,
我们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我们会与最可爱的人一起守护中国,为中
国祈福,中国加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上阵拼搏的不只是那些白衣天使, 最美逆行者,还可以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困难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
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 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 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 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 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1.审题:通读材料后,首先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①是《论语》中的语句,意思是说:年轻人是值
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很明显,材料的关键信息在于“后生可畏”。 ②中谈到了一群
“00 后” 的年轻人,他们身份各异,却无惧奉献,敢于应战。 ③是习主席的话,关键信息在于“我们的这个 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④是《武汉日记》中的话,对疫情结束后的美好充满了 希望。四则材料, 大致分类,①②都是谈“后生”,即年轻人的力量;③是谈我们的国家、民族坚强不屈, 多难兴邦; ④是对困难之后美好未来的自信与展望。根据①②的内容,可以写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写 年轻人的激情和能量,也可以写由年轻人谱写的国之未来、国之荣光。根据③的内容,可以写我们国家的 伟大弘毅,写我们民族在苦难中的成长,写大国精神,写国民在磨难中成就的坚强。根据④, 可以写乐观 的心态,写积极的精神,写不屈不挠、对风雨之后终见彩虹的信念,写善良美好的人性在疫情中的闪光。 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规定了作者的身份是“学生代表” ,文体是“开学第一课上的发言稿” ,还要“结合材料内 容和自身经历”进行写作。因此,写作时,要注意语气措辞,要正确立意,结合生活实际,要体现出自己的 认识和思考,还要对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
2.参考立意:长江后浪推前浪;多难兴邦;让青春闪耀未来;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凝聚青
春力量,闪耀青春光彩;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凛冬散尽,星河长明;奋斗青春,无问西东;乌云不可遮
月,疫情不可挡春;有国家做后盾,一定打赢战“疫”;苦难是一座熔炉;乐观积极,面对未来;等一等, 光就来了;
3.行文结构:本文是一篇发言稿。首先要有称呼,然后讲述疫情的现状,接着从战疫需要国家的正确 领导、需要人民的无私奉献、需要大家的团结一心三个方面,论述了“多难兴邦,共克时艰” 的具体做法。 再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疫情中的年轻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智慧和担当,以及我们国家在多次苦难中所 表现出来的坚韧不屈、越来越强,并对这样的无畏和乐观精神表示肯定与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向全 体同学提出自己都希望和建议,结尾要重申观点,注意回扣题目。
4.写作素材:
(1)我们一直默默关注着同学们的学业成长和身心状况,用最特别的燕园风物、最温暖的燕园故事鼓 励、陪伴着大家。今日的汗水,是为了明天的绽放;分秒的蓄力,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春日。心怀理想,不 慌不忙,冷静克制,方能成长。高考临近,北大精神也伴你左右,鼓励你为梦奔跑。待你成才之时,若国
家有难,也期望你不畏艰难,不怕险阻,不惧风雨,不怯质疑,迎难而上,顶天立地。热烈之夏,我们将
陪伴你们不慌不忙、意气风发地迎接高考。硕果之秋,你们将手捧理想的信纸,眼含星光朝着未来进发。 ——北大金句
(2)“一二·九”运动中,蒋南翔老校长悲愤地连夜写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这句怒吼,是昔日清华人为捍卫家国发出的呐喊。即使在烽火漫天的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大学也始终坚持 上课,勇担历史使命,为伤痕累累的古老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清华人眼中的诗意,是北斗导航系统工 程师身着汉服吟咏“松风水月”的温润端方,是青藏铁路线上“笑迎高原暴风雪,定叫拉萨连北京”的青春豪 情;清华人所向往的浪漫,是卷起裤脚扎根基层,用脚步翻阅这个国度散落在城市乡野、街头巷尾的故事, 是无数个寒暑日夜,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在书卷中拥抱岁月山川、在实验室驰骋星辰大海;而清华人 笃信的自由,正在于不为虚名所动,执着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追求意志的独立与心灵的富足;在于无论 经历多少风雨洗礼,依然会因为美好的事物而热泪盈眶,依然会对无尽的远方陌生的人们倾尽善良。
(3)疫情面前,无数北大人冲锋陷阵,为人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严峻形势之下,84 岁北大校
友钟南山院士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奋斗在一线,眼含热泪、心系百姓;新年钟声尚在耳畔,
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 60 名医护人员便已星夜启程,驰援武 汉; 2 月 1 日下午,北大医学第二批援鄂医疗队 12 名医护人员紧急出发,他们成为了抗击疫情中最美的 逆行者;在海外,无数留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情与关切,来自千里之外的一批批物 资凝聚着他们的爱与祝福;在实验室里,在办公桌前,无数燕园学子、老师与校友用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深 厚的社会责任感在每一个领域抗击疫情,期待着春天。
(4)不是长发飘飘才叫可爱,也不是浓妆艳抹才叫美;那一道道在脸上勒出的血痕也叫美,那隔空给 人的拥抱也叫可爱。你的样子我们铭记在心,你的精神我们世代传唱,你的勇气我们继承发扬,因为你的 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让 14 亿人都成为你的样子,我们就能在春暖花开之时, 看到你脱下防护服、揭开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
(5)放弃假期,首个请缨,奋战在抗击第一线的中心办公室主任罗黎,下班回家后,一直关注新冠肺 炎感染新闻,敏感地意识到了防疫事态的严峻,立刻向中心领导表示,取消春节期间外出计划,留守待命,
随时听从中心的统一调度及安排。1 月 24 日罗黎接到中心副主任佘毅的电话,辖区有一名密切接触者,需
要立即转运到指定观察点。接到命令后罗黎立刻出发到中心,在中心守到凌晨收到任务取消的消息后,才 返回家中。回到家中已是 11 点过,看着家人端上来的汤圆,没顾上吃晚饭的罗黎才想起今天是正月初一。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庄严的承诺。”罗黎说。罗黎是家人的宝贝, 更是祖国的坚守者。
(6)中心医务科科长罗娟坚守岗位,大爱无疆,连续工作近 10 天。戴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穿 隔离防护服,是罗娟在发热门诊每天开始接诊前的首要工作。“这套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虽好,但透气性确实 不佳,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发丝、眉毛上都沾满水汽。”罗娟说,“穿起这套防护装备,就不能像往常一样自 由的转动头部,坐诊时间又基本在 5 小时以上,等离开诊室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时,会觉得如释重负。但是 为了患者和保护自己,我们必须坚持住。”罗娟是医护人员,更是抗击病毒的逆行者,国家的坚守者。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 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
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
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 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 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 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 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4. 间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些狂热粉丝追星,追出了新花招——“机闹 ”。前不久,20 多名粉丝专门买机票,在虹桥机场全程追 踪偶像,除了堵在登杌口拍偶像,还不验登机牌就往里冲、从经济舱奔向偶像所在的头等舱、落地滑行时擅 自起身堵在机舱出口…2017年,首都机场T3航站楼有记录的粉丝警情就达20起,粉丝规模都在50人以上。
针对以上现象,你对“追星”有哪些看法 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追星不能扰乱公共秩序
近期,北京和上海陆续出现“粉丝大闹机场致航班延误” 的事件。(图片来源:人民网)
一些狂热粉丝追星,追出了新花招——“机闹”。前不久, 20 多名粉丝专门买机票,在虹桥机场全程追 踪偶像,除了堵在登机口拍偶像,还不验登机牌就往里冲、从经济舱奔向偶像所在的头等舱、落地滑行时 擅自起身堵在机舱出口……2017年, 首都机场 T3 航站楼有记录的粉丝警情就达 20 起,粉丝规模都在 50 人 以上。
粉丝追星追到机场,不惜花钱买机票,只为一睹偶像美颜,满足内心愿望,结果导致其他人受到干扰。 出现这样大规模“机闹”,机场方面需要动用警力控制和阻止,增加了运营管理难度和成本。狂热粉丝对公 共秩序的无视和破坏,甚至导致航班延误、机舱秩序混乱,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粉丝把机场视为追星重要阵地,由来已久,幷且经过相当长时间、多形态的“演变”。粉丝自发组团给
明星接机,是国内机场的常见景象,网上一度有按照粉丝接机人数来评价明星咖位高低的调侃。
在不影响机场其他乘客正常的情况下,等候喜欢的明星下机、离开机场,无可厚非。但是,一些狂热 粉丝显然已不满足于只默默等候在出口,他们涌向幷占据安检口、登机口,这种情况就对其他乘客和机场 工作人员造成通行困扰和管理压力。
曾有粉丝坚持送礼物给要过安检的偶像,被阻拦后干脆倒在地上打滚哭闹,明星只好暂时放弃安检回 来安慰粉丝。因为粉丝的任性,人流量巨大的安检工作很可能因此被迫中止,让赶时间的乘客承受莫名损 失,扰乱的是整个安全秩序。
助长那些粉丝“机闹”气焰的,也有一些明星经纪公司暗自推波助澜的利益“私心”。近来,机场变成明 星拼流量的新秀场,很多经纪公司将机场街拍作为营销重点,直接把阵仗庞大的摄影棚“搬”进了机场。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
料是介绍一些狂热粉丝“追星” 的不良现象。参考立意:①粉丝应该理性追星。②粉丝追星应加强自身素质, 不可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利益。③粉丝追星应建立在尊重公共规则的理性基础上,从而形成真正健康阳光
的文化样态。④任何人在实现个人权利的时候,不能以侵犯别人的权利为代价,私权利更不能凌驾于公共权
益之上。⑤防止非理性追星成为社会治理的“疑难杂症。”(其他合理立意亦可)。写作要求是写出考生对“追 星”现象的看法。文章要表达考生的观点, 所以议论文比较好写。构思参考: 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 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 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 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 2) 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 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的开头、中间、 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 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 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 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 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 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
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
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 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 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其 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 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 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 能。
某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彻底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 室内)罚站十分钟 ”作为班级规定执行。班长召开班会讨论此事, 同学们纷纷发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 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教育惩戒大可不必
教育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的惩戒教育;另一些 家长则提倡对孩子施行爱的教育。惩戒教育真的有必要吗?在我看来,大可不必。
作为班级一员,我觉得班主任关于迟到罚站的规定不妥,是明显的体罚学生。教育惩戒虽说出发点是 以教育为目的,但实施者难以把握分寸,不可避免存在体罚学生的情况。惩戒教育常常适用于提高学生成 绩,这是很多人的看法,殊不知其在不知不觉中摧残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欧阳修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无
力购买书籍,更不必说上学了,但他的母亲没有放弃,而是在门前的沙地上教他写字、读书。在艰苦的日
子里,他的母亲用爱心教育他,并没有对他施以暴力,这才成就了一代文豪,有了无数流传后世的诗文。 可见,不需要惩戒教育,孩子完全能够健康成长并取得成就。
惩戒教育,往往是“体罚或变相体罚” 的代名词。因惩戒教育而引发的惨案难道还不足以为我们敲响警 钟?浙江金华的一位母亲在高考前夕“恐吓”儿子:“这次若考不上大学,我打断你的腿!”长期遭受棍棒教 育、本来面临考试就紧张的儿子因这句话再也抑制不住怒火,抄起家里的榔头径直向母亲头部砸去……这类 惨案应让我们明白,惩戒教育无疑一次又一次考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的心理尚且稚嫩,如何在重 压下茁壮成长?以我拙见,大部分孩子都不拥有《童年》中阿廖沙在外祖父残忍压迫下仍勇敢抗争的坚强 意志,对于温室花朵,何必施以炎炎烈日与刺骨寒风呢?
惩戒教育对孩子以后的性格形成、心理变化会产生不良影响。电视剧《虎妈猫爸》中,事业成功的虎 妈是“必胜诀”模式下的产物,是在父親惩戒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多年后在梦中梦到小时候数学考试失败的 情形依旧瑟瑟发抖,但她又按照这种模式教育自己的女儿,结果女儿得了自闭症。这样的情形,在许多成
年人身上都出现过,惩戒教育之危害显而易见。此外,惩戒教育还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胆小懦弱或者有暴
力倾向。
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我们生来流着叛逆的血,这就需要良好的教育感化我们。爱的 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教化孩子的灵魂,“孟母三迁”为孟子成才奠定基础,而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们,更应 该以爱教育下一代,惩戒教育大可不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点,单 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 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 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审题】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综合立意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惩戒”这一社会热点 的理解、分析和探究能力。既有对理性思维的考查,也有对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追问。阅读材料时,要 全面把握材料内容,综合材料大意。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
作为班级规定执行。确定立意时,对班主任这一做法要明确表态,并分析理由。写作时要联系当下生活和
社会教育现状,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构思文章时, 要理清“教育惩戒”与“个体发展”“ 国家”“社会”之间的逻 辑关系,深入分析探究,抓住思考的兴趣点,写出独到的、言之有物的、有深度的作文。
参考立意:
①赞成:教育惩戒权作为立法赋予学校或教师的权力,是国家教育权的具体化,具有典型的公法特征。 戒尺教育本是祖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在尊崇师道尊严的古代中国,戒尺就是老师教育的辅助手段,彰显 教师威信,教孩子尊师重道。
②反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负面情绪把控能力等, 可能会直接决定戒尺是有效“惩戒”还是沦为变相“惩 罚”,毕竟不是每位老师都能把握好戒尺力度,最后必然会有学生受到过度的伤害。
③辩证分析:“教师要眼中有泪光,心中有戒尺。”教育者首要的是心的“爱”,有爱才有教育的魅力。“戒 尺”是一把“软”尺子,对学生的惩罚要适当有度。
参考素材:
1.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表示,教师拥有 一定的惩戒权。这不免引起各位家长的担忧,万一老师不按惩罚尺度处理学生怎么办?担心是不可避免的, 谁会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担心之余,我们就要更清晰的认识惩戒这个问题。
2.何为惩戒?一提起惩戒人们闪现在脑海里的都是过重的惩罚甚至是酷刑。此惩戒非彼惩戒。在教学 过程中的惩戒只是助你人生梦的推力。为什么会这样说?惩戒帮助你在犯错的时候走向正确的道路。当遇 上上课捣蛋的学生、当遇到反复讲的问题学生就是不往心里去,那么就要实行“一些手段”了。这些手段不 外乎就是罚抄,罚站。用这些手段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记住。记住这次教训,以后更好的去做一些事情。 何为惩戒,惩戒何为?就是为了让你变得更优秀而已,教师行使惩戒权只是个学生而已。
3.适度惩戒方可行。并不是所有的惩戒都是好的,从新闻中也听过不少老师过度体罚,殴打学生致伤 致残。这不仅是身体上还有心理上都给学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所以,教育部在推行惩戒权的时候也 提出了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过度惩戒终究是不对的,没有人有任何的权利可以去伤害 他人,教师惩戒权就是不以伤害学生为前提而施行的,适度适量是惩戒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是惩戒的目
的。
4.惩戒创造了一个更有组织有纪律的班级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惩戒恰恰就是规矩的基础,学生可 以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这只有在极少数的可能下,团体中总会出现一两个活泼的人来带动班级。活泼的 氛围一涌现,真正静下心来就很难了。惩戒在这之中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惩戒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规 范学生的行为,成为前进道路上的警示牌。学生用心投入学习怎么会不拿到满意的成绩呢?怎么会不在高 考中脱颖而出呢?这一切的一切,惩戒的行使功不可没。
5.没有惩戒,就没有纪律。没有惩戒,就没有规矩,惩戒就像是空气,时刻伴随着我们,时刻不能失 去它们。没有惩戒的世界是不完美、不精彩的,多一点鞭策,让学生在高考中跑向成功之路。
6.学校教育不可少,家庭教育也不能缺。家长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理性支持的对待惩戒权是对教育最 大的鼓励,学生也会在受教育的同时更好地去了解,去探索学习之路。学校与家庭相伴,让学生前途更加 明亮,这才是现阶段的目标,是共同成长的标记。
7.校园惩戒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湖南市的一间小学,一个二年级的学生由于没有按时完成老师布
置的作业。被他的班主任进行了一顿“惩戒”。他的班主任罚他跑了 20 圈。跑完之后还把他暴打了一顿。这
个学生的身体上受到了伤害,心灵上也受到了伤害,给他留下抹不去的阴影。他从此以后不敢再上学了。 这位老师打着为他好,让他长记性的口号,去摧毁了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难道我们还要把“戒尺”还给老 师吗?
8.校园惩戒与校园惩罚是不同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女主易遥与齐铭玩得好,唐小米很嫉妒 她,就欺负易遥,到处传易遥的谣言。后来,齐铭与顾湘在一起了。唐小米就设计害死了顾湘,还嫁祸给 易遥。易遥受不了,就去跳河。当易遥跳河时,却没人去拦她,还辱骂她。唯一一个想去救她的人也被拦 下来。学校的老师刚开始对这个谣言,选择相信唐小米的谎话。学校就惩罚易遥打扫卫生。后来,易遥跳 河自杀后,易遥被校园欺凌的事也被爆出来,真相大白。学校惩戒唐小米,开除唐小米的学籍,并将她送 进公安局。
9.我们应该反对校园惩戒。我认为校园惩戒是不好的。你想想看,当你不小心犯了错,就被体罚,被 人打,那是什么滋味?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为何不心平气和地跟学生讲道理呢?你想想看,当你晚
上在宿舍睡觉的时候被教官拉出去罚站。站到凌晨,吹了风,然后发烧,那是什么感受?为何不跟学生说
一句不要说话,要睡觉了呢?你想想看,当你不小心考砸了,被老师指着骂,被老师撕烂卷子,那又是什 么感受?为何不说句,这次考不好,下一次努力一点呢?
10.综上所述,我们反对校园惩戒。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但不能惩戒学生。老师 们可以训斥学生,但不能用所谓的“戒尺”罚学生,应与学生和平相处,互相尊重。
例文分析:
本文将惩戒教育对个体心态的影响分析得较透彻:它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家长和孩子间的关 系,也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心理健康。文章表达清晰,语言流畅,最后引用木心先生的话为文章增色不少。 文章不足之处在第二段,从语段中的表达看欧阳修是爱的教育的成功案例,而这一段的分论点是惩戒教育 摧残孩子身心,两者并不匹配。
【点睛】针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以及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在议论文写作中强化几个意识:
(1)强化任务意识,就事论事。在认真审读材料之外必须仔细审读材料后的要求, 特别是一些隐性信
息,明确任务指向,就事论事,议不离事,避免将此类议论文写成了话题作文。
(2)强化论证有力意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 在就事论事的过程中注意联系生活中人与事,联 系类似材料进行类比、辨析,避免空乏议论,并注意论述语言的简洁准确。应提醒学生的是,任务驱动作 文名句与事例论据的运用宁缺毋滥。否则,极可能偏离所选的任务指令,以致于所选任务对象无法一线贯 通。
(3)强化论证专一意识。避免论的点多,但没有一点说深议透,尽量集中精力说清一点。
(4)强化思维的全面、深刻、准确意识。切忌粗糙表态、轻易否定、 一棒子打死的现象,应辩证的看 待问题;依“事”说理,以小见大,呈现思维的深度与准确度。提倡学生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在学校、家 中,与父母、朋友多交流思想,发表你对身边的事情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要留意他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 注意评论要做到有理有据,入情入理,切忌偏颇。
(5)强化阅读意识。尤其是要多读报,多关注一些时事话题、时事评论,并及时加以收集整理。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学校官方公众号@2020 级新生:学校为本届新生设置“独立新生奖 ”,将为无需 家长陪同、独自前来报到的 2020 级新生拍摄合影并赠送“独行生 ”照片,“独立 ”新生将获得学校颁发的 独立报到证书和一件文化衫。
②湖北姑娘刘某今年高考以 603 分的成绩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父女俩商量,决定用骑行方式去北 京报到,以纪念这个不同寻常的成人礼。他们很快准备了山地车、头盔、骑手服、便携式打气筒、补胎工 具……准备好骑行装备和日用品,先将行李快递到校,然后就出发。父女俩历时 14 天,骑行上千公里,穿 行十几个城市,最终达到目的地。
关于如何上大学,高三年级召开班会讨论这个问题。有人点赞独立报到,赞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做 法;有人支持父女俩的做法,千里骑行,互相砥砺;有人担忧父女俩的做法,认为隐患多多……你的看法呢? 请写一篇发言稿,参与班级讨论。
要求:标题自拟,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人生需要历练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需要历练”。材料中女孩儿和父亲的这段骑行历经 14 天,千里骑行,互相砥 砺。我非常赞同父女俩的做法。行程、路线、装备和物资都需要提前计划,学习也好,人生也罢,有计划 总比没计划强。通过一段骑行让女孩儿把计划、执行、统筹、反馈,统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当中去,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吗?这个不仅仅是骑行,更多的是父亲给孩子带来的榜样作用,还有就是在 成人礼面前,这样的做法更是多了一种仪式感。这段特殊的经历,终将教会孩子有计划地做事,面对艰难 险阻要勇往直前。
我们这一代大学新生们的童年,毫无意外是幸福的,很多人都是被父母宠着惯着养大的,生活当中很 少经历什么挫折和困难,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历史告诉我们,吃过点苦的人,在成年之后往往抗压 能力比较强,成事的可能性也高。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骑它个十几天,也算是一次人生历练吧?
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日子里,生活就是柴米油盐。无趣的人在柴米油盐中丧失了对生活的热爱,有趣
的人在柴米油盐中不停寻找自己的兴奋点。孩子 18 岁了,用一次长达十几天的骑行,送她去另一段人生开 启的地方,仪式感十足。这一段经历不仅终身难忘,而且可以做孩子一生的谈资,意义远远超过“骑行”二 字。
孩子离家远行一去几年,人生当中第一次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孩子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着憧憬,家长 对于身边的孩子却充满了不舍。十几天的陪伴不仅仅是送孩子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更是父母习惯跟孩子分 离的里程碑。有些事, 为人父母再难受也要接受,我只愿你接受的没那么难受。很多父母的口头禅是, “我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我希望你能够……”,与其时时鼓励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为什么不能从今天开始,做 点儿让孩子骄傲的事情呢?当我们敢于追逐自己的梦想,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也会开始描绘自己五 彩斑斓的未来。这不就是榜样的力量吗?这不就是传承的开始吗?这父女俩的骑行,应该会让女孩儿一生 为自己的老爸自豪。为人父母,又有什么能让自己的孩子一生为之自豪的壮举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不该是父母对孩子的说教,应该是父母以身作则,带着孩子一起践行的。
同学们,我们未来可期,成功指日可待,关键是摆脱依赖,树立独立意识,经得起磨砺,修养品性,
这样使我们在良性的发展道路越走越远。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1)读懂材料。综合两则材料, 聚焦核心话题(是否赞同独立报到, 是否赞同父女俩的做法),深入思考,多维思考,理清思维逻辑,有序表达成文。(2 )读懂题干。注意写 作身份(高三学生)、文体(发言稿)、交流对象(班级同学)、写作任务(围绕立意展开阐述,表达自己的思考)、 情境(班级讨论会)。(3)思维开放。题干提示了一些思维方向与观点,考生可择其一二行文,亦可剖析材 料,另辟新意行文。只要结合材料,结合实际,展开分析、议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即 可。具体分析如下:
(一)支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做法的声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大一新生准备“六重收获”。一重收获:独自远行,有能力去更远的地方,收获快乐
和自信。二重收获:放飞自我,脱离父母的庇护,收获自由。三重收获:自我突破,真正树立自我管理意识, 收获成长。四重收获:独自规划,学会统筹安排生活琐事,收获能力。五重收获:独立沟通,学习与人交流, 展示自己,收获友谊。六重收获:随机应变,独自解决陌生环境中遇到的问题,收获坚强。
(二)支持父女做法的声音:
相信这一千公里,不仅是父亲的陪伴和鼓励,也是女儿意志的磨炼。
(三)不支持父女做法的声音:
不安全,一路风餐露宿,万一出点事故,后悔都来不及。我们教育孩子,首先应该考虑安全。
立意:
为“独立新生奖”点赞
鼓励孩子自立自强
榜样的力量
素材:
1.华商报记者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了解到,2020 级新生将于 9 月 13 日到校报到,学校将对独立完成报 到的新生予以奖励, 目前奖品正在设计完善中。此外,记者查询发现,类似的奖励并不是首次, 2009 年, 就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给所有独自来校报到的新生发放 100 元现金或者同等价值的手机充值 卡的“红包”,这在当时也引发热议。清华大学也一直倡导独立报到,2012 年在办理报到手续的综合体育馆 门前,拉起了警戒线,对试图帮孩子代劳的家长实行“物理隔离”。 2013 年清华大学向全体新生发出倡议: “独立报到三小时,自主自立新开始”。所谓“三小时”,是指清华欢迎新生家长来清华参观游览,但倡议新 生在新生报到、院系报到、宿舍报到,乃至生活用品采购、宿舍打扫铺床的整个过程约三小时内,要独立 完成。
2.面对骑行中的天气,口渴等种种困难,或许有人担忧,有人畏惧。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记载到: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及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 300 篇。 相比于
这些名士,骑行中的这些小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坚韧不拔的品质,我们从小说起,可每当付诸实践,就畏
畏缩缩。尝试吧:同学们口说无凭,困难总是用来打败的,不要总沉浸在山红草绿,似水流年中,也许狂风 暴雨后的彩虹才是柳暗花明。
3.梅花独自开在深冬的枝头,成就了“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的精彩;木兰独当一面,替父从军,
才有面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勇猛;屈原飘然世外,独有清明,领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 之可惩》? ”的释然。当然, 我们也不应该误解此类骑行独立,盲目鲁莽行事,终将引祸上身。此次骑行报 到,显然是事先早已规划,准备充足的。我们不能面对新鲜事物,盲目进取,不顾危险,在自己可接受的 合理范围内磨砺自己才能事半功倍。
结构层次:
文章首先亮明观点,“人生需要历练”,然后从材料入手,肯定父女俩“骑车的壮举”;接下来从不同的 角度分析其有利的方面,首先能让孩子有计划地做事,面对艰难险阻要勇往直前;其次,更是人生的一次 历练;再次,从父母的角度强调“榜样的力量” ;最后,重申观点“摆脱依赖,树立独立意识,经得起磨砺,
修养品性”,升华主题。
7.作文
由于历史及文化背景的关系,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有人认为:西方人属于直线思维,注重 理性、逻辑和实证。中国人属于曲线思维,习惯迂回,崇尚感悟。在现代社会中,这两种思维方式引来不 少争辩。
根据上述材料,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w不少于 800 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例文:
感悟人生
流星的光辉来自星体摩擦,珍珠的璀璨来自贝壳的眼泪。人生是一种经历。痛苦、欢乐、失落、自信, 平凡、辉煌……只有经历了才有感悟,才活得更丰富,更充实。
——题记
(一)感悟痛苦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确,我们生活在这个万变的世界中,总会被这样那样的压力困扰着,无论学 习,工作,生活……付出与得到的天平上总会发生不尽如人意的失误。我们的人生中, 坎坷和泥泞在周而复 始的缠绕,倘若我们每天忧心忡忡,度日如年,即使美好的生命只会黯然无色;但倘若我们放宽心态,用 对生命的无比挚爱去蔑视那些坎坷与坑洼,让美好的心境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相信,我们的生命是美丽 的,是一段精彩的旅程。
(二)感悟自信
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假设你只是一棵无名的小草儿,虽然没有花儿的艳丽,树的伟岸,但 你仍以你顽强的自信为大地编织着绚丽多彩的衣裳;假设你只是条孤苦伶仃的小溪,虽然没有大海的浩瀚 无比,大江的奔腾喧嚣,但你仍有勇往直前的胆量与斗志迈过一颗颗绊脚石,汇成浩荡的江河。庸人总以 为“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于是便在稍纵即逝的机遇旁边唉声叹气,悲观失望;睿智者总相信“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坚定与执着,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中体味到应有的珍
重!
摔倒了怕什么 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向前走。失败了怕什么 关键要知道此时不搏何时搏 朋友们, 感悟自信,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凭着你的拼搏与执着为人生开拓出一段精彩的旅程。
(三)感悟辉煌
人的一生在平凡中度过,也许正是这些平凡光阴的累积为我们塑造辉煌。当我们飞黄腾达的时候请不 要忘记这辉煌背后的努力。我们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考验才搏得了那辉煌的一瞬。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座 金矿永远都不会是满的。所以,当我们有一时成就时,也不要放弃奋斗。否则,我们的人生只会是一个毫 无果实的躯壳,黯然失色。
人生短暂,生命如朝露,莫忘惜之。朋友们,让我们感悟人生,感悟那走过与未走过的足迹,让奋斗 之芽在我们的人生中萌发,让我们的人生拥有希望。所以切记:
人生不止,奋斗不息!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中给了两个对象,一是西方的直线思维,一是中国的曲
线思维。两则材料的关键是:西方人注重理性、逻辑和实证;中国人则注重迂回、感悟。既然有争辩,那
么两者皆可立意,也可以综合两者。如从感悟入手,自我世界里的精彩内容,都可以成为“感悟” 的对象。 不能简单地写自己如何喜欢某事物,要表达出深切的感悟与体会。既可以写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写名人的 感悟。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过本试卷现代文阅读 Ⅱ ,我们意识到,多难的历史往往使人民走向觉醒并勇于斗争,当今世界,依 然“多难”,需要当代青年正视,不屈,沉着,奋进。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正视多难,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回首往昔,穿过历史的长河,多难是人类最可恶的敌人,也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它无情地蹂躏践踏
并摧毁弱者,但也锻造磨炼并成就着英雄,使英雄推动社会的发展,推进文明的繁荣。当今世界, 依然“多
难”,我们理当正视多难,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正视多难,拥有英雄的眼界与胸怀,哪怕烟雨,一蓑可任平生。正如大地既有广阔无垠的一马平川, 也有高山险阻的重峦叠嶂,人生亦无坦途。宋代大文豪苏轼,才华汪洋恣肆,为人耿直淳朴,爱民如子。 但无奈世事险恶,谗语流言之盛,使之卷进是非的漩涡,曾贵为翰林,又沦为囚徒,大起大落之间获得人 生的顿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杭州留“苏堤” , 徐州治黄河,惠州推广插秧技术,一路流放,一路放歌,多难的际遇非但未淹没他的才华,却更成就了他 的高远的眼界与豁达的胸怀,正视多难,远山风景独好。
不屈于多难,拥有英雄的胆量与硬气,纵然乌蒙磅礴,如走泥丸。常言道, 困难如弹簧,你弱它就强。 不屈服于多难,是胆量,更是硬气。1962 年冬的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 水平。兰考“沙、水、碱三害”如三根芒刺扎在兰考书记焦裕禄的心头,也如三座大山压在百姓们的心头, 唯有不屈服,才会有希望。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勘察、带领群众试验。起风沙时,焦裕禄带头去查风
口,探流沙;下大雨时,他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开创水利工程,经后来引黄淤灌,最终让二
十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当英雄长眠于兰考时,他面对多难不屈服的勇气与硬气化为一股温暖的力量, 让山河变绿,让“三害”退场,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沉着应对,以奋进的姿态,再现英雄的光环,如雨过天晴,便霞光满天。世界既是对立,又是统一 , 对于英雄而言,多难,是危难也是成就的机遇。在谢军领导的北斗二号研制过程中,困难重重,而在重要 零部件依赖国外技术而终究得不到保障的危难情况下,谢军提出自主创新的构想,所有工作者在谢军团队 的领导下,成功研制出星载铷原子钟等关键设备,摆脱了技术限制,实现了从空白到领跑的飞跃。如今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完成,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并服务于全球,谁又能说多难不能变 成多福呢?
古人说,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我辈青年在当今时代, 不应该沉迷于生活的安适,而应该跳出舒适圈, 正视多难,在不屈与奋进中成就个人的英雄梦与国家的富强梦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本套试卷现代文阅读切入,指出多难的历史能使人民走向觉醒并勇于奋斗,然后联系现在,指 出当今世界依然“多难”,需要青年们正视、不屈、沉着、奋进。
仔细分析材料,历史中的多难时期往往能激发人民的觉醒和斗争精神。同样,当今世界也面临着许多 挑战和困难,这需要当代青年正视、不屈、沉着、奋进,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可 见,材料的主旨是多难兴邦,青年应勇于担当,增强责任意识。的确,历史上,中国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 折,但每一次都激发了人民的觉醒和斗争精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说明,多难兴邦是一个普遍 规律,只有在面对困难时,人民才能更加团结、勇敢和坚定。而当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肩负 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在面对世界的挑战和困难时,当代青年应该具备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勇于担当起历史 赋予的重任,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 力量。所以, 正视困难,不畏惧挑战;不屈不挠,坚持斗争;沉着冷静,理智应对;奋进向前,勇往直前,
这些都是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精神。
本则材料更适合写议论文。写作时,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首先联系材料结合当前的国际局势提出中 心论点:多难兴邦,青年应正视多难,勇担责任。然后从不同方面分析多难的积极意义,考生可从个人成 长、企业转型、技术突破、民族复兴等角度进行分析,使论述更深入。接着重点论述当代青年面对多难应 怎么做,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我们应拥有英雄的眼界与胸怀,拥有英雄的胆量与硬气, 应有沉着的心态与奋进的姿态等。最后联系现实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立意:
1.多难兴邦。
2.历经磨难,锤炼品性。
3.直面多难,努力兴邦。
4.青年正当午,勇担责任,顶天立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