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信任沟通
写作技巧
1. 明确题目要求:首先,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和要点。确定文章主题, 即信任与沟通的关系, 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论述。
2. 梳理思路:在写作前,先梳理自己的思路,明确文章的结构和要点。可以从信任的定义、沟通的重 要性、信任与沟通的关系等方面入手,进行论述。
3. 选取典型事例: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事例进行说明。这些事例可以是生活 中的例子,也可以是历史上的典故,能够生动地展示信任与沟通的重要性。
4. 注重论证过程:在论述过程中,要注重论证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可以通过举例、对比、引用等方式, 对观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和分析。同时,要注意避免简单的陈述和空洞的口号。
5. 语言表达: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使文章更加
流畅、易懂。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6. 合理分段:合理的分段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易读。每段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概括本段的内容, 引导读者阅读。
必背范文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一”是最简单的一个字。“一”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自古至今,“一”字的字形始终未变。 “一” 同时也是中国汉字意蕴最丰富的一个字。“一”可以象征创造,“一生二,一生三,三生万物”,缤纷世界 源于质朴的初始;“一”可以象征勇气,“一览众山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种俯视一切、不怕困难的雄 心和气概激荡人心;“一”可以象征团结,“一呼百应”“万众一心”,无数个体因为同一个信念聚成一堆火,拧 成一股绳 ……
假如你是中国汉字博物馆的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解说词。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字”从遇见你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汉字博物馆,与汉字相遇。
汉字作为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唯一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时至今日,依然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活力,那 是因为它简单的字形中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一”作为汉字中重要的一员,恰好用最简单的笔画勾勒 出了中华文化的繁复与深刻,博大与精深。
首先,我们来看,从古至今,“一” 的字形都是简单的一划。而在时间的标尺上,这简单的一划却是人 类认识世界的开始。它不仅逐步演变成了抽象的计数符号,更是成为汉字构成的基石。
在大家身处的的这个展厅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汉字的构架中都有“一” 的影子。因为“一”才 有了“二”与“三”以致万物,才有了“天” 的至高至大,才有了“元” 的万物之始。从数字到繁复的文字, 从文字 到广博精深的中华文明,“一”充分见证了中国人在文明道路上的探求历程。而对“一” 的肯定与尊崇体现着 我们认识世界的哲学观:一是万数之始,万物之祖,万事之源。“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宏大的汉字世界、 文明世界,离不开最简单最质朴的初始。大家看,一个简单的“一”居然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这是“一” 的魅力,也是汉字的魅力。
可能现场有朋友会问,汉字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只是因为我们刚刚所说丰富的意蕴吗?答案当然是
否定的。作为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汉字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它深厚的文化 内涵和人文精神。
我们再来看这个最简单的“一”。缤纷的世界源于质朴的开始,“一”可以是创造,于是丝绸之路上第一 步、深海探险的第一步、太空行走的第一步,都变成了我们探索世界开端;万众一心、一呼百应,“一”可 以是团结,于是面对疫情,十几亿人口听从指挥,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得安静、沉默; “虽千万人吾往 矣”,“一”可以是力量,于是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战场,那一个个一往无前的身影都记录着历史的进步。“一 个方块字,一方天地人。” 中国人对“一” 的钟情,与其说是一种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不如说是一种生 命的自觉和文化的传承。而当这种文化基因通过一个个汉字真正融入到我们骨子里的时候,就变成了家国 一体一元的深层文化心灵密码。正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说过:“ 中华民族是一个圆,周长可大可小, 圆心无处不在,而半径就是中文,汉字就是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我们的双手更喜欢敲击键盘智能输入法带来的便捷,更喜欢搞怪字体
带来的视觉冲击,而忘记了汉字的形意之美。今天来到这里,再次遇见这么多美丽的汉字,我们有责任去
理解去继承去发扬。希望大家能够借助“一”这个独特的汉字去重新认识这些美丽的符号,相信它们会带给 我们更多深刻的思考、浪漫的遐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题以汉字与图片“一”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一”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力求引 导学生在品味中国汉字之美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现实问题,汲取精神力量。作文题的材料一共由七 句话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个层次,指出中国汉字具有“博大精深” 的特点,统领整则材 料。第二、三句为第二个层次,指出“一” 的造型十分简单,且始终未变。第四至第七句为第三个层次,指 出“一” 的意蕴最为丰富,并从“创造”“ 团结”“力量”三个角度来阐释“一” 的意蕴。通过分析材料可知, 这个题 目要求考生:以对“一”这个汉字意蕴的解读为切入点,在充分理解“外形简单”与“意蕴丰富”之间辩证关系的
同时,深入剖析“一”所凝聚的精神价值。而图片中关于“一” 的形象化展现则帮助我们对“一”有更深入的理解。
试题以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这一任务为写作背景,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场景:汉字博物馆,明确了 写作者身份:博物馆导游,明确了读者身份:游客。考生在写作时必须考虑汉字博物馆这一场景,表达上 体现一定的互动交流特点,才算完成了相关写作任务。此外,材料中关于“一”意蕴丰富相关表述的末尾用 了省略号,这也意味着考生可以挖掘除材料给予的三个角度之外的其它意蕴。但是,对其它意蕴的挖掘必 须建立在汉字“一”看似简单但却是意蕴丰富的这一基础之上。同时,还需注意“解说词” 的文体要求(即可 为现场的导游解说词,也可为供游客阅读的文字解说词)。
写作时,可以首先简单介绍汉字的起源、由来等(但需注意不可占用太多笔墨,否则会导致偏题), 然后由此引入汉字“一”这个概念。对此,首先可以从字形构成角度阐述“一”字形虽简单,却是其他许多汉 字构型的来源。其次, 这可由内涵意蕴角度展开,可针对材料中所说的“创造”“ 团结”“力量”三个角度进行生 发,阐述中华民族精神中勇于创新、团结齐心、坚强奋斗等精神,升华“一” 的内涵。
立意:
1.万众一心,“一”是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
2.中华民族由“一” 出发,不断创造奇迹。
3.键盘时代,我们更应经常回味“一”之美。
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谈及与他人沟通之道时,有人认为直接表达高效,方便准确传达信息。有人认为委婉表达友好,能 够避免矛盾冲突。也有人认为,不必拘泥于表达的形式,重要的是真诚沟通。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
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沟通是化雨的春风
生活中难免有意想不到,难免有分歧或摩擦。此时, 若缺乏真诚沟通,缺少一份理解,后果可想而知。
而真诚有效的沟通就是那化雨的春风,能够消除误解,和谐社会。
著名表演艺术家陈道明突发高烧不退被迫取消话剧演出,然而他理解观众失落的心情,坚持登台说明 原因,鞠躬致歉;而观众也因此理解、体谅陈道明的难处,有序退场且毫无怨言。这便是沟通的力量。沟 通,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增加了艺术家与观众的感情,造就了一种感人的和谐。
沟通也需要技巧。万隆会议上, 面对台下亚非各国的唏嘘,周恩来选择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中国代 表团是来求和平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求同存异让亚非各国了解、进而理解了我们的社会制度以及寻求和 平发展的真诚。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由于见解的分歧,多次争吵,后来俩人各奔东西,从此不相往来。时 隔十六年后,托尔斯泰主动写信给屠格涅夫,希望消除隔阂,这封信使屠格涅夫十分感动,不久他去拜访 了托尔斯泰,俩人和好如初。
可见适时地沟通,讲究方法的沟通是化雨的春风,能够巧妙地化解矛盾,化干戈为玉帛。“打动别人的 最高明的办法,是跟他谈他最珍贵的事物。”的确,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议题的充分掌握并站在对方 的立场,而不一定非要措辞的甜美。
沟通离不开真诚。正如男孩总喜欢善解人意的女孩,学生总喜欢理解自己的老师,员工总喜欢宽容大
度的上司,因而,才会有家庭的和睦,班级、单位、社会的和谐。每一个人都渴望被理解。我们在要求被 理解的同时,首先应该拥有一颗理解他人的平和、真诚之心才对。
现今,我们常常见到“构建和谐社会”之类的宣传标语。和谐包括许多方面,但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方面 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理解,这个社会自然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而相互理解的前提不就是有良好的沟通吗
沟通,小至人与人之间,大到国与国之间。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尤其是西方社会缺乏对我们中国 的了解,他们以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审读我们,给双方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正如我们的发言人所 说,谈判比对抗强,坐下来慢慢沟通,有些误会可能就会消除。
沟通是化雨的春风,愿我们都能掌握沟通之道,灵活有效地运用沟通之道,做生活和命运的掌控者, 实现此生之理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思辨类材料作文题,围绕“沟通之道”审题立意。
材料中给出的三种沟通方式都有各自的道理,学生要思考它们各自的利弊。直接表达的好处是“高
效”“方便准确传达信息”;弊端是不讲方式,有可能达不到效果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委婉表达的好处是“避 免矛盾冲突”;弊端是有可能表意不明,不能准确传达信息,反而造成误解,还可能浪费时间。而真诚沟通 应当是沟通时的原则,比起前两种侧重于“形式”,这个原则更注重“ 内容”。
那么究竟该如何沟通才最有效?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恐怕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沟通的对象,学历、 经历、性格等都会影响沟通的方式;比如沟通的情境,双方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沟通要达到什么目的等也 会影响沟通的方式。要达到沟通的效果,真诚沟通固然重要,讲究一定的方式也是必要的。这道题目更注 重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条理性。
写作时可以写成议论文,阐述关于“沟通之道” 的独到见解,用举例、比喻、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充 分论证;也可以写成记叙文,从生活中提炼出关于“沟通之道” 的有意义的事件,借以表达对话题的看法,
记叙文贵在事件的选取和叙述描写的到位,虽不如议论文直接,却散发着含蓄的智慧之美。
立意:
1.讲究方式,尽享沟通之美。
2.真诚沟通,隔阂自通。
3.沟通需要智慧。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社会学家项飙认为,面对一个迅疾变化而又很不稳定的世界,人要坚定、勇敢地建立自己的附近,不 要牺牲日常。“重建附近 ”就是要和现在的周遭环境发生积极互动,让它成为一种动力和资源。“附近 ” 既是我们生存的切身空间,也是我们和周遭环境发生的那些具体实在的联系。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附近, 是不可能对世界产生信任的,他对世界的信任是来自他对周边的信任。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重建附近,重建信任
社会学家项飙认为,面对一个迅疾变化而又很不稳定的世界,人要坚定、勇敢地“重建附近”,不要牺 牲日常。
斯言不误。何为“ 日常”?何为 “重建附近”?日常就是“ 附近”,是我们周遭日复一日存在的一切的人与事, 是我们生存的环境。而“重建附近”就是重新建立我们和切身空间的联系,重新建立我们对周遭环境的信任。
揆诸当下,无休止的内卷席卷社会,功利主义的浮躁全面统治世界,信仰迷失,共情心缺失,责任感 丧失,价值观全面扭曲……面对这样一个很不稳定的、越来越撕裂的世界环境, 很多人陷入迷惘,觉得这个 世界不会再好起来了,于是选择了躺平来逃避,习惯性地怀疑一切或者游戏风尘,娱乐至死。为什么?因 为丧失了对附近的信任,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附近,是不可能对世界信任的,他对世界的信任是来自他 对周边的信任。
所以,我们必须坚定、勇敢地“重建附近”,重建人们对世界的信任。
“重建附近”需要我们对身边的人付出坚定、勇敢的信任,其中最要紧的是如何重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 矛盾和差异。我的答案是“勇敢”。对家人日复一日的抱怨与责怪勇敢地说声“抱歉”“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对老师每日无休无止的的抽查背书勇敢地表示感激和敬意;对周遭无数的与自己有过这样那样冲突的人大 声地说“谢谢”“有你真好” ——勇敢就是信任——没有对“ 附近” 的信任,就不可能有对世界的信任。面对一个 迅疾变化而又很不稳定的世界,明天会不会更好,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当世界背对着我们时,它只是在 酝酿一个更大的拥抱。
“重建附近”更需要积极进取的心态、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合时适需的策略。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 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张桂梅老师用四十余年的坚持和付出, 重建了无数孩子对未来的信任,让“星星 之火”成燎原之势;济南女孩李希晗以 28 次弯腰清理超载货车落石,重建了青春的姿态,令我们相信了文 明和素养的真实存在;“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凭借内在的学识和精神力量获取了流量,也重建了我们对于 理想、情怀和美好内心的向往。这些人或积极进取,或悲天悯人,或合时适需,都重建了自己的“ 附近”,
也重建了我们对世界的信任。余秋雨说:“世间真正和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此言得之。
当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西方对抗加剧,中国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各类灰犀牛和黑天 鹅事件层出不穷,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重建自己的附近,重建人们对祖国的信心,如此国家才有希望, 民族才有未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引用社会学家项飙的观点,他提出了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人们应该坚定、勇敢地建立自己 的“ 附近”,注重日常。然后具体解释什么是“重建附近”,即与周遭环境发生积极互动,将其转化为动力和 资源。什么是“ 附近”,既包括是我们生存的真切感受到的外在空间,也包括我们与外部环境建立起来的联 系。“ 附近”不仅指地理上的邻近,更强调人与周边环境、社区、邻居等建立的联系和互动。这些联系可以 是物质的、精神的、情感的等各个方面。最后总结一个人要能够有自己的附近,要能够对周边信任,才能
够对世界产生信任。
材料的核心话题是“重建附近”。这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需要考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从字面 上看,“重建附近”意味着重新建立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和互动。但更深层次上,它涉及到人们在现代社会中 如何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如何与外部环境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关系来应对世界的不 确定性和变化。人要能通过与周边环境的积极互动,将“ 附近”转化为一种动力和资源,帮助自己应对生活 中的挑战和困难。命题人意在引导考生把目光由远方转移到“ 附近”。现代社会,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人们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感到与周遭环境的冷漠封闭的关系,内心感到空虚狐疑,从而“诗和远方”取代了 “现在”和“周遭”。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 “ 附近”需要“重建”。而“重建” 的重点在观念的重塑和心灵的开放。
写作中,在文章开头明确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真正地重新审视我们的周遭,重新审视我们对周遭的 态度。之后写如何重建“ 附近”,可以在与父母的闲聊中收获脉脉亲情,可以在与菜场小贩的讨价还价中感 受人间烟火,可以在与朋友的嬉笑中发现关怀和体谅,可以在与同学的朝夕相处中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可 以在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写作素材不必舍近求远, 教材里就俯拾皆是。比如史铁生《我
与地坛》,是他的“ 附近”,他重建了他的附近,凝视了渺小的生灵,抵达了生命的本真。比如钟扬与他的
学生,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陶渊明与田园,李密与祖母等,他们的附近都成为生命的“动力和资源”。最 后总结,日常的经验给了我们温柔细腻的情感,这些日常烟火气汇成涓涓细流,给我战胜苦难的力量,给 我面对危机的勇气。
立意:
1.重建“ 附近”,感受身边的人间烟火。
2.积极互动,重建“ 附近”。
3.“重建附近” ,寻找归属,增强信任。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江苏苏州一个普普通通的早餐摊最近火了,在早餐摊的醒目的地方贴了一张字条——告诉你个秘密,
我家收款码提示音关闭了 ……
早餐摊的摊主阿信来自山东菏泽,被问及为何关闭收款提示音,他说,之前这附近的工人经常来他这
儿买早餐,有个人跟他讲价,说能不能便宜点卖给他。他没多想, 给工人多加了点分量,也没收工人的钱。
自此,阿信便决定关闭收款码提示音,并在一旁贴上这张纸条。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尊重弱者是一种美德
早餐摊摊主阿信关闭收款提示音的举动,恰恰体现了他对弱者的尊重。尊重弱者是一种美德,我们的 社会需要这种美德。
2003 年杭州图书馆对乞丐和拾荒者开放的制度出台后,有人无法接受,认为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 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清馆长回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离开。”他还说:“乞 丐和拾荒者进入,同样是读者,他们照样需要被尊重。”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谁也不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被尊重、
被关怀、被接受的渴望。哪怕是弱者,也同样需要尊重。
一位亿万富翁看到衣衫槛楼的铅笔推销者顿生怜悯之情,将 10 元钱塞到其手里走开,没走几步觉得不 妥于是就回来,抱歉地说自己忘了取笔,并郑重其事地说:“谢谢,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一年之后, 在一个富贾云集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的推销商感谢这位富翁:“也许您可能早忘了我了,但我不会忘记 您,是您重新给了我自尊和信心,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卖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 是商人。”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不经意间, 一个 淡淡的微笑,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顺手的动作,却能让他人得到慰藉和鼓舞,正是这些让我们的心灵变 得富足和高贵。
你是否记得,当你失败落魄的时候,是有人冷嘲热讽,还是有人安慰鼓励?当你面对乞讨者,你是满 口谩骂还是心生怜悯?在面对对手倒下之时你是视而不见,还是上前搀扶?水滴的温存在石板上留下创伤, 岩石终在波浪的冲击下沉默矜持。它们彼此是和谐的,都是相互怜悯和尊重的。
因为尊重,我们的社会便开始温暖起来,更多的则会印上美的印记。在寒冷的深夜买东西就不要和街
头小贩讨价还价了,他们不容易;黄昏时候买走卖菜阿姨的最后几棵菜,好让她也早点收摊回家;在排队 付钱时耐心等待,不要唠叨,收银员尽力了。这些小小的温情,对他人包容、谅解、关怀、宽容,都可以 浓缩为一个词,那就是尊重。
希望世间长唱《尊重》之曲,让清扬的曲子随风飘荡,融化银白的雪峰,润泽柔嫩的幼苗。让人们忘 却尘埃中的喧嚣,让社会充满尊重的气息,让社会更温馨,更和谐,更美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记叙了江苏苏州一个早餐摊关闭收款码提示音的爱心之举。他只所以要关闭收款码提示音,一方 面是因为他愿意给工人优惠或多加分量的大气之举;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关闭提示音,有时候工人们 的窘迫也就不会被旁人发觉,这也体现了阿信帮助他人却又充分尊重对方的爱心。所以,从阿信身上,我
们能看到,关心、帮助他人的时候,也要充分尊重他人的道理。学会同情、帮助,甚至尊重弱者,可以让
我们拥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抑或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初心和使 命,这样就会更加理解“弱者或穷人”,才能够了解弱者或穷人的社会现实和生活世界,才能够理解弱者或 穷人的生计压力和生活需求,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所以,写作时,可以首先从材料阿信的相关事迹中总结提炼出帮助、尊重的话题。然后,可由此展开 对于尊重的话题讨论:尊重长者、尊重强者较容易,但尊重幼者、尊重弱者不容易。一个真正懂得尊重的 人,面对弱者不能嗤之以鼻,而应该抱以平等与怜悯之心。最后,则可结合自身,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做到 尊重弱者,学会平等待人。
立意:
1.只有对弱者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
2.有一种善良叫尊重。
3.真正的善良是内心拥有的慈悲。
5.作文。
“手机 ”“游戏 ”,现在已然成为不少家长和老师眼里的敏感词。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手 机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 “标配 ”。据 2017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 96.76%的学生在家上网,上网所用工具为 手机的占 71. 14%。显然,这与 21 世纪初学生沉迷网络主要是在网吧的情况已大不相同。
“本来学习第一的学生,自从打游戏以后,成绩下降得可厉害了!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世纪小学六 年级的 XXX 告诉记者,班里男同学用手机打游戏的 “可多了!
随着网民向低龄化不断发展,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由于成瘾性网络游戏、 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网络毒瘤的侵入,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 混乱等问题。
为此,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 长。从通知里的 “紧急 ”二字,足见当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的紧迫性。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帮助孩子正确对待网络世界
当下,由于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网络毒瘤的侵入,一些中小学生出 现了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之中,势必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 业成就、道德发展、人际交往和家庭关系等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 心教师裴涛认为:“对青少年而言,其认知发展并不完善、行为自控能力也较为薄弱, 不加引导地让他们纵 身于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必然会出现难以甄别是非善恶、无法有效趋利避害的结果。”
网络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能参与,不仅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界线模糊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 围墙”更 不复存在。因此,政府、社会和个人都有维护网络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据了解,为有效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自 2001 年至 2017 年,共制定颁布了 47 项相关法律法规 和政策,包括对网吧进行管理、限制游戏时间、网络游戏实名化、网络游戏分级化、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 长监护工程等。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长。从
通知里的“紧急”二字,足见当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的紧迫性。意在引起家长对子女沉迷网络行为的重 视,配合学校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显然,预防和治理中小学生网络沉迷不应只是学校的任务,更不是学校能独立完成的。“家庭教育是整 个教育的起点和根基,是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为重要的教育。” 作为最接近孩子的人,父母才能进行 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管与保护。那么,家长该如何做呢?“ 防迷网”三字文明确提出了“五个要”:要指引、
要身教、要陪伴、要疏导、要协同。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学习、人际、家庭等压力得不到及时支持 和化解时,网络虚拟世界就会提供一个可以逃离压力、回避困难的世外桃源。家长要对孩子现实生活中存 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识别与解决,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帮助。
此外,不少专家提到,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行为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堵”和“高压”方式,应以“疏” 代“堵”。史家小学分校校长高满洪建议家长: “提高家庭教育的艺术和技巧,简单粗暴的直接干预容易导致 孩子的叛逆心理,以身示范和柔性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本作文题目要结合提示语“从通知里的‘紧急’二字,足见当前中小学生沉 迷网络问题的紧迫性”分析,这是一则思考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 的作文题目。要阻止成瘾性网 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网络毒瘤的侵入,需要学校、家长乃至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管理,不能丧失对孩子使用网络的掌控能力。考生要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如何防范孩子沉迷网络”展开论 述,应结合对“ 防范孩子沉迷网络” 的具体理解谈对其的认识,避免长篇的叙述和空泛的议论。
【立意】 1.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对待网络世界;
2.家校配合防沉迷;
3.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素材】 1.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冯建军介绍,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亲子依恋、态度 及教养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通常专制家庭的亲子关系不和睦,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在缺少现实交 往的情况下,孩子为找寻寄托而迷恋网络,最终沉迷其中。
2.针对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这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武汉大学中国教育家研究中心教授程斯辉提出, 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具有借鉴意义。比如,美国相继出台了《儿童在线保护法案》《儿童在线隐私 保护法案》《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案》三部专门法案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德国将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纳 入公共福利范围,形成了以网络成瘾行业协会为主体、以防治项目为基点、以相关网站为媒介的网络成瘾 帮助系统。韩国作为世界上最早通过颁布法律和政策来应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国家,形成了多部门 立法与全过程干预网络成瘾的防治方式,相继制定了“第一个防治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总体规划”和“第二个防 治网络成瘾总体规划”,采取从前期预防到中期筛查、咨询与治疗再到后期回访的全过程网络成瘾防治模式。
3.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陆海峰表示想要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家庭要发挥好 第一个课堂作用,父母要承担起第一任老师职责,承担起第一关口的责任,营造良好家庭环境,要监督好 自己的孩子,能够正常地合理地科学地使用网络,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魏文侯派名将乐羊攻打中山国,尽占其地,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
主? ”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 ”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
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又问翟璜, 翟璜回答说:“您 是仁德君主。 ”魏文侯问:“你何以知道? ”翟璜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 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 ”魏文侯明白了翟璜的意思,就派他去追任座回来,还 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上述材料可以带给生活在新时代的当代青年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听取意见智慧通达,明辨是非铸就辉煌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面对大臣的谏言,魏文侯能知错就改,听取劝谏,派翟 璜追回任座,并奉他为上客。由此看来,魏文侯不失为一位明君。他最终因为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成功
开创了魏国百年霸业。
听取意见,成就辉煌人生。
从古至今,贤才并不少,少的是知贤用人的君主。若说齐桓公不计较管仲曾与他为敌的事,显然不现 实。那么使其放下宿怨,毅然任用昔日仇敌的,除了鲍叔的慧眼识人,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宽广心胸。虚 怀若谷,大局为重,方成一代明君。在一次会议上,“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受到严厉指责,一名技术员指出 公司开发网络浏览器滞后。盖茨略作沉吟, 没有生气,决然自责,并向与会者诚恳道歉,此举也宣告了“微 软”经营方向的转型。盖茨后来谈起这件事时说:“我不想在面子问题上浪费时间,那是没有意义的。特权 会使人腐化,但我想保持前进的动力。”听取意见是完善自我成就辉煌的必由之路。
善于纳谏,挽救国家危亡。
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劝齐王纳谏,齐王从谏如流,扭转了齐国国力并不强大的局面,让燕韩卫皆朝于 齐;魏征多次犯颜进谏,唐太宗接受隋朝灭亡教训,虚怀纳谏,在唐初艰难的处境下终于开创“贞观之治”。 2020 新冠肺炎肆虐之际,我国领导人亲自指挥,积极听取钟南山李兰娟等科学家意见,果断采取措施,力
挽狂澜;而美国总统拒绝采纳专业人士意见,导致该国感染新冠病毒人数呈几何级增长,完全无法控制。
可见,听取雅言,善于纳谏对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
广进言路,走向光明未来。
在科学研究方面,同样需要广进言路,听取意见。“杂交水稻没有优势”,世界知名生物学家的论断就 像紧箍咒,紧紧束缚着水稻杂交研究者的手脚,许多专家因此放弃了这一领域。然而袁隆平院士没有被这 一所谓的权威“意见” 阻挡了研究的脚步,几十年如一日不停探索,并听取不同的声音,追寻着“禾下乘凉梦”。 正是这一份执着,让杂交水稻、超级水稻不断创造纪录。这不仅成就了他在世界农学领域的地位,更是构 筑起世界粮食安全的屏障。
“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行事多听取他人意见,有助于全面的思考 问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则更能使我们合作共赢。让我们学习魏文侯之品德,多以包容的心听 取别人的宝贵意见,从而完善自我,铸就中国伟大复兴之梦。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
首先,审读材料,梳理故事的内容:乐羊占领中山国,魏文侯把中山国分封给儿子,任座在大家都认 为君王是仁德之君时说魏文侯的做法不是仁德君主的表现;魏文侯大怒时,翟璜认为任座敢于直言表明魏 文侯是仁德之君;最后,魏文侯派翟璜追回任座,并奉他为上客。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三个人物可以作为立意方向。一是魏文侯,二是任座,三是翟璜。这三个 人的表现,魏文侯把中山国分封给儿子,却不给乐羊,但是当任座指责劝谏时,他却不能接受;可是翟璜 劝说之后,他终于明白自己做错了,这说明他想努力成为仁德之君,听从臣下的建议,知错就改。从任座 的角度分析,他不顾国君生气与否,敢于犯言直谏,完成了作为臣子的职责。从翟璜的角度分析,他说话 更加巧妙,不人云亦云,正是因为他的劝说,因此可以让魏文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此说他更注重说话 的技巧。
“上述材料可以带给生活在新时代的当代青年什么样的启示”,这是写作任务中的要求,就是说,在选
择立意角度之后,要结合新时代的青年考虑问题,不能一味举一些历史上的例子,而应该把这些观点和青
年结合起来,青年人也应该像任座一样敢于直言,而不是知荣知辱牢缄口;也应该像魏文侯一样能够接受 别人的意见,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然,也应该像翟璜一样,注意说话的技巧,让别人容易接受。
立意:
1.敢于直言,不惧处罚。
2.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3.忠言如苦药,良言似三春。
4 .以大局为重,听得进不同意见。
5.重视不同意见,不能安自尊大。
6.广开言路,闻过则喜。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是心灵的相互感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陶渊明把身心寄于大自然
中,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找到了恬静;“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鲁迅在与“野草 ”的交流中找到了坚定;“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范仲淹在与洞庭湖的交流中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的王维在与山水的交流中体味了另一番人生境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 王勃在与滕王阁的交流中领略了一种超脱自然的感叹;“忽闻岸上踏歌声 ”的李白在与汪伦的交流中获得 了真正的友谊 ……
读了以上材料后,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答案】例文:
与书交流
飞散的书页,冒着热气的清茶,不经意间营造出淡淡的书香味。沉醉其中, 你会发现,原来与书交流, 乐趣妙不可言。
从我上学到现在,她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她教我识字,教我成功,教我如何面对失败,教我笑对人生,
教我直面困难与挫折……她是一位不吭声的老师,她总是默默无闻,默默贡献,她就是我们随处可见的“书”。
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你也许渴望有一份宁静的交流,那你为何不尝试与书交流呢 也许它会让你 的人生有更大的收获。
我爱书,平常也十分喜欢与书交流,因为我知道在书中可以让我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学习方法;让我欣赏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的人间绝唱;让我品味到“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的读书之乐。
以书为友,与书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中体会到墨客寄情于诗书之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城” 的气壮山河;感受一代君主“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的胸襟抱负。在坎坷之际, 会想到“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 …
书,给予我们的,不单单是体会,更多的是人生的启示。
当你失败时,书会教你勇敢面对,勇往直前,把失败看作成功的起点;当你彷徨时,书会给你指出努 力的方向,带你到达成功的彼岸;当你成功时,它会告诉你不要骄傲,要再接再厉。与书交流,你的人生
会更精彩。书中,如同一个无声的社会,能令你分辨真善美,假丑恶。只要你打开心;只要你打开心灵之
窗融入其中,细细品味,你同样可以在无声中得到启迪和经验。
与书交流,如同跟一个挚友无声交流。在你迷茫时,它会为你指引光明大道。在你无助时,它会毫不 犹豫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它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私奉献的导师,教你处世的道理, 传授你无限的知识,能使你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从古至今,一览无遗。一切都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你。
与书架起沟通的桥梁,会让你的人生更精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虽长,但主要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是“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是心灵的相互感应”,这显然 是在阐释交流的内涵:只有用心交流,形成心灵的感应和共鸣,才是真正的交流。第二句较长,依次列举 了陶渊明、鲁迅等古今名人的各种各样的交流。可把材料中的交流分为两大类:一是人与物的交流;一是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论是何种交流,作为主体的人都各有所得,这显然是强调用心交流的重要性和作用。
综合以上两句话可知,“交流”及“交流的作用”是材料的关键词,写作时应围绕这两点来展开自己的思考。
人与自然、于各种事物进行交流,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心灵,去体味自然,体味山河花鸟等事物,在体 味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情感的慰藉、心灵的净化,从而更积极、乐观、健康地奔赴人生之旅。
人与人进行交流,实际上是相互之间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志趣的激发,是相互之间的相关注、 相欣赏、相扶持、相抚慰,通过这种交流,人们互相支撑着去渡人生的劫波,去看世界的繁华。
写作时,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如果写成记叙文,首先要确定交流的对象,这个对象 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同学、历史名人、文学中的人物形象; 也可以是物,如:莲花、泰山、明月、 秋雨、名画、字帖等事物。然后,要设置合乎情理的交流情境,即在怎样的情境中,这个交流对象拨动了 自己的心弦,激发了自己的感触,让自己愿意与之深情对视、真诚交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以细腻的 笔触写进行了怎样交流、交流了什么。写这些内容时,要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要巧妙选取交流角度,比 如,写与明月交流,可以考虑从乌云不污其洁、圆缺不减其明、风雨难阻其期等角度与之交流。当然,在
交流的过程中,要突出这种交流给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带来的冲击和改变。
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如果写成议论文,则可以谈用心交流的重要作用。交流的作用,为大家所熟知常 见,如果要想化腐朽为神奇,则可从强调“用心”交流的角度入手。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采取层进式结构, 先简明地论述“交流” 的重要性、必要性;然后,正反对比,辨析同样是交流,用心地、动情的真诚交流与 表面化的、应付式虚假交流之间的差别,从而强调:交流,应该用心、动情、真诚,应该是沉浸式的。接 下来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强调在这个流动性越来越大、充满“ 陌生人” 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用心交流, 更显得弥足珍贵,同时,呼吁人们,敞开心扉,多点真心,相互之间多做心灵的交流,从而为建设和谐社 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立意:
1.用心与莲交流,学其洁、虚、香。
2.用心与《丧乱帖》交流,悲其至痛,感其至诚,仰其至忠。
3.把心墙拆掉,自有清风徐来。
4.悲莫悲兮,心相离;乐莫乐兮,心相知。
8.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一部名为 《低头人生》的 2 分钟 48 秒的短片获得了中央美院年度一等奖,作者用夸张和冷幽 默的手法描绘了新时代手机一族的生活状态,每个低头已经到扭曲的人,都只关注着自己掌上的方寸天地, 于是,行人走路撞上电线杆,医生给病人打针不专心,消防员没能救下跳楼的人,车祸现场经过的路人在 自拍 ……
该短片爆红网络,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看过短片,有人表示片子发人深省,有人则认为太过 夸张只能当笑料,有人认为,对任何事情有收有放就能收放自如 ……
请结合材料,充分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别让手机绑架了你的人生
现在的人,过着一种手机人生。
早上登录微博,写下一天计划;上午浏览网页,了解国内外大事;下午手机电视,掌上图书,充实头 脑,放松心情;晚上吃饭,拍照上传,发条说说,与全世界说晚安。
如果只看手机上网页的记录,这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这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但是,将时空转到 现实,你会发现他唯一做的事,只是拿着手机,低头不语,这便是我们在地铁上、饭店里、电梯中常常见 到的“低头族”。他们都是被手机绑架了的人。
被手机绑架,大多数人乐在其中,尽享当人质的乐趣。“手机中的世界可比现实社会要精彩得多,即使 被绑架也是幸福的。”有些人这样说。的确, 手机中的页面比现实中的白纸黑字要更丰富多彩,手机中的游 戏也比现实中平淡无奇的生活更让人振奋,连手机中的人都比现实中的人要志同道合亲切得多。但是当你 按下关机键,抬起双眼,你会发现,现实中的你内心是如此苍白,而这一切,都源于你对虚拟世界的沉迷, 对现实世界的冷漠。你对世界冷漠,世界便会对你冷漠。当你封闭了内心,躲进了虚拟的世界,你也便失 去了一切真实的美好,失去了为未来拼搏的奋斗精神,失去了与朋友相互关怀的温情,失去了旅途上的一
路风景。被手机绑架了的人生,将会一无所有。
有些人面对手机的绑架奋起反抗,把手机关进“监狱”。每逢亲友聚会,便将手机统统撂到一旁,规定 谁都不准再碰它。这样趣味的“把手机关进监狱” 的行为,将人们从手机的控制下解救。但也有不少手机还 未刑满释放便越狱。要防止手机越狱,首先还要我们自己先越狱,打破重重心墙,冲破人心的牢笼,面对 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留心观察生活,才会发现原来风景就在我们身边;敞开心扉,才会发现原来知己就在 眼前。
别让手机绑架了你的生活。下次起床,别先顾着发微博,先欣赏一下美丽的日出;下次聊天,先别顾 着登微信,先看一下身边有没有有趣的人;下次聚会,先别顾着晒照片,先看一下想念许久的容颜。挣脱 手机的绑架,让你的人生属于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材料选取一个风靡网络的视频短片《低头人生》,关注的是时下国人生活的一个热点“手机依赖症”
( 手机一族”“低头族” ),材料具有普适性,意在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对自身行为的审视 和反思。从手机出发,从生活出发,从社会现象出发,上升到对怎样合理使用手机,怎样的生活和人生更 有积极意义,怎样的社会生活更健康文明更具发展和活力的理性认识。对“低头族”而言,沉迷于手机是一 种表象,更需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在虚拟网络上的社交达人,却是真实生活里 的冷漠者;每个人常常被圈在自己的世界里,众声喧哗中强化着孤独。更严峻的现实是,我们正在将这种 基于技术进步催生的“新时代病”,肆无忌惮地传递给下一代:我们自以为追赶着时代的潮流,简单地塞给 他们先进的电子产品,哪管这些产品里,藏着既会伤害视力、又会伤害热情的冷漠。
写作时,可以适当地肯定“低头族”,指出他们虽只着眼眼前一部小小手机,但关注的却可能是国家大 事,手机虽小,“ 眼界”却未必小。也可以批评“低头族”,如从独立思考的角度,说明合理使用手机,可以 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但过度依赖,沉湎在手机的小世界里,就会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人际相 处的角度,可指出人际相处需要时间,更需要质量。但“低头族”除了自己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损害身体健
康外,还经常会遇到人际“沟壑”。不少人手机中的熟人、朋友成百上千,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孤家寡人”,
没有一个可以倾心交流的人。最后,还可充分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运用好手机,避免“低头”产生的 不利影响。
立意:
1.仰望星空才能海阔天空。
2.低头于方寸,得不偿失。
3.方寸天地亦可气象万千。
4.手机并非导演,人生自有我做主。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 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对战法国。上半场,阿根廷 2:0 领先,梅西贡献一颗点球。下半场,法 国队姆巴佩梅开二度,比分变成 2:2。加时赛,梅西、姆巴佩各入一球,比分变成 3:3。点球大战,阿根 廷四颗全进,法国进二失二,阿根廷夺冠。
阿根廷为什么会夺冠?赛后,有人说,是因为有球星梅西三十多年的信仰。有人说,是因为有整个球
队团结的力量。还有人说,是因为有阿根廷人民对球队的希望。
请综合以上原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在更为广泛的领域进行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团结合作铸就成功
我认为,此次阿根廷拿到世界杯冠军,最重要的就是团结。阿根廷并不是实力最强的一方,但是主教 练的变阵能够最大化发挥球队实力,梅西能够最大程度团结队员并踢进关键性进球,马丁内斯能够挡住关 键性射门,其他队员也能够拼尽全力。这样的队伍不管在哪里,都会是对手的劲敌,就算是上一届世界杯 冠军法国队也不例外。同样,“兄弟一心,齐力断金”,不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只有团结合作,才能 拥抱成功。
你我团结路更宽。就像莎士比亚所说: “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单枪匹马将寸步难行,善于运用众力则无畏前行。你我团结方可使前行之路更 平坦,行更易。一次在工艺比赛前,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宿舍出一个手工。我们做了一个房子,大家一起出 钱买材料,谁会做哪方面就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品做出的那一刻我们都很开心,因为这是一起做 的,有的人割东西不小心割到指头,有的人不小心把胶滴在手上被烧皮,但最后作品是完美的,无人抱怨。 团结协作,不仅可以让我们自己体会到最美好的感觉,更可以为我们未来的人生之路打开一条宽广大道。
社会团结路更顺。7 月 20 日国际奥委会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再加入“更团结”。 一个竹篱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社会的前进离不开你我团结一致向前走。 2021 年 7 月 20 日河南省遭 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一瞬间城市变得满目疮痍,路边淤泥遍布,脚下寸步难行。当这一消息被全国人民 知道后,成千上万的人选择捐款,有很多救援队来到河南,更有不远千里送来的救灾物资。大家心往一处 想,劲往一处使,全社会团结起来救助河南。终于,河南在全国各地的救援下又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当社 会团结起来劲往一处使时,不论是河南的暴雨带来的破坏,还是爆发疫情时带来的损失都被迅速降低。社
会团结方可使前行之路更通顺,更易行。
国家团结路更广。“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 世界是宽广博大 的。” 因为团结,小小的蚂蚁才能举起比自己重十多倍的食物;因为团结,浅浅扎根的红杉才能不被大风摧 倒。当今的世界是个多元化的世界, 各国共有一个地球,唯有国家团结,才能让地球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世界是宽广的,唯有各国加强团结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达到共赢的目的。国家团结方可使前行之 路更加宽广,更可行。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让成功之花在团结的土壤里盛开,让成功的清泉在团结的泉眼中喷涌,让成功的山鹰在团结的蓝天中 翱翔。让我们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拥抱成功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 2022 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夺冠为背景事件,以人们对阿根廷夺冠原因的热议,引发了依靠个人
信仰还是依靠群体团结的思考。对个人而言,想要在一个领域获得成功,至少个人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和勤耕不辍的坚持,就比如材料中所说的梅西坚持自己的足球信仰,而能在关键时刻贡献一颗点球。但同 时,有时候个人力量又是渺小的,唯有依靠全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或许才能获得成功。赛 场上,阿根廷之所以能夺冠,仅仅靠梅西这个个人英雄显然是不可能的。唯有靠所有球员齐心协力,同心 抗敌,以及阿根廷人民的全力支持,才能收获圆满成果。
试题要求综合“以上原因”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思考。对此,可结合个人学习生活的现象予以论述,强 调面对挫折与挑战时个人意志坚定、勇敢奋斗的力量;也可结合疫情期间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齐心协 力战胜疫情的事实说明团结力量的重要性。当然,也可结合两者,指出不管何时何地,所有星星之火热情 燃烧,汇聚成火的海洋,才能产生突破困局、改变世界的燎原之火。
立意:
1.坚持信仰,积聚力量,才能达成希望。
2.信仰和力量同在,希望与成功共生。
3.众志成城,汇聚团结之力。
4.让信仰、团结与支持汇聚前进力量。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幕府燕闲录》记载,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文不能不 给尹洙看看。第二天,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 章为典范,因此,不可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史写作部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汉代官名),虽然是属 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实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啊。”范仲淹听了,颇为感叹地说: “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 ”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谦虚是学问的底色
范仲淹的“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引人感慨,让人深思。范仲淹的谦虚,不得不 让人佩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他之所以能够学识 渊博,著作等身,就在于时时谦虚,处处恭谨,不以学问家自居。
是啊,只有谦虚恭谨,甘居下位,才能孜孜不息,锲而不舍,才能夙兴夜寐,尽心竭力,才能永保进 取姿态,摩顶削踵地努力奋斗;而骄矜傲慢,不可一世,则永远是做学问者的大敌。
宋代学者谢良佐,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在和老师分别一年之后,他去拜见老师程颐,程颐说:“分别 又一年了,你这一年在学问方面下了什么功夫?”谢良佐回答说:“也只是去掉一个‘矜’字。”程颐说:“是什 么缘故呢?”谢良佐说:“ 因为仔细检点起来,所有的问题和毛病都是出在这里的。如果能够克服了这一个 大缺点,就能够有上进之处。”程颐点头表示赞许,借机向在座的其他学生说:“这个人做学问,能恳切地 求教,切近地思考。”
从谢良佐“也只是去掉一个‘矜’字” 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他的谦虚低调,只有身处学问之境者,才能明白
谢良佐已经克服了自身骄矜,这将是他在做学问路上迈出的最大一步。
著名画家齐白石在北平艺专任教时,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发现学生谢时尼画的一幅《梅鸡》的画,梅 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就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张画太有味道了,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好吗 ”一周 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拿出自己的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的好不好 ”
作为一代大家,齐白石能放下架子,临摹自己学生的《梅鸡》图,可谓躬身谦让,“礼贤下士”了,从 中我们也看到了泰斗大师的谦虚精神。
卢嘉锡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他兼任省立厦门中学数学教师时,有个学生故意拿一道登在外国杂志上的 悬赏题目来为难他,但他并不介意,只是说:“我留着做做看。”没过两天,他向学生详细介绍了解题的方法 和具体过程,直到那个学生弄懂为止。接着他又说:“闽南有句老话‘只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先生’,我 现在虽然是教你们,但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
身为一代化学大家,对于学生的刁难一无介意,且异常谦虚地认为“只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先生”、 “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面对卢嘉锡先生其人其言,我一下想到的是梭诺尔之那句话“最
丰满最好之稻穗,便最贴近地面”。
是啊,“谦虚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重温苏格拉底这句话,我们更坚 信了谦虚是学问的底色。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
材料所讲的是范仲淹给别人写好墓志铭后给尹洙看,尹洙给他指出了问题,然后范仲淹虚心接受。这 是一个典型的记叙性材料作文,我们可以由果溯因去推知材料中包含的立意内容。
当尹洙提出了范仲淹墓志铭中存在的问题后,范仲淹为什么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 啊”。由此我们可以推知, 他是一个虚心且勇于接受自己失误或问题的人。前面, 当他写完文章后,并没有 认为自己写得不错而不给别人看,他认为应该给尹洙看,这说明他不是一个盲目自大的人,而是一个愿意 接受别人意见的人。此外,尹洙而没有因为范仲淹的文章出名就一味地肯定,而是中肯地指出了范仲淹文
章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实事求是,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人。而以上分析正是写作的立意所
在。我们可以从范仲淹的角度入手,也可以从尹洙的角度入手,这样材料的立意角度就是多样的。
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概括材料引出观点,比如“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当然也 可以以有文采有语言引出观点,比如运用一组排比句,这组排比句的主体句式可以是“虚心……”然后再简要 扣材料。接下来就是针对观点的论述,这类观点也适合正反对比或并列式。如果是正反对比式,就可以从“虚 心接受意见者进步更大”和“不虚心接受意见者难有大的成就”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最 后照应开头或观点,在结尾处也可以采用“豹尾式”,不要过长。
立意:
1.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2.盲目自大不可取。
3.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