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2.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
3.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 (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 ( 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
4.让学生了解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
5.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生存和进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表达的能力。
2.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探究的实验”, 突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尤为侧重训练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2.让学生通过“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学习,产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遗传讨论的是基因稳定传递的一面,变异讨论的是基因发生改变或组合发生改变导致的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生物的变异》这节是上节生物遗传的延续篇,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特别提出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所以这部分内用既有利于对遗传现象的全面理解,更是生物进化的物质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 (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 ( 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
难点:
针对育种实例,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知识回顾,自然引入
教师:什么是遗传?
学生: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展示图片:两只狗;双胞胎兄弟等
教师:他们完全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总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板书 第二节 生物的变异)例如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就是变异现象。
活动2【讲授】概念导入
展示图片:不同品种的菊花;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学生回答。
教师:从我们举的例子中,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板书 一、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活动3【活动】科学探究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
教师:按照课前分好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大花生,一份小花生,请你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注意怎样测才能使误差降到最小?同时作好记录。
学生:讨论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两人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并做好记录。
教师:把你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看着差不多的花生却有大有小。
教师:为什么都是花生却有大有小?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样有长有短,为什么?
学生:学生思考,分析原因。
教师:生物的一些相对性状表现出的是数量差异(如大小花生的果实大小)。由于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或小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学生:哦,是的,我画的曲线图就显示了这种情况。比较这类相对性状的差异,应该比较它们的数量的平均值。你们计算的平均值有什么差异?
学生:大花生的大,小花生的小。
教师: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教师:从以上的分析讨论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教师: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两种变异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学生: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应该可以遗传,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板书 二、变异的类型; 1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2、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
活动4【讲授】学以致用
变异对生物界有什么影响呢?大胆想象,如果生物界只有遗传没有变异会是什么局面?
学生大胆想象描述,从而体会到变异的意义所在。(板书 三、生物变异的意义)
案例一呈现:
1、小麦中出现矮杆、抗倒伏的变异。
2、玉米中出现的白化苗,这样的幼苗不能光合作用,会过早的死亡。
分析:1有利于小麦的生存,是有利变异;2不利于玉米的生存,是不利变异。
案例二呈现:1998年在美国一个农场里出生了一头十分罕见的,每一千万只才会出现白色的小野牛。这一白化是什么变异?
学生:深思。基本认同这不同于植物白化不会死亡,一部分同学认为无利也无害。也有同学说容易被敌害发现,是不利变异。
教师:引导学生要认真读题,
学生:顿悟,是农场!由于罕见,被人选择保留了下来,反而成为了一种有利变异。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一种变异是否有利,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但环境是变化的,也许一开始认为的不利变异由于条件的改变,又成为有利变异。
教师:判断是有利变异还是 不利变异主要看对生物个体本身而言。(板书 1、变异对生物个体生存的意义)
教师:变异在生物进化上又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正是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才使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地进化发展。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同时,由于地球上的环境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生物如果不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板书 2、变异对生进化的意义)
教师:人们在了解了遗传变异的原理后可以把它应用在培育新品种上。
学生:看图片,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师: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教师:大家再来看看小麦的杂交育种是怎么回事?
学生:通过杂交,把好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即后代既高产又抗倒伏。
教师:同学们判断正确。那太空椒又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
教师: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学生:就是基因突变吧?
教师:对,基因突变可以引起生物的变异。还有染色体的改变也可以引起变异。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还有许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一起交流。
教师:出示“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科学家的伟大和科技造福人类的实例。
教师:生物变异都是好的吗?
学生讨论、回答:生物变异有好的一面:物种进化;培育生物新品种,造福人类等;也有不好的一面:生物患病;害虫进化;出现畸形生物或畸形器官,给人类带来危害。
课堂小结。
课件15张PPT。第2节 生物的变异什么是遗传? 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们完全一样吗?生物的变异是指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不同品种的菊花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基因型(改变)+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环 境(改变)表现型(改变)1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如:人的眼睛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人的辨色能力有正常的和色盲等。2、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如:断了尾巴的老鼠、温室里的韭黄等。变异的类型高产抗倒伏的水稻、小麦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白化苗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太空椒航天育种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加倍,产生新品种。科学改变人类生活你我需要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