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师导航】备考2025中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培优精讲学案(全国通用版)
专题01.1 机械运动单元学案
课标要求
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2.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长度和时间 的测量(含估测) ★★ 有关机械运动的部分,全国各省物理试卷里,每年考查1~2道题,分值为3~5分。一般以考查规律的识记与理解为主。题型有选择、填空、实验和计算,难度系数为0.7。2025年可能会出现与神舟飞船、核动力航空母舰为素材的联系现实生活以及高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对运动观念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考点2 运动的描述 ★★
考点3 速度及其计算 ★★★
★★★代表必考点,★★代表常考点,★星表示中频考点。
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______ 符号:______
(2)常用单位:千米(______)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 m) 纳米(nm)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埃等。
1km=1000m;1dm=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1nm=______m
2. 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有: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正确使用刻度尺必须做到
1)会认: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______和单位。
2)会选:根据量程、______正确选择刻度尺。
3)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____,不能_____。
4)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视线与刻度尺尺面______。
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_____和_____组成。
6)会读:估读到______的下一位。读出物体的长度:一要看分度值,并写下来;二要读准确值;三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四是勿忘单位。
(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化曲为直法;化暗为明法;轮滚法。
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3.长度的估测
物理量的估测是每年中考重点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或采用一些简便的方法粗略测量物体的长度,这就要求我们了解记忆一些常见物体的尺度以便于对比比较进行估测。例如,一只铅笔的尺度大约是17.5cm,一层住宅楼的高度大约是3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等。
4.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_____、手表等。
(2)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是____(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_____min=_____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方法是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4)用机械秒表测量时间的基础
a.机械停表的构造与用途
如图是秒表的主要构造:A.启动、停止按钮;B.回零按钮; C.分钟刻度:读取____分钟数(包括半分钟);D.秒钟刻度(读取____数)。
b.机械秒表的使用方法
对于图秒表,使用秒表前首先要上好发条,按压启动按钮,表启动,再次按下该按钮,秒表指针停止转动,按压回零按钮,分针与秒针都归零. 即三次按下按钮:一“走时”,二“停止”,三“复零”,
c.机械秒表的原理与读数方法
秒表是利用周期性振动的等时性制成的.它的读数方法是:①首先读出小刻度盘中的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②然后读出大刻度盘的秒刻度数;③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先后相加,即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相加得最后读数。
【注意】(1)停表内圈的单位是“______”,外圈的单位是“______”.
(2)读数前,先分清内圈和外圈的________.
(3)读数时,对于外圈一圈表示_____的停表,内圈的分针小于30 s时(指针未过半刻度线),读外圈______30的读数;内圈的分针大于30 s时(指针过半刻度线),读外圈____30的读数.
(4)注意单位转换:1min=60s.
5. 误差
(一)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叫误差。
(二)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A.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B.仪器本身不准确 。
C.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三)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
(1)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_____叫做参照物。
(2)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或方向)上是否变化。
(3)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选择_____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4)一般不以______为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就是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或者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包括三层含义:
(1)运动是_____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2)静止是_____的。
(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知识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方法一: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经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方法二: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运动得快。物理学中采用了前一种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再进行比较。
2. 速度
(1)速度定义:物理学中,把______与______之比叫做速度。
(2)速度公式:_______
(3)速度符号: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4)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5)速度单位:
基本单位是m/s 或 m ·s-1 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有km/h 或 km ·h-1 读作千米每小时。
基本单位与常用单位换算关系是 1m/s=_____km/h
3. 机械运动的分类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______运动和_____运动。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
(4)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重点提醒:平均速度计算式为
4. 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问题
(1)s-t图像
A B C
D E F
A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直线倾斜程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
B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不变,物体静止。这时物体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t直线。
C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越来越大,物体加速。这时物体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曲线。
D图像表示路程达到一定值时,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越来越小,物体减速。这时物体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曲线。
E图像表示物体起始点不在零位置,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F图像表示物体起始点不在零时刻,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v-t图像
甲 乙 丙
甲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纵轴上的截距表示速度大小,面积表示所走过的路程。
乙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减小,物体做减速运动。
丙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
(3)s-t图像和v-t图像之间的相互转换
①根据s-t图象,画出相应的v-t图象。方法是由s-t图像唯一求出速度(v=s/t)
②根据v-t图象,画出相应的s-t图象。方法是由v-t图像得到速度,再任取一时间,由s=vt计算得到相应的路程,用描点法得到对应点,用直线连接各点,即为对应的s-t图像。
知识点四: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目的:用______和_____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______
3.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4.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并将器材按装置图放置,把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度以内),小车放于斜面顶端A点,弹簧片固定在斜面下端C点,测出AC段的距离s1记录于表格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读出时间为t1 ,同样记录于表格中,利用公式v1=s1/t1计算出v1记于表格。
(2)将金属片放于B处固定,重复步骤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同时将AB之间的s2、t2和计算出的v2记于表格。
(3)利用s1-s2=s3,t1-t2=t3,算出BC之间的s3、t3,再用v3=s3/t3算出v3记于表格。
(4)比较v1、v2、v3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收拾整理器材。
5.记录数据表格和结论
物理量 路程s 时间t 平均速度v
第一次 s1= t1= v1=s1/t1=
第二次 s2= t2= v2=s2/t2=
第三次 s3=s1-s2= t3=t1-t2= v3=s3/t3=
6.实验结论
(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
(2)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_____,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处在两者之间:v3>v1>v2。
7.注意事项
A. 搭建斜面时,将长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能加速下滑即可,但又不太快。斜面的坡度要适中,既不能太小,小车达不到底部;也不能太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_____大。
B.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C.小车运动距离为______到______的距离。
D.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______释放。
E.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_____。
【答案】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米 m (2)km (3)10-9
2. 长度的测量
(1)1)分度值2)分度值3)平行,倾斜4)垂直5)数字 单位6)分度值
3.时间的测量
(1)秒表(2)秒 60 3600(4)a.整 秒b.(1)分钟 秒(2) 分度值 (3)30s 小于 大于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1. 位置
2. 标准的物体 地面 研究对象
3. (1)绝对(2)相对
知识三:运动的快慢
2. (1)路程 时间 (2) v=s/t (5)3.6
3. (1)直线 曲线
知识点四: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刻度尺 停表
2.v=s/t
6.(1)变速(2)不相等
7.A. 误差 C.车头 车头 D.静止 E.坡度
考点1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 刻度尺的选择:测量长度若分段测量,然后再将每段长度相加也可测得结果,但误差较大,所以一般情况下,测量物体长度时,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刻度尺的量程应大于待测物体的长度,以保证可一次完成测量。
2. 刻度尺的放置:放置刻度尺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3. 刻度尺的读数:读取准确值后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所测物体的末端刚好对准某个刻度线,那么估读数为“0”,且不能省略。
4. 刻度尺的分度值:从测量值推断刻度尺的分度值时应注意,测量值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长度单位就是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5. 停表读数方法:读数时,先读出小盘上指针所走的分钟数(按整数读);再观察小表盘上的指针有没有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如果不超过,则大盘按照0-30s读数,如果超过,则大盘按照30s-60s读数。即读数=小盘分钟数+大盘的秒数。
注意:不是所有的机械停表都是小表盘1圈是15min,大表盘1圈是30s,必须根据实际灵活处理。
6.误差与错误:误差与测量人的估读习惯有关;与测量工具的精确度有关;受环境等因素影响。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
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
7. 物理量的估测:解决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基本方法就是记忆一些基本物体的长度值,时间值以及速度值,也要记忆一些重要的物理常量。然后应用累积对比比较计算等方法。
考查角度1. 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
【例题1】(2024湖南长沙)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66.8cm、67.0cm、67.5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
A. 66.8cm B. 67.0cm C. 67.1cm D. 67.5cm
【答案】C
【解析】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可知,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变式练1】(2022湖南益阳)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A错误;
B.铅笔没有与刻度尺水平对齐,故B错误;
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C正确;
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D错误。
【变式练2】(2023四川达州)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答案】1 3.50
【解析】刻度尺每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每小格表示1mm,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
物体左边对齐2.00cm刻度线,右侧对齐5.50cm刻度线,相减为物体的长度读数,为3.50cm。
考查角度2. 停表的使用与读数
【例题2】(2023四川自贡)图中停表的大表盘分度值是_______s,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答案】0.1 110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A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
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75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6.75cm-4.00cm=2.75cm
停表中间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分针在“1”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1min,且过了半格,大表盘分度值为0.1s,秒针在50s刻度线处,所以停表的示数为
1min50s=110s
【变式练1】(2023江西)如图所示,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 min
s,合 s。
【答案】 1 22 82
【解析】如图所示,大表盘的分度值为1s,小表盘的分度值为1min,小表盘的指针超出了刻度1,大于1min,大表盘的指针指向22s,故该同学的成绩是1min22s=82s
【变式练2】(2023湖南长沙)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可采用绕线法测得某一段铜丝的直径为 cm;如图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答案】20.0;0.30;182.4
【解析】(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物体右侧与30.0cm对齐,则物体的长度为:L=30.0cm﹣10.0cm=20.0cm;
(2)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7.00cm对齐,右侧与10.0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10.00cm﹣7.00cm=3.00cm;线圈的圈数为10圈,铜丝的直径为d==0.30cm;
(3)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向3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示数是2.4s,因此秒表的读数为3min2.4s=182.4s。
考查角度3. 长度的估测
【例题3】(2024湖北)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
A. 3mm B. 3cm C. 3dm D. 3m
【答案】B
【解析】通常情况下,男子的手比女子的手大,一拃的长度也比女子的长一些。一拃长通常是20cm左右,“咫”与“尺”的长度相差不会太大,3mm 过小,3m 过大,3dm 相当于 30cm 也偏大,所以3cm 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即“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3c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 B 。
【变式练1】(2023天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年累月奋斗在地质勘探的一线,练就了快速、准确丈量的本领。他跨出每一步的步幅几乎是相同的,其步幅合理的是( )
A.85m B.85dm C.85cm D.85mm
【答案】C
【解析】成年男性一步的距离范围是50cm~90cm。故选C。
【变式练2】(2023陕西)小明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50m短跑比赛。他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
A.2s B.8s C.1min D.0.1h
【答案】B
【解析】男子组50m短跑比赛,运动员的短跑速度约为6.5m/s,由速度公式得,小明完成比赛所需时间约为,所以8s最为接近。
故选B。
考查角度4. 误差
【例题4】(2024青岛)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 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 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 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 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答案】D
【解析】A.书本的长度是一定的,可以通过刻度尺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
B.橡皮的质量是一定的,可以通过天平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
C.鹅卵石的体积是一定的,可以通过量筒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
D.早中晚气温有差别,人的体温也因此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不能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去平均值,减小误差;只能多次测量某个时刻的体温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练1】(2023湖北)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答案】C
【解析】A.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正确;
D.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而误差是在正确的测量下也会产生的,因此误差不可避免,测量中的错误可以避免,故D错误。故选C。
【变式练2】(2023江苏苏州一模)如图是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缠绕不够紧密,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B.缠绕足够紧密时,可以消除误差
C.测量起点不是0刻度线,这种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D.该实验采用了以直代曲法
【答案】A
【解析】(1)细铜丝缠绕不够紧密时,测量的长度会偏大,计算出的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长度也会偏大;
(2)误差不可避免,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进行长度测量时测量起点不必是零刻度线,可以选择整刻度线;
(4)测量细铜丝直径采用的测量方法是累积法。
A.细铜丝缠绕不够紧密时,缝隙的宽度也会增大,测量的长度会偏大,这样计算出的细铜丝的直径会偏大,故A正确;
B.缠绕足够紧密时,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误差不可避免,故B错误;
C.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故C错误;
D.铜丝的直径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为了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我们可以运用累积法,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2 运动的描述
1. 参照物是指我们认为静止不动的那个物体,实际上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根本不存在的;
2. 物体是否运动的判断的依据:两物体之间位置和距离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改变两物体发生了机械运动,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两物体保持相对的静止状态;
3. 运动的描述解决两个类型问题:一是根据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来确定参照物;二是已知参照物,判定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
考查角度1. 根据物体运动情况判定参照物
【例题5】 (2024广东深圳)2024年6月 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思考乐月月同学踊跃参加了划龙舟比赛,比赛中,思考乐月月同学判断龙舟尾部的旗杆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龙头 B. 船桨 C. 河岸 D. 鼓槌
【答案】A
【解析】A.以龙头为参照物,龙舟尾部的旗杆相对于龙头的位置没有改变,龙舟尾部的旗杆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以船桨为参照物,龙舟尾部的旗杆相对于船桨的位置改变,龙舟尾部的旗杆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尾部的旗杆相对于河岸的位置改变,龙舟尾部的旗杆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鼓槌为参照物,龙舟尾部的旗杆相对于鼓槌的位置改变,龙舟尾部的旗杆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练1】(2023云南)图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成功进入地球大气层,开始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的减速阶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B.宇航员认为自己是静止,是以返回舱为参照物
C.以“神舟大伞”为参照物,返回舱是运动的
D.宇航员认为自己是静止,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答案】B
【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返回舱为参照物,宇航员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故B正确;
C.以“神舟大伞”为参照物,返回舱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宇航员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
【变式练2】(2023云南临沧)春节期间,道路拥堵,小明坐在静止的汽车里,某时刻发现自己在后退,爸爸解释说是前车在前进。小明觉得自己在后退是以 为参照物的,该现象说明运动与静止是 的。
【答案】 前车 相对
【解析】以前车为参照物,小明与前车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小明是运动的,所以小明觉得自己在后退;若以小明自己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与自己坐的汽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小明是静止的,该现象说明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考查角度2. 根据所选参照物判定物体运动情况
【例题6】(2024湖北) 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任务。如图,搭乘机械臂的航天员A已为空间站安装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航天员B正在出舱。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是______的,航天员B是_______的。
【答案】 静止 运动
【解析】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相对空间站的位置不变,所以,是静止的。
以空间站为参照物,正在出舱的航天员B相对空间站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变式练1】(2023·四川甘孜)如图所示,热爱运动的小刚同学正在晨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是静止的 B.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是运动的
C.以小刚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静止的 D.以小刚为参照物,迎面跑来的同学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AB.小刚同学正在晨跑,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小刚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
C.以小刚为参照物,路旁的树的位置相对于小刚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树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小刚为参照物,迎面跑来的同学距离小刚越来越近,说明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相对于小刚,迎面跑来的同学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
【变式练2】(2023贵州)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A.分道扬镳 B.背道而驰 C.并驾齐驱 D.各奔东西
【答案】C
【解析】A.分道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背道而驰原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并驾齐驱原指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彼此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D.各奔东西指各自走各自的路,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3 速度及其测量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其速度越大,反之,亦然;速度公式:v=s/t(其中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此公式是速度的定义式,同时也可以求平均速度。
2.测物体运动速度需要知道实验原理、器材、步骤、表格设计、误差分析等。
3. 对图像的理解
(1)在s-t图像中,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2)在v-t图像中,越靠上的图像,其速度越大。
考查角度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问题
【例题7】(2024黑龙江哈尔滨)小明和爸爸自驾游返程时,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此处至少需______h到达哈尔滨;若以他们正在行驶的车为参照物,此交通标志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 0.45 运动
【解析】由图可知,距离哈尔滨的距离是18km,该路段最高限速40km/h,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到达哈尔滨需要的时间为
若以他们正在行驶的车为参照物,此交通标志相对于汽车发生了位置上的变化是运动的。
【变式练1】(2024辽宁沈阳一模)我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运送图书、教具的货车和教师乘坐的客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路线前往同一目的地。客车比货车晚出发0.5h,货车速度为40km/h,客车速度为60km/h,两车均做匀速运动,且同时到达,则货车行驶的时间是______h。当货车行驶时,以______为参照物,货车是静止的。
【答案】 1.5 货车司机
【解析】设货车行驶的时间为,则客车用时为,根据,则有
解得货车行驶的时间。
当货车行驶时,以货车司机为参照物,货车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
【变式练2】(2022江西)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
(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
【答案】(1)见解析;(2)没有超速
【解析】(1)“80”表示此隧道限速80 km/h
“3 600 m”表示隧道全长3 600 m
(2)方法一:
汽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t=3 min=180 s
汽车通过隧道的速度:
v===20 m/s=72 km/h
因为72 km/h<80 km/h
所以小丽开车没有超速
方法二:若小丽以最高时速80 km/h走完全程,则
3 min小丽开车走过的路程:
s′=v′t= m/s×180 s=4 000 m
因为4 000 m>3 600 m
所以小丽开车没有超速
考查角度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问题
【例题8】(2024江苏扬州)宁扬城际铁路将于2026年建成,全长约58km,快车全程用时约30min,则快车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
A. 54km/h B. 77km/h C. 116km/h D. 190km/h
【答案】C
【解析】快车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变式练1】(2023·四川巴中)巴中至成都高铁即将全线通车,其中巴中至南充段全长约为150km,设计时速为250km/h;南充至成都段全长约为210km,设计时速为350km/h。若列车按设计时速行驶,从巴中到南充需要 h,从巴中到成都的平均速度为 km/h。(不考虑中途停靠时间)
【答案】 0.6 300
【解析】由v=s/t可知,从巴中到南充需要的时间
从南充到成都需要的时间
由可知,从巴中到成都的平均速度
【变式练2】(2023黑龙江大庆)如图所示为钓鱼时鱼漂静浮于水面的示意图。某次鱼咬钩后,鱼漂从露出水面的长度为6cm竖直向下运动到露出水面的长度为2cm的过程,所用时间为0.4s,则该运动过程鱼漂的平均速度为( )
A. 5cm/s B. 10cm/s C. 15cm/s D. 20cm/s
【答案】B
【解析】该运动过程鱼漂的平均速度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查角度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
【例题9】(2024江西)以下是某同学“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报告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
实验器材 小球、水平桌面、刻度尺、频闪照相机
实验步骤 (1)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下图是根据频闪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记录的小球运动轨迹,频闪照相机每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2)分别测出小球通过的路程:_______,,;记录这三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 (3)分别计算小球通过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结论 (1)小球在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2)______(选填“>”“<”或“=”),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安全提示 小球运动时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小球动能过_________,从桌面掉落时伤人。
【答案】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42.40
实验结论:(1)42.40 19.70 (2) > 变速 安全提示:大
【解析】实验原理: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实验原理为。
实验步骤:(2)该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故SAB读数为42.40cm。
实验结论:
(1)
(2)从上一问中得出,故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变速运动。
实验提示: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小球运动时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小球动能过大,从桌面掉落时伤人。
【变式练1】(2023四川宜宾)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
(2)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________cm,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________s,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cm/s;
(3)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小组同学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小车在C点的动能________D点的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长度 1.0 (2) 40.0 1 40.0(3) 变速 (4)小于
【解析】(1)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0cm。
(2)由图可知,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为
sAC=80.0cm-40.0cm=40.0cm
因为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所以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1s。
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3)根据照片信息,在相同时间内,小车滑行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4)由(3)可知,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质量不变,所以小车在C点的速度小于D点的速度,因此小车在C点的动能小于D点的动能。
【变式练2】(2023四川眉山)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段距离为
B. 段平均速度为
C. 小车从点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D. 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答案】D
【解析】A.刻度尺1dm均分10格,则分度值为0.1dm=1cm,段距离为
故A错误;
B.段平均速度为
故B错误;
C.小车从点到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得的时间偏短,由得,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角度4. 根据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解决机械运动问题
【例题10】(2024黑龙江大庆)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像,从0时刻开始计时,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时,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4s追上乙
B. 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2s追上甲
C. 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运动,且
D. 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
【答案】D
【解析】A.当
时,甲在乙的前面,乙运动2s追上甲,故A错误;
B.甲出发2s后乙才开始运动,乙运动2s追上甲。故B错误;
C.图像均为倾斜直线,说明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乙图像倾斜程度更大,故
故C错误;
D.甲比乙先出发2s,刚开始运动时,甲在乙前面,甲运动4s和乙相遇,故D正确。故选D。
【变式练1】(2024上海一模)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两车先后到达距P点18米的Q处,时间差为,则( )
A.甲比乙先到达Q处,
B.甲比乙先到达Q处,
C.乙比甲先到达Q处,
D.乙比甲先到达Q处,
【答案】C
【解析】由图象可知,s甲=3.6m,t甲=6s;s乙=6.0m,t乙=6s;则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的速度为
甲车通过18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乙车通过18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故乙车先到达Q处,两车到达Q处的时间差为
故选C。
【变式练2】(2022自贡)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 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答案】B
【解析】A.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可知,物体在前2内运动的路程为s1=5m,物体在最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
s2=15m-5m=10m
因s1C.由图中可知,物体在2~4s内的运动路程不变,故可知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通过的路程为s=15m,故由可得,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名师指点】
易错点1. 单位换算时出现混乱情况。解决办法是:数值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易错点2. 记录刻度尺读数时,不考虑其没有估读分度值下一位导致错误。解决办法是: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是“0”时不能省略,如读数时3.50cm,小数点后的“0”是估读的,不能省略。
易错点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最好的办法就是看所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位置是否变化,若变化,所研究的物体则是运动的;若没变化,所研究的物体则是静止的。
易错点4.在进行有关速度问题的计算时,要注意几个易错点: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应用速度公式v=s/t,只要找出在一段时间t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可以根据公式求解。这里的三个物理量一一对应。
(2)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应用速度公式v=s/t求出的速度,是物体在 t时间内通过路程s的平均速度。这里的三个物理量一一对应。
(3)三个物理量单位不统一,需要统一。若路程s的单位为m,时间的t的单位为s,则速度v的单位为m/s;若路程s的单位为km,时间的t的单位为h,则速度v的单位为km/h.
【例一】(2023湖南怀化)单位换算:72km/h=______m/s;7.9×103kg/m3= ______g/cm3
【答案】 20 7.9
【解析】速度单位换算
密度单位换算
【例二】(2024四川达州)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图是长度测量,被测物的长度为________cm。
【答案】 2.20 32.2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的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7.20cm对齐,则物体的长度为
【例三】(2024北京)图中所示为我国某型号的火箭发射时上升的情境。关于该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B. 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答案】C
【解析】A.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
【例四】(2024吉林一模)近几年我国高铁飞速发展,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包括近一万公里的高铁桥梁,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若甲、乙两地距离是900km,一列高铁早上9: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2:30到达乙地。这辆高铁在行驶途中以32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400m的桥梁,求:
(1)高铁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辆高铁的长度是多少米?
【答案】(1)300km/h (2)400m
【解析】(1)由题知,高铁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
高铁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高铁全部通过桥梁通过的路程
高铁通过的路程
则高铁的长度
【针对性训练】
1.(2023山东济宁)济宁内环高架项目由高架路和地面快速路两部分组成,其中高架路36km,设计速度80km/h,合 m/s。小明跟随爸爸开车行完高架路全程用时36min,则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22.2 60
【解析】换算单位
行完高架路全程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为
2.(2022海南)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______的物理量。在中学学生体育运动会的100m竞赛中,小华同学跑出了20s的成绩,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合_______km/h。
【答案】 快慢 5 18
【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可以计算运动的速度。
由v=s/t知道,小华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3. (2023安徽)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卫星是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该卫星是运动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选填“相对”或“绝对”)的。
【答案】相对
【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该卫星是运动的,说明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20323辽宁营口)图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甲车向左,乙车向右运动 B.可能甲车向右,乙车向左运动
C.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右运动 D.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答案】BD
【解析】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5.(2024湖南一模)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木块的长度是 cm。
【答案】 甲 0.1 3.80
【解析】测量长度时,刻度线要与被测长度平行,所以测量方法正确的是甲。
刻度尺一大格表示1cm,一大格分为十小格,一小格表示0.1c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木块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所对刻度为3.8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3.80cm。
6.(2024武汉一模)一司机驾驶桑塔纳牌轿车于上午8时正从甲地进入“京沪高速”入口处时看到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
(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km?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从乙地到达泰安的时间是多少h?
【答案】(1)45km,90km/h;(2)2.15h
【解析】解:(1)根据题意可知,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
运动时间为
则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
(2)根据题意可知,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速度最大为100km/h,最快从乙地到达泰安的时间是
答:(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路程是45km,平均速度是90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从乙地到达泰安的时间是2.15h。
1. (2024贵州)端午赛龙舟,请估测龙舟最接近的长度是( )
A. 10mm B. 10cm C. 10m D. 10km
【答案】C
【解析】如图,龙舟上有数人,根据人的身高可以估测出,龙舟的长度大约为10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 (2023广东)下列对长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初中男生的脚长大约是0.1m B.一张课桌的高大约是2dm
C.一本初中物理课本长度大约是26mm 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是160cm
【答案】D
【详解】A.初中男生的脚长大约为23cm~24cm,合0.23m~0.24m,故A错误;
B.一张课桌的高大约为8dm,故B错误;
C.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故C错误;
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合160cm,故D正确。故选D。
3.(2023云南)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人“一拃”的长度。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观察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C.读数时,视线可以从甲方向观察
D.记录下,“一拃”的长度为19.0cm
【答案】D
【解析】(1)测量时要让被测物体的一端放在刻度尺的某一刻度线上,不一定要从零刻度线量起。
(2)根据刻度尺上每大格代表长度和每大格内包含多少小格即可判定其分度值。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4)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读出其右端对应刻度线即为“一拃”的长度。
A.长度测量时,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放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上会使测量更简单,直接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测量时没有从零刻度线开始而是从某一刻度线开始也可以测量,故A错误;
B.该刻度尺每大格代表10cm,每大格内包含10小格,所以每小格代表1.0c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0cm,故B错误;
C.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C错误;
D.图中大拇指尖在零刻度线位置,中指尖在19.0刻度位置,所以,“一拃”的长度为19.0cm,故D正确。
故选:D。
4. (2024福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青山 B. 江岸 C. 帆船 D. 太阳
【答案】C
【解析】ABD.以青山、江岸或者太阳为参照物,站在帆船上的人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C.以帆船为参照物,站在帆船上的人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 (2024北京)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型号的火箭发射时上升的情境。关于该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B. 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答案】C
【解析】A.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6. (2024广东省)如图为珠江两岸景观图。下列相对广州塔静止的是( )
A. 飞行的客机 B. 两岸的高楼 C. 行驶的游船 D. 流动的江水
【答案】B
【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A.飞行的客机与广州塔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两岸的高楼与广州塔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C.行驶的游船与广州塔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流动的江水与广州塔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2024广东省)测量地图上A、B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读数为___cm。
【答案】 2.35
【解析】如图所示,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需要估读,故读数为2.35cm。
8. (2023深圳)如图所示,亮亮同学做了如下测量:
如图,停表读数为:______s;
【答案】100.8
【解析】由图2可得小表盘中读数为1min,指针偏过中间刻度线,所以大表盘读数为40.8s,则停表读数为100.8s。
9.(2022山东济宁)请读出所列各仪表的读数:温度计的示数为 ℃,秒表的读数为 s,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答案】 7 277.5 2.25
【解析】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上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即秒表的读数为。
在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被测物体左侧与刻度线对齐,读作,右侧在和刻度线之间,读作,所以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10. (2024安徽省)如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沿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斜梯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留下了属于中国的印记。在玉兔二号月球车下行的过程中,若以玉兔二号为参照物,则嫦娥四号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运动
【解析】以玉兔二号为参照物,嫦娥四号相对于玉兔二号之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11. (2024贵州)收割机以3m/s的速度在田地里匀速直线行驶720m,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_s;黄澄澄的稻谷颜色是由它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答案】 240 反射
【解析】收割机行驶的时间为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颜色来决定,所以,黄澄澄的稻谷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2. (2024黑龙江绥化)小宇参加百米比赛的成绩是12.5s,以正在冲刺的小宇为参照物,坐在看台上加油的同学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宇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答案】 运动 8
【解析】 以正在冲刺的小宇为参照物,坐在看台上加油的同学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
小宇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13.(2023·四川攀枝花)如图所示,一木块沿刻度尺从A位置滑到B位置用时0.2s,其运动的距离为 cm,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m/s(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3.35 0.17
【解析】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运动的距离为3.35cm,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
14.(2023湖北宜昌)李老师参加了2023年宜昌马拉松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以李老师为参照物,站在路旁的啦啦队员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赛后成绩证书上显示其全程平均配速为4min10s/km,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 运动 4
【解析】在比赛过程中,以李老师为参照物,站在路旁的啦啦队员相对于李老师的位置发生改变,站在路旁的啦啦队员是运动的。
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5. (2024甘肃临夏)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图是世界机器人大赛上科创小组设计的投篮机器人,要想准确把球投入篮筐,机器人除了需要控制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外,还需要控制力的______;机器人抱球前进过程中,以机器人为参照物,球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 大小 静止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要想准确把球投入篮筐,机器人除了需要控制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外,还需要控制力的大小。
机器人抱球前进过程中,以机器人为参照物,球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
16.(2022·广东深圳)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后半程的路程是BC段的距离,下列能得出后半程运动时间的方案是:_____ (选填“甲”、“乙”或“丙”)。
甲方案: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到B点停止计时
乙方案: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到C点停止计时
丙方案:用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C点的时间减去甲方案中测得的时间
【答案】丙
【解析】甲方案: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到B点停止计时,此时测的是前半程的运动时间,无法求出后半程运动时间;
乙方案: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段的时间,其结果不准确;
丙方案:用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C点的时间减去甲方案中测得的时间,即小车在下半程运动的时间,故丙方案可行。
17.(2022南宁)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4)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 (2)减小 (3)80.0 0.16 (4)小于
【解析】(1)测量平均速度运用公式来求得,因此该实验的原理为。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计时会越困难,斜面坡度应小些。
(3)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80.0cm。
所用的时间
因此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4)已知小球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即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则到达时间tAC中点时未到达路程sAC中点,则。
18. (2024福建)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知道蜡柱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很快就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猜想蜡柱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可能与蜡柱的形状有关,探究如下:
(1)取底面积、高10cm的蜡柱,用天平测出蜡柱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g,计算出蜡柱的密度为______。
(2)如图乙,在蜡柱上截取一段,将其头部做成流线型,测量其质量为3.6g。为得到等质量的圆柱型蜡柱,需在余下蜡柱上再截取一段______cm的蜡柱。
(3)将做好的蜡柱分别放入装满水的透明管中,从底部由静止释放,蜡柱的底端经过适当高度的A点时开始计时,每隔5s在管壁刻度尺上标记其位置。某次标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cm。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流线型蜡柱上升的速度______圆柱型蜡柱上升的速度。
(5)提出一个继续探究的其他相关问题:____________。
【答案】 (1)9 0.9 (2) 4 (3) 26.55 (4) 大于 (5)蜡柱上升的速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解析】(1)由图甲可知,蜡柱的质量为
m=5g+4g=9g
蜡柱的体积为
V=Sh=1cm2×10cm=10cm3
蜡柱的密度为
(2)设截取的蜡柱长度为l,体积为V1,质量为m1,则
(3)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则读数为26.55cm。
(4)由公式可知,图线斜率为速度,则流线型图线的斜率大于圆柱型图线斜率,则流线型蜡柱上升的速度大于圆柱型蜡柱上升的速度。
(5)影响蜡块上升的速度可能是多因素的,则可以继续探究蜡柱上升的速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19.(2202湖北荆州)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司机的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2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4s,制动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18m。求:
(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汽车在紧急停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若司机酒后驾驶反应的时间变为2s,求整个紧急停车过程的距离。
【答案】(1)0.6s;(2)10m/s;(3)58m
【解析】解:(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
v1=72km/h=20m/s
反应过程行驶的路程s1=12m;由得,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t2=2.4s,制动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s2=18m。在紧急停车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t=t1+t2=0.6s+2.4s=3s
通过的距离
s=s1+s2=12m+18m=30m
汽车在紧急停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由题可知t3=2s,由得汽车在反应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
s3=v1t3=20m/s×2s=40m
整个紧急停车的距离
s4=s2+s3=18m+40m=58m
答:(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为0.6s;
(2)汽车在紧急停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3)整个紧急停车过程的距离为58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师导航】备考2025中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培优精讲学案(全国通用版)
专题01.1 机械运动单元学案
课标要求
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2.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长度和时间 的测量(含估测) ★★ 有关机械运动的部分,全国各省物理试卷里,每年考查1~2道题,分值为3~5分。一般以考查规律的识记与理解为主。题型有选择、填空、实验和计算,难度系数为0.7。2025年可能会出现与神舟飞船、核动力航空母舰为素材的联系现实生活以及高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对运动观念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考点2 运动的描述 ★★
考点3 速度及其计算 ★★★
★★★代表必考点,★★代表常考点,★星表示中频考点。
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______ 符号:______
(2)常用单位:千米(______)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 m) 纳米(nm)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埃等。
1km=1000m;1dm=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1nm=______m
2. 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有: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正确使用刻度尺必须做到
1)会认: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______和单位。
2)会选:根据量程、______正确选择刻度尺。
3)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____,不能_____。
4)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视线与刻度尺尺面______。
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_____和_____组成。
6)会读:估读到______的下一位。读出物体的长度:一要看分度值,并写下来;二要读准确值;三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四是勿忘单位。
(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化曲为直法;化暗为明法;轮滚法。
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3.长度的估测
物理量的估测是每年中考重点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或采用一些简便的方法粗略测量物体的长度,这就要求我们了解记忆一些常见物体的尺度以便于对比比较进行估测。例如,一只铅笔的尺度大约是17.5cm,一层住宅楼的高度大约是3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等。
4.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_____、手表等。
(2)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是____(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_____min=_____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方法是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4)用机械秒表测量时间的基础
a.机械停表的构造与用途
如图是秒表的主要构造:A.启动、停止按钮;B.回零按钮; C.分钟刻度:读取____分钟数(包括半分钟);D.秒钟刻度(读取____数)。
b.机械秒表的使用方法
对于图秒表,使用秒表前首先要上好发条,按压启动按钮,表启动,再次按下该按钮,秒表指针停止转动,按压回零按钮,分针与秒针都归零. 即三次按下按钮:一“走时”,二“停止”,三“复零”,
c.机械秒表的原理与读数方法
秒表是利用周期性振动的等时性制成的.它的读数方法是:①首先读出小刻度盘中的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②然后读出大刻度盘的秒刻度数;③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先后相加,即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相加得最后读数。
【注意】(1)停表内圈的单位是“______”,外圈的单位是“______”.
(2)读数前,先分清内圈和外圈的________.
(3)读数时,对于外圈一圈表示_____的停表,内圈的分针小于30 s时(指针未过半刻度线),读外圈______30的读数;内圈的分针大于30 s时(指针过半刻度线),读外圈____30的读数.
(4)注意单位转换:1min=60s.
5. 误差
(一)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叫误差。
(二)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A.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B.仪器本身不准确 。
C.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三)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
(1)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_____叫做参照物。
(2)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或方向)上是否变化。
(3)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选择_____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4)一般不以______为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就是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或者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包括三层含义:
(1)运动是_____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2)静止是_____的。
(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知识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方法一: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经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方法二: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运动得快。物理学中采用了前一种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再进行比较。
2. 速度
(1)速度定义:物理学中,把______与______之比叫做速度。
(2)速度公式:_______
(3)速度符号: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4)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5)速度单位:
基本单位是m/s 或 m ·s-1 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有km/h 或 km ·h-1 读作千米每小时。
基本单位与常用单位换算关系是 1m/s=_____km/h
3. 机械运动的分类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______运动和_____运动。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
(4)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重点提醒:平均速度计算式为
4. 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问题
(1)s-t图像
A B C
D E F
A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直线倾斜程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
B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不变,物体静止。这时物体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t直线。
C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越来越大,物体加速。这时物体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曲线。
D图像表示路程达到一定值时,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越来越小,物体减速。这时物体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曲线。
E图像表示物体起始点不在零位置,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F图像表示物体起始点不在零时刻,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v-t图像
甲 乙 丙
甲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纵轴上的截距表示速度大小,面积表示所走过的路程。
乙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减小,物体做减速运动。
丙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
(3)s-t图像和v-t图像之间的相互转换
①根据s-t图象,画出相应的v-t图象。方法是由s-t图像唯一求出速度(v=s/t)
②根据v-t图象,画出相应的s-t图象。方法是由v-t图像得到速度,再任取一时间,由s=vt计算得到相应的路程,用描点法得到对应点,用直线连接各点,即为对应的s-t图像。
知识点四: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目的:用______和_____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______
3.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4.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并将器材按装置图放置,把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度以内),小车放于斜面顶端A点,弹簧片固定在斜面下端C点,测出AC段的距离s1记录于表格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读出时间为t1 ,同样记录于表格中,利用公式v1=s1/t1计算出v1记于表格。
(2)将金属片放于B处固定,重复步骤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同时将AB之间的s2、t2和计算出的v2记于表格。
(3)利用s1-s2=s3,t1-t2=t3,算出BC之间的s3、t3,再用v3=s3/t3算出v3记于表格。
(4)比较v1、v2、v3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收拾整理器材。
5.记录数据表格和结论
物理量 路程s 时间t 平均速度v
第一次 s1= t1= v1=s1/t1=
第二次 s2= t2= v2=s2/t2=
第三次 s3=s1-s2= t3=t1-t2= v3=s3/t3=
6.实验结论
(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
(2)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_____,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处在两者之间:v3>v1>v2。
7.注意事项
A. 搭建斜面时,将长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能加速下滑即可,但又不太快。斜面的坡度要适中,既不能太小,小车达不到底部;也不能太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_____大。
B.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C.小车运动距离为______到______的距离。
D.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______释放。
E.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_____。
考点1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 刻度尺的选择:测量长度若分段测量,然后再将每段长度相加也可测得结果,但误差较大,所以一般情况下,测量物体长度时,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刻度尺的量程应大于待测物体的长度,以保证可一次完成测量。
2. 刻度尺的放置:放置刻度尺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3. 刻度尺的读数:读取准确值后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所测物体的末端刚好对准某个刻度线,那么估读数为“0”,且不能省略。
4. 刻度尺的分度值:从测量值推断刻度尺的分度值时应注意,测量值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长度单位就是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5. 停表读数方法:读数时,先读出小盘上指针所走的分钟数(按整数读);再观察小表盘上的指针有没有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如果不超过,则大盘按照0-30s读数,如果超过,则大盘按照30s-60s读数。即读数=小盘分钟数+大盘的秒数。
注意:不是所有的机械停表都是小表盘1圈是15min,大表盘1圈是30s,必须根据实际灵活处理。
6.误差与错误:误差与测量人的估读习惯有关;与测量工具的精确度有关;受环境等因素影响。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
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
7. 物理量的估测:解决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基本方法就是记忆一些基本物体的长度值,时间值以及速度值,也要记忆一些重要的物理常量。然后应用累积对比比较计算等方法。
考查角度1. 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
【例题1】(2024湖南长沙)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66.8cm、67.0cm、67.5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
A. 66.8cm B. 67.0cm C. 67.1cm D. 67.5cm
【答案】C
【解析】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可知,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变式练1】(2022湖南益阳)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练2】(2023四川达州)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考查角度2. 停表的使用与读数
【例题2】(2023四川自贡)图中停表的大表盘分度值是_______s,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答案】0.1 110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A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
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75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6.75cm-4.00cm=2.75cm
停表中间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分针在“1”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1min,且过了半格,大表盘分度值为0.1s,秒针在50s刻度线处,所以停表的示数为
1min50s=110s
【变式练1】(2023江西)如图所示,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 min
s,合 s。
【变式练2】(2023湖南长沙)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可采用绕线法测得某一段铜丝的直径为 cm;如图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考查角度3. 长度的估测
【例题3】(2024湖北)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
A. 3mm B. 3cm C. 3dm D. 3m
【答案】B
【解析】通常情况下,男子的手比女子的手大,一拃的长度也比女子的长一些。一拃长通常是20cm左右,“咫”与“尺”的长度相差不会太大,3mm 过小,3m 过大,3dm 相当于 30cm 也偏大,所以3cm 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即“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3c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 B 。
【变式练1】(2023天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年累月奋斗在地质勘探的一线,练就了快速、准确丈量的本领。他跨出每一步的步幅几乎是相同的,其步幅合理的是( )
A.85m B.85dm C.85cm D.85mm
【变式练2】(2023陕西)小明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50m短跑比赛。他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
A.2s B.8s C.1min D.0.1h
考查角度4. 误差
【例题4】(2024青岛)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 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 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 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 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答案】D
【解析】A.书本的长度是一定的,可以通过刻度尺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
B.橡皮的质量是一定的,可以通过天平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
C.鹅卵石的体积是一定的,可以通过量筒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
D.早中晚气温有差别,人的体温也因此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不能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去平均值,减小误差;只能多次测量某个时刻的体温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练1】(2023湖北)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变式练2】(2023江苏苏州一模)如图是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缠绕不够紧密,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B.缠绕足够紧密时,可以消除误差
C.测量起点不是0刻度线,这种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D.该实验采用了以直代曲法
考点2 运动的描述
1. 参照物是指我们认为静止不动的那个物体,实际上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根本不存在的;
2. 物体是否运动的判断的依据:两物体之间位置和距离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改变两物体发生了机械运动,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两物体保持相对的静止状态;
3. 运动的描述解决两个类型问题:一是根据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来确定参照物;二是已知参照物,判定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
考查角度1. 根据物体运动情况判定参照物
【例题5】 (2024广东深圳)2024年6月 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思考乐月月同学踊跃参加了划龙舟比赛,比赛中,思考乐月月同学判断龙舟尾部的旗杆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龙头 B. 船桨 C. 河岸 D. 鼓槌
【答案】A
【解析】A.以龙头为参照物,龙舟尾部的旗杆相对于龙头的位置没有改变,龙舟尾部的旗杆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以船桨为参照物,龙舟尾部的旗杆相对于船桨的位置改变,龙舟尾部的旗杆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尾部的旗杆相对于河岸的位置改变,龙舟尾部的旗杆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鼓槌为参照物,龙舟尾部的旗杆相对于鼓槌的位置改变,龙舟尾部的旗杆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练1】(2023云南)图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成功进入地球大气层,开始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的减速阶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B.宇航员认为自己是静止,是以返回舱为参照物
C.以“神舟大伞”为参照物,返回舱是运动的
D.宇航员认为自己是静止,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变式练2】(2023云南临沧)春节期间,道路拥堵,小明坐在静止的汽车里,某时刻发现自己在后退,爸爸解释说是前车在前进。小明觉得自己在后退是以 为参照物的,该现象说明运动与静止是 的。
考查角度2. 根据所选参照物判定物体运动情况
【例题6】(2024湖北) 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任务。如图,搭乘机械臂的航天员A已为空间站安装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航天员B正在出舱。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是______的,航天员B是_______的。
【答案】 静止 运动
【解析】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相对空间站的位置不变,所以,是静止的。
以空间站为参照物,正在出舱的航天员B相对空间站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变式练1】(2023·四川甘孜)如图所示,热爱运动的小刚同学正在晨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是静止的 B.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是运动的
C.以小刚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静止的 D.以小刚为参照物,迎面跑来的同学是静止的
【变式练2】(2023贵州)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A.分道扬镳 B.背道而驰 C.并驾齐驱 D.各奔东西
考点3 速度及其测量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其速度越大,反之,亦然;速度公式:v=s/t(其中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此公式是速度的定义式,同时也可以求平均速度。
2.测物体运动速度需要知道实验原理、器材、步骤、表格设计、误差分析等。
3. 对图像的理解
(1)在s-t图像中,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2)在v-t图像中,越靠上的图像,其速度越大。
考查角度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问题
【例题7】(2024黑龙江哈尔滨)小明和爸爸自驾游返程时,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此处至少需______h到达哈尔滨;若以他们正在行驶的车为参照物,此交通标志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 0.45 运动
【解析】由图可知,距离哈尔滨的距离是18km,该路段最高限速40km/h,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到达哈尔滨需要的时间为
若以他们正在行驶的车为参照物,此交通标志相对于汽车发生了位置上的变化是运动的。
【变式练1】(2024辽宁沈阳一模)我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运送图书、教具的货车和教师乘坐的客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路线前往同一目的地。客车比货车晚出发0.5h,货车速度为40km/h,客车速度为60km/h,两车均做匀速运动,且同时到达,则货车行驶的时间是______h。当货车行驶时,以______为参照物,货车是静止的。
【变式练2】(2022江西)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
(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
考查角度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问题
【例题8】(2024江苏扬州)宁扬城际铁路将于2026年建成,全长约58km,快车全程用时约30min,则快车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
A. 54km/h B. 77km/h C. 116km/h D. 190km/h
【答案】C
【解析】快车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变式练1】(2023·四川巴中)巴中至成都高铁即将全线通车,其中巴中至南充段全长约为150km,设计时速为250km/h;南充至成都段全长约为210km,设计时速为350km/h。若列车按设计时速行驶,从巴中到南充需要 h,从巴中到成都的平均速度为 km/h。(不考虑中途停靠时间)
【变式练2】(2023黑龙江大庆)如图所示为钓鱼时鱼漂静浮于水面的示意图。某次鱼咬钩后,鱼漂从露出水面的长度为6cm竖直向下运动到露出水面的长度为2cm的过程,所用时间为0.4s,则该运动过程鱼漂的平均速度为( )
A. 5cm/s B. 10cm/s C. 15cm/s D. 20cm/s
考查角度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
【例题9】(2024江西)以下是某同学“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报告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
实验器材 小球、水平桌面、刻度尺、频闪照相机
实验步骤 (1)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下图是根据频闪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记录的小球运动轨迹,频闪照相机每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2)分别测出小球通过的路程:_______,,;记录这三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 (3)分别计算小球通过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结论 (1)小球在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2)______(选填“>”“<”或“=”),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安全提示 小球运动时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小球动能过_________,从桌面掉落时伤人。
【答案】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42.40
实验结论:(1)42.40 19.70 (2) > 变速 安全提示:大
【解析】实验原理: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实验原理为。
实验步骤:(2)该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故SAB读数为42.40cm。
实验结论:
(1)
(2)从上一问中得出,故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变速运动。
实验提示: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小球运动时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小球动能过大,从桌面掉落时伤人。
【变式练1】(2023四川宜宾)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
(2)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________cm,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________s,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cm/s;
(3)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小组同学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小车在C点的动能________D点的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变式练2】(2023四川眉山)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段距离为
B. 段平均速度为
C. 小车从点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D. 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考查角度4. 根据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解决机械运动问题
【例题10】(2024黑龙江大庆)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像,从0时刻开始计时,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时,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4s追上乙
B. 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2s追上甲
C. 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运动,且
D. 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
【答案】D
【解析】A.当
时,甲在乙的前面,乙运动2s追上甲,故A错误;
B.甲出发2s后乙才开始运动,乙运动2s追上甲。故B错误;
C.图像均为倾斜直线,说明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乙图像倾斜程度更大,故
故C错误;
D.甲比乙先出发2s,刚开始运动时,甲在乙前面,甲运动4s和乙相遇,故D正确。故选D。
【变式练1】(2024上海一模)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两车先后到达距P点18米的Q处,时间差为,则( )
A.甲比乙先到达Q处,
B.甲比乙先到达Q处,
C.乙比甲先到达Q处,
D.乙比甲先到达Q处,
【变式练2】(2022自贡)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 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名师指点】
易错点1. 单位换算时出现混乱情况。解决办法是:数值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易错点2. 记录刻度尺读数时,不考虑其没有估读分度值下一位导致错误。解决办法是: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是“0”时不能省略,如读数时3.50cm,小数点后的“0”是估读的,不能省略。
易错点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最好的办法就是看所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位置是否变化,若变化,所研究的物体则是运动的;若没变化,所研究的物体则是静止的。
易错点4.在进行有关速度问题的计算时,要注意几个易错点: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应用速度公式v=s/t,只要找出在一段时间t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可以根据公式求解。这里的三个物理量一一对应。
(2)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应用速度公式v=s/t求出的速度,是物体在 t时间内通过路程s的平均速度。这里的三个物理量一一对应。
(3)三个物理量单位不统一,需要统一。若路程s的单位为m,时间的t的单位为s,则速度v的单位为m/s;若路程s的单位为km,时间的t的单位为h,则速度v的单位为km/h.
【例一】(2023湖南怀化)单位换算:72km/h=______m/s;7.9×103kg/m3= ______g/cm3
【答案】 20 7.9
【解析】速度单位换算
密度单位换算
【例二】(2024四川达州)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图是长度测量,被测物的长度为________cm。
【答案】 2.20 32.2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的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7.20cm对齐,则物体的长度为
【例三】(2024北京)图中所示为我国某型号的火箭发射时上升的情境。关于该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B. 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答案】C
【解析】A.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
【例四】(2024吉林一模)近几年我国高铁飞速发展,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包括近一万公里的高铁桥梁,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若甲、乙两地距离是900km,一列高铁早上9: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2:30到达乙地。这辆高铁在行驶途中以32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400m的桥梁,求:
(1)高铁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辆高铁的长度是多少米?
【答案】(1)300km/h (2)400m
【解析】(1)由题知,高铁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
高铁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高铁全部通过桥梁通过的路程
高铁通过的路程
则高铁的长度
【针对性训练】
1.(2023山东济宁)济宁内环高架项目由高架路和地面快速路两部分组成,其中高架路36km,设计速度80km/h,合 m/s。小明跟随爸爸开车行完高架路全程用时36min,则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022海南)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______的物理量。在中学学生体育运动会的100m竞赛中,小华同学跑出了20s的成绩,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合_______km/h。
3. (2023安徽)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卫星是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该卫星是运动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选填“相对”或“绝对”)的。
4.(20323辽宁营口)图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甲车向左,乙车向右运动 B.可能甲车向右,乙车向左运动
C.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右运动 D.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5.(2024湖南一模)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木块的长度是 cm。
6.(2024武汉一模)一司机驾驶桑塔纳牌轿车于上午8时正从甲地进入“京沪高速”入口处时看到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
(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km?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从乙地到达泰安的时间是多少h?
1. (2024贵州)端午赛龙舟,请估测龙舟最接近的长度是( )
A. 10mm B. 10cm C. 10m D. 10km
2. (2023广东)下列对长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初中男生的脚长大约是0.1m B.一张课桌的高大约是2dm
C.一本初中物理课本长度大约是26mm 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是160cm
3.(2023云南)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人“一拃”的长度。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观察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C.读数时,视线可以从甲方向观察
D.记录下,“一拃”的长度为19.0cm
4. (2024福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青山 B. 江岸 C. 帆船 D. 太阳
5. (2024北京)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型号的火箭发射时上升的情境。关于该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B. 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6. (2024广东省)如图为珠江两岸景观图。下列相对广州塔静止的是( )
A. 飞行的客机 B. 两岸的高楼 C. 行驶的游船 D. 流动的江水
7. (2024广东省)测量地图上A、B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读数为___cm。
8. (2023深圳)如图所示,亮亮同学做了如下测量:
如图,停表读数为:______s;
9.(2022山东济宁)请读出所列各仪表的读数:温度计的示数为 ℃,秒表的读数为 s,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10. (2024安徽省)如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沿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斜梯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留下了属于中国的印记。在玉兔二号月球车下行的过程中,若以玉兔二号为参照物,则嫦娥四号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1. (2024贵州)收割机以3m/s的速度在田地里匀速直线行驶720m,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_s;黄澄澄的稻谷颜色是由它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12. (2024黑龙江绥化)小宇参加百米比赛的成绩是12.5s,以正在冲刺的小宇为参照物,坐在看台上加油的同学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宇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3.(2023·四川攀枝花)如图所示,一木块沿刻度尺从A位置滑到B位置用时0.2s,其运动的距离为 cm,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m/s(保留两位小数)。
14.(2023湖北宜昌)李老师参加了2023年宜昌马拉松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以李老师为参照物,站在路旁的啦啦队员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赛后成绩证书上显示其全程平均配速为4min10s/km,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15. (2024甘肃临夏)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图是世界机器人大赛上科创小组设计的投篮机器人,要想准确把球投入篮筐,机器人除了需要控制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外,还需要控制力的______;机器人抱球前进过程中,以机器人为参照物,球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6.(2022·广东深圳)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后半程的路程是BC段的距离,下列能得出后半程运动时间的方案是:_____ (选填“甲”、“乙”或“丙”)。
甲方案: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到B点停止计时
乙方案: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到C点停止计时
丙方案:用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C点的时间减去甲方案中测得的时间
17.(2022南宁)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4)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 (2024福建)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知道蜡柱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很快就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猜想蜡柱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可能与蜡柱的形状有关,探究如下:
(1)取底面积、高10cm的蜡柱,用天平测出蜡柱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g,计算出蜡柱的密度为______。
(2)如图乙,在蜡柱上截取一段,将其头部做成流线型,测量其质量为3.6g。为得到等质量的圆柱型蜡柱,需在余下蜡柱上再截取一段______cm的蜡柱。
(3)将做好的蜡柱分别放入装满水的透明管中,从底部由静止释放,蜡柱的底端经过适当高度的A点时开始计时,每隔5s在管壁刻度尺上标记其位置。某次标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cm。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流线型蜡柱上升的速度______圆柱型蜡柱上升的速度。
(5)提出一个继续探究的其他相关问题:____________。
19.(2202湖北荆州)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司机的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2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4s,制动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18m。求:
(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汽车在紧急停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若司机酒后驾驶反应的时间变为2s,求整个紧急停车过程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