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2 12:1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 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过0.6 s被探测仪器接收到.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   声波;因为   .
(2)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   m.
2. 学校在教学楼大厅设有仪容镜,便于师生自觉规范仪容仪表。某同学在仪容镜中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与他在小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特种兵是中国最年轻的兵种,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如图所示,他们装备的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能够在   .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过大而暴露目标。
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橡皮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其中有一个数据记录有误,则这个物体的测量结果应记作   。
5.诗句:“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这里“江上调玉琴”从物理角度分析,是通过调节琴弦的长度、松紧等使琴弦发声时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不同。
6.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   。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值分别是36.3cm、36.4cm、39.4cm、36.2cm,其中错误的是   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他这样处理   (选填“能”或“不能”)避免误差。
二、单选题
7.以下物品中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
A.近视眼镜 B.潜望镜
C.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 D.放大镜
8.下列成语包含的光现象中,与彩虹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一叶障目 B.海市蜃楼 C.杯弓蛇影 D.立竿见影
9.中国设计制造的高铁列车,其平稳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有外国记者将硬币竖立在车厢的窗台上(如图所示),发现硬币能长时间保持静止,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站台 B.铁轨 C.车厢的窗台 D.路边的树木
10.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该激光应射向(  )
A.B点上方 B.B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
11.甲、乙两个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之比,通过路程之比,则甲、乙速度之比为(  )
A.6∶5 B.5∶6 C.15∶8 D.8∶15
12.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具座上安装器材,图中安装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如图甲所示,一只小猫正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乙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14.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
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
1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此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从S点向E点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在这段过程中,由照片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B.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C.甲球与乙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1
D.甲球与乙球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3
16.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必定是会聚的
B.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能会聚于一点
C.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可能是发散的
D.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锐角,小聪想用一个平面镜把太阳光竖直反射到井底,请在图中帮小聪画出平面镜。
四、计算题
18.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反应过程,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
(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19.“区间测速”指的是在同一个路段,有两个相邻的监测点,车辆通过这两个点的时候,通过的速度和时间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系统会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来判断车辆是否超速。假如某区间有标志牌如图,一辆汽车在11︰00通过第一个监测点,速度是,在11︰10通过20公里外的第二个监测点,速度是,结合以上信息,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牌“100”意思是什么?
(2)汽车是否超速通过该区间?
20.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
(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
(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
(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 s﹣1)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五、综合题
21.写出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
(1)霜的形成   ;
(2)露的形成   ;
(3)雾的形成   ;
(4)雾凇的形成   。
(5)樟脑球用久会变小   ;
(6)擦玻璃时,往玻璃上呵气,玻璃表面会变潮   ;
(7)放在烧杯中的碘,一加热便出现紫色的碘蒸气,这是   现象;停止加热后,在冷却的烧杯壁上出现亮晶晶的碘,这又是   现象。
(8)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这是   现象。但在0℃以下冻冰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   为水蒸气。
22.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段路时,小华发现一标示牌,如图.
(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几分钟?
23.阅读下列有关声速与气温的小短文,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
气温影响地面附近空气,气温高,地面空气变得稀薄,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的附近传播速度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   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声是由于钟   产生的,客船里的乘客听到的钟声是通过   而传来的,主要是利用   来区分出是钟声的.
24.小华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平时喜欢吹口琴,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他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便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小华发现: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要低,对照小华的发现及示意图,推理填空:
(1)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   (填“快”或“慢”);
(2)右图的Ⅰ区是口琴的   音区(填“高”、“中”或“低”);
(3)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5.如图2.132所示,两个薄凸透镜L1,L2平行放置,且主光轴重合,彼此间距为d,组成一个透镜组合。已知F1,F2分别为凸透镜L1,L2右侧的焦点,对应焦距分别为f1,f2, 试利用你所掌握的光学知识求解该透镜组的等效焦距f。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超;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459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2.【答案】虚像;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答案】声源处;响度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4.【答案】0.1;B;2.52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5.【答案】音调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6.【答案】误差;39.4;36.3;不能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7.【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8.【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9.【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10.【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1.【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12.【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3.【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4.【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5.【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机械运动
16.【答案】C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17.【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18.【答案】(1)解: 由可得;
答: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为0.5s;
(2)解: 紧急停车全程所用的总时间:t=t1+t2=0.7s+2.3s=3s,
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19.【答案】(1)在此路段最高限速100km/h;(2)是超速通过的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0.【答案】解:(1)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速度快,在空气传播速度慢,因此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答: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2)声音在空气传播的时间是

答: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2.5s。
(3)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

查表知:金属管是铝制成的。
答: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铝制成的。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速
21.【答案】(1)凝华
(2)液化
(3)液化
(4)凝华
(5)升华
(6)液化
(7)升华;凝华
(8)凝固;升华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22.【答案】(1)解:驾车所用的时间为:t=30min=0.5h,所以车的速度为:

答:车的速度为30km/h.
(2)解: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的时间为:
.
答: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3.【答案】(1)上
(2)振动;空气;音色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24.【答案】(1)慢
(2)低
(3)响度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5.【答案】如图2.133所示
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PA,与凸透镜L1交于A点,该入射光线被L1折射后,折射光线交L2于B点,光线AB的延长线通过L1右侧的焦点F1。对于凸透镜L2来说,光线AB是入射光线,我们通过下面的方法画出它经过L2后的折射光线:过L2的光心O2作平行于光线AB的虚线,该虚线交L1于C点。过L2的焦点F2作垂直于主光轴的虚线,交CO2于F2',则F2'即为透镜L2的一个副焦点,连接BF2',则光线BF2'即为光线AB经过L2后的折射光线。BF2'与主光轴交于F点,则F即为透镜组右侧的焦点。接下来反向延长光线BF,与射向L1的入射光线PA的延长线交于D点,过D点作凸透镜L,可知光线PA经过L1,L2两次折射的过程,与光线PA经过透镜L一次折射的过程完全等效,即透镜L是透镜L1,L2组合的等效透镜,透镜L的光心O点到F点的距离即为等效焦距。
由上述作图过程,知△DOF∽△F'F2F,则,△AO1F1∽△F2'F2O2,则,又O1A= OD,因此
接下来求出OO2即可得到等效焦距f的值:
由△BDA∽△BFF, 得,其中,又由△CO1O2∽△BO2F1,可知,则有,解得OO2=。因此,可求得组合焦距的值为或写成
由等效焦距f的表达式,当两个透镜紧贴在一起,即d=0时,上式简化为或。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