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太阳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2)太阳大气层
太阳是一个由炽热 气体 组成的球体。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1)光球层:光球层厚约500千米,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
2)色球层:位于光球层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观测到。
3)日冕层: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它温度极高,延伸到几倍甚至几十倍太阳半径外。日冕物质非常稀薄,但温度非常高,可达200万℃以上。日冕也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可以观测到。(亮度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
(3)太阳活动
a)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
b)太阳黑子: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耀斑: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叫耀斑。耀斑爆发时释放巨大能量。
d)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e)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日冕层,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粒子流。可能在两极形成极光。
(4)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24周。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增强时可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如电视、调频广播、军事通信等);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会损伤人们的皮肤;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会影响到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等。
典例1:如图是我国卫星风云三号E星首次拍摄的太阳高清图,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D.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
变式1: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①处的太阳活动叫做( )
A.日珥 B.耀斑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
典例1图 变式1图 变式2图
变式2:对太阳结构示意图中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日冕层上可出现日珥现象 B.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C.耀斑爆发的周期约为11年 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大
变式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
(一)月球概况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
(3)月球的大小: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地球直径的3/11;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二)月球的地形地貌
(1)月陆和月海: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月陆),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限地带(月海),平均高差为2~3千米。
(2)环形山:即月坑,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是陨石撞击和火山活动的产物。
(三)月球环境
(1)月球上没有大气。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
(2)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可达到300 ℃。
(3)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是地球上的1/6,月球上面的物体变“轻了”。
(4)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四)人类探索月球
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我国致力于登月技术的研究,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系列卫星。
典例1: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下列有关太阳或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C.太阳黑子在太阳的色球层上 D.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唯一天然行星,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变式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42 2天,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天。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符合事实的是( )
地球 月球
年龄 45亿年 45亿年
自转周期 24小时 27.3天
表面积 5.1×108平方千米 3.8×107平方千米
周长. 40075千米 10 927千米
A.地球的一月是月球的一年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C.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相等 D.地球和月球白天的长度相等
变式2: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
A.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微小,导致声音太小
C.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传声 D.以上原因均不是
变式3: 2020年12月17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携带从月海地区采集的1.731千克月球土壤样本。
(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即月坑。
(2)着陆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 。
(3)当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选填字母)位置。
(1)月相与农历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 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
(2)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3)记忆口诀
【口诀】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典例1: 2023年2月22日,天空出现了”金星伴月”现象,当天是农历二月初三,则这天观测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变式1: 2023年4月5日(农历闰二月十五)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人们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日子。这一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变式2: “超级月亮”是满月且月球最接近地球时的月相,今年超级月亮将发生在7月13日(农历六月十五)。如图表示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届时月球的位置将处于图中的(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变式3:读月相示意图(阴影线表示暗部),回答问题。
图甲所示月相与图乙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一一对应,请在横线中填出:
A— 。 B— 。 C— 。 D— 。
日食 月食
概 念 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
原 理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光的直线传播),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挡 当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且地球位于中间,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三 者 的位置 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发 生 时 间 农历初一(白天) 农历十五(晚上)
类 型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 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过 程 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持 续 时 间 几分钟 一般1-2小时
可 见 区 域 地球昼半球处于月影区的地方(部分可见),且不同地方所见类型不同 夜半球都可见,且一样
典例1:用如图实验模拟不同类型的日食现象,实验时把大、小两个球按照图中位置放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向不同方向移动小球,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现象。
(1)图中大球模拟的是 。
(2)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情况时,需用 观察(填“单眼”或“双眼”)。
(3)大球、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模拟的是日食类型中的______(填字母)。
A.日全食 B.日偏食 C.日环食
变式1:观测者站在地面观察某天文现象,当时太阳、月球、地球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观测者当时看到的天文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月球位于②位置时可能出现日食
B.当月球位于③位置时可能出现满月
C.当月球再次回到①位置时,至少需要1年
D.当月球位于④位置时可看到月亮背面景物
变式2:在模拟日食、月食的实验中,王老师画了如下图示。
(1)如果某人在地球上观察到日食,则此人应该是位于 (填“甲”或“乙”)处,此时月球在 (填“A"“B”或“C")处。.
(2)如果某人在地球上观察到月食,则此人应该是位于 (填“甲”或“乙”)处,此时月球在 (填“A”“B”或“C”)处。
变式3: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以下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________;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__;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__。
(2)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________。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太阳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2)太阳大气层
太阳是一个由炽热 气体 组成的球体。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1)光球层:光球层厚约500千米,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
2)色球层:位于光球层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观测到。
3)日冕层: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它温度极高,延伸到几倍甚至几十倍太阳半径外。日冕物质非常稀薄,但温度非常高,可达200万℃以上。日冕也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可以观测到。(亮度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
(3)太阳活动
a)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
b)太阳黑子: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耀斑: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叫耀斑。耀斑爆发时释放巨大能量。
d)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e)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日冕层,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粒子流。可能在两极形成极光。
(4)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24周。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增强时可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如电视、调频广播、军事通信等);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会损伤人们的皮肤;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会影响到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等。
典例1:如图是我国卫星风云三号E星首次拍摄的太阳高清图,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D.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
变式1: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①处的太阳活动叫做( A )
A.日珥 B.耀斑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
典例1图 变式1图 变式2图
变式2:对太阳结构示意图中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C )
A.日冕层上可出现日珥现象 B.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C.耀斑爆发的周期约为11年 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大
变式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大 。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上升 趋势。
(一)月球概况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
(3)月球的大小: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地球直径的3/11;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二)月球的地形地貌
(1)月陆和月海: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月陆),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限地带(月海),平均高差为2~3千米。
(2)环形山:即月坑,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是陨石撞击和火山活动的产物。
(三)月球环境
(1)月球上没有大气。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
(2)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可达到300 ℃。
(3)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是地球上的1/6,月球上面的物体变“轻了”。
(4)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四)人类探索月球
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我国致力于登月技术的研究,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系列卫星。
典例1: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下列有关太阳或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C.太阳黑子在太阳的色球层上 D.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唯一天然行星,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变式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42 2天,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天。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符合事实的是( B )
地球 月球
年龄 45亿年 45亿年
自转周期 24小时 27.3天
表面积 5.1×108平方千米 3.8×107平方千米
周长. 40075千米 10 927千米
A.地球的一月是月球的一年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C.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相等 D.地球和月球白天的长度相等
变式2: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C )
A.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微小,导致声音太小
C.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传声 D.以上原因均不是
变式3: 2020年12月17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携带从月海地区采集的1.731千克月球土壤样本。
(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环形山 ,即月坑。
(2)着陆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没有空气 。
(3)当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d (选填字母)位置。
(1)月相与农历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 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
(2)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3)记忆口诀
【口诀】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典例1: 2023年2月22日,天空出现了”金星伴月”现象,当天是农历二月初三,则这天观测到的现象是( C )
A. B. C. D.
变式1: 2023年4月5日(农历闰二月十五)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人们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日子。这一天的月相是( B )
A. B. C. D.
变式2: “超级月亮”是满月且月球最接近地球时的月相,今年超级月亮将发生在7月13日(农历六月十五)。如图表示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届时月球的位置将处于图中的( C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变式3:读月相示意图(阴影线表示暗部),回答问题。
图甲所示月相与图乙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一一对应,请在横线中填出:
A— N 。 B— P 。 C— M 。 D— O 。
日食 月食
概 念 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
原 理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光的直线传播),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挡 当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且地球位于中间,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三 者 的位置 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发 生 时 间 农历初一(白天) 农历十五(晚上)
类 型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 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过 程 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持 续 时 间 几分钟 一般1-2小时
可 见 区 域 地球昼半球处于月影区的地方(部分可见),且不同地方所见类型不同 夜半球都可见,且一样
典例1:用如图实验模拟不同类型的日食现象,实验时把大、小两个球按照图中位置放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向不同方向移动小球,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现象。
(1)图中大球模拟的是 太阳 。
(2)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情况时,需用 单眼 观察(填“单眼”或“双眼”)。
(3)大球、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模拟的是日食类型中的_C__(填字母)。
A.日全食 B.日偏食 C.日环食
变式1:观测者站在地面观察某天文现象,当时太阳、月球、地球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观测者当时看到的天文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当月球位于②位置时可能出现日食
B.当月球位于③位置时可能出现满月
C.当月球再次回到①位置时,至少需要1年
D.当月球位于④位置时可看到月亮背面景物
变式2:在模拟日食、月食的实验中,王老师画了如下图示。
(1)如果某人在地球上观察到日食,则此人应该是位于 甲 (填“甲”或“乙”)处,此时月球在 B (填“A"“B”或“C")处。.
(2)如果某人在地球上观察到月食,则此人应该是位于 乙 (填“甲”或“乙”)处,此时月球在 C (填“A”“B”或“C”)处。
变式3: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以下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_日环食_;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日全食_;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日偏食_。
(2)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_不能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