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
节
2
土地资源
第三章 · 中国的自然资源
1.阅读表格、图文等相关材料,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并总结相应对策,培养人地协调观。
2.以内蒙古土地资源利用为案例,说出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而分析如果通过保护土地资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①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②我国土地资源整体结构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③这些土地利用类型是如何分布的?
④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学习任务:1.阅读课本67-73页,圈画重点。2.阅读学案资料,完成学习任务。3.完成学习任务后思考下面问题。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乡建设用地
交通用地
工矿用地
难以利用
的土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
戈壁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结构不合理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分布不均
破坏严重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
地形
气候
干湿地区
林业
渔业
种植业
林业
农业类型
地区位置→地形类型、气候条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农业类型不同。
志 存 高 远 卓 尔 能 群
中国干湿地区划分
中国地形分布图
任务二:找差异,布土地
要求:结合地形图及干湿区分布图,完成任务二,先独立思考,有疑问的请教学师
400mm
读图分析:我国耕地分布特点。
1
2
3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丘陵。
湿润区、半湿润区
400mm
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400mm的西部和北部。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国草地
分布图
1
2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400mm
志 存 高 远 卓 尔 能 群
读图分析:我国草地分布特点。
400mm
中国林地
分布图
1
2
3
读图分析:我国林地分布特点。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主要分布在
东北、西南
和东南部的山地丘陵区。
志 存 高 远 卓 尔 能 群
湿润区、半湿润
400mm
多地图的使用方法
半湿润区
平原
种植业
半干旱
高原、山地
畜牧业
湿润区
山地
林业
干旱、半干旱
高原、盆地、山地
无
特点2:
地区分布不均匀
环境条件差异大
志 存 高 远 卓 尔 能 群
活动探究
“耕地” 科:
要求:4人一组,每人针对一个诊断问题提出处方(5min)
“草地” 科:
“林地” 科:
“建设用地” 科: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的管理和保护;
b.统一规划,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
c.营造防护林;
d.治沙、治水、治盐碱等综合整治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草地的管理和保护;
b.统一规划,建设人工草场;
c.营造防护林;
d.治沙、治水等综合整治。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林地的管理和保护;
b.统一规划,植树造林;
c.治沙、治水等综合整治。
制定法律、法规,严格控制
b.统一规划,有序发展
志 存 高 远 卓 尔 能 群
土地专家规划
沙漠、戈壁
雪山
高寒荒漠
石山
发展旅游业;
b.种植耐旱植物;
c.发展沙产业。
要求:4人一组,每人提出一条措施处方(4min)
发展旅游业;
b.利用水资源;
c.开发动物资源。
开发耐旱植物;
b.发展高寒畜牧业。
发展旅游业;
b.开发矿产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
(1)结合材料一,说出甲地和乙地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的原因。
甲乙两地年降水量不同,乙地降水更多,所以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甲地降水更少,土地利用类型为戈壁。
材料二:“北疆粮仓”依托内蒙古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土地出现了各种退化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土壤污染等,除此之外,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侵占了大量耕地,制约了内蒙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2)结合材料,说出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地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说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土壤污染、侵占耕地等
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的管理保护;②统一规划,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建设人工草场、植树造林;③治沙、制水等综合整治。
材料三:内蒙古自治区将粮食安全抓在手中放在心中,带领全区人民担起“北疆粮仓”之责。在科技方面,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给农民配备高质量农机,建立“智能农机+智慧农业”模式。在耕地方面,包头市建立网格化耕地管理制度,设置法律法规,加强耕地保护;兴安盟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减少空置城乡用地,整理出耕地4700亩;巴彦淖尔市建设高标准质量农田、实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3)请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角度,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经验,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建言献策。
藏粮于地:①建立网格化耕地管理制度;②设置法律法规,加强耕地保护;③减少空置城乡用地,整理出耕地;④建设高标准质量农田、实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藏粮于技:①培育良种,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②提高机械化水平;
④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智慧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