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课标版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
积累和运用共(17分)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宿儒(rú) 渊博(yuān) 木屐(jī) 讪笑(shàn)
B书塾 (shú) 环谒 (yè) 瞬息(shùn) 收敛(liǎn)
C花圃(pǔ) 脑髓 (suǐ) 骊歌 (lí) 倜傥(tì tǎng)
D嫉妒(jì) 丑陋(lòu) 蝉蜕 (tuì) 弥漫(mí)
下列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5分)
泯然众人 瞬息万变 来势汹汹 来力不明 慢不经心 锐不可挡
声情并茂 无精打彩 人迹罕至 风流倜傥 随生附和 异想天开
错别字
改正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次“亚乒赛”中,除中国选手外,韩国选手获得两块银牌、一块铜牌,香港选手和新加坡选手也获得一块铜牌。
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诧风云的政治家、剥削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4分)
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方正: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无味:
“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闯练: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
默写填空(3分)
(1)山际见来烟,
(2) ,弹琴复长啸。
(3)深林人不知,
二、阅读
(一)阅读《伤仲永》,完成下列题目(17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加点的字。(4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泯然众人矣
翻译下列句子。(6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样的非凡才能?他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相关问题。(21分)
母亲的羽衣
(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2)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
(3)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4)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5)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菜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
(6)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
(7)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
(8)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已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
(9)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10)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
(11)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12)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13)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
(14)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
(15)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10、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
11、读第6至8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1)第⑥⑦两段中加点词语“欣悦自足”和“最爱回顾”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2)从第⑦段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备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⑧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3)纵观这几段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有着怎样的特点?3分
12、你认为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分
三、写作(45分)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经历印象深刻,有很多记忆挥之不去,或甜蜜,或苦涩,或有趣,或尴尬。都曾是幸福的经历。
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以“幸福时光”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附答案:一,积累和运用 1、D2、历 漫 当 采 声 3、C 4、方正:正派 无味:没有趣味 闯练:到现实生活中锻炼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5、(1)竹中窥落日(2)独坐幽篁里(3)明月来相照。
二、阅读 (一)6、从此 文采和道理 对……感到奇怪 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7、A从此指定物体让他作诗立刻就能完成,它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B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C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有人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8、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幼年天资过人 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从前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9、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二)10、母亲的羽衣 指的是在做母亲前自由、快乐、美好的幸福生活。
好处:生动形象富有内涵,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引起读者思考。
11 、(1)加点词既能反映出母亲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眷恋,又反映母亲内心世界的美好。
(2)这样写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引人深思。
(3)母亲是一个温柔善良,勤劳持家,生活节俭,内心感情又及为丰富的人。
12、本文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