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
课题 用计算器计算 单元 6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经历认识计算器,并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过程。 学习内容分析: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步骤,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对用计算器计算充满兴趣,体验计算器计算方便,快捷、准的特点。
重点 认识计算器,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难点 认识计算器的结构。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知导入 师:你知道计算器的发展史吗?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发展史。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讲授新课 二、新知探索 任务一:认识计算器。 课件出示:计算器。 师:电子计算器(electronic calculator,简称计算器)具有运算快、操作简便、体积小等特点。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课件展示合作要求: 1.计算器是由哪两个部分构成的
2.开机要按哪个键
3.关机要按哪个键
4.键盘上CE的字母有什么作用
5.计算器上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展示,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 师小结:大家介绍的计算器外形不同,但它们还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课件出示计算器),计算器一般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显示器和键盘,键盘中有数字键和运算符号键。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比如开机按什么?关机呢?CE键有什么作用? (教师相应进行板书) 师:你会使用计算器吗?用计算器计算下面的题目。 5040+107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6113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很简便。)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任务二:用计算器计算。 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6098+593= 3145+2436= 87×24= 7204-426= 9307-3528= 972÷31≈ 学生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并在组内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课件展示答案。 师:是不是所有的题用计算器来计算比较快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浪费时间,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又快又准。 师:我们该如何使用计算器呢? 师生共同小结: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哪种电脑贵,贵多少元?(用计算器计算) 2.2010年、2011年全国农村人民人均纯收入如下表 2011年比2010年提高了多少元? 3.(1)小强家有5口人,10月份的工资收入如下表: 小强家这个月的总收入是多少,平均每人多少元? 3(2)下面是小强家上个月消费的主要项目和支出的钱数。 按正常情况,小强家这个月大约能剩余多少元?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板书 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加减乘除很简便。 合理使用计算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更大的数》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认识更大的数》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夺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会运用数描述生活情境中事物的特征,逐步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结合具体实例解释万以上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万以上的
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就是认识万以上的大数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编排分为“计算器”“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三个知识模块。单元最后,安排了综合与实践活动“编学籍号”。
(三)学生认知情况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知道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的数学表示的意义,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单元目标拟定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会用“四舍五人法”把一个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近似数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4.在探索规律,估算一百万、一亿有多大、用近似数描述大数等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发展数感。
5.对现实生话中用大数描述的事物感兴趣,了解某些现象可以借助数字来描述,感受大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会用“四舍五人法”把一个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近似数。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二)教学难点:
在探索规律,估算一百万、一亿有多大、用近似数描述大数等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发展数感。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认识万以上的数”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关手"数的认识”的基本要求、能够读、写万以上的大数,并能用合适单位的数描述事物,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人们现实生话,工作和交流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学生从认识万以内的数到认识亿以内的数、亿以上的数,既是学生数概念的拓展出,又是学生了解数学与生话,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价值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活动。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1.精选现实事物和真实数据认识万以上的数。
2.分改安排、突出重点,分难点。
3.认数和用计算器计算相结合。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6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认识更大的数 用计算器计算 1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
亿以内数的认识与读写 1
亿以内数的改写 1
求亿以内的近似数 1
解决问题和简便运算 1
亿以上数的读写 1
编学籍号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用计算器计算 目标: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步骤,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任务一:认识计算器。 任务二:用计算器计算。 通过学习活动,知道计算器的基本结构。 2.通过操作活动,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目标:会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特殊运算的规律,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归纳推理。 任务一:角谷猜想。 任务二:数字黑洞.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知道角谷猜想。 2.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知道 数字黑洞.
亿以内数的认识与读写 目标:认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各个数位上的数学所表示的意义,能读、写亿以内的数。 任务一:认识数位顺序表和运用数位表写数。 任务二:亿以内数的读法。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认识数位顺序表和会运用数位表写数。 2.通过学习活动,能读、写亿以内的数。
亿以内数的改写 目标: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方法。会用“万”为单位表示大数。认识并感受一百万的实际意义。 任务一: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任务二:体验一百万有多大。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通过具体实例探究活动,感知一百万有多大?
求亿以内的近似数 目标: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任务一:把精确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把精确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亿以上数的读写 目标: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等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读、写亿以上的数。 任务一: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任务二:亿以上的数的读写。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认识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2.通过学习活动,会读会写亿以上的数。
亿以上数的改写 目标: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亿”或“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任务一:亿以上数的改写。 任务二:体验一亿有多大。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改写亿以上的数。 2.通过具体实例探究活动,感知一亿有多大?
编学籍号 目标:了解编学籍号的一般方法,能根据具体信息为学生编学籍号。 任务一:编学籍号。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编学籍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第一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冀教版)四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经历认识计算器,并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过程。
01
02
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步骤,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03
对用计算器计算充满兴趣,体验计算器计算方便,快捷、准的特点。
新知导入
计算器的历史
结绳计数
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
算筹
新知导入
算盘
计算器
学习任务一
认识计算器。
探究新知
电子计算器(electronic caIculator,简称计算器)具有运算快、操作简便、体积小等特点。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探究新知
合作任务:
1.计算器是由哪两个部分构成的
2.开机要按哪个键
3.关机要按哪个键
4.键盘上的字母AC有什么作用
5.计算器上你还看到了什么
探究新知
显示屏
键盘
你会使用计算器吗?
探究新知
用计算器进行加、
减、乘、除运算
非常简便。如:
5040+1073=6113
操作计算器的步骤如下:
1、按开关键
ON/CE
0
2、按数字键
5040
5040
3、按+键
5040+
4、按数字键
1073
1073
5、按=键记录结果
6113
屏幕上显示
6、按清除键
ON/CE
0
或按关机键
OFF
学习任务二
用计算器计算
探究新知
6098+593= 3145+2436=
87×24= 7204-426=
9307-3528= 972÷3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6691
2088
5779
5581
6778
31.35
探究新知
按错了怎么办
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也可以按“CE” 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计算:386+179
按键
屏幕显示
3
8
6
1
7
9
+
=
386
386
179
565
探究新知
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非
常简便快捷。进行一步运算时,只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准相应的键,便会显示出正确的结果。
课堂练习
1.哪种电脑贵,贵多少元?(用计算器计算)
9580元
4965元
9580-4965=
4615(元)
答:第一种电脑贵,贵4615元。
多多少元
>
课堂练习
2.2010年、2011年全国农村人民人均纯收入如下表
年份 2010年 2011年
收入(元) 5919 6977
2011年比2010年提高了多少元?
6977-5919=
1058(元)
答:2011年比2010年提高了1058元。
课堂练习
3.(1)小强家有5口人,10月份的工资收入如下表:
家庭成员 爷爷 奶奶 爸爸 妈妈
收入(元) 2394 1780 3920 2746
小强家这个月的总收入是多少,平均每人多少元?
2394+1780+3920+2746=
10840(元)
答:小强家这个月的总收入10840元,平均每人2710元。
10840÷4=
2710(元)
课堂练习
3.(2)下面是小强家上个月消费的主要项目和支出的钱数。
项目 伙食 衣物 爷爷看病 水电 书报
支出(元) 3700 1480 605 312 137
按正常情况,小强家这个月大约能剩余多少元?
10840-(3700+1500+610+320+140)=
4570(元)
答:小强家这个月大约能剩余4570元。
1500
610
320
140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分层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290
×24
÷24
×33
9999
÷33
×28
÷12
6960
290
9570
303
8484
707
1.用计算器计算。
分层作业
2.判断。
(1)用计算器计算,输入数字时,要从个位输起。( )
(2) 是关闭键。 ( )
(3)如果一道题计算完了,要计算另一道题,应按清除键 。 ( )
(4)当今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是计算器。 ( )
ON/CE
√
×
×
×
分层作业
3.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7452÷36+1593= 9450÷45-156= 26624÷26÷16= 1484×35÷53=
6336÷(805-787)= 5288+45×79=
1800
64
352
54
980
8843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4.(1)菲菲在计算297×24时,数字键“4”却坏了,你能帮助她解决一下吗?
297×(30-6)=7128
(2)成成的计算器也坏了,他的数字键“2”按不动了,他该怎么计算呢?
(300-3)×(30-6)=7128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