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流水地貌》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流水地貌》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22 16:21:01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2019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
流水地貌
授课人:一起课件
Flowing water landforms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
今天,让我们来一场长江之游,用地理的角度欣赏长江的景色。
长江水系地形图
学习目标
通过案例探究,了解流水地貌、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原因,通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流水地貌、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态和分布特点,提升区域认知。
通过课内外资料,学会针对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基本防灾减灾措施,提高遇到地质灾害时的生存能力。
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Flowing water erodes the landscape
流水堆积地貌
Flowing water accumulates the landform
滑坡和泥石流
Landslides and mudslides
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一般可分为两类: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侵 蚀
Erosion
堆 积
Stacking
流水地貌类型
or
Flowing water erodes the landscape
01
流水堆积地貌
01
THE FIRST
PART
河流水对对沟谷、河谷的源头产生侵蚀作用,不断地使河流源头向上移动,使谷地延长。这种侵蚀作用就叫做溯源侵蚀。
瀑布不断向后推移(溯源侵蚀)正是由于这种作用所以大多数瀑布都会向上游倒退。
溯源侵蚀
下蚀是垂直于地貌的侵蚀。
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V”字形。流水下切作用强烈的地区,往往形成深邃的峡谷。“V”型谷落差大,流速快,下切作用强烈,以垂直下蚀为主,一般位于河流上游。
河流下蚀
侧蚀是垂直于两侧河面的侵蚀。
河流中下游,落差减小,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侵蚀作用加强,河道变得弯曲,河谷拓宽,形成“U”型谷。
河流侧蚀
河谷发育三阶段
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部分为河漫滩。河谷两侧常分布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成为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细、土质肥沃。
河谷横剖面
河流在汛期/洪水期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面积扩大,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河流阶地形成原因:
内力:原为河漫滩,后地壳间歇性抬升;
外力:流水沉积。
河漫滩
阶地越高,形成年代越早
T2和T1形成早晚 分析:
T2早于T1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人们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1.土壤肥沃;
2.地形平坦,便于耕作;
3.并且取水便利,不会被洪水淹没。
探讨与讨论
河曲——蛇曲——牛轭湖
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
牛轭湖与裁弯取直
以河流为参照物,河岸凸向河流者为凸岸。
A
B
凸岸
凹岸
河流凹凸岸判断
河流流向
A
B
凹岸
-侵蚀
凸岸
-堆积
02
Flowing water accumulates the landform
02
流水侵蚀地貌
THE SECOND
PART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
冲积扇
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扇状堆积体。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洪积扇
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或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冲积平原
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如黄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等。
河口三角洲
Landslides and mudslides
03
滑坡和泥石流
03
THE THIRD
PART
在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尤其是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危害? 治理?
滑坡
定义: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危害: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中小型滑坡,道路边坡加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对滑坡修筑抗滑挡墙进行支挡,采用分段开挖砌筑的方式,辅以排水和减重措施,可有效防止了滑坡状况的继续恶化。
滑坡治理
泥石流
定义:山谷中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危害:威胁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
如何防范
如何防范滑坡和泥石流
课堂小结
河流下蚀
河流侧蚀
流水侵蚀地貌
溯源侵蚀
河谷发育三个阶段
河流阶地与河漫滩
牛轭湖与裁弯取直
凹凸岸判断
流水堆积地貌
冲(洪)积扇
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滑坡与泥石流
定义、危害、治理
流水地貌
Classroom exercises
04
课堂练习
04
THE FOURTH
PART
课堂练习
1、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曲流。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毁曲流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右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 )
A.云贵高原 B.江汉平原
C.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2)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B
D
课堂练习
(2)分析该区域冲积扇上多古城的原因。
(3)近年来,图示地区河流下游的三角洲增长变缓,试分析原因。
2、读华北平原主要冲积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区域冲积扇形成的原因。
(1)分布特点: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带或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出山口。成因:河流流经太行山区,(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靠近河流,生产、生活用水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
(3)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流水侵蚀能力减 (弱,河流含沙量减小;河流中上游水库增多,拦截泥沙增多,入海泥沙减少;受气候变化和人类用水的影响,河流水量减少,搬运泥沙能力减弱。
课堂练习
2019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
授课人:一起课件
感谢观看
Flowing water landforms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流水地貌
【教学目标】
通过案例探究,了解流水地貌、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原因,通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流水地貌、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态和分布特点,提升区域认知。
通过课内外资料,学会针对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基本防灾减灾措施,提高遇到地质灾害时的生存能力。
【教学课时】
新授课1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流水侵蚀与堆积的主要地貌类型如峡谷,河流阶地,河曲的形成与特征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峡谷,阶地,牛轭湖的特征与成因,凹凸岸判断。
【教学方法】
讲授法,使学生对流水地貌形成有大致认识。
多媒体教学法,视频图片演示与学生产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探究合作法,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探索,培养初步的综合思维及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通过“长江之游”进行情景导入,到长江沿线开始一次旅游考察行,通过长江不同地区代表景色讲解流水地貌。 观察图片材料,跟随教师思路,进入课堂。 情景材料导入,作为引入新课的材料,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新课教学 流水侵蚀地貌 通过长江三峡大瀑布引入溯源侵蚀,溯源侵蚀是瀑布不断向后推移的原因。 通过长江巫峡讲解下蚀作用,“V”型谷的形成。 通过长江中下游河流讲解侧蚀作用,“U”型谷的形成。 带领学生梳理河谷发育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作用、分布等。 重点讲解河谷横剖面的河漫滩和河流阶地。 动画演示牛轭湖的形成及什么是裁弯取直。 难点讲解河流凹凸岸的判断。 认真听取教师讲解,记录笔记,认识溯源侵蚀、河流下蚀和河流侧蚀。 与教师一起梳理河谷发育三个阶段,并制作表格。 认识河漫滩和河流阶地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 观察牛轭湖形成,会正确判断河流凹凸岸。 增强课堂互动,通过动画和图片,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对概念进行一定的解释和对比,使得学生对所学习知识有深刻理解。
流水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的三个类型分别讲解形成、特征与分布。 区分冲积扇与洪积扇。 认识冲(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的形成、特征。 正确区分冲积扇与洪积扇。
滑坡和泥石流 介绍滑坡和泥石流的定义、危害与治理。 播放滑坡和泥石流防范视频,加以警示地质灾害。 了解滑坡与泥石流定义、危害及治理。 观看视频,知晓生活常识防范滑坡与泥石流。
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本节内容。 和老师一起进行归纳总结,课后完成作业。 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巩固提高 进行课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回答问题,巩固所学。 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学习成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便于知识迁移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