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25 快乐的节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下25 快乐的节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3 11: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5课《快乐的节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写“快、乐”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 CAI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配有“快乐的节日”伴奏 ( 素材 / 音乐 / 快乐节日%20%20伴奏.wma ))
说说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在过什么节日?
2.师:对,六月一日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各国儿童都会以快乐、自豪的心情度过这愉快的一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请看——
3.播放CAI课件,展示各国的儿童欢度六一节的图片 ( 素材 / 图片 / 美国1.jpg )。
4.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来过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好吗?
板书:快乐的节日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情况,师生交流。
(1)课件出示全部生字。哪些字你已认识了?怎么认识的?
老师指导归类识字方法:
同偏旁归类:祝、祖,都是“示字旁”,与祭祀有关。
加一笔:由、丰
加一加:贺(加+贝) 国(口+玉) 羽(习+习) 理(王+里) 敬(苟+文)
比一比:席——度
积累词语:希望、勇敢。
(2)课件出示词语:祝贺 祖国 勇敢 丰满 理想 度过 希望 羽毛
小老师带读,并提醒大家注意容易读错的字。
学生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全班一起交流,弄懂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随机正音。
(2)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节次,开展朗读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自学、阅读课文的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同时,让学生间互相交流记字方法,选读自己喜欢的课文,能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
三、再读课文,重点学习
1.看课文插图,听录音 ( 素材 / 音乐 / 快乐的节日%20课文朗读.mp3 )范读,说说课文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快乐。
2.“红领巾”为什么快乐呢?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注上学习记号。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随机启发学生思考:
▲为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而快乐。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课文中把“我们”比作什么?为什么比作“春天”?
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轻读“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
为听到动听的话语而快乐。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小节。
“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是什么意思呢?
(1)理解“有我们就更加美丽”。
小朋友到大自然中去春游,田野里到处百花齐放,彩蝶飞舞,当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扬,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时,你有什么感觉?
(2)理解“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她象征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少年儿童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也是朝气蓬勃、天天向上。你又有什么感觉?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突出“更加”“充满”。
为感受生活的美好,为未来的理想而快乐。
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小节。
“理想”是什么意思?你的理想是什么?
为什么要“感谢亲爱的祖国”?怎么报答祖国妈妈呢?
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红领巾”快乐的心情吗?
4.感情朗读。(可以采取男女生分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快乐”,表现“快乐”。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本设计力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唱唱课文,体味情感
小朋友们,这篇课文不但读起来好听,而且唱起来也非常好听,想听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出示课文,播放歌曲 ( 素材 / 音乐 / 快乐的节日2.mp3 ))
1、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2、再听曲子,想象自己过节日的快乐情形,并说一说。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组织读、唱有机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情感投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语言的美,内容的美,生活的美。]
五、写字
小朋友,今天你过得快乐吗?
写“快乐”两个字。
老师范写。
学生写,展示,点评。
[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运用CAI课件图文并茂声响并用的效果,为学生创设美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促使学生体验、感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另外,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亲自实践的过程。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朗读教学中,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选读、比赛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互帮互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