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态变化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1.舞台上利用干冰制造白雾,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①汽化现象 ②液化现象 ③升华现象 ④凝华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植树时要将树苗的部分或全部枝叶剪去,从而提高成活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降低液体温度,加快树苗水分汽化 B.减小蒸发面积,减慢树苗水分蒸发
C.便于吸收热量,减慢树苗水分升华 D.减慢空气流速,加快树苗水分液化
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
B.该物质的沸点为80.5℃
C.该物质熔化经历了12分钟
D.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4.每年11月9日为消防安全日,此日前后全国都会进行一系列的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下列有关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喷口处冒出的“白气”是二氧化碳气体
B.二氧化碳从瓶中喷出的过程中熔化吸热
C.手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高度约为40dm
D.使用时,瓶壁外侧出现少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5.诗词大会让我们领略了诗词的优美,下列哪句诗词的描述中包含凝华现象(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B.云开雾散旭风暖,园中种下牡丹花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6.下列选项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
C.隆冬季节,河面上结薄冰 D.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 树叶上的霜 B.湖面上弥漫的白雾
C.冰雪消融 D.草叶上的露珠
8.“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下列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雨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小寒大寒,滴水成冰”,水结冰是凝华现象
9.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甲图中,树枝上形成的雾凇
B.乙图中,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C.丙图中,玻璃窗上形成冰花
D.丁图中,阳光下的冰雪消融
10.如图所示,北方的冬季,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所应用的原理是( )
A.水汽化时吸热 B.水凝固时放热
C.水凝固时吸热 D.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1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光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 )
A.冰、水的温度都升高 B.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12.下列关于实验室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同学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为38℃,则该同学的体温一定不高于38℃
B.如果没有消毒酒精,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C.实验室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离开被测液体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图像,则 是晶体, 是非晶体。图中晶体的熔点是 ℃,图中C处是 态,E处是 态。
14.今年最火的网红食品“冒烟冰淇淋”,吃一口嘴巴、鼻子都“冒烟”,这种新奇感抓获了不少年轻人。其实它还有个名字:“液氮冰淇淋”,冰淇淋经过液氮处理后,吃在嘴里时液氮与口腔内部接触,发生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有可能会造成 (填“冻”或“烫”)伤。
15.以下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形成的。开启电风扇,经过一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这是 现象;
(2)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了小雨滴;
(3)如图所示,在严寒的冬季,小明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的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我们发现即便气温在0℃以下,雪也会慢慢变少,这是发生了 现象。
16.由于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热水时要 大量的热(选填“吸收”或“放出”),所以锅中冒出的水蒸气造成的烫伤要比热水烫伤更严重。因此,在水煮沸时,若要揭开锅盖须注意避开水蒸气,以免被烫伤。拿刚出锅的热馒头时可以手上沾点凉水避免烫伤。因为热馒头接触到手上的凉水时,凉水迅速 吸收了手上的很多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17.小明看到一个故事情节: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某房屋主人独居在家,突发疾病昏倒在客厅地板上。他的邻居找他时敲门无响应,邻居想透过玻璃窗观察室内是否有人,可是窗外侧玻璃上凝结有一层厚厚的冰窗花。于是邻居用手把冰窗花暖化后擦干玻璃,看清了邻居倒在地板上,于是拨打了110报警电话。邻居及时获救…满满的正能量!小亮认为这则故事中有个错误描述: 。理由是 。
18.寒露、霜降、大雪等节气中涉及了一些物态变化,其中露、霜和雪的形成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9.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甲和乙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甲杯壁上的水珠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乙杯的水珠出现在烧杯的 壁(选填“外”或“内”)。
三、实验题
20.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该装置选择水浴加热的好处是 ;
(3)由图乙可知,物质 (选填“A”或“B”)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摄氏度,熔化时间持续 分钟,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 。
21.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5 48 48 48 48 48 50 53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目的是 。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
(3)根据上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 。
参考答案:
1.B
【详解】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故选B。
2.B
【详解】植树时要将树苗的部分或全部枝叶剪去,可以减少树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减少树木的水分蒸发,从而提高成活率,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D
【详解】A.由图像知,AB段该物质还没有熔化,为固态,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为80.5℃,故其熔点为80.5℃。而不是沸点,故B错误。
C.由图知,物质从6min时开始熔化,12min熔化结束,熔化时间为6min,故C错误;
D.由于物体在从6分钟到12分钟这个过程中,物体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结合晶体熔化的特点,可知这种物质是晶体,故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喷口处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珠,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从瓶中喷出的过程中,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错误;
C.根据生活实际可知,手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高度约为40cm,故C错误。
A.使用时,瓶壁外侧出现少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露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小水滴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云开雾散旭风暖,园中种下牡丹花,雾散是小水滴汽化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树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A.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樟脑丸升华,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故B不符合题意;
C.河面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湿衣服中的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冰雪消融属于冰的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C正确;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水结冰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A.雾凇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是属于凝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附着在物体表面的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冰花是固态,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北方冬天有时温度很低,低于0℃,如果在地窖里放几桶水,水凝固时放热,可以防止温度降得更低,以防地窖的菜冻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详解】摄氏温度规定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冰是晶体,在它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加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过程结束,全部熔化成水,温度才升高,因此只要是冰水混合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温度都不改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A
【详解】A.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显示的示数为38℃,说明体温计原来的示数小于等于38℃,那么该同学的体温一定不高于38℃,否则示数一定会比38℃高,故A正确;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水的沸点在100℃左右,超出体温计的量程,因此不能放入沸水中消毒,否则会造成体温计损坏,故B错误;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在0℃左右,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常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10℃~110℃,因此体温计不能用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C错误;
D.体温计由于下方有一小细弯管,离开人体后液柱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而常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D错误。
故选A。
13. 甲 乙 48 固液共存 液
【详解】[1][2]由熔化图象知,甲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该物质是非晶体。
[3]由图知,BC段是甲的熔化过程,熔点为48℃。
[4][5]从B点开始熔化,到D点完全熔化完,C处于熔化过程,所以为固液共存态;E点熔化过程结束,所以是液态。
14. 汽化 冻
【详解】[1][2]“液氮冰淇淋”吃在嘴里时,液氮与口腔内部接触,液氮会吸收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为氮气;如果液氮吸热过多,会造成口腔内部温度过低,有可能造成冻伤。
15. 汽化 升华 液化 凝固 升华
【详解】(1)[1]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瓷砖液化形成的。开启电风扇,经过一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2)[2][3]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盒内的干冰发生升华现象,此过程中吸热,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白雾”。
(3)[4]造雪机吸入液态水,喷出固态雪花,属于凝固现象。
[5]气温在0℃以下时,雪不能熔化,雪慢慢变少,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
16. 放出 汽化
【详解】[1]当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热水时,这是一个放热过程。液化是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当锅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热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这使得水蒸气造成的烫伤往往比同温度的热水烫伤更严重。
[2]当我们拿刚出锅的热馒头时,如果手上沾点凉水,可以有效地避免烫伤。这是因为当热馒头接触到凉水时,凉水会迅速汽化。汽化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此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凉水在汽化的过程中会吸收手上的很多热量,从而降低手的温度,避免烫伤。
17. 窗外侧玻璃上凝结有一层厚厚的冰窗花 窗户玻璃温度相对于室内温度要低很多,空气中水蒸气只会凝华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详解】[1][2]冬天,室内温度较高,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凝华形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所以故事中的“窗外侧玻璃上凝结有一层厚厚的冰窗花”是错误的。
18.放出
【详解】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霜和雪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露、霜和雪的形成需要放出热量。
19. 液化 内
【详解】[1]甲杯中装有冰水,甲的杯壁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甲杯的杯壁外侧。
[2]乙杯中装有热水,热水蒸发产生的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冰的杯壁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乙杯杯壁的内壁。
20.(1)自下而上
(2)使物质受热均匀
(3) A 0 6 吸收 不变
【详解】(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所以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
(2)采用水浴法给固体加热优点是使物质受热均匀。
(3)[1][2][3][4][5]由图丙可知,A物质有固定的熔点为0℃,所以A物质是晶体;A物质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1. 使物质受热均匀 46 48 a
【详解】(1)[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采用了水浴法加热,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而且可以使熔化时间变长,便于记录温度变化、观察现象。
(2)[2]如图,温度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6℃。
(3)[3]由表可知,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48℃不变,所以它的熔点是48℃。
(4)[4]该物质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所以,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