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5)
《光的色散》、《人眼看不见的光》、《光的直线传播》
班级 姓名
温故纠错
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 了解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了解物体的颜色;了解光具有能量.
2. 了解红外线的热效应及其应用;初步了解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及其应用.
3. 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任务一 :了解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阅读课本P54—58内容,独立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叫光源,生活中常见的光源有 ;
(2)光的色散表明太阳光是由 而成的,光的色散现象最早由 发现的; 光色散实质是 ;生活中光的色散现象有: 。
(3)光的三原色是: 、 、 。
(4)不透明物体颜色由 决定,透明物体颜色由 决定;白色物体能够 各种色光,黑色物体能够 各种色光。(后两空填选填“反射”或“吸收”)
(5)举例说明光具有能量: 。
任务二: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及特点
阅读课本P59—62内容,独立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在图中A、B区域(括号里)填入“紫外线”或“红外线”
(2)红外线显著特征是 ,自然界中 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
(3)紫外线显著特征是 ;举例说明紫外线应用: 。
任务三:知道光的直线传播
1.阅读课本P63—65内容,独立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光沿直线传播条件: ;
(2)举例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或现象): ;
(3)光在真空中速度为 m/s,合 km/s。
2.作图、交流:小孔成像的特点。
当堂检测
小明去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告诉小明,光斑是光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太阳________(倒立/正立)的像;走出森林,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____________(红外线/紫外线).
有下列物体:太阳、月亮、LED灯、钻石、夜明珠,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 ____,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要用时8min 20s,则太阳到地球距离________m .
声现象和光现象都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物理现象,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请结合你的学习,分别指出一项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 ;不同点: .
小明用电视机在家里收看“空中课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看电视时,小明佩戴的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小明看到电视屏幕上老师讲课的画面是因为光的反射
邵阳模拟)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
A.桃花能发出红光 B. 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 桃花反射所有色光
“白纸黑字”这个成语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从物理学角度看 【 】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成语“立竿见影”中“影”的形成是由于 【 】
A. 光的折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如图光现象中,形成原因和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 D.海市蜃楼
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
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6)
《平面镜》、《光的反射》
班级 姓名
温故纠错
光的色散现象最早由 发现的; 光色散实质是 ;生活中光的色散现象有: 。
光沿直线传播条件: ;
3. 小孔成像特点: ;
4.红外线显著特征是 ,紫外线显著特征是 。
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
2.知道光的反射规律;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重点: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
任务一 :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
1.阅读课本P66—69内容,独立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②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③ 像、物大小________;④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⑤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
(2)平面镜的应用:(1)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的应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举一例)
(3)平面镜使用不当,可能带来麻烦,甚至带来光污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4)实像与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实像是________呈现在光屏上的像;虚像是只能用眼睛观察,而________在光屏上呈现的像.(能够/不能)
2.讨论、交流:如何利用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并说说每样器材选择要求及原因。
任务二:知道光的反射规律
1.阅读课本P70—73内容,独立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叫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_____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__的两侧,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光的反射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射到物体上发生________的缘故.
2.讨论、交流:如何利用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为得到普遍规律应该如何实验?
当堂检测
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阴”是由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而“楼台倒影”则是_____________现象,所成的像是________立的________像.
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清晰的________(虚/实)像.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__________(镜面/漫)反射,造成光污染.
如图,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 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________像,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m;由于光线较暗,为了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冬冬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_(衣领/平面镜);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这时她________(仍能/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如图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面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关于玻璃板后面的水和烛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是虚像,烛焰是实物 B.烛焰是虚像,水是实物
C.水和烛焰都是虚像 D.水和烛焰都是实物
如图,利用激光灯、可折转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如图所示,物体高,平面镜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 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
C.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 D. 像高与物体高相同,为
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B′,并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是________度,反射角是________度.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