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23)
《杠杆与滑轮》
班级 姓名
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 了解杠杆的概念,会画力臂.
2.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3. 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构造及作用,能根据需要组装滑轮组.
重点:会画力臂
任务一:复习杠杆
阅读课本P2—7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________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________的.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固定不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________受的力,所以作用点在________.动力、阻力的方向________(一定/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________.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杠杆的结构特点和省力情况,把杠杆分为三类:
①省力杠杆:特点动力臂 阻力臂,虽然省力但________;举例: ;
②费力杠杆:特点动力臂 阻力臂,虽然费力但________;举例: ;
③等臂杠杆:既不 也不 ,举例: 。
任务二:复习滑轮
1.阅读课本P9—13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_杠杆.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不能______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_____.
(2)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_的省力杠杆.使用单个动滑轮最多可以省________的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3) 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常将________滑轮和________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这样既可以________又可以改变____________.
(4) 在不计摩擦和绳重时,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重物,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就是重物提升高度h的________倍;自由端的拉力就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________.
当堂检测
如图所示,赛艇的船桨是一种杠杆,划船时它是一支________力杠杆,手移动的距离________(大于/小于)桨在水中移动的距离.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300 N的重物,该滑轮组绳子的股数n= .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 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30 N,则拉力F= 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提升。
(
第
2
题图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 】
A.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轻质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均为2 cm,在B点竖直悬挂4个重均为0.5 N的钩码,当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对该杠杆此状态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杠杆的动力臂为8 cm B.该杠杆为费力杠杆
C.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0.5 N D.动力F的大小为1.5 N
如图是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省距离的是 【 】
A.用羊角锤起钉子 B.用撬棒撬石头 C.用启子起瓶盖 D.用钓鱼竿钓鱼
在不计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上,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2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A.一个动滑轮 B.一个定滑轮
C.杠杆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支起在支架上,观察到杠杆左端下沉,当他去调节螺母时,发现两侧螺母已丢失,聪明的小明在_______侧末端适当缠些透明胶就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了.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某次测量中,如图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小明在两边钩码下方各拿走两个钩码,杠杆向_______(填“左”或”右”)端将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小明应将左侧剩余的两个钩码移至________处(填“A”或“B”或“D”或“E”).
图中,请画出FA的力臂l,并在B端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B。
如图,通过滑轮组向下用力提升物体,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
第
7
题图
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
第
10
题图
)如图所示,O为支点,l1为动力F1的力臂,请作出此杠杆的动力F1和阻力F2的示意图.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25)
《机械效率》
班级 姓名
温故纠错
1.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有: ;
2.功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功率的公式:P=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2.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3. 知道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任务一: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阅读课本P22—23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左上图滑轮组中,用大小F的力将重为G的物体提升h高度。试结合本例说出三种功的意义:
①有用功: ,表达式: ;
②总 功: ,表达式: ;
③额外功: 。
(2)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关系式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________.
(3)在物理学中将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用公式表示为η=____________.
(4)对于实际机械,由于________功的存在,总是有W有用________W总,因此机械效率总_______100%.
练习:(2020·泰州)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90kg的物体在1min内匀速提升5m,竖直向上的拉力为360N。求:(1)物体的重力(g取10N/kg);(2)小明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任务二:知道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1)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重量越大,效率 ;提升同一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 。
当堂检测
小彬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把重400N的货物在10s内匀速提升2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所用的拉力是250N.此过程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m,有用功为 J,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动滑轮重为 N。
如图所示,将一块1 m长的木板一端架高0.4 m,用50 N沿木板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 N的小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里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做 ,此时效率为 ,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 N.
(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第
4
题图
)
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木箱。以下做法可以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是 【 】
A. 适当增加木箱重力 B. 增大木箱上升高度
C. 增大提升木箱的速度 D. 换用质量更大的动滑轮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A、B两物体匀速向上提升,若所用拉力大小相等,绳端在相同时间内移动了相同的距离。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 B. 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C. 两次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D. 两种装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如图甲所示,虚线框内是由两个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的滑轮组。利用该滑轮组提升质量为27kg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00N。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
A. 拉力的功率为50W B. 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0N
C.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5 m/s
(
第
5
题图
第
6
题图
)
如图1所示,质量为20kg的重物放在水平地面上,重物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为0.1m2。利用图2所示的滑轮组,小明在20s内将重物匀速提高5m,他对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为150N。不计绳重和轮轴处摩擦,g取10N/kg,求∶
(1)求图1中重物对地面的压强;
(2)在图2所述过程中,①小明所做的额外功;②小明做功的功率。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24)
《功和功率》
班级 姓名
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 知道功的概念,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 理解功率的概念.
重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率的概念。
任务一:知道功的概念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阅读课本P14—17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在物理学中,把 与 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2)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功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功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1 J=____________.
(4)1J等于把两只鸡蛋匀速举高大约 m所做的功;一中学生从一楼登上四楼做功大约是 J。
(5)物体下落重力做功或匀速提升重物时克服重力做功,计算公式可写为:W= 。
你能列举哪些特殊情况下不做功的情况吗?
任务二:理解功率的概念
1.阅读课本P18—21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 叫作功率.
(2)功率的公式:P=____________;
(3)推导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式: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功率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其他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1)原理: ;
(2)器材: ;
(3)主要测量物理量: 、 、 ;
(4)推导计算上楼功率表达式: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用2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28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5m。在此过程中,购物车的重力做功 J,水平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J。
(
第
2
题图
第
5
题图
第
6
题图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0~3sF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J,3~6s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6~9s F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__J。
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灯吊挂在天花板上静止,拉力对电灯做了功
B. 从树上下落的苹果,重力对苹果做了功
C. 小球从斜面上向下滚动的过程中,支持力对小球做了功
D. 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在滚动过程中,踢力对足球做功
仅用8天就建成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彰显的不仅是中国速度,更是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地面基础建设,上百台挖掘机同时工作,其目的是增大所有挖掘机总的
【 】
A.机械效率 B.功率 C.功 D.有用功
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如图.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 C. 0~8 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B. 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 D. 0~8 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2W2
如图所示,一物块从光滑斜面上A点由静止滑下,B为斜面AC的中点,设物块在AB段重力做功为W1,重力的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做功为W2,重力的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W1>W2,P1>P2 B. W1=W2,P1=P2 C. W1=W2,P1<P2 D. W1<W2,P1<P2
小杰背着书包回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100m用时100s,乘坐电梯从1楼到21楼用时30s,以下符合实际的是 【 】
A.电梯对小杰做功约3.6×103J B.小杰乘坐电梯上升时,对书包不做功
C.电梯对小杰做功的功率约1200W D.小杰在水平路面行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约600W
如图所示为一辆无人驾驶清扫车,空车质量为400kg,它集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于一体,可自主作业。(g取10N/kg)
(1)激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m/s;
(2)空车停在水平地面上,若地面总受力面积为200cm2,则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3)空车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为810W,在10s内匀速行驶12m,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