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质量与密度 苏科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质量与密度 苏科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3 21:31:06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12)
《物体的质量》、《测量物体的质量》、《物质的密度》
班级 姓名
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 知道质量的概念.
2. 了解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3. 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重点: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概念。
任务一:知道质量的概念
1. 阅读课本P2—5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物体所含____________叫物体的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比基本单位大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比基本单位小的常用单位依次是______、______.
①1t= kg;②1kg= g;③1mg= kg.
(2)当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不发生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________.
(3)估测:鸡蛋质量约为 g;中学生质量约为 kg;苹果质量约为200 。
任务二: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1. 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它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_杠杆.生活中测质量的工具有: 、 。
(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点:
①将天平放在 上.
②调节平衡时,应将游码移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调节_____________,使指针对准____________________.(当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幅度相同也可判断天平平衡)
③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_盘里,用________向________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_________________. (先估测物体质量,加减砝码应 (由大往小或由小往大))
④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____________+ 所指示质量.(游码示数是指游码 侧对应的刻度。)
任务三:理解密度的概念
1. 阅读课本P12—15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某种物质的物体,其____________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公式是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g/cm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性,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________、 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________(有关/无关)
当堂检测
小丽和小华在练习使用托盘天平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 ___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 (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

1
题图

2
题图

6
题图
)(2)将被测物块放入天平左盘,向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______g。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橡皮的密度。如图所示,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为______g,再用量筒测出橡皮的体积为10cm3,则橡皮的密度为______g/cm3。橡皮的硬度比钢尺______。
一瓶食用油密度为0.9×103 kg/m3,用掉了质量的,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 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质量的.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完成下列填空:
(1)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5×102________. (2) 7.9×103 kg/m3=________g/cm3.
(3) 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4) 将密度是8.9×103 kg/m3的铜锭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大铜块的密度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8.9×103 kg/m3.
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 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 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量杯质量为 40g
B.40cm3 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 2g/ cm3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13)
《密度知识的应用》、《物质的物理属性》
班级 姓名
温故纠错
(1)某种物质的物体,其____________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公式是________.变形公式有: 、 。
(2)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g/cm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 会用量筒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2. 会用量筒和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 能用密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和解决有关问题.
4. 知道物质常见物理属性。
重点:会用量筒和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任务一:会用量筒和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测量________体积的工具,其测量单位是________.
(2)量筒里的水面是________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________的底部相平.
2.天平和量筒测固体的密度.
(1)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
(2) 实验步骤:① 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② 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③ 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此时的总体积V2.
(3) 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
(4) 若要知道该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
3.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1)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
(2) 实验步骤:①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 把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m2.③ 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 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
任务二:知道物质常见物理属性
1. 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________、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光性、延展性等.
2.金属铝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请列举铝的使用事例并说出利用了铝的哪种物理属性。
当堂检测
在家庭的各种材料中,用到了物质的各种属性:电线芯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这是用到橡胶和塑料的________性差的属性;灯泡的玻璃泡这是用到了玻璃的________性好的属性;剪刀刀口、菜刀刀口都很锋利,可以用来剪布料、切食品,它们一般都是用钢制作而不用木头制作,这是利用了钢的________大的属性.
2020年6月23日上午,长征三号火箭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会使外壳温度升高,为防止内部温度过高,火箭采用__________(选填“导热性”或“隔热性”)好的新型陶瓷作为防护层。
我国自行研制的歼-20隐形战斗机的关键部件采用了碳纤维材料.该材料具有比同体积的常规材料轻、抗力本领强、耐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好等许多优点.下列说法中,不是碳纤维材料具有的优点的是 【 】
A. 密度小 B. 强度大 C. 超导性 D. 抗腐强
关于我们生活周围材料的选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飞艇升空需要充入密度小的氦气 B.白炽灯灯丝使用熔点高的钨丝
C.火箭选择热值高的液氢作燃料 D.电炉采用超导材料制作发热管
2020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疫情之下,医用口罩人人必备,下列关于医用口罩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面料具有较强的过滤性 B.面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C.鼻梁上的压条应选用可塑性差的材料 D.鼻梁上的压条应选用密度大的材料
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
B.a的密度是b的两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0.5×103kg/m3
D.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m3,它的密度不变
现有一瓶饮料,小明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ρ0的金属块测出了饮料的密度ρ。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读数如图所示,为 g;
把金属块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饮料,使金属块浸没在饮料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测出此时瓶和饮料的总质量为m2;
取出金属块,放在台面上。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 的总质量为m3;
ρ= (用符号表示),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14)
《从粒子到宇宙》
班级 姓名
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 初步了解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3.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4.了解静电现象。
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任务一: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 ;
(2)物质是由________构成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分子间有________.
(3)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中,物体的________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不仅存在________力,还存在________力.
2.分别举一例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引力、斥力的例子。
任务二:了解静电现象
1.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________.带电体能够吸引 .
(2) 电荷只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3) 人们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________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________电荷.
(4) 摩擦起电并不产生电荷,只是________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任务三:初步了解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1.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英国的物理学家________首先发现了电子的存在.物理学家________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地心说”和“日心说”分别是由 和 提出的。
(2) 原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它们都是由被称为________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3)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________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又是________系数以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银河系又只是浩瀚________中普通的一员.
(4) 光年是 单位,它是指 。
当堂检测
为了消杀新冠病毒,工作人员在教室喷洒酒精后,同学们进入教室闻到刺鼻的酒精味,这是
   现象;同学们用测温枪测体温,利用   (“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的热效应。
(2020·南京)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棕子、吃咸鸭蛋和赛龙舟等,棕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一只咸鸭蛋的质量约为60______(填单位);赛龙舟时人用力向后划桨,船向前行,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PM2.5监测指标已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细小颗粒物,以科学计数法表示,2.5 μm=________m;空气中PM2.5的运动________(属于/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花香满园 B. 尘土飞扬 C. 百花怒放 D. 细雨绵绵
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塑料是导体 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对于粒子和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
A.质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宇宙是有边界无层次的天体 D. 光年是时间单位
对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用手捋过的塑料细丝会散开,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
D.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如图所示,一根放在支架上的塑料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吸管在与餐巾纸摩擦的过程中 【 】
A.失去电子带正电 B. 失去电子带负电 C. 得到电子带正电 D. 得到电子带负电
物质世界中,从宏观到微观的大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是 【 】
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电子
B.银河系→太阳系→生物体→地球→电子→原子
C.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电子→原子
D.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地球→原子→电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