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热现象(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热现象(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2 15:50:25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3)
2.1《温度的测量》、2.2《汽化和液化》
班级 姓名
温故纠错
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的概念和常见温度值;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知道汽化的现象和方式. 4.知道液化现象和液化的方法.
5.认识液体沸腾的条件和规律,会查沸点表.
7. 了解沸点和气压的关系.
重点:温度计使用;汽化和液化识别;水沸腾实验。难点:“白气”现象解释。
任务一 :知道温度的概念及测量
1.阅读课本P28—33内容,独立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物态变化过程主要与 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2)物体的 叫温度,其常用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3)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
(4)利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要点有:① ;② ;③ 。
2.讨论交流:(1)摄氏温标是如何定义的?(2)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构造和使用上有何不同?
任务二:知道汽化和液化概念及其规律
1.阅读课本P34—38内容,独立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 、 ,汽化是 热过程;
(2) 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 、 ,液化是 热过程;
2.讨论交流:
方式 条件 部位 程度 吸(放)热 影响因素
蒸发
沸腾
(1)比较蒸发和沸腾有何异同点:
(2)说说水沸腾实验要点:器材选择与安装、缩短实验时间方法、现象及规律。
(3)生活中常见的“白气”、“水雾”是如何形成的?举例说明。
当堂检测
如图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读数是________℃, 寒暑表的读数是________℃.
有一种“喷雾降温扇”在转动时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目的.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为了让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更多,可以在金属盘内加__________(冰水/热水).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
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就很快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 【 】
A.水的比热容大 B.液化放热 C.蒸发吸热 D.液化吸热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的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
A.a B. b C. c D. d
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4)
2.3《熔化和凝固》、2.4《升华和凝华》、2.5《水循环》
班级 姓名
温故纠错
(1) 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 、 ;
(2) 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 、 。
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2. 认识物质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的变化规律.会查物质熔点表.了解晶体和非晶体.
3. 了解升华、凝华现象.
4. 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树立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熔化和凝固现象;水的循环现象。
任务一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及其规律
1.阅读课本P39—41内容,独立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叫熔化,熔化是 热过程;
(2) 叫凝固,凝固是 热过程;
(3)晶体熔化特点是: ;非晶体熔化特点是: 。
2.讨论、交流:
(1)探究冰、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为使被加热物质均匀受热,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冰、蜡烛的加热方式有何不同?
(2)如图是一些小冰块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任务二: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1.阅读课本P42—43内容,独立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1) 叫升华,升华是 热过程;
(2)列举常见升华现象: ;
(3) 叫凝华,凝华是 热过程;
(4)列举常见凝华现象: 。
2.讨论交流:
(1)在观察碘升华实验中,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采用水浴法加热?(碘熔点是11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500℃)
(2)农谚有:“霜前冷,雪后寒。”说说其中的道理。
任务三:认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阅读课本P44—47内容,独立完成以下知识梳理: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过程②中水蒸气有________形成的小冰晶,有的________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________热过程③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________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2.讨论交流:(1)自然界中,雾、露、霜、雪等主要由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2)人工降雨过程中主要发生哪几种物态变化?
当堂检测
质量相同的0 ℃的冰比0 ℃的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___(升高/保持不变/降低).
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 ℃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___________,形成“人工雪”.(填物态变化名称)
用久了灯泡会发黑,这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先_______由________态直接变成了________态,然后钨的蒸气在灯泡壁上遇冷_____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
如图所示为某晶体溶液的凝固图像,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 吸热/放热)的,BC段是个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_态,其对应的温度-2 ℃表示此晶体溶液的________,10~20 min过程中,溶液的内能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熔化和凝固 B. 升华和凝华 C. 汽化和液化 D. 液化和凝固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
① 初春:冰雪消融 ② 盛夏:洒水降温 ③ 深秋:浓雾弥漫 ④ 严冬:凝重的霜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凝华现象且吸热 B. 是凝华现象且放热C. 是凝固现象且放热 D. 是凝固现象且吸热
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小液滴 B.干冰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