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2 20:0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条件之一:
人民群众热烈拥护新中国的成立

条件之二:
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被推翻
在国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怎样的国家性质: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
怎样的对外政策:
实行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条件之三: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国提供了理论基础 条件之四:
新政协的召开新中国成立的有利条件
条件之一:人民群众热烈拥护新中国的成

条件之二: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被推翻
条件之三: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为建国提供了理论基础
条件之四:新政协的召开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少数人多数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无世界三大事件之一
提高新中国的民主建设之路之一:1949.9新政协的召开
之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之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9,一届人大用宪法形式确立民主集中制确立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巩固发展建立国家机构
根据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所代表的民主广泛性有何根本不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拓展与延伸一
材料一:
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相互制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1994年11月美国国会议员选举中,各路候选人在为自己拉选票的宣传战中共花费5.86亿美元。其中,参议院每个议席的竞选经费为370万美元,众院为39.4万美元。在加利福利亚州,一名共和党候选人和一名民主党候选人竞选一个参议院议席,竟花费4300万美元。在这种金钱较量的竞选中,很难设想有哪位工人、农民能当选。他们选出的议员,虽然也有一些声望较高的人士,但大都是资本家和资产阶级的代理人、辩护士。
拓展与延伸二想一想西方民主政治的本质。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
民主政治制度?
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结论: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有( )
(1)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2)新政协的召开 (3)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准备 (4)西藏和平解放
A.(1)(2)(3)(4) B.(1)(2)(4) C.(1)(2)(3) D.(2)(3)(4)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于( )
A.三大战役后 B.新中国的成立 C.新政协的召开 D.一届人大的召开
3.下列有关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4.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
(1)人民民主 (2)民主集中 (3)社会主义 (4)民主协商
A.(1)(3) B.(2)(4) C.(2)(3) D.(1)(4)CBBA练一练1949年9月北平社会各阶层选举产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通过《共同纲领》通过《组织法》,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国旗、国徽、国歌和公元纪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二届人大的召开(1959)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三届人大的召开(1964)在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名词解释国体
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由社
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我国的
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
政体
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政体和国体是相
适应的,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