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同步教学课件:第15课《松鼠》(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同步教学课件:第15课《松鼠》(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2 15:4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导入新课自然界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春景美,冬景也美,而动物呢?也有其独特的美,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法国作家布丰写的说明小动物的文章——《松鼠》。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学习课文,我们先对大家初步接触到的作家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作点简略介绍。
松 鼠布 丰《辞海》中的“松鼠”条目: 松鼠亦称灰鼠。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2、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说明顺序。
3、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4、了解作者描述的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重、难点:
1、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抓住特点描述事物。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消灭错误驯良 (xùn)乖巧矫健缨形 蛰伏橡栗圆锥树杈苔藓榉树榛(guāi)(jiǎo)(yīng)(zhé)(lì)(zhuī)(chà)(tái xiǎn)(zhēn)(Jǔ)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你了解布丰吗?读一读:  请速读课文回答,本文介绍了
松鼠的什么特点呢?十五 松 鼠整 体 感 知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描写大自然中的小动物的文学作品。文章通过对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勾画出了这种小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松鼠____________的特点。形态、颜色、用途 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 令人喜爱 (第1节)(2——5节)(第6节)结构:由总到分
总 点 补 充
说 明 具 体
介绍 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讨人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思 考漂亮驯良乖巧讨 人 喜 欢(第2段)(第3段)(第4~5段)松鼠的特征:返回三个特征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十五 松 鼠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思路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能力。“漂亮”是从外貌方面来说明,“驯良”“乖巧”是从内在的习性、性格方面来介绍。 [答案] 漂亮、驯良、乖巧。 先说说我的“漂亮”: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 吃相阅读第二节,思考下列内容:一、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哪些词能说明松鼠的漂亮?
三、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再说说“我”的“驯良”:活动范围:活动时间:常吃食物:树林晚上杏仁、榛子、榉实
和橡栗等(不侵犯人类)(不骚扰人类)(不伤害人畜) 最后说说我的“乖巧”:从动作、行为上:过水方法、从搭窝特点上:选择窝址、警觉性强、叫声特点搭窝过程、
窝口设计跑跳敏捷、十五 松 鼠合 作 交 流内容探究:文章第五段主要写松鼠搭窝的过程,是从哪三个方面说的?[答案] ①窝址的选择;②搭窝的方法;③窝口的特点。 [解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品味语言 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返回首页准确的语言:例: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经常”一词指大多数时间,而非全部时间都在高处活动,说明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准确的语言: 2、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准确的语言: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船”中的“有人说”能删去吗? 这表明仅仅是听说而已,并非亲眼目睹。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反过来也说明其余内容是他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揣摩运用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本文除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语言还非常生动,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生动的语言:运用拟人手法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 例:----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1.描写松鼠的漂亮---“面容清秀” “玲珑的小面孔” “美丽的尾巴”
2.描写松鼠的活动---“歇凉”“练跑”“玩耍”
3.突出松鼠的灵性---“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
4.用动作说明松鼠的精明能干--- “搬” “编扎” “挤紧” “踏平”
5.写松鼠生活 居住情况---“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生动的语言:1、人格化的描写:赋予松鼠人的习性2、拟人化的手法肖像:清秀的面容动作:练跑、编扎等感情:会恨会恼习性:乖巧、驯良 人格化描写:赋予松鼠人的习性等
肖像:清秀矫健
拟人手法 动作:练跑、编扎
感情:会恨会恼
习性:乖巧驯良
生动
说明 用词准确 1、躲、练跑、玩耍
2、恼、不高兴、恨
3、搬、放、编扎、挤、十五 松 鼠主题探究: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 这篇文章尽管是说明文,但我们通过作者对松鼠外貌、习性、性格特点的介绍,突出其讨人喜欢这一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动物的喜爱之情。[答案]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十五 松 鼠写法探究:
(1)本文主体部分是如何来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说明思路的理解,只要依据相关段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即可。 [答案] ①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和吃相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②驯良: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 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等,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主要食物和寻食的习惯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③乖巧:从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以及窝址的选择、搭窝的方法、窝口的特点等方面表现它的乖巧。 十五 松 鼠(2)作者是如何描述松鼠的外貌的?用了哪些生动的词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生动性的理解,通过对本文第二段中形容词的理解即可得知,作者完全把松鼠当做人来写,凸显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十五 松 鼠[答案] 漂亮是松鼠外貌的总的特点。松鼠的每一部分又各有特点。用“清秀”形容面容,用“闪闪有光”形容眼睛,这是写松鼠面部的漂亮。“清秀”多用来形容少男少女,现在被作者用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是多么惹人喜爱呀!写其身体和四肢用了“矫健”“轻快”“敏捷” “机警”等词语,这些词语也多用来写人,现在,作者也用来写松鼠,并且“敏捷”“机警”前都加了副词“非常”,说明其程度尚不是一般地敏捷机警,这样就把松鼠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突出出来了。 十五 松 鼠难点探究:本文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第一段中的“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理清说明文的说明结构的能力。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分总和总分总几种。在总说部分介绍说明对象特征的几个词语的顺序要与整篇课文具体介绍各个特征的先后顺序保持一致。 十五 松 鼠[答案] 结构: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第一段中的“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第二段至第五段的安排是根据第一段“漂亮”“驯良” “乖巧”三个词的顺序写的,先说明松鼠漂亮的形体,再说明其习性,由表及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十五 松 鼠归 纳 总 结本文的说明语言准确生动,这得力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选材。作者用文学笔调向我们勾勒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特别是突出了它令人喜爱的特点。 揣摩探究
文章最后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有人说:“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对于上述观点,你是怎么看的?
(学生展开讨论)
仿写训练: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小白兔也是大家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段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学以致用请你分别以“漂
亮”、“驯良”、
“乖巧”为中心
描述一种小动
物。 课后收集松鼠的其他资料,结合课文的介绍,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手抄报。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