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课件(26张PPT 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课件(26张PPT 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历史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2 09:0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9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事,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1.了解二战后亚非拉国家争取独立和自主的相关史实,分析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
2.理解独立和自主对于二战后亚非拉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其面临的新挑战。
重点
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那么,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亚非拉国家付出了哪些努力呢
概念解析:第三世界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1974年,与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谈话)
美、苏
第一世界
(国家)
欧洲、
日、澳、加
第二世界
(国家)
第三世界
(国家)
亚(除了日本)、非、拉国家
(“发展中国家”)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是指?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万隆会议
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955年
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一)背景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亚非两大洲己涌现出约30个独立国家。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
材料二 二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许多亚非民族主义国家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执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侵略性军事集团。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
②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时 间
地 点
参 与 国
性 质 (地位)
内 容
重要方针
1955年4月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求同存异”的方针
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中国贡献——求同存异
在万隆会议的前两天的发言中,有些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把矛头指向中国。周恩来发表演讲,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与会代表一致赞同,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 1.遭遇相同:都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2.面临的问题相同:巩固政权、发展经济
异: 1.社会制度不同;
2.意识形态不同;
3.建设道路不同。
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万隆精神:
“团结、友谊、合作”万隆精神
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材料一: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 ——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万隆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印度总理尼赫鲁评价说:“亚洲今天不再是被动的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亚洲了。今天的亚洲是有活力的,亚洲是充满了生气的。”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同时,亚非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并且确立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合作方向。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①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 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③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根据教材和材料归纳万隆会议的影响
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非洲年”——非洲独立运动
非洲年
1.背景:
二战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下降,控制力减弱。
观察左图,二战前独立国家有哪几个?
思考: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三角贸易”对非洲的影响是什么?
新航路开辟后
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部分劳动力,极大地制约了非洲的发展,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社会经济的倒退,导致非洲长期贫困。
影响
时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
二、“非洲年”——非洲独立运动
2.独立进程: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纳米比亚独立
埃及爆发革命,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利比亚宣布独立
利比亚原为意大利殖民地,二战末期被盟军占领。
伊德里斯一世

利比亚国王
(1951—1969年在位)
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
纳赛尔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形
1951
1952
196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1960
1990
埃及国徽
埃及共和国国旗
经过近十年的斗争,法国最终在1962年承认其独立。
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发起游击战争
1960年“非洲年”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标志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二、“非洲年”——非洲独立运动
苏伊士运河1859年开凿,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往来的主要通道。1882年,英国武装占领埃及,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
1956年,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知识拓展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占近1/3的席位,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3.意义
二、“非洲年”——非洲独立运动
(1)沉重打击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2)非洲新兴的独立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成为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巴拿马运河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背景:
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
(2)领导者:
卡斯特罗
(3)概况:
①1959年 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②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
③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4)意义:
①促进了古巴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②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③鼓舞了拉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古巴最终成为了拉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阅读课本,归纳古巴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1.古巴革命
卡斯特罗
古巴游击队
(1)背景:
(2)概况:
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断爆发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
②1977年,收回了部分主权
③1999年底,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①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②运河开通后,一直由美国控制。
2.巴拿马政府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巴拿马运河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②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亚非拉取得了独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面貌;
③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二战后,亚非拉实现国家独立有何重大意义?
合作探究
材料一:二战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英国损失1500亿美元,德国损失3000亿美元,日本损失1000亿美元。
材料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二战使亚非拉的民主力量不断增长,各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各殖民地纷纷独立,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①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
②亚非拉人民的觉醒与民族意识的增强;
③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长期坚持不懈的斗争;
④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鼓舞。
合作探究
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了,但亚非拉国家的发展道路为何仍不平坦?
1.很多亚非拉国家只是获得了政治独立,还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
2.不合理的旧的经济秩序仍然存在;
3.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依赖外国,受制于人。
合作探究
殖民体系崩溃
亚非拉独立浪潮
捍卫国家主权
发展民族经济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亚洲
拉美
非洲
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古巴:挫败美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960年“非洲年”
万隆会议 团结合作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概况
影响
20世纪50年代独立运动
非洲独立运动最终胜利——纳米比亚独立
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二十世纪中期以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是( )
A.埃及独立 B.纳米比亚独立
C.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利比亚独立
B
2.《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吸收中国代表团的建议,形成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公报中这次“亚非会议”的举办城市是( )
A.日内瓦 B.万隆 C.慕尼黑 D.开罗
B
3.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非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相继获得独立;在拉丁美洲,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B.美国霸权主义彻底消亡
C.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 D.世界政治格局完全稳定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