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3单元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3单元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3 18:06:4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3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
1.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2. 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有分馆。其创建的主要背景是
A、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戊戌变法允许民间办报
3. 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5.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图就是在此时期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它的创办者是 www-2-1-cnjy-com
A、陈启沅 B、方举赞 C、张謇 D、周学熙
6. 2010年12月21日光明网发表《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7.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因素除一战外,还有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8. 1912—1919年的八年间,新建厂 ( http: / / www.21cnjy.com )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8%以上,l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推断,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应在 21教育网
A、一战期间 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
9.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包括 21·cn·jy·com
A、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B、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C、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10. 一战期间中国很多发展迅速的民族企业在一战结束后却迅速衰落了,这主要说明了
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小,规模较小 B、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
C、民族工业应重点发展重工业 D、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11. 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委员会,调查全国的资源和工业情况,在此基础上,1934年9月到1935年4月制定了《重工业建设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利建设计划》《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与统制计划》等。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www.21-cn-jy.com
A、加紧聚集全国物力围剿工农红军 B、自主强力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着手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来袭 D、积极回应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
12. 1945年,8年抗战取得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法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
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蚀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13. 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A、1895—1913年 B、1914—1919年 C、1927—1937年 D、1945—1949年
14. 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主义发展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②日本全面侵华;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21cnjy.com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非选择题
材料一 1902年,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宣怀奉命会同大臣吕海寰在上海与英、美等国谈判修订商约。目睹上海“洋商会如林,日夕聚议,讨论研求,不遗余力;而华商向无会议公所,虽有各帮董事,互分畛域,涣散不群,每与洋商交易往来,其势恒不能敌”,深感有设立商会的必要。所以,盛宣怀奏请朝廷准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饬令江海关道袁世勋会同上海通商银行董事严信厚迅速传集各大帮董事“设立总会”,委任严信厚为总理。 21·世纪*教育网
——冯林主编《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材料二 商会诞生后,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各业资产者有了本阶级统一的领导机构,旋即改变了过去商与官周旋时以个人或行帮落后形象出现的状况。与畛域分明、互相排斥的传统行会判然有别,商会对会员和会友无籍贯和行业限制,是联结工商各业的中枢组织。因此它成立之后,有史以来第一次改变了工商资产者互不联系的孤立隔绝态势,将各业分散的资产者凝聚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从全国范围看,各省的商务总会虽互不统属,尚未建立全国性的商会联合会,但在比较重要的社会活动中遥相呼应,密切配合,以其“登高一呼,众商皆应”之势,使全国的工商业者通过商会这一轴心,建立起相互紧密联系的广泛网络,成为资产阶级初步发展成一支独立阶级队伍的重要标志。 2-1-c-n-j-y
——朱英《清末商会的成立与官商关系的发展演变》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成立的背景。(10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的性质和历史地位。(8分)
第3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
1.【答案】 B 【分析】紧扣题目提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时间线索:19世纪70年代。结合该时期中国的国情,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先天不足,这就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得不依附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因此本题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答案】 C【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题干中的时间限定词——1897年。A、B、C、D四项的时间分别是在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前后、1894年之后、1898年。所以,答案为C。   21*cnjy*com
3.【答案】 B 【分析】分析题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民营化为主阶段”,这是甲午战后出现的现象,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排除A。群众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在这一时期的典型表现是义和团运动,但义和团运动反对一切近代事物,当然反对近代产业,排除C。19世纪末,列强政治上瓜分中国,经济上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侵略阶段,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所以答案为B。
4.【答案】 D【分析】注意时间: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张謇企业的发展说明了这点。因此选D。
【点评】工业革命后,在西方国家经济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近代经济格局开始了变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产生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近代企业,即外商企业、洋务运动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其中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是影响近代社会发展走向的主干,是本专题乃至高中历史学习的重点内容。本专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尤其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在近年各地高考命题中更是频频出现。【来源:21cnj*y.co*m】
5.【答案】 C 【分析】联系所学史实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A. 陈启沅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故不符合题意;B. 方举赞,1866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故不符合题目要求;C. 张謇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创办大生纱厂;D. 周学熙,创办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公司、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人。故此题应选C项。
6.【答案】 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说明了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其本质特征是工业化的发展,答案选A,B C D三项表述只是表面现象而非城市化的本质。
7.【答案】 C【分析】表中数据表明外资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在1914年和1915年迅速减少。其原因除一战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辛亥革命以后,提倡国货运动,对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抵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1912~1915年时间不符,故可排除。【出处:21教育名师】
8.【答案】 D【分析】从材料可以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的出,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和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发展较快,这说明中国的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是在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故选D。而A、C两项只是说了一个阶段;B项也只是说了一个时期,1928年以后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答案】 A 【分析】中国近代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因此BCD三项均正确。但并没有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在广大的内陆,自然经济依然牢固的占据统治地位。故答案选A。
【点评】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三次民族工业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19世纪60年代,在洋务工业和外资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下开始出现,第二次在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为政治运动的展开奠定了阶级基础。21*cnjy*com
10.【答案】 D 【分析】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的侵略,在这一环境中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战后,欧洲列强重新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发展缓慢下来。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是否顺利与帝国主义有决定性的关系。故选D。A项无法体现在一战期间发展较为迅速的原因;B项错误,并非战争与中国企业密切相关,而是国际环境相对宽松;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11.【答案】 D解答本题关键是结合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背景理解题干历史现象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题干反映国民政府采取的非常时期的战时统制政策正是这一背景的体现,故D项正确;30年代国民政府在“围剿”工农红军,但与题干的主题不符;自主强力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但题干反映的是国民政府对重工业以及重要战略物资的统制政策,B项排除;1929~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中国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从时间上看,C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显然与国内背景不符。故选D。
12.【答案】 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即遭到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挤压,抗战胜利之后,官僚资本大肆兼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使其发展陷入绝境,材料所述即是此种情形的典型反映,所以答案选A,B 项是其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C项此时已不存在, D是其发展受阻的主观原因。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②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③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④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解析根本原因问题。
13.【答案】 D【分析】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历史环境中曲折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获得初步发展,1912—1919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受到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民族工业萎缩,陷入绝境。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大于动力的时期只有D项。
14.【答案】 A【分析】题主要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再认再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忙于战争,暂 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因此④项不符合题意。①②③项结合教材知识很容易知道都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A。
15.【答案】 B【分析】分析题干,阐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了中国近代三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局面,但并没有说明哪一种经济形态占主体,所以②和④不对。根据所学史实,中国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这里也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方,①对。从题干来看,中国分为工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农业经济三大类,这是明显的区域差别,所以③对。答案为B。
16、【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对商业政策的转变;外国商会的影响。(10分)
(2)性质:资产阶级的法定团体。(2分)
历史地位: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爱国反帝运动中显示了重要作用;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社会活动中作用有限。(共6分)
【分析】(1)背景依据材料一中“目睹上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商会如林,日夕聚议,讨论研求,不遗余力;而华商向无会议公所,虽有各帮董事,互分地域,涣散不群,每与洋商交易往来,其势恒不能敌”,深感有设立商会的必要”的信息概括出外国商会的影响;从“盛宣怀奏请朝廷准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的信息可概括出清政府对商业政策的转变;联系材料时间20世纪初,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会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来思考,可归纳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第一小问性质依据材料二中“商会诞生后,工商各业资产者有了本阶级统一的领导机构”“是联结工商各业的中枢组织”的信息可概括出资产阶级的法定团体;第二小问历史地位依据材料二中“使全国的工商业者通过商会这一轴心,建立起相互紧密联系的广泛网络,成为资产阶级初步发展成一支独立阶级队伍的重要标志”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爱国反帝运动中显示了重要作用;再结合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可推导出清末商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社会活动中作用有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9张PPT)
回顾思考: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什么时候?
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
(1)自然经济的解体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外国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30多道上谕,推行新政,在经济改革方面奖励实业振兴商务。……政府决定带头破除耻于为商的成见,提倡、奖励私人资本办工业。清政府还颁布了《奖励工商章程》,凡办1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男爵,办2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子爵……
一、按《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在三年内付清2亿两的赔款。当时清政府国库空虚,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8000余万两。为了筹集这么大一笔款项,清政府加紧在全国征收,放宽了对各种新式工业的控制和民间办厂的限制……
三、《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假如你是一位清末爱国人士
。这时,你忧心如焚,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于是你决定……为什么做此决定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西方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
(一)、初步发展的原因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数量增多、投资额扩大;
地区由沿海向内地拓展 ;
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发展十分艰难。
(二)、初步发展的概况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一)、初步发展的原因
(1)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溃,使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
(2)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前提和内在动力。
(三)、初步发展的影响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一)、初步发展的原因
(二)、初步发展的概况
中华民国成立了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一)、出现春天的原因
1: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
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
——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2: 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全国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3: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华输出减少了约 1/2。法国减少到不足战前的1/3 德国则完全停止出口。
——《中国近代史教程》
阅读以上材料,据此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1)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1919年北京大学生焚烧日货
爱国火花
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一)、出现春天的原因
1: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
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
——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2: 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全国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3: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华输出减少了约 1/2。法国减少到不足战前的1/3 德国则完全停止出口。
——《中国近代史教程》
阅读以上材料,据此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1)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一)、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二)、发展表现:
主要表现为:开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轻工业发展显著;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三)短暂的原因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
启示: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一)、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二)、发展概况
(三)、短暂发展的原因
(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比1919年增加180%。1919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加168%。
据估计,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87%,并且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商业投机性
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资料一
资料二
资料三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 ①从时间看“短暂”。
②从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③从部门看,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如面粉、纺织部门。
④从经济结构看,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只占极小的比例。
(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期间(1927——1949)
1927——1936:发展较快
1937——1945:遭受沉重打击
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9月19日,日军占据“东三省官银号”(中央银行)的大金库。门前有日军站岗,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
日军占据东北兵工厂
在南京抢劫的日本士兵
日军放火焚烧了中国招商局,招商局为民国初年由官僚买办盛宣怀创办,为中国当时著名的企业
被炸毁的商务印书馆
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
国民政府统治期间(1927——1949)
1927——1936:发展较快
1937——1945:遭受沉重打击
1946——1949:陷入绝境
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沦陷区:日本或破坏,或野蛮掠夺
国统区:统制经济
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膨胀,而民族资本萎缩
孔祥熙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
1938
=
1939
=
1943
=
1945
=
1948
=
大米0.000 000 001 85两
国民政府统治期间(1927——1949)
1927——1936:发展较快
1937——1945:遭受沉重打击
1946——1949:陷入绝境
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沦陷区:日本或破坏,或野蛮掠夺
国统区:统制经济
美国的经济掠夺
官僚资本的挤压
苛捐杂税,滥发纸币
帝国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
I
A
G
C
D
B
F
E
H
J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本课小结
小荷已露尖尖角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无可奈何花落去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花流水春去也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