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电源和电流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电源和电流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2 16:1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电源和电流
A级——学考达标
1.下列关于电流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的方向规定为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B.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C.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D.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析:选B 物理学中把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B正确,A错误;自由电子带负电,故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C错误;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D错误。
2.关于电源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负极不断地搬运到正极,从而保持两极之间有稳定的电势差
B.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正极不断地搬运到负极,从而保持两极之间有稳定的电势差
C.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D.电源实质上也是一个用电器,也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解析:选B 电源的作用是维持正、负极之间恒定的电势差,这需要电源不断地将其内部的负电荷向负极聚集,将正电荷向正极聚集,外电路中自由电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向正极移动;在电源内部,需要将正极上的电子搬运到负极,维持电势差不变,故A错误,B正确;电路中有电流不仅需要电源,还需要电路是闭合的,两者缺一不可,故C错误;电源是对电路提供能量的装置,故D错误。
3.(2023·江苏盐城检测)一太阳能电池对一用电器供电时,在1 min时间内,通过该用电器的电荷量为1.2 C,则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  )
A.10 mA        B.20 mA
C.40 mA D.1.2 A
解析:选B 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I== A=0.02 A=20 mA。B正确,A、C、D错误。
4.如图所示,一根均匀带电的长直橡胶棒沿其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棒的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所带的电荷量为-q。由于棒的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  )

A.大小为qv,方向与v相同
B.大小为qv,方向与v相反
C.大小为qSv,方向与v相同
D.大小为qSv,方向与v相反
解析:选D 橡胶棒带负电,等效电流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由电流的定义式可得I===qSv,故D正确,A、B、C错误。
5.一宽为d的绝缘薄传送带,以速率v运动。已知传送带单位面积上带有q的电荷量,则传送带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  )
A.vq B.
C.vdq D.
解析:选C 时间t内传送带运动的距离x=vt,长为x的传送带上带的电荷量Q=xdq=vtdq,由电流的定义知传送带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的大小为I==vdq,C正确,A、B、D错误。
6.某电解池,如果在1 s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面积为0.1 m2的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
A.0           B.0.8 A
C.1.6 A D.3.2 A
解析:选D 1 s内,通过截面正离子的电荷量为q1=5×1018×2×1.6×10-19 C=1.6 C,通过截面负离子的电荷量绝对值为q2=1×1019×1.6×10-19 C=1.6 C,则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为I==3.2 A,D正确,A、B、C错误。
7.心室纤颤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一种叫作心脏除颤器的设备,通过一个充电的电容器对心颤患者皮肤上的两个电极板放电,让一部分电荷通过心脏,使心脏完全停止跳动,再刺激心颤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跳动。如图所示是一次心脏除颤器的模拟治疗,该心脏除颤器的电容器电容为15 μF,如果充电后电容器的电压为4.0 kV,电容器在大约2.0 ms内放电至两极板电压为0,则这次放电过程通过人体组织的平均电流强度约为(  )
A.6×10-2 A     B.30 A
C.2×103 A D.×106 A
解析:选B 由电容定义式得C=,所以放电过程中通过人体电荷量为Q=CU=15×10-6 ×4 000=0.06 C,所以放电过程通过人体组织的平均电流强度约为I== A=30 A,故选B。
8.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电荷量为e,电子定向移动速率为v,则导体中的电流为(  )
A.nev   B.   C.   D.
解析:选A 时间t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为q=nvte,由电流的定义可知I==nev,故A正确,B、C、D错误。
9.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器示意图,A接高压电源的正极,B接高压电源的负极,A、B之间有很强的电场。空气被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奔向正极A的过程中,遇到烟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吸附到正极A上,排出的烟就成为清洁的了。已知每千克煤粉会吸附n mol电子,每昼夜能除尘m kg,计算高压电源的电流I。(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一昼夜时间为t)
解析:由于电离出的气体中电子和正离子同时导电,流过电源的电荷量Q跟煤粉吸附的电荷量Q′并不相等,则煤粉吸附的电荷量为Q′=Q
由于Q′=mneNA,Q=It,解得I=。
答案:
B级——选考进阶
10.某电解池中,若在2 s内有5.0×1015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6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截面M,其中正离子水平向右移动,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  )
A.0.8 mA,水平向左
B.0.08 mA,水平向左
C.1.6 mA,水平向右
D.0.16 mA,水平向右
解析:选C 2 s内流过截面M的电荷量为q=5.0×1015×2×1.6×10-19 C+1.0×1016×1.6×10-19 C=3.2×10-3 C,由电流的定义可知I== A=1.6 mA,由于正离子水平向右移动,则电流的方向水平向右。故A、B、D错误,C正确。

11.(2023·宣威三中月考)(多选)半径为R的橡胶圆环均匀带负电,总电荷量为Q,现使圆环绕垂直环所在平面且通过圆心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由环产生的等效电流判断正确的是(  )
A.若ω不变而使电荷量Q变为原来的2倍,则等效电流也将变为原来的2倍
B.若电荷量Q不变而使ω变为原来的2倍,则等效电流也将变为原来的2倍
C.若使ω、Q不变,将橡胶环拉伸,使环半径增大,等效电流将变大
D.若使ω、Q不变,将橡胶环拉伸,使环半径增大,等效电流将变小
解析:选AB 取任一截面S,在橡胶圆环运动一周的时间T内,通过这个截面的电荷量为Q,则有电流I==,周期T=,解得I=。由I=可知,若ω不变而使电荷量Q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也将变为原来的2倍,故A正确;由I=可知,电荷量Q不变而使ω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也将变为原来的2倍,故B正确;由I=可知,若使ω、Q不变,将橡胶环拉伸,使环的半径增大,对电流没有影响,故C、D错误。
12.某根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通过电流为I。已知该导线材料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电子电荷量为e,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设每个原子只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该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平均速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A 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导线中自由电子从一端定向移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对导体研究:每个原子可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自由电子的总数与原子数目相等,为n=NA,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ne,电流为I==,得v=,故A正确。
13.(选自鲁科版教材课后练习)若距地面高约2 km的空中有两块乌云,它们因与空气摩擦带电,致使两块乌云之间的电势差约为3×109 V且保持不变。已知空气的电场强度达到3×106 V/m将被击穿放电,请对以下问题进行估算。
(1)当两块乌云相距多少米时会发生电闪雷鸣?
(2)若某次闪电,两块乌云之间通过的电荷量为500 C,可释放多少能量?
(3)这次放电现象历时约0.01 s,则其平均电流约为多大?
解析:(1)两块乌云间电势差U=3×109 V,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E=3×106 V/m,
当发生电闪雷鸣时,空气被击穿。
由U=Ed可得两块乌云间的距离d==1 000 m。
(2)两块乌云之间通过的电荷量q=500 C时,释放的能量W=qU=1.5×1012 J。
(3)放电时间t=0.01 s,由I=可求得平均电流I==5×104 A。
答案:(1)1 000 m (2)1.5×1012 J (3)5×10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