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导体的电阻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导体的电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2 16:1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导体的电阻
A级——学考达标
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大
C.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其电流不一定越大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
解析:选D 导体电阻不随电压、电流的改变而改变,A错误;由I=可知,电压U不变时,R越大,电流越小,B错误;电压U越大,电阻不变时电流I越大,C错误;由电阻定义式R=知D项正确。
2.(多选)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B.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解析:选BD 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材料及温度有关,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无关,故A错误,B正确;由R=ρ知,电阻率ρ大,电阻R不一定大,故C错误;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故D正确。
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关系式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所有材料的电阻率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对于同种材料,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D.对于同种材料,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解析:选C R=是导体电阻的定义式,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的材料、接入电路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与其接入电路时的电压和电流无关,A错误;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错误;由电阻定律R=ρ可知,在温度一定时,对于同种材料,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C正确,D错误。
4.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b的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c的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

A.V1的示数是V3的2倍
B.V1的示数是V2的2倍
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
解析:选B 由R=ρ,a、b、c的电阻比为Ra∶Rb∶Rc=2∶1∶4,三者串联,电流相等,则电压比等于电阻比,选项B正确。
5.如图中R1和R2是两个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均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远远小于R1的尺寸。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个导体的电阻R1、R2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      B.R1 C.R1>R2 D.无法确定
解析:选A 设正方形导体表面的边长为L,厚度为d,材料的电阻率为ρ,根据电阻定律得R=ρ=ρ=,可见表面正方形的导体的电阻只与材料的电阻率及厚度有关,与导体的其他尺寸无关,故R1=R2,A正确。


6.如图所示,为A、B两电阻的U?I图线,则关于两电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阻A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电阻B的阻值不变
B.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等于电阻B的阻值
C.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的阻值
D.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的阻值
解析:选B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由题图可知,随电流的增大,电阻A的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大,故A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同理,电阻B的阻值不变,故A错误;两图线的交点处,电流和电压均相同,则由欧姆定律可知,两电阻的阻值大小相等,故B正确,C、D错误。
7.(多选)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加电压为5 V时,导体的电阻是5 Ω
B.所加电压为12 V时,导体的电阻是14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增大
解析:选AD 由题图可知,所加电压为5 V时,电流为1.0 A,则由电阻的定义式可得R== Ω=5 Ω,A正确;所加的电压为12 V时,电流为1.5 A,则可得导体的电阻为R′= Ω=8 Ω,B错误;由题图可知,随电压的增大,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减小,即导体电阻的倒数减小,则可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不断增大,C错误,D正确。
8.在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ρ=8×106 Ω·m。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视为高为20 cm、半径为4 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所加电压U=100 V时,该神经纤维发生反应,则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  )
A.0.31 μA          B.0.62 μA
C.0.15 μA D.0.43 μA
解析:选A 根据电阻定律,可得神经纤维的电阻为R=ρ=8×106× Ω≈3.18×108 Ω,根据欧姆定律得I== A≈0.31×10-6 A=0.31 μA,故A正确,B、C、D错误。
9.有一种 “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 V,I=100 mA,则该钻孔的深度为(  )
A.50 m B.100 m
C.1 000 m D.2 000 m
解析:选B 盐水柱的电阻R==1 000 Ω,由电阻定律R=ρ,面积S=πr2≈3.14×10-2 m2,联立解得h=100 m,故A、C、D错误,B正确。
10.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金属电阻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若将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常温下,若将电阻丝从中点对折,电阻变为4R
C.加在电阻丝上的电压从0逐渐加大到U,则在任意状态下的的值不变
D.若把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丝的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解析:选D 常温下,若将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根据电阻定律R=ρ可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00倍,A错误;常温下,若将电阻丝从中点对折,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可知电阻变为,B错误;加在电阻丝上的电压从0逐渐加大到U,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变化,则电阻发生变化,可知的值发生变化,C错误;若把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丝的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D正确。
11.(选自粤教版教材例题)工业上经常用“电导仪”来测定液体的电阻率。它是把两片金属放到液体中形成一个电容器形状的液体电阻,而中间的液体即电阻的有效部分,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为1 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d=1 cm,把它们浸没在待测液体中。通过两根引线加上电压U,当U=6 V时,测出电流I=1 μA,那么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
解析:假设铂片A接在电源正极一端,则电流从铂片A通过液体流到铂片B,电流通过液体的长度d=1 cm,横截面积S=1 cm2。
根据电阻定律,可得
R=ρ
由欧姆定律,可得液体接入电路的电阻
R=
可得液体的电阻率
ρ=== Ω·m=6×104 Ω·m。
答案:6×104 Ω·m
B级——选考进阶
12.(2023·青岛二中期末)(多选)小强在探究定值电阻(该电阻的阻值不受温度的影响)两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当在该电阻两端加U=20 V的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I=5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阻的阻值为4 Ω
B.如果仅将电压升高到30 V,则通过的电流为6 A
C.如果仅将该电阻换成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则通过的电流应为2 A
D.当该电阻两端不加电压时,定值电阻的阻值应为零
解析:选AC 由欧姆定律得R== Ω=4 Ω,该电阻的阻值为4 Ω,A正确;由于该电阻的阻值不受温度的影响,则仅将电压升高到30 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应为I1== A=7.5 A,B错误;如果仅将电阻换为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由欧姆定律得I′== A=2 A,C正确;定值电阻的阻值是一定的,与其两端是否加电压无关,D错误。
13.如图所示,相距40 km的A、B两地架两条输电线,电阻共为800 Ω,如果在A、B间的某处发生短路,这时接在A处的电压表示数为10 V,电流表的示数为40 mA,则发生短路处距A处的距离为(  )
A.6.25 km B.12.5 km
C.25 km D.31.25 km
解析:选B 设A与B间距离为L,从A处到短路点距离为x。根据欧姆定律有Rx=,又由电阻定律有RAB=ρ,Rx=ρ,解得x=12.5 km,故选项B正确。
14.给装在均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加一电压,使通过水银柱的电流为0.1 A,若将这些水银倒入一个内径为前者2倍的玻璃管内,接在同一电压上,通过水银柱的电流为多少?(水银均充满玻璃管)
解析:设水银柱在两种情况下的电阻分别为R1、R2,对应的长度、横截面积分别为l1、l2,S1、S2,由电阻定律得
R1=ρ,R2=ρ
在两种情况下水银的体积相同,所以有l1S1=l2S2
又因为S1=πr2,S2=π(2r)2
所以S2=4S1,l1=4l2,
联立解得R1=16R2
由欧姆定律得U=R1I1=R2I2
所以I2=16I1=1.6 A。
答案: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