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22 16:21:01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一章第一节
HOME
TARGET
CONTENT
HOME
TARGET
CONTENT
课程标准
Curriculum Standards
地球在宇宙中
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太空探索
1.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2.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HOME
TARGET
CONTENT
运用图片,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运用图片,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ons
结合图片和视频,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注:视频来自央视新闻
千年来,流传着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夸父逐日、火神祝融等诸多神话传说,诉说着中国人对太空的向往。
那么,我们憧憬的璀璨太空究竟是什么模样?
HOME
TARGET
CONTENT
目录
Contents
Looking up at the starry sky
01
仰望璀璨星空
Exploring mysterious space
02
探索神秘太空
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星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
每颗星星都是宇宙中的一员,但都不是地球……
我们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 <恒星>
恒星 Fixed Star
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 就是一颗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系 Solar System
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行星 Planet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本身不发光的近似球状天体
地球 则是一颗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八大行星
Eight planets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
Q:按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如何快速记忆这八大行星?
别担心,有咒语……
注:图中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八大行星
Eight planets
注:图中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Q:地球旁边这个小星球是?
月球
地月系 Earth-moon System
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月球围绕地球运动
卫星 Satellite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月球 则是一颗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银河系 Milky Way Galaxy
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也只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
若放眼宇宙,银河系也只占一小部分……
可观测宇宙 Observable Universe
在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很多,统称为河外星系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组成了目前人类可观测到的宇宙
说一说: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可观测宇宙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统
其他行星系统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太阳系有多颗行星,为何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
作为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何特别之处?
P7活动: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1. 阅读表1.1,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
行星 距日距离 (以日地距离为1计算) 表面平均温度/℃
金星 0.72 >400
地球 1 15
火星 1.52 -63
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
表1.1 金星、火星与地球的比较
P7活动: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2. 收集资料,说说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不同,谈谈你对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家园的理解。
地球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大气和水
行星 大气主要成分占比(%)
氧气 二氧化碳
金星 -- 96.5%
地球 21% 0.03%
火星 0.13% 95%
金星
地球
火星
地球表面71%被液态水覆盖,金星和火星尚未发现表面存在液态水
HOME
TARGET
CONTENT
目录
Contents
Looking up at the starry sky
01
仰望璀璨星空
Exploring mysterious space
02
探索神秘太空
“万户飞天”
万户,原名陶广义,元末明初人。由于喜好钻研炼丹,会造火器,在历次战事中屡立奇功,因此被朱元璋赐名“成道”,封赏万户。
万户晚年潜心钻研火箭技术,一心想要飞天。有一天万户把47个“火箭”绑在一把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手持两个
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升空,再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众人劝他不要逆天而为,他说:“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我纵然粉身碎骨,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可惜万户没有成功,“火箭”在空中自燃爆炸,他从椅子上跌落,从此长眠万家山。
万户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注:视频来自央视新闻
1957年,苏联 发射了人类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如图),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
人类探索太空历程的重要成就
1961年
苏联“东方1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1969年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
1977年
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人类探索太空历程的重要成就
1990年
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
1997年
美国“旅居者号”火星车登陆火星
2010年
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中国探索太空成就举例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003年
“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16年
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2022年
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2007年
我国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
2021年
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太空探索的意义
1. 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
2020年,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成功获取1731克月球样品。
北京地质研究院对该样品进行详细研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矿物质,并将其命名为“嫦娥石”。
这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太空探索的意义
2. 太空探索有助于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利用“祝融号”火星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地质年代较为年轻的着陆区,发现了一种岩化的板状硬壳层,富含水硫酸盐等矿物,其形成过程可能与地下水波动有关。
这表明,亚马逊纪时期的火星水圈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加活跃。祝融号着陆区(以及火星北部平原的广泛区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
祝融着陆区富含硫酸盐的岩化硬壳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1.(A)“祝融号”着陆点地貌图。(B)“祝融号”巡视路线图。
太空探索的意义
3. 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同时,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思与学: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航天员需要克服低重力对身体的影响
月球大气十分稀薄,太空辐射强,易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辐射伤害
航天员还要面对剧烈的温度变化,以及没有水、氧气、食物、能源等生存必需资源的困难
P10活动:了解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1.收集我国太空探索某一方面的资料,将其阶段性成就填入下表。
2.结合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时间 阶段性成就
表1.2 我国太空探索 方面的成就
一期工程“绕”:(嫦娥一号、二号),2004年启动,发射月球轨道器/硬着陆器,在距离月球表面两千公里的高度绕月飞行,进行月球全球探测。
二期工程“落”:(嫦娥三号/玉兔号、四号/玉兔二号),2008年启动,发射月球软着陆器,降落到月球表面,释放一个月球车,进行着陆区附近局部详细探测,着陆器还将携带天文望远镜,从月亮上观测星空。
三期工程“回”:(嫦娥五号探路星、嫦娥五号),2014年启动,发射月球自动采样返回器,降落到月球表面后,机械手将采集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送上返回器,返回器再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开展相关研究。
四期工程“勘”:(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2021年启动,指“三步走”完成后对月球的科研活动。
中国探月
注:视频来自共青团中央
HOME
TARGET
CONTENT
目录
Contents
Classroom Exercises
课堂小练
1.图中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两侧的行星是( )
A.a和c B.c和d C.b和d D.d和f
2.若把地球和行星c的位置互换,则地球上( )
A.温度将大幅升高 B.陆地将会消失
C.将不会有大气 D.将会冰天雪地
B
探索宇宙奥秘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下图是太阳系模式图(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3.“Xida”星轨道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4.天文学家推测“Xida”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根本原因是该小行星( )
A.距离太阳太近 B.质量体积较小 C.公转周期太短 D.大气层太厚
D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22年9月13日发布公告,国际永久编号为529729号的小行星以西北大学命名,称为“Xida”星。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绕日运行周期约为5.3年。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5.地球在向木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穿越( )
A.水星轨道 B.小行星带
C.土星轨道 D.天王星轨道
6.与地球相比,木星( )
A.生命存在条件好
B.表面温度高
C.公转的周期短
D.体积、质量大
B
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我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未来,太阳将毁灭,地表冰封,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不料在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出了意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
7.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行星除地球外还有( )
A.金星 B.水星
C.火星 D.木星
8.之所以推测出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与中心天体距离适中 B.天体表面平坦
C.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 D.有肥沃的土壤
C
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2017年2月2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1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其中三颗位于宜居带内。图甲为“TRAPPIST--1系统”示意图。图乙中阴影区域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9.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10.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
12.太空探索中属于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
C.1971年第一个太空站“礼炮1号”
D.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
11.中国探索宇宙的过程按时间顺序是( )
C
D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课件说明】
地理课程内容从空间尺度的视角进行组织,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逻辑顺序,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本节是七年级开篇内容,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理环境,这是生命存在的首要条件,也是地理事物存在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地球在宇宙中”,二是“人类的太空探索”。前者介绍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并探究了地球为何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后者就重点介绍了人类重要的太空探索的成就。自古以来太空都是人类魂牵梦绕的地方,直到现代,人类探索太空才有了不少成就。而中国作为怀揣飞天梦的民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开启了自主的现代太空探索工程,到如今五十多年的时间,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
本课件以中国的千年飞天梦为主线,设计“仰望璀璨星空”和“探索神秘太空”两个主题,利用图文、表格、视频资料,脉络清晰地介绍中国飞天梦的缘起与实现,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加深学生对地球宇宙环境及中国航天发展的印象,在培养其综合思维的同时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怀。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和数据等资料,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结合图片和视频,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3、运用图片,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重点】
  1、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在太阳系中位置的描述;
2、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条件分析;
3、人类太空探索进展与意义的描述;
4、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举例。
【难点】
  1、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在太阳系中位置的描述;
2、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条件分析。
【课时内容】仰望璀璨星空和探索神秘太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几千年来,口口相传的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夸父逐日、火神祝融等诸多神话传说,诉说着中国人对太空的向往。我们憧憬的璀璨太空究竟是什么模样?我们生活的星球处在怎样的环境中?中国人是怎样实现千年的航空梦?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的第一课——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仰望璀璨星空
1、展示晴朗的夜空图像,简述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星星是恒星,而地球不在其间。
2、展示相关图文资料,解释恒星的特点,并指出我们熟知的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3、展示相关图文资料,简要介绍太阳系,并描述行星的含义,重点指出地球就是一颗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4、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图片,提问:太阳系中有几大行星?地球在哪里?引导学生按照距日远近认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并明确地球的卫星——月球以及小行星带的位置。
5、展示相关图文资料,随后介绍地月系,银河系,并指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的层级关系。随后组织学生说一说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引导学生通过画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可观测宇宙的关系,从而明确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
6、展示地球的图片,提问:太阳系有多颗行星,为何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作为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何特别之处?开展P7活动:了解地球是以人类生存的条件。
(1)展示表1.1,对比金星、地球与火星的距日距离以及表面平均气温,可总结出地球距日距离适中,表面平均温度最适宜人类居住。
(2)展示相关数据,对比金星、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主要成分占比,可总结出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地球的大气成分更适宜生物生存。
(3)展示相关图片,可得出金星和火星尚未发现其表面存在液态水,而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液态水,这为生命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由此,可归纳并强调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承转:面对神秘的太空,人类自古以来就心怀遨游九天的梦。早在明朝年间,我国就出现了“世界航天第一人”。)
二、探索神秘太空
1、展示相关图文材料,介绍“世界航天第一人”——万户飞天的故事。
2、展示相关图文材料,按时间线展示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空间探测器等成就。
3、展示相关图文材料,按时间线展示我国太空探索部分成就,如“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嫦娥一号”、“中国天眼”、“祝融号”和“天宫”空间站等成就。
4、展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探究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
5、开展思与学: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总结出宇航员探月需要克服低重力、辐射和生存必需资源短缺等问题。
6、开展P10活动:了解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展示中国探月工程的简要介绍,随后播放相关视频,了解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重要突破,完成相关表格,并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增强其国家自豪感。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梳理本节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仰望璀璨星空
1、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
2、地球所处的位置: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①适宜的温度;②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③充足的液态水
二、探索神秘太空
1、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
2、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3、太空探索的意义【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
找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