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认识“饶、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6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
3.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感受海水的美丽和海底生物的可爱。
4.能根据提供的图片,进行模仿说话。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感受海水的美丽和海底生物的可爱。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饶、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6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组织学生谈谈自己旅游途中见过的美景。
2.过渡: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板书:西沙群岛。
(1)出示地图,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教师将课题补充完整,指名学生读课题,指导读准“富、饶”的读音。提问:怎样的地方可以称之为一个富饶的地方 帮助学生理解“富饶"的意思。
初读课文,理清内容
1. 出示初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然后想-想: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哪些风景和物产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理清课文内容。教师板书。
提问: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
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海水的美丽
1.出示要求:大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西沙群岛的海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 引导学生圈出表示颜色的词,体会海水颜色的美丽。
(2)追问:海水就这么几种颜色吗 出示西沙群岛各色海水的图片,指名学生用“深......的、淡......的、浅......、水果+颜色”等形式说说看到的海水颜色,理解“交错”的意思
(3)提问: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帮助学生体会“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意思,感受海水的美丽景象。指导朗读句子。
2.提问:这么美丽的海水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指名学生交流。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画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海底山崖,峡谷和海水深、浅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美丽的海水形成的原因。
3.齐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海水的美。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海底生物的特点
1.出示要求: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海底的生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指名学生交流。追问:你是从哪此词句中感受到的 教师相机点拨。
(1)借助视频,体会珊瑚的美丽。
①指导学生抓住“各种各样”“有的.....有的像......”感受珊瑚的美丽可爱。
②播放珊瑚的视频,请学生欣赏后用“还有的像......”进行说话练习。
③请学生朗读描写珊瑚的句子。
(2)想象画面,体会海参的悠闲。
①指导学习多音字“参。提问:你生活中看到过或听说过什么“参”
②指导学生从“到处都是”“蠕动”等词语中读懂海参的数量多和行动可爱。
③引导想象说话:海参蠕动是怎样的 请学生朗读描写海参的句子。
(3)观察图片,体会大龙虾的威武。
①出示大龙虾的图片,引导交流: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大龙虾。
②引导想象说话: 大龙虾划动起来的样子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从“划过来,划过去”中感受大龙虾的威武。
3.多形式朗读段落,发现语句的表达特点。
(1)指名学生分句子朗读描写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句子。全班学生齐读。
(2)提问:作者是怎样把它们的不同样子写出来的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写的时候抓住了珊瑚的外形,让我们感受到了珊瑚的美丽可爱;抓住了海参、大龙虾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海参、大龙虾的不同特点。
(3)模仿说话练习。
①出示课后小练笔中的珊瑚图和海龟图,布置任务:你能模仿课文中写珊瑚海参或者大龙虾的方法,选择幅图说一两句话吗 学生观察图片,自由练说。
②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外形、动作等方面来说。
五、指导书写
1.出示“优、淡、浅、错、岩、挺",学生观察字形,交流书写注意点。
2教师重点指导“淡、挺”的书写“淡”右边的“炎”上,下两部分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上面“火”的捺要变成点。“挺”字的横折撒在竖中线上,捺要舒展。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交流评价。
5.学生抄写词语:位于、部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相互、交错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粪、辈”等3个生字,会写“刺、鼓”"等7个字,会写“成群结队、游动”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用几句话描述图中的景象。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1)教师报词语, 学生听写:
风景 优美 物产 丰富 相互 交错
(2)同桌互相批改,并订正写错的字词。
2.回顾内容。教师出示上节课的板书,引导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的鱼
1.自读第四自然段,了解段落意思。
(1)出示学习要求:大声朗读,想想第四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自读。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进行梳理并板书:鱼美、多。相机指导“一簇、红缨”的读音。
提问:你是从哪里读懂了鱼很美 学生自由读。指名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体会鱼美丽的颜色。
①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鱼颜色的短语“布满彩色的条纹”“一簇红缨”初步体会鱼的美丽。
②出示海底颜色美丽的各种鱼的图片,提问:你会用哪些词来介绍这些鱼的颜色 学生观赏后交流。
③指名读、小组读描写鱼颜色的句子。
(2)体会鱼奇特的样子。
①引导学生抓住“像插着好些扇子”“长满了刺”等短语体会鱼奇特的样子。
②引导想象: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指名读、齐读描写鱼样子奇特的句子。
(3)小结:这个段落从鱼的颜色和样子两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鱼群图。
3.提问:再读读这段话,你从哪里读懂了鱼很多 学生自由读。指名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引导学生抓住“成群结队”“有的....有的....有的......数不清”等,体会鱼的数量多。
(2)帮助学生理解“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也是讲鱼的数量极多。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3)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西沙群岛的鸟多
1. 请学生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每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并板书:海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2)提问:“海鸟多”鸟蛋多”“鸟粪多"其实都是在说鸟多。这段话中哪一句话是直接写鸟多 把这句话画下来。
(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像这样的句子就是这个段落的“关键句”。
2. 提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鸟多的
(1)指导学生从“茂密”“各种”“遍地’”“厚厚的”等词语中体会鸟多。
(2)指导学生朗读好句子。3.指名学生分句读。齐读段落。
四、看图写话,学习表达
1.出示课后小练笔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
2.引导:课文是怎么介绍海底生物的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抓住颜色和动作来写生物的样子;用“有.... ......... ....等句式来写海底生物的样子;....
3. 布置任务:请选择一幅图,把你看到的图中的景象用几句话写下来。
4. 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围绕“有没有将图片内容写出来”展开交流、评价。
五、回顾全文,介绍喜欢的部分
1.布置任务:西沙群岛有那么多的物产和优美的景色,你最喜欢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
(1)教师播放无声音的西沙群岛风景视频(海水、海底、海岛),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板书的提示尝试为视频配音。
(2)指名交流,引导学生围绕“自然大方”“内容清楚”两方面进行评议。
2.同桌互相介绍、交流。
3.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的生物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颜色 样子 数量)
海岛上的鸟 海鸟多 鸟蛋多 鸟粪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