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
第9和10课---政权并立(民族关系与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
北宋:中央集权(军权、财政、行政、监察)
原则:分化事权、崇文抑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王安石变法(目的、措施、评价) 原则:强化国家管理
南宋:沿袭北宋、地理优势、经济发达、示弱称臣
辽:因俗而治(南北面官制)
夏:蕃汉联合
金:猛安谋克(兵农合一)
元:地方治理(通讯、行省制度)
边疆治理(宣政院、北庭都元帅府、澎湖巡检司)、四等人制
民族关系:
北宋和辽(澶渊之盟、岁币) 北宋和西夏(宋夏和议、岁赐)
北宋和金(靖康之变)
南宋和金(宋金和议、岁贡) 注:51、53页两个形势图
金灭辽、北宋 蒙古灭西夏、金、南宋
第11课---经济新变化
1.经济发展新高度
农业:(稻麦和棉花)、边疆开发
手工业: 制瓷业(五大名窑)、冶矿业(煤)、印刷业
商业:(榷场、纸币、外贸、城市)
2.经济重心新转移
3.社会新变化:价值观和心态、政府放宽约束、人身关系松弛
第12课---文化新气象
儒学新发展---理学和心学
文艺新形式---宋词和元曲、话本、书法、绘画
科技新成就----三大发明和三本书
汉化新阶段----民族文字、女真进士科、翻译、修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社会转型、承古萌新
政治:(承古)专制登顶僵化腐朽(内阁、厂卫、密折、军机处
(萌新)经略边疆奠定版图
经济:(承古)重农抑商、闭关海禁、腐朽分化
(萌新)高产作物、农业结构、晋商徽商、市镇繁荣、雇佣劳动、
白银内流、人口膨胀
文化:(承古)陆王心学、中学西渐、文字刑狱
科技巨著、典籍编纂、八股取士、
(萌新)早期民主、西学东渐、小说戏剧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宋代的宗室、外戚、宦官等各种非理性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抑制,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
A.文官政治的发达 B.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
C.科举制度的完备 D.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
3.“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4.《云麓漫钞》中记载,宋金议和后,南宋朝廷认为“边患”消弭,便着力发展内部经济,“务与民休息,禁网疏阔,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这深层次地反映了( )
A.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 B.南宋租赁经济盛行
C.经济再发展动力不足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5.《大夏国葬舍利碣铭》为西夏碑铭,记载了元昊为安放佛舍利而建造连云宝塔之事。碑文由元昊重臣汉人张陟署名“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臣张陟奉制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元昊所用臣僚均为汉族儒士 B.西夏的相权威胁皇权
C.西夏以宗教维系上下级关系 D.西夏仿宋建立官制
6.在辽国境内,契丹语和汉语都是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契丹文字除了被用来书写官方文书、碑碣、书状、印信等外,也被用来翻译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这反映出辽国( )
A.注重汲取汉族文化 B.与南宋文化交流频繁
C.境内民族交融加强 D.推行文化强国的政策
7.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说法正确的是( )
A.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 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是金灭南宋的重要保障 D.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
8.“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据此判断,“它”的设置( )
A.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较好地发挥了地方的独立自主
C.标志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成熟 D.改变了绝对专权的政治大环境
9.忽必烈即汗位后,立即遣使进藏清查户口,设立大小驿站共35处,此后还多次赈济贫困站户。此举旨在( )
A.改善当地交通闭塞状况 B.强化对边疆的行政控制
C.打通东西方间国际商路 D.促进汉藏文化交流传播
10.早期契丹贵族的墓葬中,葬具多用石棺,陪葬品中模仿皮囊的鸡冠壶数量众多,还常伴有成套的武器及完备的马具。中晚期契丹贵族墓中,葬具多用木椁,鸡冠壶被黄釉瓷器和景德镇影青瓷等取代,马具简化,武器消失,仿木建筑和斗拱壁画增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B.游牧生活的消亡 C.契丹贵族生活奢靡 D.民族文化的交融
11.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情形,到明代演变成“湖广熟,天下足”。原来苏州及常州等粮食输出区,反而由湖北、湖南购买米粮,成为粮食输入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B.多个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
C.长途贩运的日益兴盛 D.江南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12.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朝政府在江南地区设立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后虽取消,但到成宗时依然执行江南岁输木棉布等物的政策。这折射出元朝江南地区( )
A.农民赋役异常沉重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棉花种植受到重视 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升
13.宋元丰年间,政府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外贸法规《市舶法》,它规定:外船入港后,市舶官员登舶验货,按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交政府;“禁榷”物资由市舶司统购包销;“博易”物资由中外商人市价买卖,运销内地。这反映出当时( )
A.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B.中外朝贡贸易体制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确立工商皆本思想
14.朱熹主张教育要培养“明万事而奉天职”的人。“万事”即社会上的一切人事:大则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小则视听、言动、周旋、食息等动作。“天职”就是一切人事都是人分内所应当做的。由此可知,朱熹主张培养( )
A.遵守三纲五常的人 B.具有全面素养的人
C.恪守忠孝观念的人 D.懂得格物致知的人
15.有学者指出“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材料旨在强调三大发明( )
A.改变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经济结构 B.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C.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近代化的开端 D.摧毁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半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二 黄仁宇先生曾经说:“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的“显著”的新变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把兵权收归中央,地方赋税转运中央,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北宋时期在地方设置通判,④不符合题意,故B,C,D三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统治特点。根据材料“非理性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受到比较成功的抑制”可知,宋代的官僚机制对宗室外戚等权力形成一定的制约,这是宋代官僚政治运行成熟,文官政治发达的结果,故选A项;宋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故排除B项;科举制的完备只是文官政治发达的表现之一,故排除C项;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也是文官政治发达的表现之一,故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天下财利”“以通天下之利”可知,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以通天下之利”的目的不符,均排除。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可知当时富商相继兴建商铺以出租牟利,并没有把资金投入到再生产中,这表明了该时期经济再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故选C项。A项不合题干主旨。B项曲解了题干“赁金日增”的信息。D项表述正确,但题干并未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西夏的统治。根据材料“右仆射兼中枢侍郎平章事臣张陟奉制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夏模仿北宋官制,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西夏模仿宋朝制度建立官制,没有体现元昊所用臣僚的特点,且“均为汉族儒士”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西夏效仿宋朝官制的问题,无法得出西夏相权威胁皇权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西夏通过宗教维系上下级关系的信息,故C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辽国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其将汉语和契丹语用作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而且翻译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说明当时的辽国注重吸收汉族文化,A正确;南宋与辽国并不是同时期的政权,排除B;民族交融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答案:B
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根据题干中“具有双重性”“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可知,这是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标志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成熟,C项正确。A项是郡县制的意义;B项与分封制下诸侯国具有独立自主性相符,排除;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不可能改变君主专制的政治大环境,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的统治。由材料“立即遣使进藏清查户口,设立大小驿站共35处,此后还多次赈济贫困站户”可知,忽必烈统一全国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控制,故选B项;忽必烈的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的统治而非改善交通状况,故排除A项;东西方的国际商路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汉藏文化交流,是影响而非目的,故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交融。“葬具多用木椁”,陪葬品出现黄釉瓷器和景德镇影青瓷,这些都是汉民族的风俗,由此可知契丹族的丧葬风俗中吸收了汉民族的因素,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融,故选D;契丹族丧葬风俗中出现汉文化的元素不能说明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和游牧生活的消亡,排除A、B;仅根据契丹贵族墓中的陪葬品不能说明契丹贵族生活奢靡,排除C。
11.答案:B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农业的发展。由材料“元朝政府在江南地区设立了……木棉提举司,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可知政府通过设立“木棉提举司”,并颁布一些政策促进棉花种植的推广,说明元朝江南地区棉花种植受到重视,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农民的赋役,排除A项;明朝以后,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棉花种植的重视,并未提及农业生产商品化的程度,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北宋政府制定《市舶法》,以规范不同种类的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故选A项。材料信息显示,外贸商品不仅有“贡品”,还有“禁榷”物资和“博易”物资,故B项表述片面,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南方的经济地位,故C项错误;自战国商鞅变法以来,封建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14.答案:B
15.答案:B
16.(1)品质:诚信、轻利重义。
表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钱币铸造量大,并开始出现纸币;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城市兴盛。
(2)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