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期末复习专题四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期末复习专题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2 19:56:54

文档简介

历史期末总复习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时代特征
阶段特征:
政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统一多民族冯家国家更趋稳定,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自守政策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文化:承古萌新: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成就,文学、绘画、戏剧、科技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彭家,“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时代趋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危机。
二、高频考点填空
1.明朝:通过 废除丞相制度和明成祖 ,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奏折制度:特点:迅速、机密。作用: ,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3.雍正帝时, 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特点:简、速、密。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4.明朝宦官专权。根本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①司礼监获得了批红的权力。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5.明朝中期起:(1)农业:①新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 的种植提高了粮食总产量。②江南等地区经济作物品种繁多。③粮食生产中心移动, 。④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出现了农林牧副渔综合生产的雏形。
(2)手工业: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即 。
(3)商业:1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白银成为主要货币)。②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 。③徽商、晋商等 崛起。
6. 的传统小农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7.陆王心学:明朝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 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①宇宙观:心即理也。②伦理观:致良知。③认识论: 。
评价;隐含一定的 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8.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1)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2)主张:批判地继承儒学思想,反对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反对 ,主张 ;主张 。李赞(明末):提侣个性自由;反传统、反教条。
(2)影响: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影响了近代早期民主思想。
9.西学东渐。时间: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意大利人利玛窦等。
概况: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如徐光启)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评价: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10.“海禁”与闭关锁国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影响: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②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1.列举这一时期四个科技名人及作品: 、

习题训练
1.明清时期,出现大量“商书”,如明代壮游子《水陆路程》、清代崔亭子《路程要览》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由京城至各地、各省之间的交通线、所经站名、里程等,并有沿途的风俗物产介绍。据此可知当时(  )
A.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B.重农抑商逐渐松弛 C.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D.国内市场开始形成
2.朱元璋是一位比较勤政的皇帝。他即使“昧爽临朝,日宴忘餐”还是招架不了,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废宰相 B.设内阁 C.设军机处 D.密折奏事
3.乾隆朝入值军机大臣大多为六至七员,嘉庆朝则以四至五员为常。乾隆朝,军机章京的选任范围是内阁及各部院衙门司员。嘉庆时,不但确定了军机章京的员额,而且皇帝开始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这反映了清朝军机处(  )
A.人员构成复杂 B.日益完善,备受重视 C.其官员随时增减 D.大臣的职责不够明朗
4.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5.据《明史》记载,洪武年间本有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但后被明太祖斥责还乡,且终生不用;太祖甚至还制作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明太祖此举(  )
A.平衡了宦官与宰相矛盾 B.试图阻止宦官进入宫廷
C.意在防范宦官专权的局面 D.根除了君主专制的威胁
6.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
1570-1579年 28.5万两
1580-1589年 88.9万两
1590-1599年 70.3万两
1600-1609年 104.1万两
1610-1619年 103.7万两
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
A.手工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大进步 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 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7.明清之际,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大胆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的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黄宗羲 D.李贽
8.明代一直保持着“尚书不入阁”的惯例,正德以降“尚书入阁”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到高拱与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形成内阁对六部的完全压制。这反映了明代( )
A.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B.中枢运行体制异变
C.内阁地位高于六部 D.内阁首辅权力失控
9.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
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10.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11.明清时期,在小说《醒世姻缘传》中,晁夫人以她对家人、族人、朋友等的仁爱之心,展示了仁者的道德风范;在小说《林兰香》中,燕梦卿是舍身救父的孝女,是割指救夫的贤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反映了(  )
A.明清思想专制的加强 B.儒学观念影响文学创作
C.小说开始逐渐世俗化 D.官方重视民间道德教化
12.有学者认为,明清山西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捐输助饷;购置土地;转化为高利贷资本;窖藏;作为宗族活动和封建慈善事业开支;奢侈消费。这导致 ( )
A.商业资本大量转化为产业资本 B.晋商成为当时实力最雄厚商帮
C.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 D.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缓慢而滞后
1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  )
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
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 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14.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
A.阻碍了当地社会进步 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C.破坏了民族团结 D.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15.我国社会经济史学主要奠基者之一、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曾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图片和所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太湖地区的丝织业始终居全国之首 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C.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海港集聚地 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成为其他地区范本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周易》 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诚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哪些基本内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在限制君权方面的主张。
(3)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未能开拓新路的原因。。历史期末总复习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时代特征
阶段特征:
政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统一多民族冯家国家更趋稳定,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自守政策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文化:承古萌新: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成就,文学、绘画、戏剧、科技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彭家,“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时代趋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危机。
二、高频考点填空
1.明朝:通过 明太祖 废除丞相制度和明成祖 设内阁 ,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奏折制度:特点:迅速、机密。作用: 提高决策效率 ,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3.雍正帝时, 军机处 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特点:简、速、密。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4.明朝宦官专权。根本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①司礼监获得了批红的权力。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5.明朝中期起:(1)农业:①新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 玉米、甘薯 的种植提高了粮食总产量。②江南等地区经济作物品种繁多。③粮食生产中心移动,“湖广熟,天下足”④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出现了农林牧副渔综合生产的雏形。
(2)手工业: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即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3)商业:1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白银成为主要货币)。②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 工商业市镇 。③徽商、晋商等 地域性商帮 崛起。
6. 自给自足 的传统小农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7.陆王心学:明朝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①宇宙观:心即理也。②伦理观:致良知。③认识论: 知行合一 。
评价;隐含一定的 平等和叛逆 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8.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1)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2)主张:批判地继承儒学思想,反对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反对 君主专制,主张 工商皆本 ;主张 经世致用 。
李赞(明末):提侣个性自由;反传统、反教条。
(2)影响: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影响了近代早期民主思想。
9.西学东渐。时间: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意大利人利玛窦等。
概况: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如徐光启)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评价: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10.“海禁”与闭关锁国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影响: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②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1.列举这一时期四个科技名人及作品: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习题训练
1.明清时期,出现大量“商书”,如明代壮游子《水陆路程》、清代崔亭子《路程要览》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由京城至各地、各省之间的交通线、所经站名、里程等,并有沿途的风俗物产介绍。据此可知当时( A )
A.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B.重农抑商逐渐松弛 C.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D.国内市场开始形成
2.朱元璋是一位比较勤政的皇帝。他即使“昧爽临朝,日宴忘餐”还是招架不了,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
A.废宰相 B.设内阁 C.设军机处 D.密折奏事
3.乾隆朝入值军机大臣大多为六至七员,嘉庆朝则以四至五员为常。乾隆朝,军机章京的选任范围是内阁及各部院衙门司员。嘉庆时,不但确定了军机章京的员额,而且皇帝开始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这反映了清朝军机处( B )
A.人员构成复杂B.日益完善,备受重视 C.其官员随时增减 D.大臣的职责不够明朗
4.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B  )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5.据《明史》记载,洪武年间本有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但后被明太祖斥责还乡,且终生不用;太祖甚至还制作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明太祖此举( C )
A.平衡了宦官与宰相矛盾 B.试图阻止宦官进入宫廷
C.意在防范宦官专权的局面 D.根除了君主专制的威胁
6.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
1570-1579年 28.5万两
1580-1589年 88.9万两
1590-1599年 70.3万两
1600-1609年 104.1万两
1610-1619年 103.7万两
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D)
A.手工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大进步 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 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7.明清之际,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大胆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的思想家是(D  )
A.董仲舒 B.朱熹 C.黄宗羲 D.李贽
8.明代一直保持着“尚书不入阁”的惯例,正德以降“尚书入阁”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到高拱与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形成内阁对六部的完全压制。这反映了明代 ( B )
A.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B.中枢运行体制异变
C.内阁地位高于六部 D.内阁首辅权力失控
9.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D)
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10.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D)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11.明清时期,在小说《醒世姻缘传》中,晁夫人以她对家人、族人、朋友等的仁爱之心,展示了仁者的道德风范;在小说《林兰香》中,燕梦卿是舍身救父的孝女,是割指救夫的贤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反映了( B )
A.明清思想专制的加强 B.儒学观念影响文学创作
C.小说开始逐渐世俗化 D.官方重视民间道德教化
12.有学者认为,明清山西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捐输助饷;购置土地;转化为高利贷资本;窖藏;作为宗族活动和封建慈善事业开支;奢侈消费。这导致
A.商业资本大量转化为产业资本 B.晋商成为当时实力最雄厚商帮
C.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 D.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缓慢而滞后
1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 D )
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
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 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14.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B )
A.阻碍了当地社会进步 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C.破坏了民族团结 D.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15.我国社会经济史学主要奠基者之一、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曾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图片和所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B )
A.太湖地区的丝织业始终居全国之首 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C.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海港集聚地 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成为其他地区范本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周易》 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诚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哪些基本内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在限制君权方面的主张。
(3)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未能开拓新路的原因。。
17.参考答案(1)基本内涵: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俭节约;爱国爱民。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影响(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统治者的积极倡导。
(2)主张:君臣平等;君臣共治;设置宰相;设立学校议政。
(3)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闭关自守,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思想:封建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思想专制加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