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二:做好情节题
(解析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
一片苍茫
戴涛
白生要去茫县做知县,至恩师大学士多举府上辞行。待白生坐定,多举便让人端上一盘水果,问白生:“可识得盘中为何物?”白生细细打量一番,说:“状如梨,梨有皮,或黄或青,而此果似无皮,白如雪,透如水,学生真不知何方仙果。”
多举抚掌大笑,说:“这亦是梨,名晶梨,产地即是茫县。”他拿起一只递给白生,白生接过梨来,小心翼翼张开嘴,未等劲咬,只听得一声脆响,一股清香扑鼻,一股甘甜沁脾。
“好梨好梨。”白生情不自禁脱口叫道。多举说:“当今从皇亲国戚到满朝文武非此梨不吃,茫县可真是个好地方哟。”白生忙跪倒,学生一定不辜负恩师之厚望。
烟花三月,白生起程。一路春色诱人,白生无心恋景,很快便到了茫县。此时一班县衙的官吏幕僚和当地的乡绅名士己迎候多时,寒暄过后便请白生到鸿运楼洗尘。酒过三巡,店小二端上一碟水果,白生见是苹果,随口问道:“咦,茫县不是盛产晶梨么?”小二却面露难色:“禀大人,小店什么新鲜果子都有,就是未备晶梨。”白生说:“入其乡则随其俗,我偏就稀罕这遍地都是的土产。”
听得此言店小二却急了:“禀大人,这晶梨如今实在是想买也买不到了。”白生好生纳闷,便看坐在身旁的县丞汪过,汪过立刻端起酒杯说:“我等还是一起敬白大人一杯吧。”众人也都纷纷应和着祝白大人平步青云。白生于是糊里糊涂地举杯。待酒足饭饱,已是掌灯时分。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白生赶紧升堂。新官上任,自然要漂漂亮亮地审他几件案子,可白生在堂上正襟危坐了一整天,不见一人来告,而且一连三天皆如此。第四天,白生实在觉得无聊,便喊了退堂,然后换了便服一个人悄悄出了县衙,策马朝乡间跑去。茫县多丘陵,举目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此时一片雪白,清气四溢,悦人眼目。待马跑近,但见一株株一人多高的梨树枝繁叶茂,盛开着朵朵娇嫩的小自花,更有无数蜂蝶翩翩起舞,煞是好看。白生看得如痴如醉,连连喝道:“美景美景!”
这时,不知从哪儿跑出一男童,上前来捉蜜蜂。捉到后便立刻将蜜蜂撕成两段,随即放到嘴边贪婪地吮着。
白生问:“你吃什么?”男童答:“蜂蜜。”
白生说:“可这小生灵却被你无端弄死了。”男童说:“我饿。”
白生大怒:“饿,你回家吃饭呀!男童说:“家里没有饭。”
白生这才注意到眼前的男童竟是如此瘦弱。
白生随着男童到了他家。几排东歪西倒的茅屋,其中一间,推门进去,白生一惊,四壁空空,只有土炕上躺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白生问男童:“这是你爷爷吗?”
男童答:“这就是我爹。”白生又是一惊。
从男童家出来,白生又踏进另一间茅屋……当白生离开村寨,心沉得如同铅坠,抬头西望,残阳如血,遍地的梨花也是般红殷红的。
你说每户上交一筐梨给朝廷也算不得什么,可你知道么,这晶梨多么刁钻古怪,三亩地一粒粮食没种,全种了梨树,也只能收得这一筐好梨。
你问我这日子是怎么过的,挑剩的孬梨到外边换得半年的杂粮已是大幸,余下的日子就靠要饭了。
回到县衙,白生将县丞汪过叫到书房,阴沉着脸问道:“汪大人,你可知道百姓为梨遭的罪?”汪过说:“知道。”白生说:“就没办法么?”汪过说:“有,白大人,您把梨伺候好喽,早点儿像您的前任那样离开茫县,此外别无他法。”
白生沉默无语。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金秋十月,晶梨收获的季节。今年的梨格外好,个儿大肉嫩透着水灵。衙门上下忙得不亦乐乎,总算把梨收齐了,一个不落全装了船。按惯例,该由县丞押运进京,临行前白生突然对汪过说:“这趟不劳你的驾了,我亲自走一趟。”汪过淡然一笑,自当相让。
一月有余,运梨船终于回归。不出汪过所料,白生果然没有回来。又过了数天,来了个新知县。汪过旁敲侧击地打听白大人,谁料竟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白生送到朝廷的梨不知何故竟然又酸又硬,于是白生被打入大牢。
腊月二十八,官文传来,茫县砍去所有梨树,永不得再种。百姓闻听此讯,雀跃欢呼,奔走相告,个个操起砍刀奔向自家梨园。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
是夜,天地一片苍茫。
1.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请你围绕这一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参考答案】1.作品以“晶梨”为线索,讲述了白生辞别恩师认识晶梨、洗尘时无晶梨可吃、微服出巡知道百姓种晶梨而无粮可吃;县官送梨有去无回、上贡梨树永不再种等情节。 7.①有情有义。白生临行前拜见多举,示其不敢忘恩。②胸怀志向。白生到任第二天即投入问案,并微服私访,示其想要有所作为。③关爱百姓。白生挨家挨户走访民情,示其能够体恤下情,可见其对百姓的一颗爱心。④足智多谋。白生能用自己的方式使百姓摆脱“梨灾”,可见其处事有智谋。⑤舍生取义。白生为了百姓的利益敢于冒犯龙颜、蹈死不顾,可见其有舍生取义的大勇。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线索和小说情节的把握能力。
本文的开篇就写到白生去多举府上辞别的时候,多举就拿出了茫县的特产“晶梨”,从而引出了后文的情节;然后写到白生来到茫县之后,官吏幕僚和乡绅名士为白生接风洗尘,酒过三巡,白生想要吃晶梨却被告知没有准备晶梨。然后写到白生微服出巡,见到漫山遍野的梨花,却发现百姓为了种梨树无粮可吃。接着写到白生护送晶梨进京,却有去无回,被打入大牢。最后写到朝廷下令茫县砍去所有梨树,永不得再种,百姓欢呼相告。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
山月不知心里事
周克芹
脱下汗湿的灰布衣服,换上一件崭新的月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容儿跨出小屋。
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丝瓜是娘种的,牵牛花是容儿种的。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如今藤儿爬起来,这派势可壮了,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
容儿在院墙下站了站。她已经忘记了牵牛花的委屈;就算还没忘吧,她也不计较这件事情了。近日来,她心头装着更大的委屈。
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的朦朦胧胧。
容儿和巧巧约好去看小翠。朦胧的月光照着两个姑娘,她们顺着一条拐了弯的田坎往前走去。
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
“你没对我说过,你在写小说。”
“我怕你呢。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
“去去去……别说了。”容儿狠狠地拧了她一把。月亮在水田里慢慢移动,伴着她的缓缓的脚步。容儿看看天,天上的浮云已不知去向。
容儿想起小翠的哥哥,那个“怪人”!那些青年们,上过学,除了一年四季庄稼经,他们心里装着比父母兄嫂更丰富的东西。他们给农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在这个大队,小翠的哥哥读的书比谁都多,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等。起初大队支书都反对他。他因此得罪了一些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可他满不在乎,社员们不反对他,一年下来,大家都得到了好处,那些记恨他的人也少了。
转过田角,容儿听到“嚓嚓”的响声。有人还在那儿挖地。麦桩地里站着一个男的,光着膀子,拄着一把锄头。容儿望着他,月光下,他显得很矫健。其实呢,他的相貌平常,个子也不高。
这会儿,他已经认出了两人。“二位到哪儿去呀?”
巧巧的嘴不让人:“嗨,你好哩!你妹子明天就出嫁了,你不在家里帮忙?”
那人依然笑着。容儿想问:“你为什么在这儿挖地呀?这不是你们家的包产地呀。”小翠曾告诉过她:“我哥假积极,没人包的山坡地,他包。累死我们了。”
“正好,我有些事要给你们说,在田埂边坐一会儿吧。”明全说着,把单衣披在肩上。
三人坐在田坎上。容儿盯着面前的田水,她又看见水里的月亮了。刚才,她走,月儿也跟着走,这阵她坐下,月儿也不走了,就这么静静地守候在身旁,等待着她。
明全点燃一支纸烟,问:“巧巧,你的小说快发表了吧?”
“还没有写完呢。”
“还没写完?不就只差个结尾了嘛。”明全说,“小说里那家人有什么变化,你如实地写出来就好了嘛!那个儿子大变样了,还娶了媳妇。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回,据说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克’啦,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儿女去安排!那个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衬衣是月白色的……这个结尾不是很真实么?容儿,你说真实不真实?”
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不知怎么的,她愿意在这潮湿的田坎上多坐一会儿。听凭清风吹拂她滚烫的面颊。
近两年,容儿家里的生活明显变化。然而,却只有在今夜,在此刻,对于变化了的生活,她才强烈地感觉到了。
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么?”
明全笑着说:“自从生产责任制搞起来以后,大家都不再缺口粮了,这是第一步。现在……我要转告二位:明天晚上吃过夜饭到大队开会,研究科研组的工作。”
巧巧忙说:“科研组不是都散伙了嘛!”
“嘿嘿嘿,这事儿该我做检讨。不能散。还要办一个农业技术夜校,把青年们组织起来学习科学技术。”
容儿突然插嘴问:“是么,这是真的么?”
明全认真地说:“今天支委会上决定的。你们的忧虑,也是当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级注意到了。”
容儿依旧淡淡地说:“注意到,就好了。”暗地却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
明全说:“不过,科研组不能像过去那样吃大锅饭。”
容儿答道:“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
明全忙说:“当然,也不会叫你们吃亏。”他说罢,纵声大笑起来。这笑声有一种力量,冲击着这初夏夜晚的宁静。
一个老汉拄着棍走过来了。容儿认得老汉姓马,同时,她忽然想起:马大爷的老伴害病进了医院,儿女都到医院服侍老母亲去了,土地没有人来种。“这个怪人!”容儿心里这样说。
马大爷和明全说什么,容儿完全没听。她望着明全那消瘦下去了的脸频,心中暗暗责备起自己来。而那种讨厌的委屈情绪,已随着清风,在宁静的月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呆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
矮墙里,满院子如水的月光。
(有删改)小说中“写小说”的情节设计颇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与小说本身的内容形成呼应,补充了容儿的家庭、职业等信息,使情节更加完整;
②丰富了容儿能干、追求进步的形象,人物更加立体饱满;
③更好地表现容儿一家的变化,折射改革开放下的农村变迁;④叙事灵活,增加叙事的层次感,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原文“我怕你呢。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可知,容儿的母亲自私,哥哥又穷又懒,自己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与小说本身的内容形成呼应,补充了容儿的家庭、职业等信息,使情节更加完整;
结合原文“容儿答道:‘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呆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可知,丰富了容儿能干、追求进步的形象,人物更加立体饱满;
结合原文“小说里那家人有什么变化,你如实地写出来就好了嘛!那个儿子大变样了,还娶了媳妇。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回,据说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克’啦,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儿女去安排!那个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衬衣是月白色的……这个结尾不是很真实么?容儿,你说真实不真实?”可知,更好地表现容儿一家的变化,折射改革开放下的农村变迁;
结合原文“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巧巧的嘴不让人:‘嗨,你好哩!你妹子明天就出嫁了,你不在家里帮忙?’”“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么?’”“巧巧忙说:‘科研组不是都散伙了嘛!’”可知,穿插巧巧的内容,叙事灵活,增加叙事的层次感,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飞翔的故事
李浩
事实上,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县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的蜀国。只是,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
他不思蜀。他不听蜀乐,不读和蜀有关的书籍,同时也尽可能地不近自己旧日的蜀臣,就是他们在求见自己的时候,安乐县公也总是寻找理由推脱:就是见了,他也是一副憨直、木讷的样子,只和你谈文学、绘画、吃到的食物,而且时不时冒一两句极为愚蠢的傻话。“唉,我们的皇帝已经不再想他的蜀国啦。”他旧日的大臣们泪流满面,大幅度地摇着自己的头。
如此过了一年,一年。他装得很像,甚至连他自己在后来的时间里都相信了,他本是不思蜀的,他已经安于现在的境遇真正地安乐了起来,他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木头:是的,他的脑袋里塞满了木头,在晚年,身躯肥胖、走起路来总爱气喘吁吁的刘禅迷上了根雕,他带着自己的仆人、侍卫和乐师一起漫山遍野地寻找,寻找各式可以雕刻的树根,然后将它们拉回自己的安乐县公府。“你们看,你们看!”刘禅一副天真而欢乐的样子,
“它们多棒!我今天一定能吃掉三个馒头!”
就在他沉迷根雕的那段时间里,强大的曹魏王朝急速崩塌,此时的皇帝已是司马炎,不过,这一巨大的变化对他刘禅的影响却是微小的,不过是侍卫、仆人和乐师更换了几个人而已。新来的待卫与仆人继续跟着他上山挖树根,继续把那些废弃的雕塑送进灶膛。已经这么多年,没有人真正地注意到刘禅的生活,包括他的那些自顾不暇的旧臣们。
说无人注意似乎也有点儿不妥,这一日,一位名重京城的道士受武帝司马炎之托前来探望刘禅,刘禅自然不敢怠慢。他端出了好茶,点燃了府里面最昂贵的香,并兴致勃勃地领着道士参观了他的收藏室。气喘吁吁的刘禅走得很快,他总是急于知道这位道士的看法:“先生,你看你看,这个是不是好?我告诉你,我还有好的!把它弄到这样,我可费劲啦!先生你看看,你再仔细地看看……”
周围并无耳目。道士还是坐下来,用手里的拂尘轻轻地把椅子上的尘土擦拭了一下,然后盯着刘禅的眼睛:“安乐县公啊,你还是百密一疏,你知道自己疏在了哪儿吗?”道士用拂尘在空中扫了一下,“你所雕出的,都是鸟。各种的鸟。它们当然透露了你的心思。”
“什么心思?我不明白,请先生明示。”
道士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喝下了刘禅亲手奉上的茶。“味道并没你说得那么好。唉。”临走的时候,道士悄悄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没事的时候,安乐县公可以浏览一下。或许有些用处。”
“我不看。”刘禅气喘吁吁地摇头,“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我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儿,我就是不爱看书……”
书还是被留了下来。刘禅在道士走后不久,便坐在角落里一个人专心地看起来。
刘禅的晚年,在完成他的根雕和对这本没有记载的书的阅读中度过。后来,他更老了,即使不去爬山单单坐在床上就忍不住气喘吁吁,根雕的嗜好也就停了下来。但他还是习惯躲进自己的收藏室,一遍遍抚摸自己雕成的鸟。它们的翅膀都是张开的,尽管刘禅的雕工实在难以恭维,但每个看到这些根雕的人都能看得清楚,他雕的是正在飞翔的,鸟。
尽管安乐公府后面的波涛汹涌始终未曾对刘禅的生活有太多波及,但,他的最后时刻还是一天天临近。躺在床上不能移动的刘禅患上了一种怪病,他的皮肤似乎在慢慢地硬化并且一点点变白,他的王妃用手敲击,变硬的皮肤竟然会有敲击蛋壳那样的声响。刘禅告诉王妃,在他死后先不要声张更不要下葬,就让他在床上这样躺着,他的身体会慢慢地变成一枚鸟蛋一样的东西。再过上六七天,他就会在蛋壳中重生,变成一只鸟。“我要,飞回我的蜀,蜀地去。”
“您是不是在发烧?我给您倒点水来。”
“不,我不是在说胡话。你要相信我,这是真的,这也是我唯一的希望啦。”
“可是,您怎么会这样想……我无法理解也无法相信。”
“你还记得前几年来过的道士么?他送给我一本书。我是按照书里说的……”
刘禅说得没错儿,在他死后,他的身体慢慢地萎缩,变白,变硬,变成了一枚看上去有些硕大的鸟蛋。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王妃也真的没有向外发丧,她只是说,安乐县公病得不轻,而且怕受风寒不能见人,包括侍卫和仆人都不能见。她要求厨师每日做好的饭就给她送到门口,她会极为小心和精心地喂给这个病人。厨师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她。
一天。一天。
到了第七日。可是蛋壳里始终没有动静。一直守在一侧一眼不眨的王妃当然心急如焚,她不知道自己迎接的将是什么,她不知道,刘禅会不会真的“破壳而出”并变成一只鸟。早晨,正午,黄昏。一直到半夜,这枚石头一样的“蛋壳”终于有了动静,它从一处裂开一道缝来,露出了一段极像鸟的喙,带着淡淡的黄色。“啊,真的是啊!”王妃自然是兴奋不已,她用更大的专注盯着,盯着这只鸟继续破壳。
夜半,蛋壳终于裂开,一只很小的雏鸟从壳里面钻出来。“我的王……”王妃抚摸着雏鸟身上湿漉漉的绒毛,心里泛起一丝丝的失望。它竟然这样小,这样弱。它竟然,一身的绒毛,它们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看来,她还需要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将这只鸟慢慢养大才行。
(有删改)
小说结尾写刘禅化为一只鸟,并特别突出了其弱小,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答案】①人物形象更丰满,凸显了刘禅小心谨慎、弱小的形象;
②深化主题,揭示出想飞翔却没有做飞翔准备的矛盾,令人深思;
③符合情节发展内在逻辑,增强小说艺术的真实性;
④打破读者心理预期,给人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能力。
从人物塑造看,刘禅化作的鸟是“很小的雏鸟……它竟然这样小,这样弱。它竟然,一身的绒毛”,这是刘禅形象的缩影,凸显了刘禅小心谨慎、弱小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从主旨看,小雏鸟的样子“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揭示出想飞翔却没有做飞翔准备的矛盾,暗示刘禅一心渴望回到蜀国,但没有真正去努力、去行动,也就是没有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这点令人深思,从而深化主题;
从情节发展看,刘禅雕鸟,道士给书,最后刘禅小心化鸟,小鸟的出现符合情节发展内在逻辑,小鸟的弱小符合主人公形象特点,结尾增强了小说艺术的真实性;
从阅读效果看,本来期待刘禅化作大鸟,飞回蜀国,达成心愿,结果是这样一只弱鸟,“还需要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将这只鸟慢慢养大才行”,最后能否长大还是问题,小说结尾打破读者心理预期,给人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空间。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
军马场
李德霞
那年秋天,秋风萧瑟。一排排大雁往南飞的时候,父亲从军马场回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我母亲离婚。
父亲是军马场的场长,手下管着几百号人和几千匹上好的军马。军马场离我们村百十多里地。听父亲说,军马场好大,占地几百亩,几千匹军马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六岁的我就盼着有一天父亲带我去军马场看军马。可是,父亲突然要离婚,不要这个家了,也不要我了,我的这个愿望就像扎了针的气球,扑地破了。父母离婚,其实是因为一个上海女知青,军马场的会计。
对这件事反应最激烈的是奶奶。七十多岁的奶奶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要离婚。她跳着一双小脚,不打我父亲,左右开弓,打自己的嘴巴,边打边哭:“羞死人了!我造了什么孽,养了这么个白眼狼!陈世美!”奶奶都不知道该骂我父亲什么了。
父亲闷着头,绝情地对我母亲说:“该说的都说了。反正,我心里装不下别人,只有上海女知青。你看着办吧。”
母亲寡白着一张脸,咬着嘴唇不让泪水流下来:“好,好,我答应离婚。可是咱娘呢?娘咋办?”母亲说的娘是奶奶,也许母亲想用奶奶来拉回我父亲的心吧?母亲错了,父亲是铁了心的。奶奶一把拉住我母亲的手说:“玉儿,你要是不嫌弃,咱还是一家人。我就是死,也不会跟他去丢人现眼!”母亲拍拍奶奶的手背:“好,咱还是一家人。”母亲是奶奶捡回来的。直到现在,母亲也不知道自己娘家在什么地方。冬天来了,她上山砍柴,背回的柴一次比一次多;下雪了,她在院里劈柴,抡起的砍刀一次比一次狠。奶奶明白母亲的苦楚,说:“玉儿,别和自己过不去,憋屈的话,就哭出来吧。”
母亲终于忍不住了,伏在奶奶的肩头,痛痛快快哭了个够。
第二年春天,奶奶突然去世。母亲忍着悲痛,连着给父亲捎了几次话,可是,直到奶奶下葬,也不见父亲回来。我恨透了父亲,他的心里没有我奶奶和母亲,压根儿更没有我这个儿子吧!
日子流水般过去。转眼,我八岁了,该上学了老师问:“你父亲叫什么名字?”我说:“鲁玉儿。”老师又问:“母亲呢?”我说:“鲁玉儿”老师一愣:“你父母怎么一个名字?”我倔犟地说:“我没有父亲!”
父母结婚的照片挂在墙上好多年了,我第一次看着难受。那天,我偷偷摘下来,躲进柴房,我把左边的父亲剪下来,剪成碎片。母亲进来抱柴烧火,呆愣片刻,一把夺过照片,狠狠扇了我一巴掌,那是母亲第一次打我。母亲说:“那是你父亲啊,你怎么能这样!”我犟得像头驴,脖子一梗冲着母亲喊:“我没有父亲!”
我的眼泪吧嗒吧嗒落下来……
那天,一辆吉普车一路黄尘停在我家门口。车上下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自称是军马场的副场长,专程来找我母亲的,他看着我母亲说:“你是老鲁的家属吧?让我好找。”
母亲一愣:“哪个老鲁?”
场长眉头一皱:“你不是鲁志国的家属吗?”母亲看着场长,云里雾里。场长说:“是这样的,老鲁昨天遛马时不小心被军马踢折了一条腿,躺在军马场医务室里,我看着挺可怜的,就来通知你去陪陪他。”
“那个上海女知青呢?她不在?”母亲一脸茫然。
这回场长茫然了:“什么上海女知青?我们军马场别说是上海女知青,连个本地女人都没有,清一色的爷儿们!”
母亲说:“怎么会呢?老鲁就是因为那个上海女知青,两年前才跟我闹离婚的。”
“让我想想。”场长挠挠头,自言自语道,“两年前,我调到军马场,军马场上下搞运动,老鲁被定为右派,撸了场长一职……”
母亲大瞪着两眼,一下子明白过来,眼泪扑簌籁掉下来。母亲抹把泪,一把拽住我的手说:“儿啊,咱去军马场!”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1年第6期,有删改)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它们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第一问:明线是父亲执意和母亲离婚给家庭带来苦难,暗线是父亲受到迫害,为保全家人而孤身忍受痛苦。
第二问:①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展现了父亲舍己为家的伟大品格,突出了小说赞美亲情伟大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线索结构的能力。
明线围绕着父母离婚后,母亲忍受着委屈供养婆婆、带大孩子,家庭陷入苦难之中的内容。而暗线结合“老鲁就是因为那个上海女知青,两年前才跟我闹离婚的”“两年前,我调到军马场,军马场上下搞运动,老鲁被定为右派,撸了场长一职”可见,是父亲受到政治迫害,不得不采取与母亲离婚的方式与全家人划清界限,保障家人安全,孤独一人承受痛苦的事。
这样处理的作用是:表面上看,是写父亲抛妻弃子冷酷无情,而揭露真相后才知,原来父亲是为了保护家人才如此“绝情”,前后对比,更突出父亲为家人着想宁肯自己独自承担痛苦的形象,歌颂了这种为亲人牺牲自己的伟大品格。从明暗线索本身的作用来看,这样会让小说的情节更紧凑,不必分开叙述,情节俭省而留足想象空间,让文章更显得余韵深长。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喊魂
王小龙
晚上,忽然接到师娘打来的电话,说师傅不知道去哪里了。师娘说师傅吃过晚饭出去的,到现在没回家。我看看手机显示,九点多,不算太晚,可是对长辈来说就有点反常了。我稳住师娘,说我马上开车过来。
师傅搬家大半年了,新家在呼玛小区。他原来住在中山北路五号桥下,那里有一堆本地房子,都是从前自家造的,有条件就一再翻修,横七竖八一家一个样子。师傅家坐南朝北,还有一小片空地圈起来当院子,天气好的时候师傅朝躺椅上一歪,晒晒太阳喝喝茶。现在的家,听听呼玛小区这名字,就感到大兴安岭的凛冽和肃杀。
车出弄堂口,陕西南路到肇嘉浜路左转,回重庆南路再左转,上南北高架朝北,到呼玛小区将近三十公里。师傅会在哪里呢?网上时常看到老人走失家人求助,大多老年痴呆,也有出门乱走迷了路,找不回来了。我师傅都不可能,老驾驶员迷路是笑话,也没有痴呆症状。
呼玛小区,这地方老早是宝山县的农田里。当时共和新路到长江西路就没了,接着下去变成市郊的普通公路,两车宽,刚够交会,路面条件不好,被重载卡车压得坑坑洼洼。那年开始学卡车驾驶,那天我可能开得快了,刚过长江西路,前方横插出来一部手扶拖拉机,我狠命刹车两三脚,保险杠已经碰上拖拉机的拖斗了,哐当。我跳下车查看,开拖拉机的小伙笑嘻嘻地若无其事,我倒一时说不出话来,四下张望,才知道这里有个路口,横过来的叫呼玛路。回到车上,重新启动,我主动检讨,说刹车太猛。师傅没责怪我,从头到尾坐在教练位置上一动不动。这就是师傅,大将风度。然后,他才慢悠悠说,宝钢起来以后,宝山这里多出来不少路,长久不走就不晓得前头路况,富锦路、绥化路、漠河路、牡丹江路,七七八八的路名都是黑龙江的地名,冰天雪地北大荒,好像上海前世里欠它的。我骂了一句,当时我哥哥姐姐都在北大荒战天斗地。
大概是开过市中心才想起来的,感觉高架上车辆不像平时那么多,市区也安静得出奇,路上灯光惨兮兮的,亮得有些诡异,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冬至。现在人没那么迷信,可是说到一年里几个鬼节,还是会说一句早点回家吧别在外头晃。
发现已过天目路立交永兴路下匝道了,前面不远就是沪太路下匝道,干脆去师傅家老房子那里看看吧。当然,没什么老房子了,一过沪太路,右边就是一道长而又长的围墙,好像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我把车贴着围墙停好,四周看看,行人也没几个,都地下工作者似的急匆匆穿过马路消失在黑暗中。我踩着前轮站上引擎盖,抬腿跨到车顶,手就够到围墙上头了,我双手用力一撑就骑了上去。里面黑乎乎的看不分明,等眼睛适应了,借着周围的灯光,隐隐约约看出了废墟的大概样子,真大,人民广场那么大。
我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烟,抽一支点上。烟抽到半截,听到动静了,循着声响看过去,有个影子在那里摇晃。就一个,没一群,有分量的,不虚幻,那是师傅。
师傅在废墟上砥角四方地踩出一圈,说这是房间,晚上睡觉才进来。接着又是一圈,里外一样大,吃饭间。他不看我,看脚下,说这里灶头间,我和阳阳两个人搭的,一天工夫。阳阳是他的独养儿子,小我好几岁,以前每次来家都见到,就这么一个,宠惯了,没什么规矩。师傅抬起头来,好像我应该在这里,好像陪着他过来的,他说这里是卫生间,有淋浴,你们师兄弟几个忙了好几天。破砖烂瓦踩得稀里哗啦,他带着我走,朝南,说这就是院子了,本来还想有空种点花花草草。不至于吧,师徒两个黑灯瞎火地在废墟上量地皮,怀念那个简陋破旧一去不返的老房子。我递支烟给他,他接了过去,我掏出一次性打火机点着,火光透过烟雾,照亮了那张我曾经再熟悉不过的面孔,火光近的缘故,脸上的纹路更黑更深了,老瘢也更扎眼,师傅这两年老得厉害。
师傅说不早了,该做的事情总要做了,不然放心不下。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纸,黄表纸,说烧给阳阳,回来找不到家,他会心慌。师傅蹲下来,捻开黄表纸,我用打火机替他点燃,听见他叽里咕噜,阳阳,搬家了,忘记告诉你,搬得老远,你找不到。
阳阳是1983年“严打”抓进去的,他跟在几个吃得开的家伙屁股后头混,爹娘怎么骂都不听,结果被弄到流氓团伙案子里去了。阳阳那点事情要放到今天,判可能会判,不是首犯,两三年碰顶了。当时“刮台风”,抓进去不久,一批批地排着队押上火车车皮,送去大西北劳改,据说在那里得了急病,死了。公家还算负责,大老远地用个木盒把骨灰送回来。师傅后来不提儿子,我们师兄弟都认得阳阳,也不问,没什么好问的。
师傅还在嘱咐阳阳,说我和你娘没几年好过了,没力气再牵记你,你自己走好,这里不要再来了,你去吧。冷风吹过废墟,黄表纸火旺,一片片黑灰纷纷浮起,影子旋转着掠过四周,真像阳阳感应到了。
我走到一边,给师娘打了电话,没说在哪里,就说没事了,我马上送师傅回家。
(有删改)
与手扶拖拉机相碰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写出呼玛小区所在地当初的路况之差,借以展现农村城市化的过程;
②通过师傅在事故中的表现,展现其处变不惊的大将风度,为写冬至返回故地作铺垫,反衬乡愁之浓,伤痛之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
情节的作用一般从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本文写碰车,一要注意碰车地点是呼玛小区附近,这地方老早是宝山县的农田里,从这里可以看出写碰车是要说明过去的农村变成了城市中心。二要注意碰车展现了师傅的态度,师傅的“大将风度”表明他是一个极为冷静的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极为冷静的人却在冬至的夜晚去旧居喊魂了,可见他心中乡情之重,乡愁之浓,伤痛之深。
六.(202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秦琼卖马
谈歌
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
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
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说着取出一张名片。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我是杨成岳。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杨成岳点头笑笑:“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还请王先生体谅。”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一定留他吃饭。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
王超杰来到保定的消息很快传开。这一天,名琴师张小武请王超杰和杨成岳吃酒。吃过几杯酒,话便多了起来。杨成岳道:“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五块大洋。”王超杰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啊。”张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兴唱上几段,一饱我二人的耳福呢。”王超杰笑道:“二位想听,那我就干唱几句吧。”张小武忙摆手:“不行不行。取我的胡琴来。”
胡琴响起,王超杰就唱起来:“店主东拉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一曲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圆,只是悲凉了些,壮气不足。秦琼秦叔宝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壮志不减才对。”王超杰笑道:“秦叔宝到了那时,壮志不减也得减了。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三人都笑了。
说笑了几句,王超杰笑道:“超杰此次来保定不是卖马,而是卖瓷器。只是杨老板不肯成交啊。”杨成岳沉吟了一下:“王先生一定要卖,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王超杰笑道:“这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我当年得来也的确不易。一只盘子五百块大洋总是值的吧。”杨成岳想了想,笑道:“那好,明天你到我店里去,我们当面钱货两讫。”
第二天,王超杰带着箱子去了艺园斋。进了店门,见张小武和杨成岳已经等在那里。
王超杰笑道:“二位摆好功架,是否还要我再唱上一段助兴?”杨成岳击掌大笑:“正是此意。”王超杰想了想,就说:“今日就唱一段《奇冤报》吧。”胡琴响起,王超杰唱起:“未曾开言两泪汪,尊一声太爷听端详……”
杨成岳击掌叫好。张小武叹道:“今日真是大大地过了一场瘾。”王超杰笑道:“也唱过了,就请成岳先生过目吧。”杨成岳让账房取过一箱大洋,笑道:“超杰先生,清点一下。”王超杰摆手道:“不必不必。”
王超杰告辞,杨成岳和张小武送出门外,直到看不见了,二人才转回店里。杨成岳盯着那六件瓷盘发呆。
张小武笑道:“成岳,不知道你能赚多少。”杨成岳一笑:“你说呢?”猛一挥手,那六件瓷盘竟被掸落,摔在地上,碎了。张小武大吃一惊:“你……” 杨成岳道:“请随我来。”进了里屋,只见货架上有几只盘子。杨成岳叹道:“这才是真的。”张小武结舌道:“你是说,超杰先生带来的,是赝品……”杨成岳道:“正是,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我看出王先生心爱此物,不好说破,也只好装痴作呆了。”说罢长叹一声。
张小武皱眉道:“那三千大洋……”杨成岳一笑:“我们一共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送与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处。”
张小武默默无语,转身要走。杨成岳喊住他:“小武兄,何不操琴,我今天直是嗓子作痒了。”张小武怔了一下,就坐下,操起了琴。杨成岳唱起,苍凉的唱段就灌了满店:“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
(有删改)
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借唱《秦琼卖马》抒发胸中郁闷之情;把自己卖瓷器与秦琼卖马类比,希望有人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唱得壮气不足,更真实地表达了他当时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情节安排、语段设置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要读懂小说文本,理解王超杰当时卖瓷器以求生计,希望杨成岳能出手相助的处境,还需要有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积累,知晓秦琼卖马的典故,联系二人人生境遇和内心感受的相同点来作答。壮气不足的原因,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秦叔宝到了那时,壮志不减也得减了,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读懂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也要联系王超杰当时的处境综合理解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二:做好情节题
(原卷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
一片苍茫
戴涛
白生要去茫县做知县,至恩师大学士多举府上辞行。待白生坐定,多举便让人端上一盘水果,问白生:“可识得盘中为何物?”白生细细打量一番,说:“状如梨,梨有皮,或黄或青,而此果似无皮,白如雪,透如水,学生真不知何方仙果。”
多举抚掌大笑,说:“这亦是梨,名晶梨,产地即是茫县。”他拿起一只递给白生,白生接过梨来,小心翼翼张开嘴,未等劲咬,只听得一声脆响,一股清香扑鼻,一股甘甜沁脾。
“好梨好梨。”白生情不自禁脱口叫道。多举说:“当今从皇亲国戚到满朝文武非此梨不吃,茫县可真是个好地方哟。”白生忙跪倒,学生一定不辜负恩师之厚望。
烟花三月,白生起程。一路春色诱人,白生无心恋景,很快便到了茫县。此时一班县衙的官吏幕僚和当地的乡绅名士己迎候多时,寒暄过后便请白生到鸿运楼洗尘。酒过三巡,店小二端上一碟水果,白生见是苹果,随口问道:“咦,茫县不是盛产晶梨么?”小二却面露难色:“禀大人,小店什么新鲜果子都有,就是未备晶梨。”白生说:“入其乡则随其俗,我偏就稀罕这遍地都是的土产。”
听得此言店小二却急了:“禀大人,这晶梨如今实在是想买也买不到了。”白生好生纳闷,便看坐在身旁的县丞汪过,汪过立刻端起酒杯说:“我等还是一起敬白大人一杯吧。”众人也都纷纷应和着祝白大人平步青云。白生于是糊里糊涂地举杯。待酒足饭饱,已是掌灯时分。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白生赶紧升堂。新官上任,自然要漂漂亮亮地审他几件案子,可白生在堂上正襟危坐了一整天,不见一人来告,而且一连三天皆如此。第四天,白生实在觉得无聊,便喊了退堂,然后换了便服一个人悄悄出了县衙,策马朝乡间跑去。茫县多丘陵,举目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此时一片雪白,清气四溢,悦人眼目。待马跑近,但见一株株一人多高的梨树枝繁叶茂,盛开着朵朵娇嫩的小自花,更有无数蜂蝶翩翩起舞,煞是好看。白生看得如痴如醉,连连喝道:“美景美景!”
这时,不知从哪儿跑出一男童,上前来捉蜜蜂。捉到后便立刻将蜜蜂撕成两段,随即放到嘴边贪婪地吮着。
白生问:“你吃什么?”男童答:“蜂蜜。”
白生说:“可这小生灵却被你无端弄死了。”男童说:“我饿。”
白生大怒:“饿,你回家吃饭呀!男童说:“家里没有饭。”
白生这才注意到眼前的男童竟是如此瘦弱。
白生随着男童到了他家。几排东歪西倒的茅屋,其中一间,推门进去,白生一惊,四壁空空,只有土炕上躺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白生问男童:“这是你爷爷吗?”
男童答:“这就是我爹。”白生又是一惊。
从男童家出来,白生又踏进另一间茅屋……当白生离开村寨,心沉得如同铅坠,抬头西望,残阳如血,遍地的梨花也是般红殷红的。
你说每户上交一筐梨给朝廷也算不得什么,可你知道么,这晶梨多么刁钻古怪,三亩地一粒粮食没种,全种了梨树,也只能收得这一筐好梨。
你问我这日子是怎么过的,挑剩的孬梨到外边换得半年的杂粮已是大幸,余下的日子就靠要饭了。
回到县衙,白生将县丞汪过叫到书房,阴沉着脸问道:“汪大人,你可知道百姓为梨遭的罪?”汪过说:“知道。”白生说:“就没办法么?”汪过说:“有,白大人,您把梨伺候好喽,早点儿像您的前任那样离开茫县,此外别无他法。”
白生沉默无语。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金秋十月,晶梨收获的季节。今年的梨格外好,个儿大肉嫩透着水灵。衙门上下忙得不亦乐乎,总算把梨收齐了,一个不落全装了船。按惯例,该由县丞押运进京,临行前白生突然对汪过说:“这趟不劳你的驾了,我亲自走一趟。”汪过淡然一笑,自当相让。
一月有余,运梨船终于回归。不出汪过所料,白生果然没有回来。又过了数天,来了个新知县。汪过旁敲侧击地打听白大人,谁料竟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白生送到朝廷的梨不知何故竟然又酸又硬,于是白生被打入大牢。
腊月二十八,官文传来,茫县砍去所有梨树,永不得再种。百姓闻听此讯,雀跃欢呼,奔走相告,个个操起砍刀奔向自家梨园。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
是夜,天地一片苍茫。
1.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请你围绕这一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
山月不知心里事
周克芹
脱下汗湿的灰布衣服,换上一件崭新的月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容儿跨出小屋。
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丝瓜是娘种的,牵牛花是容儿种的。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如今藤儿爬起来,这派势可壮了,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
容儿在院墙下站了站。她已经忘记了牵牛花的委屈;就算还没忘吧,她也不计较这件事情了。近日来,她心头装着更大的委屈。
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的朦朦胧胧。
容儿和巧巧约好去看小翠。朦胧的月光照着两个姑娘,她们顺着一条拐了弯的田坎往前走去。
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
“你没对我说过,你在写小说。”
“我怕你呢。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
“去去去……别说了。”容儿狠狠地拧了她一把。月亮在水田里慢慢移动,伴着她的缓缓的脚步。容儿看看天,天上的浮云已不知去向。
容儿想起小翠的哥哥,那个“怪人”!那些青年们,上过学,除了一年四季庄稼经,他们心里装着比父母兄嫂更丰富的东西。他们给农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在这个大队,小翠的哥哥读的书比谁都多,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等。起初大队支书都反对他。他因此得罪了一些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可他满不在乎,社员们不反对他,一年下来,大家都得到了好处,那些记恨他的人也少了。
转过田角,容儿听到“嚓嚓”的响声。有人还在那儿挖地。麦桩地里站着一个男的,光着膀子,拄着一把锄头。容儿望着他,月光下,他显得很矫健。其实呢,他的相貌平常,个子也不高。
这会儿,他已经认出了两人。“二位到哪儿去呀?”
巧巧的嘴不让人:“嗨,你好哩!你妹子明天就出嫁了,你不在家里帮忙?”
那人依然笑着。容儿想问:“你为什么在这儿挖地呀?这不是你们家的包产地呀。”小翠曾告诉过她:“我哥假积极,没人包的山坡地,他包。累死我们了。”
“正好,我有些事要给你们说,在田埂边坐一会儿吧。”明全说着,把单衣披在肩上。
三人坐在田坎上。容儿盯着面前的田水,她又看见水里的月亮了。刚才,她走,月儿也跟着走,这阵她坐下,月儿也不走了,就这么静静地守候在身旁,等待着她。
明全点燃一支纸烟,问:“巧巧,你的小说快发表了吧?”
“还没有写完呢。”
“还没写完?不就只差个结尾了嘛。”明全说,“小说里那家人有什么变化,你如实地写出来就好了嘛!那个儿子大变样了,还娶了媳妇。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回,据说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克’啦,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儿女去安排!那个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衬衣是月白色的……这个结尾不是很真实么?容儿,你说真实不真实?”
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不知怎么的,她愿意在这潮湿的田坎上多坐一会儿。听凭清风吹拂她滚烫的面颊。
近两年,容儿家里的生活明显变化。然而,却只有在今夜,在此刻,对于变化了的生活,她才强烈地感觉到了。
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么?”
明全笑着说:“自从生产责任制搞起来以后,大家都不再缺口粮了,这是第一步。现在……我要转告二位:明天晚上吃过夜饭到大队开会,研究科研组的工作。”
巧巧忙说:“科研组不是都散伙了嘛!”
“嘿嘿嘿,这事儿该我做检讨。不能散。还要办一个农业技术夜校,把青年们组织起来学习科学技术。”
容儿突然插嘴问:“是么,这是真的么?”
明全认真地说:“今天支委会上决定的。你们的忧虑,也是当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级注意到了。”
容儿依旧淡淡地说:“注意到,就好了。”暗地却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
明全说:“不过,科研组不能像过去那样吃大锅饭。”
容儿答道:“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
明全忙说:“当然,也不会叫你们吃亏。”他说罢,纵声大笑起来。这笑声有一种力量,冲击着这初夏夜晚的宁静。
一个老汉拄着棍走过来了。容儿认得老汉姓马,同时,她忽然想起:马大爷的老伴害病进了医院,儿女都到医院服侍老母亲去了,土地没有人来种。“这个怪人!”容儿心里这样说。
马大爷和明全说什么,容儿完全没听。她望着明全那消瘦下去了的脸频,心中暗暗责备起自己来。而那种讨厌的委屈情绪,已随着清风,在宁静的月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呆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
矮墙里,满院子如水的月光。
(有删改)小说中“写小说”的情节设计颇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飞翔的故事
李浩
事实上,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县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的蜀国。只是,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
他不思蜀。他不听蜀乐,不读和蜀有关的书籍,同时也尽可能地不近自己旧日的蜀臣,就是他们在求见自己的时候,安乐县公也总是寻找理由推脱:就是见了,他也是一副憨直、木讷的样子,只和你谈文学、绘画、吃到的食物,而且时不时冒一两句极为愚蠢的傻话。“唉,我们的皇帝已经不再想他的蜀国啦。”他旧日的大臣们泪流满面,大幅度地摇着自己的头。
如此过了一年,一年。他装得很像,甚至连他自己在后来的时间里都相信了,他本是不思蜀的,他已经安于现在的境遇真正地安乐了起来,他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木头:是的,他的脑袋里塞满了木头,在晚年,身躯肥胖、走起路来总爱气喘吁吁的刘禅迷上了根雕,他带着自己的仆人、侍卫和乐师一起漫山遍野地寻找,寻找各式可以雕刻的树根,然后将它们拉回自己的安乐县公府。“你们看,你们看!”刘禅一副天真而欢乐的样子,
“它们多棒!我今天一定能吃掉三个馒头!”
就在他沉迷根雕的那段时间里,强大的曹魏王朝急速崩塌,此时的皇帝已是司马炎,不过,这一巨大的变化对他刘禅的影响却是微小的,不过是侍卫、仆人和乐师更换了几个人而已。新来的待卫与仆人继续跟着他上山挖树根,继续把那些废弃的雕塑送进灶膛。已经这么多年,没有人真正地注意到刘禅的生活,包括他的那些自顾不暇的旧臣们。
说无人注意似乎也有点儿不妥,这一日,一位名重京城的道士受武帝司马炎之托前来探望刘禅,刘禅自然不敢怠慢。他端出了好茶,点燃了府里面最昂贵的香,并兴致勃勃地领着道士参观了他的收藏室。气喘吁吁的刘禅走得很快,他总是急于知道这位道士的看法:“先生,你看你看,这个是不是好?我告诉你,我还有好的!把它弄到这样,我可费劲啦!先生你看看,你再仔细地看看……”
周围并无耳目。道士还是坐下来,用手里的拂尘轻轻地把椅子上的尘土擦拭了一下,然后盯着刘禅的眼睛:“安乐县公啊,你还是百密一疏,你知道自己疏在了哪儿吗?”道士用拂尘在空中扫了一下,“你所雕出的,都是鸟。各种的鸟。它们当然透露了你的心思。”
“什么心思?我不明白,请先生明示。”
道士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喝下了刘禅亲手奉上的茶。“味道并没你说得那么好。唉。”临走的时候,道士悄悄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没事的时候,安乐县公可以浏览一下。或许有些用处。”
“我不看。”刘禅气喘吁吁地摇头,“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我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儿,我就是不爱看书……”
书还是被留了下来。刘禅在道士走后不久,便坐在角落里一个人专心地看起来。
刘禅的晚年,在完成他的根雕和对这本没有记载的书的阅读中度过。后来,他更老了,即使不去爬山单单坐在床上就忍不住气喘吁吁,根雕的嗜好也就停了下来。但他还是习惯躲进自己的收藏室,一遍遍抚摸自己雕成的鸟。它们的翅膀都是张开的,尽管刘禅的雕工实在难以恭维,但每个看到这些根雕的人都能看得清楚,他雕的是正在飞翔的,鸟。
尽管安乐公府后面的波涛汹涌始终未曾对刘禅的生活有太多波及,但,他的最后时刻还是一天天临近。躺在床上不能移动的刘禅患上了一种怪病,他的皮肤似乎在慢慢地硬化并且一点点变白,他的王妃用手敲击,变硬的皮肤竟然会有敲击蛋壳那样的声响。刘禅告诉王妃,在他死后先不要声张更不要下葬,就让他在床上这样躺着,他的身体会慢慢地变成一枚鸟蛋一样的东西。再过上六七天,他就会在蛋壳中重生,变成一只鸟。“我要,飞回我的蜀,蜀地去。”
“您是不是在发烧?我给您倒点水来。”
“不,我不是在说胡话。你要相信我,这是真的,这也是我唯一的希望啦。”
“可是,您怎么会这样想……我无法理解也无法相信。”
“你还记得前几年来过的道士么?他送给我一本书。我是按照书里说的……”
刘禅说得没错儿,在他死后,他的身体慢慢地萎缩,变白,变硬,变成了一枚看上去有些硕大的鸟蛋。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王妃也真的没有向外发丧,她只是说,安乐县公病得不轻,而且怕受风寒不能见人,包括侍卫和仆人都不能见。她要求厨师每日做好的饭就给她送到门口,她会极为小心和精心地喂给这个病人。厨师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她。
一天。一天。
到了第七日。可是蛋壳里始终没有动静。一直守在一侧一眼不眨的王妃当然心急如焚,她不知道自己迎接的将是什么,她不知道,刘禅会不会真的“破壳而出”并变成一只鸟。早晨,正午,黄昏。一直到半夜,这枚石头一样的“蛋壳”终于有了动静,它从一处裂开一道缝来,露出了一段极像鸟的喙,带着淡淡的黄色。“啊,真的是啊!”王妃自然是兴奋不已,她用更大的专注盯着,盯着这只鸟继续破壳。
夜半,蛋壳终于裂开,一只很小的雏鸟从壳里面钻出来。“我的王……”王妃抚摸着雏鸟身上湿漉漉的绒毛,心里泛起一丝丝的失望。它竟然这样小,这样弱。它竟然,一身的绒毛,它们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看来,她还需要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将这只鸟慢慢养大才行。
(有删改)
小说结尾写刘禅化为一只鸟,并特别突出了其弱小,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
军马场
李德霞
那年秋天,秋风萧瑟。一排排大雁往南飞的时候,父亲从军马场回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我母亲离婚。
父亲是军马场的场长,手下管着几百号人和几千匹上好的军马。军马场离我们村百十多里地。听父亲说,军马场好大,占地几百亩,几千匹军马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六岁的我就盼着有一天父亲带我去军马场看军马。可是,父亲突然要离婚,不要这个家了,也不要我了,我的这个愿望就像扎了针的气球,扑地破了。父母离婚,其实是因为一个上海女知青,军马场的会计。
对这件事反应最激烈的是奶奶。七十多岁的奶奶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要离婚。她跳着一双小脚,不打我父亲,左右开弓,打自己的嘴巴,边打边哭:“羞死人了!我造了什么孽,养了这么个白眼狼!陈世美!”奶奶都不知道该骂我父亲什么了。
父亲闷着头,绝情地对我母亲说:“该说的都说了。反正,我心里装不下别人,只有上海女知青。你看着办吧。”
母亲寡白着一张脸,咬着嘴唇不让泪水流下来:“好,好,我答应离婚。可是咱娘呢?娘咋办?”母亲说的娘是奶奶,也许母亲想用奶奶来拉回我父亲的心吧?母亲错了,父亲是铁了心的。奶奶一把拉住我母亲的手说:“玉儿,你要是不嫌弃,咱还是一家人。我就是死,也不会跟他去丢人现眼!”母亲拍拍奶奶的手背:“好,咱还是一家人。”母亲是奶奶捡回来的。直到现在,母亲也不知道自己娘家在什么地方。冬天来了,她上山砍柴,背回的柴一次比一次多;下雪了,她在院里劈柴,抡起的砍刀一次比一次狠。奶奶明白母亲的苦楚,说:“玉儿,别和自己过不去,憋屈的话,就哭出来吧。”
母亲终于忍不住了,伏在奶奶的肩头,痛痛快快哭了个够。
第二年春天,奶奶突然去世。母亲忍着悲痛,连着给父亲捎了几次话,可是,直到奶奶下葬,也不见父亲回来。我恨透了父亲,他的心里没有我奶奶和母亲,压根儿更没有我这个儿子吧!
日子流水般过去。转眼,我八岁了,该上学了老师问:“你父亲叫什么名字?”我说:“鲁玉儿。”老师又问:“母亲呢?”我说:“鲁玉儿”老师一愣:“你父母怎么一个名字?”我倔犟地说:“我没有父亲!”
父母结婚的照片挂在墙上好多年了,我第一次看着难受。那天,我偷偷摘下来,躲进柴房,我把左边的父亲剪下来,剪成碎片。母亲进来抱柴烧火,呆愣片刻,一把夺过照片,狠狠扇了我一巴掌,那是母亲第一次打我。母亲说:“那是你父亲啊,你怎么能这样!”我犟得像头驴,脖子一梗冲着母亲喊:“我没有父亲!”
我的眼泪吧嗒吧嗒落下来……
那天,一辆吉普车一路黄尘停在我家门口。车上下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自称是军马场的副场长,专程来找我母亲的,他看着我母亲说:“你是老鲁的家属吧?让我好找。”
母亲一愣:“哪个老鲁?”
场长眉头一皱:“你不是鲁志国的家属吗?”母亲看着场长,云里雾里。场长说:“是这样的,老鲁昨天遛马时不小心被军马踢折了一条腿,躺在军马场医务室里,我看着挺可怜的,就来通知你去陪陪他。”
“那个上海女知青呢?她不在?”母亲一脸茫然。
这回场长茫然了:“什么上海女知青?我们军马场别说是上海女知青,连个本地女人都没有,清一色的爷儿们!”
母亲说:“怎么会呢?老鲁就是因为那个上海女知青,两年前才跟我闹离婚的。”
“让我想想。”场长挠挠头,自言自语道,“两年前,我调到军马场,军马场上下搞运动,老鲁被定为右派,撸了场长一职……”
母亲大瞪着两眼,一下子明白过来,眼泪扑簌籁掉下来。母亲抹把泪,一把拽住我的手说:“儿啊,咱去军马场!”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1年第6期,有删改)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它们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喊魂
王小龙
晚上,忽然接到师娘打来的电话,说师傅不知道去哪里了。师娘说师傅吃过晚饭出去的,到现在没回家。我看看手机显示,九点多,不算太晚,可是对长辈来说就有点反常了。我稳住师娘,说我马上开车过来。
师傅搬家大半年了,新家在呼玛小区。他原来住在中山北路五号桥下,那里有一堆本地房子,都是从前自家造的,有条件就一再翻修,横七竖八一家一个样子。师傅家坐南朝北,还有一小片空地圈起来当院子,天气好的时候师傅朝躺椅上一歪,晒晒太阳喝喝茶。现在的家,听听呼玛小区这名字,就感到大兴安岭的凛冽和肃杀。
车出弄堂口,陕西南路到肇嘉浜路左转,回重庆南路再左转,上南北高架朝北,到呼玛小区将近三十公里。师傅会在哪里呢?网上时常看到老人走失家人求助,大多老年痴呆,也有出门乱走迷了路,找不回来了。我师傅都不可能,老驾驶员迷路是笑话,也没有痴呆症状。
呼玛小区,这地方老早是宝山县的农田里。当时共和新路到长江西路就没了,接着下去变成市郊的普通公路,两车宽,刚够交会,路面条件不好,被重载卡车压得坑坑洼洼。那年开始学卡车驾驶,那天我可能开得快了,刚过长江西路,前方横插出来一部手扶拖拉机,我狠命刹车两三脚,保险杠已经碰上拖拉机的拖斗了,哐当。我跳下车查看,开拖拉机的小伙笑嘻嘻地若无其事,我倒一时说不出话来,四下张望,才知道这里有个路口,横过来的叫呼玛路。回到车上,重新启动,我主动检讨,说刹车太猛。师傅没责怪我,从头到尾坐在教练位置上一动不动。这就是师傅,大将风度。然后,他才慢悠悠说,宝钢起来以后,宝山这里多出来不少路,长久不走就不晓得前头路况,富锦路、绥化路、漠河路、牡丹江路,七七八八的路名都是黑龙江的地名,冰天雪地北大荒,好像上海前世里欠它的。我骂了一句,当时我哥哥姐姐都在北大荒战天斗地。
大概是开过市中心才想起来的,感觉高架上车辆不像平时那么多,市区也安静得出奇,路上灯光惨兮兮的,亮得有些诡异,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冬至。现在人没那么迷信,可是说到一年里几个鬼节,还是会说一句早点回家吧别在外头晃。
发现已过天目路立交永兴路下匝道了,前面不远就是沪太路下匝道,干脆去师傅家老房子那里看看吧。当然,没什么老房子了,一过沪太路,右边就是一道长而又长的围墙,好像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我把车贴着围墙停好,四周看看,行人也没几个,都地下工作者似的急匆匆穿过马路消失在黑暗中。我踩着前轮站上引擎盖,抬腿跨到车顶,手就够到围墙上头了,我双手用力一撑就骑了上去。里面黑乎乎的看不分明,等眼睛适应了,借着周围的灯光,隐隐约约看出了废墟的大概样子,真大,人民广场那么大。
我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烟,抽一支点上。烟抽到半截,听到动静了,循着声响看过去,有个影子在那里摇晃。就一个,没一群,有分量的,不虚幻,那是师傅。
师傅在废墟上砥角四方地踩出一圈,说这是房间,晚上睡觉才进来。接着又是一圈,里外一样大,吃饭间。他不看我,看脚下,说这里灶头间,我和阳阳两个人搭的,一天工夫。阳阳是他的独养儿子,小我好几岁,以前每次来家都见到,就这么一个,宠惯了,没什么规矩。师傅抬起头来,好像我应该在这里,好像陪着他过来的,他说这里是卫生间,有淋浴,你们师兄弟几个忙了好几天。破砖烂瓦踩得稀里哗啦,他带着我走,朝南,说这就是院子了,本来还想有空种点花花草草。不至于吧,师徒两个黑灯瞎火地在废墟上量地皮,怀念那个简陋破旧一去不返的老房子。我递支烟给他,他接了过去,我掏出一次性打火机点着,火光透过烟雾,照亮了那张我曾经再熟悉不过的面孔,火光近的缘故,脸上的纹路更黑更深了,老瘢也更扎眼,师傅这两年老得厉害。
师傅说不早了,该做的事情总要做了,不然放心不下。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纸,黄表纸,说烧给阳阳,回来找不到家,他会心慌。师傅蹲下来,捻开黄表纸,我用打火机替他点燃,听见他叽里咕噜,阳阳,搬家了,忘记告诉你,搬得老远,你找不到。
阳阳是1983年“严打”抓进去的,他跟在几个吃得开的家伙屁股后头混,爹娘怎么骂都不听,结果被弄到流氓团伙案子里去了。阳阳那点事情要放到今天,判可能会判,不是首犯,两三年碰顶了。当时“刮台风”,抓进去不久,一批批地排着队押上火车车皮,送去大西北劳改,据说在那里得了急病,死了。公家还算负责,大老远地用个木盒把骨灰送回来。师傅后来不提儿子,我们师兄弟都认得阳阳,也不问,没什么好问的。
师傅还在嘱咐阳阳,说我和你娘没几年好过了,没力气再牵记你,你自己走好,这里不要再来了,你去吧。冷风吹过废墟,黄表纸火旺,一片片黑灰纷纷浮起,影子旋转着掠过四周,真像阳阳感应到了。
我走到一边,给师娘打了电话,没说在哪里,就说没事了,我马上送师傅回家。
(有删改)
与手扶拖拉机相碰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六.(202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秦琼卖马
谈歌
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
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
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说着取出一张名片。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我是杨成岳。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杨成岳点头笑笑:“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还请王先生体谅。”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一定留他吃饭。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
王超杰来到保定的消息很快传开。这一天,名琴师张小武请王超杰和杨成岳吃酒。吃过几杯酒,话便多了起来。杨成岳道:“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五块大洋。”王超杰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啊。”张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兴唱上几段,一饱我二人的耳福呢。”王超杰笑道:“二位想听,那我就干唱几句吧。”张小武忙摆手:“不行不行。取我的胡琴来。”
胡琴响起,王超杰就唱起来:“店主东拉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一曲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圆,只是悲凉了些,壮气不足。秦琼秦叔宝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壮志不减才对。”王超杰笑道:“秦叔宝到了那时,壮志不减也得减了。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三人都笑了。
说笑了几句,王超杰笑道:“超杰此次来保定不是卖马,而是卖瓷器。只是杨老板不肯成交啊。”杨成岳沉吟了一下:“王先生一定要卖,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王超杰笑道:“这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我当年得来也的确不易。一只盘子五百块大洋总是值的吧。”杨成岳想了想,笑道:“那好,明天你到我店里去,我们当面钱货两讫。”
第二天,王超杰带着箱子去了艺园斋。进了店门,见张小武和杨成岳已经等在那里。
王超杰笑道:“二位摆好功架,是否还要我再唱上一段助兴?”杨成岳击掌大笑:“正是此意。”王超杰想了想,就说:“今日就唱一段《奇冤报》吧。”胡琴响起,王超杰唱起:“未曾开言两泪汪,尊一声太爷听端详……”
杨成岳击掌叫好。张小武叹道:“今日真是大大地过了一场瘾。”王超杰笑道:“也唱过了,就请成岳先生过目吧。”杨成岳让账房取过一箱大洋,笑道:“超杰先生,清点一下。”王超杰摆手道:“不必不必。”
王超杰告辞,杨成岳和张小武送出门外,直到看不见了,二人才转回店里。杨成岳盯着那六件瓷盘发呆。
张小武笑道:“成岳,不知道你能赚多少。”杨成岳一笑:“你说呢?”猛一挥手,那六件瓷盘竟被掸落,摔在地上,碎了。张小武大吃一惊:“你……” 杨成岳道:“请随我来。”进了里屋,只见货架上有几只盘子。杨成岳叹道:“这才是真的。”张小武结舌道:“你是说,超杰先生带来的,是赝品……”杨成岳道:“正是,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我看出王先生心爱此物,不好说破,也只好装痴作呆了。”说罢长叹一声。
张小武皱眉道:“那三千大洋……”杨成岳一笑:“我们一共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送与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处。”
张小武默默无语,转身要走。杨成岳喊住他:“小武兄,何不操琴,我今天直是嗓子作痒了。”张小武怔了一下,就坐下,操起了琴。杨成岳唱起,苍凉的唱段就灌了满店:“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
(有删改)
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