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出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壹
读懂诗题
认识边塞
贰
叁
借助注释
理解诗意
想象画面
品悟诗情
目录
壹
读懂诗题
认识边塞
知诗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王之涣并称“四大边塞诗人”。尤善七绝,后人誉之为“七绝圣手”。曾任江宁丞,故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解诗题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边界上险要地方。出塞: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去阻击来犯的敌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边塞风光
边塞风光
古诗欣赏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sài
qín
zhēng
jiàng
huán
注释
① 〔但使〕只要。
②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③ 〔教〕令,使。
④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⑤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自由朗读,读准生字和多音字,读出节奏。
jiào
多音字
还
hái
huán
还有
还在
归还
还乡
在诗中的意思是“还乡,归来”,念huán。
多音字
将
jiāng
jiàng
将来
将要
将领
将士
多音字
教
jiāo
jiào
教书
教唱歌
管教
教育
在诗中的意思是“令、使、让”,念第四声。
贰
借助注释
理解诗意
借助注释,明诗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句意:从秦汉以来明月就这样照耀着边关,征战万里的将
士至今还没有归来。
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明月
边关
背景链接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秦之后汉朝于公元前202年建立,唐朝于公元618年建立。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与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还常常入侵中原。明月如故,雄关依旧。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所以说:“秦时明月汉时关”。
借助注释,明诗意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句意:倘若还有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
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只要。
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令,使。
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叁
想象画面
品悟诗情
悟诗情
活动一
聚焦人物
了解背景
诗人写到了哪些人物?
请同学们在诗中圈一圈。
学习活动一
诗中提到的人物
人物①:飞将——李广
李广是西汉的名将,他的大半生都是在边关和战场上度过的。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时常侵犯汉朝边境,李广将军和匈奴人交战七十多次。诗中提到的龙城在河北唐山喜峰口一带,李广将军就曾经镇守龙城,匈奴人一见他就落荒而逃,还称他为“飞将军”。
飞将,这里也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诗中提到的人物
人物②:征人
征人:在塞外出征打仗的将士们。
诗中提到的人物
人物③:胡马
阴山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分界,山的南面居住着中原汉族的百姓,而山的北面在不同的朝代居住着不同的游牧民族,他们都被叫作胡人。
悟诗情
活动二
想象事件
品味情感
想一想:战场上的人在做什么?
学习活动二
聚焦人物,想象画面。说一说,你仿佛看到“飞将”在做什么?这是怎样的飞将?
悟诗情
我仿佛看到“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飞将。
夺取战马、英勇作战、挥剑杀敌
英勇顽强、有谋略、有胆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汉朝飞将英勇杀敌,唐朝的征人还会经历什么?
悟诗情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无数生命死去。
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失去亲人的悲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休息
夜深人静时,将士们还会做些什么?
商量作战方法
戍守边关……
从秦朝修建长城开始,边塞的战火就没有停止,在这一轮明月之下,经历过这些朝代:
秦朝(公元前221年)→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公元618年)
据《资治通鉴》记载,大唐士兵守边的年限从一年延长到三年、六年、九年,最后变成了终身。
思考:你从资料中感受到了什么?
征人守关资料
诗人王昌龄写下的是唐朝万千将士的共同心愿——
期盼良将出现,巩固边关,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期盼和平和安宁的到来。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如果你就是战场上的一名将军或战士,在这明月之下会想些什么?
悟诗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出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出塞》。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结合诗中人物故事体味诗情。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人物和历史事件资料。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引导学生交流理解。
2. 这节课,我们跟随三首古诗走近诗人,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朗读古诗,初步感知
1.研究诗题
(1)认识“塞”字。
①板书课题,提醒观察教师书写“塞”。
②指名读准平舌音,通过读词巩固字音。
2. 读通诗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结合诗句的意思,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2)指名读诗,随机正音。
(3)全班齐读。
3.了解边塞诗。
三、结合注释,读懂诗意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主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2.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引导。最难的句子“秦时明月汉时关”,结合着地图和示意图解答疑惑。
教师引导: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中国古诗中描写明月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师:请大家思考,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师引导:那谁能说说你想象中这是一个怎样的边关呢?
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①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②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2)想象说话:
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
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
指名反馈
(3)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悲伤)
(4)指导读出感情。
四、走进人物,体会诗情
1.知晓人物。
师:我们发现这首诗中有个人物,他是谁?
生:李广。
师:哪句诗看出来的?
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结合李广的故事,体会感情。
师:谁来介绍介绍这位“飞将”?
生:(看着ppt)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师:亲爱的同学们,诗人在诗中呼唤李广,你们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
4.有感情地朗读。
(1)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出将士和诗人王昌龄的情感和愿望呢?
前两句声音稍低,语调平缓,表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悲伤。后两句歌颂古代名将,语调稍高亢,表达对优秀将领的渴望。
(2)配乐朗读。
(3)根据提示背诵积累。
五、书写默写,延展边塞诗
1.在诗中填写生字。
2. 默写《出塞》。
3. 拓展边塞诗。
师:亲爱的同学们,边塞诗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诗重要的篇章,有抗击外来侵略者不屈的信心,有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有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很多边塞诗中都有人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课外选择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文阅读-21古诗三首
灭胡曲
[唐] 岑参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1.对“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中的“净”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叙说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十分安宁。 B.叙说消灭敌人的场景。
C.饱含着对胜利的喜悦。 D.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
2.“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的意思是:
3.全诗通过 和 ,表现了 。
4.概括全诗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B
2.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
3.叙事 写景 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
4.这首诗主要写了战争过后,边塞平静时的生活情景。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中的“楼兰”指的是( )
A.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 B.唐朝时的一个楼台。
C.一个人名。 D.一个地名。
2.请将“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句翻译成白话文:
。
3.找出古代出征敲击钲、鼓的句子: 。
4.这首诗第一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五月正值盛夏,为什么还会有雪有寒?
5.你还知道李白其他的诗吗?把它们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
1.A
2.只愿用腰下悬挂的宝剑,为君王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3.晓战随金鼓
4.因为李白所写的是塞下的五月,在常年被积雪覆盖的天山。
5.示例:《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