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3 07:0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时间:90分钟 2024.11
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5分)
1.《左传》记载:曹刿对鲁庄公说,要想战胜强大的齐国,不能靠对亲近的人施以小恩小惠,而应取信于民;鲁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对周惠王说,国家兴衰取决于君王的德行;虢国的史嚣议论时政时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天子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B.强化“君权神授”的意识
C.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终结 D.体现“以民为本”的观念
2.战国时期《商君书》中“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的记载可以直接佐证秦国(  )
A.户籍制度的实施 B.百姓赋税负担沉重
C.井田制逐步瓦解 D.民间实行什伍连坐
3.汉武帝为了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理,在其统治时期先后多次对西北地区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屯田。读下表可知,移民屯田(  )
汉武帝在西北移民屯田情况表(节选)
时间 移民屯田 史料来源
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有司言关东贫民徒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初算缗钱 《汉书》卷六《武帝纪》
元鼎四年 (公元前113年) 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太初三年 (公元前102年) 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
①保证了边军戍卒的粮食所需
②保障了西域地区人民的生活需求
③推动了河西地区农业的发展
④为打败匈奴提供了主要物质准备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4.下列史料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料 结论
A (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秦国实行上计制选拔官员
B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汉代建立起中央监察体系
C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抑制了门阀士族的发展
D 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 官吏的管理关系治国理政的效果
5.以下为一位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中枢机构演变示意图,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6.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论述东汉时写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匈奴子弟亦游太学,是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这表明(  )
①郡县由中正官依据德行和家世选拔人才 ②东汉王朝在国家治理中重视教化风俗
③匈奴逐渐汉化,民族交往交流得以推进 ④汉代理学兴起,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如表是清代南昌县乡饮中大宾身份的统计。乡饮是古代重要的礼仪活动,不仅饮酒,还要“敦崇礼教,相互劝勉”。活动由当地官员负责,并邀请德高望重者出任大宾。由此可见乡饮(  )
主事或内阁中书 知县 教谕 国子监助教 低阶官员 拥有各种头衔的人 翰林 举人 贡生 生员 监生 地位不确定者
人数统计 2 3 11 1 4 2 3 5 41 7 1 16
注:教谕是县学的教官。
①是政府推行教化的重要途径
②引导了尚学重教的社会风气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④体现了国家优抚高年的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1906年,孙中山首先在《民报》上提出“五权制度”和五权分立学说,其中考试权应由考试机关独立行使。在他看来,考试制度“最为公允”,可避免“盲从滥选”和“任用私人”的弊端,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擢用。孙中山这一思想(  )
A.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B.奠定了中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彻底清除了晚清时期官僚体制的弊端
9.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讲话中指出,当前“中国共产党不但在解放区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国民党统治区,在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
①解放区长期坚持“三三制”的政治原则
②国统区兴起反抗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
③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群众运动
④人民解放军赢得战略决战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1950年中英建交谈判开启,中方提出英国必须先和国民党集团“断交”,但英国执意保留在台领事馆,谈判未果。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两国达成代办级半建交方式的外交关系。1971年,英国提出重启谈判,双方商定第二年升格为大使级关系,英国撤销在台官方机构。上述历程反映了(  )
①中国坚持“一边倒”方针
②中国外交的务实性与原则性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和扩大
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推动社会进步
②完全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③经过多次改革和革命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④在妇女和黑人权利问题上仍然存在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的财产需要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七表规定,如果私人土地遭受损失,土地所有者可依法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第八表规定,月息不得超过百分之一,有钱人不可随意规定贷款的利率;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对《十二铜表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出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②法律意图缓和罗马社会矛盾
③法律应顾及所有公民的权益
④立法适应罗马帝国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有历史学家在书中写道:我从基本资料出发,试图把构成14世纪初法国南部村庄蒙塔尤社区生活的各种影响因素揭示出来。那里存在着支配性的大小权力,首先是法兰西的国王,如果当时的法兰西可称为“国家”的话,国王便是“全国的”统治者;其次是伯爵,为当地名副其实的统治者。这表明(  )
①史学研究重视历史资料的运用
②法国王权已经达到顶峰
③社区开始成为基层自治的方式
④封建领主仍有较大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拿破仑进入马德里,以“解放者”的姿态对居民说:“我取消了异端裁判所……我取消了封建权利……一切特殊的裁判权都是攫取的,是违背国民权利的。”而西班牙人则认为“法国人的皇帝”是“我们的幸福的敌人”。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
①促成西班牙统一
②打击了封建势力
③传播了启蒙思想
④激发了民族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在法庭上聆听证据,就事实问题作出决定 欧洲国家普遍确立了完备的司法制度
B 13世纪,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 英国国王征税的权利受到限制
C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 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建立
D 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A.A B.B C.C D.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5分)
16.国家治理(12分)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 个诸侯图………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浙进的方式变通泰的举措,采用一些断的控制手段。
—摘自[类]陆威仅《早期中华帝国:泰与汉》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2分)谈谈你对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新的控制手段”的认识。(4分)
材料二 凡钱粮、军事、屯种、漕运诸要事,行省无不领之,这对防止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被削弱,以及行省向地方割据势力演化有积极的意义。元朝在边疆地区的统治较为全面和深入,前代的不少羁縻之地,到元代“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些都与行省制度具有简洁、高效及易于操作的特点有关。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意义。(6分)
17.张家口的兴起与发展(14分)
材料一 古代时期张家口的历史沿革(部分)
时期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 北部为匈奴与东胡居住地,南部分属燕国和代国
秦朝 南部属代郡、北部属上谷郡
汉朝 汉初属代国,部分属上谷郡;汉武帝时属并州代郡
唐朝 北属突厥地,南多属河北道妫州、新州
宋朝 先后属辽之西京道、金之西京路
元朝 属中书省上都路宣宁府与顺宁府
明朝 封皇子朱穗为谷王,就藩宣府,张家口为长城防线九边重镇之一
清朝 隶属直隶省
阅读材料一,任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相邻朝代或同一朝代的两个时期),结合张家口的历史沿革,说明中央对地方治理的变化。(6分)
材料二 “俺答封贡 ”之后,明政府在九边设置互市11处,张家口为其一。 由张家口至蒙古库伦(现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 的张库商路逐渐畅通。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清廷给噶尔丹的敕书规定可在张家口等处贸易。康熙三十年,清政府开张家口、杀虎口等五口,内地商人可到蒙古地区贸易。《尼布楚条约》规定俄商执有 “路票 ”者可往来贸易。此后逐渐形成了一条由恰克图(现属俄罗斯)—库伦—张家口至北京的贸易路线。乾隆末年的《闻见瓣香录》记载:“张家口为南北交易之所,凡内地之牛马驼羊多取给于此。贾多山右人( 山西人),率出口以茶布兑换而归。又有直往恰克图地方交易者,所货物多紫貂、猞猁、银针、海貂......以及哈喇明镜、阿敦绸等物。 ”
——摘编自《明清时期草原丝路沿线城市张家口的发展与职能演变研究》
(2)依据材料二,分析清代前期张家口商贸枢纽地位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8分)
18.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9分)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 时期,宣讲 “圣谕 ”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 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 “重农桑以足衣食 ”“训子弟以禁非为 ”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 “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 … …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 。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 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3分)
19.民族交融 (10分)
材料:
夏、商、周时期 以中原为中心,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逐步形成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 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逐渐育成了汉民族的实体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实现统一的同时,北方游牧区也出现了匈奴人的大一统局面,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 进一步的完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接受汉文化,民族出现大杂居、大融合,汉族成为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核心
隋唐时期 统治阶级中有不少各民族的混血,这决定了统治者对待少数民族更为包容开放 … …唐朝实际上是各民族参予 的政权 ,出现了 “ 四夷宾服 ”的盛世。
辽、宋、夏、金 时期 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性
元朝 空前的统一,打破了分裂割据时期的此疆彼界,将各民族置于一个大熔炉中,促进了各民族的大交流、大融 合 … …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明、清时期 社会上层各族间的通婚已经通行,而且大量汉化,各民族的交融进一步深入,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
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上述表格内容进行解读。(10分)
20.19世纪法国历史学(10分)
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开始重点关注 “ 民族 ”,米什莱和拉维斯是民族历史研究的两座高峰。
米什莱被誉为 “法国历史学之父 ”。在其编著的《法国史》中提出,法国人从百年战争中开始具有国籍意识,到大革命与特权阶 级的对抗中,完成了法兰西民族的整合,以此教育人民建构法兰西民族的自我认同。他始终认为法兰西在世界历史上扮演着无 可替代的角色,是引领世界走向自由,通往繁荣之路的灯塔。他的观点成为19世纪上半叶法国历史学的主流。
普法战争战败后法国割地赔款,知识分子的民族优越感被击碎。第三共和国的史学家拉维斯主编27卷的《法国史》,提出历史 上布列塔尼人、普罗旺斯人 … …各地人民都是法国人,尊崇共同的祖先、共有的英雄人物。他高度赞扬共和国,对国歌、国庆 日、纪念仪式等各种 “被发明的传统 ”进行历史性阐释,传播共和主义精神,将殖民扩张视为开化落后地区、传播先进文明的特 殊使命。以此 “ 向法国青年人说明,为什么他们应当为组成一个民族国家而自豪 ”。拉维斯被19世纪末法国史坛誉为 “整个法兰 西民族的历史教师 ”。
——摘编自王玮、 吕一民《拉维斯与19世纪晚期法国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等
围绕 “历史书写与民族认同 ”,评析19世纪法国历史学的发展。(10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D C C A B C D
11 12 13 14 15
C A B D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16. (1)政治制度:郡县制度、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控制手段:尊崇儒术。
影响: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独尊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思想;不利于学术文化自由发展。
(2)特点:行省管辖事务多,权力较大;处理政务简洁、高效及易于操作。
意义: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边疆的治理与开发;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后世的边疆治理提供良好的借鉴。
17.(1)春秋战国时期,在分封制下张家口分属诸侯国燕国和代国;秦统一后在全国推广郡县制,此地分属代郡和上谷郡管辖,纳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版图。
(2)原因:张家口地理位置独特,明朝时张家口是九边重镇之一,清朝时是中俄贸易路线的必经之路;随着明朝北方民族交融,张家口成为不同民族互市之地,为商贸枢纽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清朝时,对内平定噶尔丹叛乱,实行盟、旗制度、联姻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对外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疆域,统一局面的形成为民族交融、中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商帮的推动作用等。
影响:促进张家口城市的发展与职能的转变;丰富了中俄人民的生活,推动了两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稳定,巩固了中国版图;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交融;推动了中俄文化的交流与扩散。
18.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19. 解读: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夏、商、周时期开始,经过民族交融,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处于分裂状态,民族交融却继续加强,民族共同体出现;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汉民族实体逐步完成。魏晋时期,我国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少数民族主动接受汉文化,(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汉族成为核心。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出现“四夷宾服”的盛世。辽宋夏金时期,中华民族内在统一性加强。元朝的统一,强化了中华的整体意识。明清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深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
中华民族是在千百年历史中形成的,必将长期存在。中国的各族人民之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的特殊关系。彼此间存在着共同的历史回忆、共同的现实利益、共同的未来命运,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国的历史上尽管也存在民族冲突和民族压迫,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整体、综合、和谐,而又尊重事物的多样性,所以民族冲突和民族压迫不是主流。统一、民族交融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0. 示例: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19世纪上半叶法国史学家开始重视本民族历史研究,米什莱通过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歌颂民族的伟大和荣耀,从而激发民族认同感。19世纪70年代,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民族情感遭受重创;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共和制确立。拉维斯在书写法国历史中,强调法兰西民族是高度统一的,通过阐释纪念仪式和节日的历史,彰显共和主义和民族精神,从而创建统一的民族认同,重建民族自信心,同时也存在对殖民侵略的美化。
综上所述,历史书写成为构建民族认同的手段,构建民族认同成为历史学家的使命。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致力书写符合国家现实需要的历史,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感,但也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