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进行简单的同类项的合并。
3、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发展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合并同类项法则
难点: 对同类项的概念的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究。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互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四)数学流程安排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小明从家到外婆家,先坐汽车用了t小时,再坐摩托车用了1.2t 小时,已知汽车的速度是 100千米每小时,摩托车的速度是70千米每小时,问小明家到外婆家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你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路的全长吗?
列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具体生活情景为背景,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从而引出课题。
2、探究新知
观察多项式
上述各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
(1)在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分组讨论。
(2)观察多项式各项的特点,得出同类项概念。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练习
(1)若与是同类项,则
(2)下列各式是同类项的是( )
A B
C D
(3)若与是同类项,则
(4)写出的一个同类项是
(5)在中与
是同类项,与 是同类项,2与 是同类项。
4.类比探究,学习新知
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式子如何表示?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100×2+84×2=(100+84) ×2=368
100×(-2)+84×(-2)=(100+84) ×(-2)=-368
有理数可以进行加减运算,那么整式能否可以加减运算呢?怎样化简呢?
(1)师生以问答的形式完成问题1。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问题2,师鼓励。
5、类比练习,完成填空
(1)100t+84t=( )t
( 2 )
( 3 )
总结: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到什么规律?
运算的特点是:
系数与系数相加
(2) 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得出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此问题为本节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类比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同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体会交流的必要性。
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在一起,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系数与系数相加
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6、练习
(1)
(2)
(3)
总结:因为多项式中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7.讲解例1 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解:
8. 练习
(1)
(2)
9.讲解例2,求多项式
的值,其中
解:
当时,原式=
10练习:求多项式的值,其中
11、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 B
C D
(3)计算
(4)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五)、课堂小结
1、谈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同类项的概念,利用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课件14张PPT。2.2 整式的加减广宁县春水中学 谢晓玲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小明从家到外婆家,先坐汽车用了 ,再坐摩托车用了 ,已知 汽车的速度是
,摩托车的速度是 ,问小明家到外婆家的全长是多少?(单位:
)
你能用含 的式子表示这段路的全长吗?
观察多项式
上述各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探究新知三、练习
1、若 与 是同类项,则
2、下列各式是同类项的是( )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3、若 与 是同类项,则 。
4、写出 的一个同类项 。
5、在 中 与 是同类项
与 是同类项,与 是同类项 341c5四、类比探究,学习新知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运算的特点是
(1)系数与系数相加
(2)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二)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①
②
③
例1 合并下列多项式的同类项
解原式
计算
①
② 解原式 ①② 解原式例2 求多项式 的值,其中
解原式
当 时,原式
练习
①求多项式 的值,其中解原式
当 时,
原式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3、计算
①
②
4、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DD小结(一)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二)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三)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1)系数与与系数相加;
(2) 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