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散 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重点、难点)
3.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传统美德。(重点)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是我们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莫怀戚的美文《散步》,
一起去感受一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助读学习,了解作者、背景等
1.作者介绍。
作者 莫怀戚 生卒年 1951—2014 籍贯 重庆 笔名 周平安
章大明
评价 作家 代表作品 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短篇小说《孪生中提琴》,中篇小说《诗礼人家》,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等 本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略有改动。作者谈到,文章的写作契机有两个:其一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经历,的确有真人真景和部分真事,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第二个契机则较有理性色彩。作者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作者意料的是,柯尔特对中国文
2.写作背景。
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对“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散 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神不散”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3.文体知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记叙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事情。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初春
田野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我们一家人向前走去,其乐融融。
2. 诵读课文,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具体说说散步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分歧?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坦
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我” (责任重大)
3. 文章表现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尊老爱幼
4. 明确感情基调。
课文 感情基调
《秋天的怀念》 沉痛、感伤、悲慨、压抑,结尾处又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平静
《散步》 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
四、品读明情,感受亲情
1. 从人物的角度,感受“亲情”。
分别用词语概括出母亲、妻子、儿子、“我”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孝顺、善良
我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说:‘走大路。’”
当母亲和自己的儿子发生分歧的时候,决定委屈儿子,顺从老人家的想法,走大路。表现出“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
善解人意
爱护小辈
母亲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细节描写。母亲想让孙子高兴,也不想让儿子为难。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疼爱,为儿子着想,是一位善解人意、和蔼可亲、呵护小辈的老人。
温柔、贤惠
妻子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尊重自己的丈夫,为了这个家的和谐、温暖而尽心尽力。
天真、聪颖
乖巧、懂事
我的儿子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表现出小家伙的天真、聪颖。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说:“走大路。”
当“我”做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非常乖巧。
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慈爱的)
(孝顺的)
(贤惠的)
(天真可爱的)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改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哪个更好
第①句更好。“我的”重复出现,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主体,突出“我”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与“我”的关系。
2. 从重点句子的角度,感受“亲情”。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
开头独句成段,总领全文,交代了事件、地点、人物。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展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从内容上说,这个句子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设计思路
五、拓展延伸,谈论亲情
同学们,亲情无处不在,它不仅仅存在于莫怀戚的家中,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是因为时光的流逝把许多宝贵的记忆都带走了,我们匆匆的步履把我们曾经拥有的瞬间感动冲淡了,淡如水,淡如烟,
淡得连我们都怀疑自己是否还拥有那份爱,怀疑我们是否还有能力去感知那浓浓的亲情。其实,亲情是永恒的,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去
发现,用善良的心去体会。
六、动情落笔,抒写亲情
1.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句。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2.写一段反映亲情或呼唤亲情的文字。(200字左右)
散步原因
田野春色及散步乐趣
产生分歧及解决办法
分述
总起:交代事件、地点、人物
散步
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
结尾:深化主题(共34张PPT)
散 步
1.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体会文章中体现的人性美。(重点)
2.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难点)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自我,加深对亲情、责任的理解。(重点)
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一家在平常的散步中所表现出来的浓浓亲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
一、复习回顾,前后连贯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1)快速阅读课文第4~8段,找出文中的两处景物描写。
两处景物描写分别在第4段和第7段。
二、品读课文,把握主题
1. 读出“生命”。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2)指定两名同学分别朗读第4段和第7段,
教师指导:读出美好、愉悦之感。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3)在这样的田野里,看到这样的景色,作者自然联想到什么
生命。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4)这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两处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
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三、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
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自己的感情。
五、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作铺垫。
六、酝酿诗情画意,深化作品主题。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1)面对分歧,一家四口分别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一开始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当“我”决定委屈儿子而走大路时,母亲又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2. 读出“责任”。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2)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出来了她“要走大路”,儿子顺从了她,她又“变了主意”,这是因为什么
母亲改变了主意是因为她不想让儿子为难,更是因为对孙子的疼爱,因为孙子要走小路,而且小路那边有美丽的景色。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3)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母亲改变因为一切取决于“我”,“我”正好处在家庭的核心地位,上有老,下有小,“我”的选择、“我”的行为都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感情,影响家庭和睦,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责任重大。了主意是因为她不想让儿子为难,更是因为对孙子的疼爱,因为孙子要走小路,而且小路那边有美丽的景色。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4)再次齐读第6段,体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担当。
亲情是永恒的情感,所以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尊老爱幼。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3. 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对上,肩负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这句话形象地表明了“我”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三、品析语言,学习技法
(一)自主赏析。这篇文章感染力强,是因为它的语言。如果我们细细咀嚼、品味,会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下面请同学们赏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圈点勾画,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遣词、修辞、句式、情感表达等角度品析。
示例一:我喜欢的句子是第4段中的“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因为这个句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
示例二:我喜欢的句子是第5段中的“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因为这个句子具有对称美,前后句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示例三:我喜欢的句子是第2段中的“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因为这个句子写出了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
(二)赏读词句,归纳特点。
1. 这篇散文大词小用、小题大做,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大词小用、小题大做,是本文的显著特点。比如,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而且,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这样的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结尾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似乎也有点儿小题大做,但这个结尾富含深意,耐人寻味,使读者一下子领悟到中年人特有的心境和责任感。从全文看,作者赋予“散步”这件小事诸多深远的内涵,也可以视为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2. 课文中对称的句子很多,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对称的句子。
示例: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⑤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⑥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⑦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说说上面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些对称的语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富有对称美,两句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3. 读完上面的句子,大家总结一下,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①语言平易朴实,如话家常;②内涵丰富,耐人寻味;③句式整齐,富有对称美,很有情趣。
四、深入探究,提高审美
本文是一篇清新隽永、意蕴丰富的精美散文,仔细品读后,谈谈本文美在何处。
①人性美。文章只是选取一家三代四口散步的一件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大的主题——尊老爱幼。儿子敬爱母亲,母亲尊重儿子,家庭氛围融洽和谐;“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我”的母亲疼爱她的孙子,满足孙子的愿望,在一波三折中折射出亲情、人性的温暖之光。
②诗意美。文中的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但在这轻描淡写中却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如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嫩芽儿”,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是生机,是生命,是希望。
③语言美。本文的语言清新淡雅,在平常中见灵气,于浅易中见哲理。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慈母与孝子之间深沉的爱,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如一溪碧水,缓缓地流入读者的心里。
五、课堂小结
本文主要讲了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初春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情,生动地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牵手相依偎
横批:互敬互爱
散步
母亲
(慈爱)
“我”
(孝顺)
妻子
(贤惠)
儿子
(懂事)
尊老爱幼
孝
热爱生命
责任
世界
黄香孝敬父亲。夏天酷热,他便用扇子扇凉父亲的枕席再请父亲睡觉;冬天寒冷,他就用自己的身体把被褥暖好再请父亲休息。
黄香扇枕温衾
拓展阅读
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很想吃鱼。适值天寒地冻,河里结冰无法捕鱼。王祥不计前嫌,解开衣服卧在冰上意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融化冰块。不久,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病愈。
王祥卧冰求鲤
涌泉跃鲤 闻雷泣墓 乳姑不怠 卧冰求鲤
恣蚊饱血 扼虎救父 哭竹生笋 弃官寻母
埋儿奉母 扇枕温衾 怀橘遗亲 行佣供母
刻木事亲 戏彩娱亲 鹿乳奉亲
有关“孝”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