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4一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一物理试卷
试卷共6页,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三章第1节。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队以40金27银24铜的成绩完美收官。研究下列比赛项目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跳水的人水动作 B.体操的翻滚动作
C.马拉松的平均速率 D.举重的抓举动作
2.“天宫课堂”上,航天员演示用球拍击打水球。如果水球以速率撞击球拍,与球拍作用一段时间后,以速率反方向弹回,则该过程中,水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A.0 B. C. D.
3.如图,将多个木板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尽量延伸出去而不掉落,就形成著名的里拉斜塔,其原理与物体的重心有关。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一定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重心可以看作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D.重心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4.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悬停在月面上方一定高度,之后关闭发动机,以1.的加速度下落,经过到达月球表面,则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悬停的高度为
A. B. C. D.
5.无人网约车”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已于全国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为了测试无人网约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刹车性能,在其行进的平直道路上设置障碍物,无人网约车”识别障碍物后,启动刹车程序,下列图像能反映该车刹车过程中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当的增加量为时,位移的增加量为,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加速行驶,依次通过路边三个路牌,间距离为,从到用时间距离为,从到用时,则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8.如图,为测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指捏住一根测量范围为“”的直尺顶端,使其竖直静止,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零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设定从甲同学放开手到乙同学的手刚触到直尺所经过的时间为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某次测试时,乙同学的手触到直尺后,直尺匀减速继续下滑了,最终停在了处。整个过程中乙同学手的位置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B.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C.直尺匀减速继续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D.直尺匀减速继续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9.如图为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一幅水滴下落的照片,第4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滴水的时间间隔相同,第4滴水与第3滴水的实际间距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水的时间间隔为 B.拍照瞬间,第2滴水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C.第3滴水与第2滴水的实际间距为 D.第2滴水与第1滴水的实际间距为
10.如图,某同学将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推出,小滑块经点后在点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碰撞后原速弹回,最终停在点。若,碰撞时间忽略不计,小滑块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B.小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
C.小滑块从点运动到点的时间和从点运动到点的时间之比为
D.小滑块与竖直墙壁碰撞前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7分。
11.(6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一放在气垫导轨上的滑块通过光电门,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滑块上遮光条的宽度,示数如图丙所示。
(1)读出遮光条的宽度___________cm。
(2)如图乙,滑块在钩码的牵引下做匀加速运动,先后通过光电门1和2,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时间分别为和,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_(用物理量符号和表示),若测得光电门1和2间的距离为,则滑块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用物理量符号和表示)。
12.(9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来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本实验中,细线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与长木板平行。
(2)若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则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___打一个点。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打点计时器在打点时小车的速度_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3.(10分)如图为我国女子冰壶运动员参加冰壶比赛投掷冰壶时的情景,若冰壶以的初速度投出,运动停下。冰壶的整个运动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冰壶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求:
(1)冰壶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冰壶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
14.(14分)共享电动车有效地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某市民骑共享电动车(视为质点),在距离十字路口停车线处看到信号灯变红,此时电动车的速度大小为,为了使电动车能够停在停车线之前,若该市民立即撤去电动车动力,电动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该市民撤去电动车动力并采取刹车措施,电动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若撤去电动车动力后不采取刹车措施,请通过计算判断电动车能否停在停车线之前;
(2)若撤去电动车动力后采取刹车措施,请通过计算判断电动车能否停在停车线之前。
15.(18分)如图,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空管,管长为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以恒定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距空管端正下方处有一小球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可看作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1)若空管的速度大小,求经过多长时间,小球第一次与端等高;
(2)若小球运动到空管端时恰好与空管共速,求空管的速度的大小;
(3)若空管的速度大小,求小球第一次穿越空管端后,距离端的最大距离以及小球从第一次穿越空管端到第二次穿越空管端所用的时间。
四川省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研究跳水的入水动作、体操的翻滚动作和举重的抓举动作时,都需要观察运动员的动作,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A、B、D项错误;研究马拉松的平均速率,运动员相对于比赛距离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C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水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D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圆环,A项错误;只有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B项错误;重心可以看作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不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项正确,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B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刹车过程中,汽车速度逐渐减小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图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汽车速度逐渐减小,做减速运动,图图像的斜率不变,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A项正确,B项错误;图汽车的速度逐渐增大,汽车做加速运动,图汽车的速度恒定不变,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可得图像的斜率为,由图像可得,可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为,B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通过中间时刻的速度,通过中间时刻的速度由B项正确。
8.【答案】BD
【解析】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距离,根据,可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A项错误,B项正确;直尺匀减速下滑的初速度大小为,根据,解得C项错误,D项正确。
9.【答案】AD
【解析】根据,解得A项正确;拍照瞬间,第2滴水的速度大小,B项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
10.【答案】ABD
【解析】小滑块由运动到与墙壁发生碰撞后停在点,可等效为小滑块一直沿水平方向运动到点,如图所示,点与点关于墙壁对称、,A项正确;小滑块运动的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全程的平均速率为.所以小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B项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小滑块从点运动到,点的时间和从点运动到点的时间之比为C项错误;根据,解得项正确。
11.【答案】(1)1.20(1.19 1.21均可,2分)
(2)(2分)(2分)
【解析】(1)由图可知遮光条的宽度。
(2)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再根据,解得。
12.【答案】(1)需要(1分)(2)0.02(2分)0.48(2分)0.80(2分)(3)偏小(2分)
【解析】(1)为了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细线需要与木板保持平行。
(2)打点计时器每隔打一个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打点计时器在打点时小车的速度,根据逐差法,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周期变小,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
13.解:(1)冰壶运动停下
(3分)
解得(2分)
(2)冰壶减速运动的位移(3分)
解得(2分)
说明:只有结果,没有公式或文字说明的不给分,其他正确解法亦可得分。
14.解:(1)若撤去电动车动力后不采取刹车措施,则电动车行驶的距离为
(2分)
解得(1分)
则此时已经超过停车线,电动车不能停在停车线之前(1分)
(2)若撤去电动车动力后采取刹车措施,则此时电动车行驶的距离为(2分)
解得(1分)
此时电动车的速度
(2分)
解得(1分)
电动车还能行驶的距离为
(2分)
解得(1分)
,电动车能停在停车线前(1分)
说明:只有结果,没有公式或文字说明的不给分,其他正确解法亦可得分。
15.解:(1)当球与端等高时
(2分)
解得(舍去)(1分)
(2)当小球运动到端恰好与管共速
(2分)
(2分)
解得(1分)
(3)小球第一次穿越空管端后,和空管共速时,两者相距最远,距离为
(2分)
(2分)
解得(1分)
从初始位置,经过时间,小球穿越空管端
(2分)
解得
(2分)
解得(1分)
说明:只有结果,没有公式或文字说明的不给分,其他正确解法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