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狼》对比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狼》对比阅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3 20:29:54

文档简介

(一)[2024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2分)
【甲】《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鸣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小狼也和狗和平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还是比较驯服的,富人竟然忘记了它们是狼。有一天,主人白天在住所的堂屋里睡觉,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怒吼声,他惊醒后起来向四周一看,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他再次枕好枕头快要睡着时,狗又像之前一样狂吠。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他就假装睡着等待着,那两只狠想趁他睡着,将要去咬他的喉咙,狗阻止了狼,不让狼上前。富人于是把狼杀掉并取了狼的皮。狼崽子虽幼小,也有凶残的本性,确实不虚妄啊!然而凶残的本性只不过是被隐藏起来罢了;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表面上对人亲呢,可背地里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一狼径去( 离开 ) (2)弛担持刀( 解除,卸下 )
(3)乃伪睡以俟( 等待 ) (4)信不诬哉( 确实 )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 狼不敢前 犬又如前 “上前”和“之前” 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攻击”和“敌人”
C. 乃悟前狼假寐 再就枕将寐 均指“睡觉” D. 其一犬坐于前 亦与犬相安“像狗似的”和“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2分)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2分)
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甲】【乙】两文中的狼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概括。(2分)
【甲】【乙】两文中的狼都非常狡猾、凶恶、贪婪。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①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②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③,亦黠而可笑也。
(选自蒲松龄《车夫》)
有一个车夫推着一辆沉重的车子在爬坡,正当到最吃力的时候,一只狼窜出来咬住了他的屁股。车夫想松开手打狼,那必然会翻车损坏货物,把自己也压在下面,他只好忍住疼痛继续推车。等上了坡,狼已经从车夫屁股上咬下一片肉逃走了。趁车夫无能为力的时候,偷尝车夫身上 一小块肉,这只狼也算是既狡猾又可笑了。
【丙】
太行毛大福,疡医④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
太行地区的毛大福,是个外科医生。一天,他做完手术回来,路上遇到一只狼,吐出一个包裹着的东西,蹲在路的左旁。毛大福拣起来一看,原来是用布裹着的几件金首饰。他正觉得奇怪的时候,狼上前欢跳,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袍,然后就离开了。可等毛大福走了一段,狼又来拽他。
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
毛看这只狼没有恶意,就跟着它去了。不一会儿,到了狼穴,只见一只狼病卧着,仔细观察,见它的头上有一个大疮,已溃烂长蛆。毛大福懂了狼的意思,将蛆挑干净,按医法敷上药,然后走了。
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当时天色已晚,狼远远地尾随着他。走了三四里,毛大福又遇到几只狼,嗥叫着逼向他,毛大福十分害怕。为他送行的那只狼赶紧跑进狼群,好像对它们说话一样,众狼便全都走散了。毛大福于是平安回到家。
(选自蒲松龄《毛大福》)
【注释】①敝:损坏、坍塌。②龁(hé):咬。③脔(luán):成块的肉。④疡(yáng)医:治疗创伤肿毒的外科医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 ②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
③欲释手( 放下 ) ④众狼悉散去( 离开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①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②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
②毛大福走了三四里路,又遇到几只狼,咆哮着要侵害他,他非常恐惧。
3.【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狼的“黠”,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两文中狼“黠”的表现。
【甲】文中狼的“黠”表现在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目的是诱敌,以便后一只狼从后面袭击屠户;【乙】文中狼的“黠”表现在狼在人无暇、无力对付它的时候乘人之危,占人便宜。
结合【甲】“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概括可知,【甲】文中狼的“黠”表现在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目的是诱敌,以便后一只狼从后面袭击屠户;结合【乙】“欲释手,则货敝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概括可得:【乙】文中狼的“黠”表现在狼在人无暇、无力对付它的时候乘人之危,咬掉车夫身上一块肉。可据此作答。
4.通过比较阅读,你会发现【丙】文中的狼与【甲】【乙】两文中的狼的形象不一样,作者对它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狼的狡黠,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嘲讽,【丙】文表现了狼的知恩图报,表达了作者对狼的欣赏赞美。(答出态度,意思对即可)
结合【甲】“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亦黠而可笑也”可知,【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狼的狡猾奸诈,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嘲讽;结合【丙】“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等内容可知,【丙】文中的狼懂得知恩图报,表达作者对狼的赞美。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5~9题。(共12分)
【甲】(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老妪,蓄鸡至多,惟卖其卵。有买鸡充馔①者,虽十倍其价不肯售。会刈麦曝( )门外,群鸡忽千百齐至,围绕啄食。
有个老太太,养了很多鸡,她只卖鸡蛋。有人想买她的鸡炖肉吃,虽然出十倍的价钱她也不卖。一次,她把割下的麦子放在门外晾晒,忽然,千百只鸡蜂拥而来,围着啄食麦粒。
媪持杖驱之不开,东散西聚,莫可如何。方喧呶②间,住屋五楹然③摧圮,鸡乃俱惊飞入山去。故邵子④曰:“禽鸟得气之先。”(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老太太挥动手杖驱赶却赶不走,鸡群东散西聚,让人无可奈何。正在喧闹时,一声巨响,家中的五间住房一齐倒塌。鸡群受了惊,都飞到山里去了。因此邵雍先生说:“禽鸟可以最早感受到气息的变化。
馔:饮食,菜肴。②喧呶:形容声音嘈杂。③訇然:巨响声。④邵子:即邵雍,北宋哲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
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加点的词
方喧呶间 课内迁移法:方欲行(《狼》) (1)正
群鸡忽千百齐至 参考成语法:人迹罕至、蜂拥而至 (2)到
一狼仍从 查阅词典法:①跟随。②听从,顺从。③和顺,安顺。④从事,参与。 (3)① (填序号)
2. 小海誊抄【乙】文时,“会刈麦曝( )门外”“( 于 )”处漏了一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全。(1分)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禽鸟得气之先。禽鸟可以最早感受到气息的变化。
4.请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完成资料卡。(2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狼”
狼的肖像 与“狼”有关的成语 所对应蒲松龄眼中“狼”的形象特点
①狼子野心 ③贪婪
②狼狈为奸 ④狡诈
5.同样讲人与动物的故事,【甲】【乙】两文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却有不同。请简要分析不同之处。(4分)
甲文:甲文中的狼贪婪、奸诈,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最终被人所杀,表现了人和自然有对立、竞争的一面。
乙文:乙文中的鸡得到主人的爱护,在主人遇到危险时,鸡群予以提醒,表现了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另一面。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甲】见课文《狼》。
【乙】丈人①曰:“是皆不足以执信也②。试再囊③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信④足先生。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先生曰:“有。”于是出匕。老人说:“这都不足以令人信服。试着再把狼装到袋子里,我看看它的样子,是不是真的困苦。”狼很高兴地按照他说的办,伸脚给先生。先生又绑了狼放进袋子里,用肩扛到驴背上,而狼没察觉到什么。老人趴在先生的耳朵边对他说:“有匕首没有?”先生说:“有。”于是拿出匕首。
丈人目⑤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⑥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⑦狼,弃道上而去。 (选自马中锡《中山狼传》,有删改)
老人用眼神示意先生拿匕首刺狼。先生说:“这不伤害了狼吗?”老人笑道:“禽兽背叛恩德如此,还不忍心杀,您的确是仁者,然而也够愚蠢的啊!”说完大笑,先生也笑起来。便抬手帮先生操刀,一起杀死了狼,(将狼)丢弃在路上后离去
① 丈人:对年长男子的尊称。②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这都不足以令人信服。③囊:动词,用口袋装。④信:同“伸”,伸直。⑤目:用目示意。⑥负:背弃,违背。⑦ 殪:杀死。
1.下面是“去”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下列词义的选择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① 前往 ② 一眼看去 B.①失去 ② 大江东去
C.①离开 ② 相去无几 D.① 舍弃 ② 去暑降温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
先生又绑了狼放进袋子里,用肩扛到驴背上,而狼没察觉到什么。(2分)
3.甲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①贪婪。如“屠惧,投以骨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穷追不舍、贪婪凶残。②狡猾。如“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都写出了狼的狡猾。
4.甲、乙两文都写了人与动物的“较量”,两文的前半部分都称呼其为“狼”,却在文末都称呼其为“禽兽”。这称呼的变化,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称呼的变化是抒发情感服务的,(1分)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狼的厌恶、痛恨之情。(1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16分)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
有一个屠户,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进去躲藏在那里。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户急忙用力捉住狼爪,使它无法离开。可是没有想到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狼爪子下面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焉能作此谋也?
(屠户)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绑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的嘴也无法闭上,屠户就把它背回去了。若非屠户,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②顾:然而,可是。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顾无计可以死之 使 死亡 (2)惟有小刀不盈寸 满
(3)股直不能屈大腿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屠夫急忙用力捉住狼爪,使它无法离开。
非屠,焉能作此谋也?
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3.下列各句中的“以”与“方缚以带” 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3分)
A. 以刀劈狼首 B.遂负之以归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同题。(15分)
[甲]《狼》
[乙]《牧竖》 ① 蒲松龄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有删改)
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牧童商量好各捉了一只小狼。他们分别爬上一棵树,两树相距数十步。
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故意让它号叫;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了,愤怒地跑到树下,号叫着又用爪子爬抓树干。另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令小狼叫得急;大狼停止号叫四处张望,才发现小狼,于是大狼便不顾这边的小狼,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刨抓狂叫。前面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号叫,大狼又转身奔过去。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号时,脚下没有得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教十次,大猴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不久,大狼奄奄一忽,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气绝身亡了。
【注释】①牧竖:牧童。②跑:兽用足刨地。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跑号如前状 狼不敢前 “前面”和“上前” B. 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距离和“离开”
C. 意甚仓皇 意暇甚 “神情、态度” D.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意”和“原来,原先”。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穴/有小狼二 B. 大狼 /闻声仰视
C. 乃舍/此趋彼 乃/舍此趋彼。 D. 既而/奄奄僵臣
3.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1)另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令小狼叫得急。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2)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气绝身亡了。
4.文中的大狼身上体现了什么感情?(2分)
文中的大狼身上体现了深切的爱子之情。
5.《狼》与《牧竖》分别写的是屠户、牧童和狼的较量,你如何评价屠户、牧童对狼所采取的行动?请说明理由。(4分)
我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杀狼是正当的;
我不赞同【乙】文中牧童的行为,因为牧童“杀狼”是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展现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同题。(21分)
[甲]狼(节选)[清]蒲松龄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耽相向。
少时,一狠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黠鼠赋(节选)[宋]苏轼
苏子①夜坐,有鼠方啮。拊②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③中空。嘐嘐聱聱④,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而不能离开了。”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举起蜡烛来披索,(发现袋子)里面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咬(东西)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那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转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點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苏子叹了口气说:“真是奇怪啊,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很坚固,老鼠不能洞穿。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破袋子的时候咬(袋子),用(咬袋子的)声音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注]①苏子: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②拊(fǔ):拍。③橐(tuó):袋子。④嘐(jiāo)嘐聱(áo)聱: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
1.《點鼠赋》在辑录时忘记给画线句断句了,请你用“/”断句。(限断三处)(3分)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破袋子的时候咬(袋子),用(咬袋子的)声音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据此可断句为: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2.《黠鼠赋》中的词理解有点难度,请你根据老师讲授的方法解释下面加点的词。(6分)
方法 示例 注释
课内迁移法 方欲行 ①有鼠方啮 方:正,正在。
成语关联法 覆水难收 ②覆而出之 覆:翻转。
语法推测法 一狼洞其中 ③使童子烛之 烛:用蜡烛照。
3.语气词在表情达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请根据示例,赏析下面句中的语气词。(6分)
示例: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分析:“矣”表示陈述,相当于“了”,实出了狼狡猾的本性。“哉”表示反问,相当于“呢”,表现了作者对狼的讽刺之意。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哉”表示感叹,相当于“啊”,“也”表示判断和肯定,两个语气词的使用,表达了苏轼对老鼠的狡猾的慨叹之意。
4. 狼和鼠都“黠”,为何结局不同?请结合内容,尝试从人的角度探究原因。(6分)
《狼》中,屠户一开始虽有害怕、妥协,希望通过扔骨头让狼止步,但当他意识到这样做无济于事的时候,便抛弃幻想,“弛担持刀”准备抵抗,在真正的战斗中,果断坚决,“暴起,以刀劈狼首”,又考虑周全,“转视积薪后”,屠户有勇有谋,所以狼再狡猾最终也只能毙命于屠刀之下。
《黠鼠赋》中,童子发现了发出声音的老鼠在袋子中,却没有在鼠死的反常中发现端倪,只是“惊曰”,并且毫无防备地“覆而出之”,正是因为太过疏忽大意,最终被狡猾的老鼠的“死样”骗过,使其得以脱身。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聊斋志异·狼》)
【乙】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
两只老鼠出洞,一只被蛇吞下,另一只瞪着眼睛如同花椒粒,非常怒恨,但它只是远远地盯着不敢向前。蛇吃饱了肚子,就蜿蜒地向洞内爬去;
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欻然遁去①,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
刚爬进一半,那只老鼠猛地扑来,狠狠地死咬住蛇的尾部。蛇怒,急忙退出洞来。老鼠素来非常机灵敏捷,便飞快地跑了。蛇追不上,又入洞。老鼠见状又跑回来和上次一样咬住不放。
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②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③为作诗《义鼠行》
(节选自《聊斋志异·义鼠》,有删改)
蛇入鼠咬,蛇出鼠跑,像这样反复了好多次。最后,蛇爬出洞来把吞下的死鼠吐在地上,那只老鼠才作罢。它用鼻子嗅着自己的同伴,吱吱叫着悲鸣痛悼。继而,用嘴衔着死鼠去了。我的朋友张历友为此写了一篇《义鼠行》。
【注释】①欻然遁去:欻(xū)然,快速的样子;遁(dùn)去,跑掉。②啾啾:象声词,小动物的鸣叫声。悼息:悲伤叹息。③张历友:蒲松龄的诗友。
1.根据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语。(3分)
方法 词句 解释
古今异义 屠自后断其股 (1)大腿
成语迁移:食不果腹 蛇果腹,蜿蜒入穴 (2) 吃饱
查阅字典:①〈名词〉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②〈动词〉坚持正义;③〈形容词〉合道义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友人张历友为作诗《义鼠行》 (3)③ (填序号)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B.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C.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D.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攻击屠户的后方。
(2)其一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
其中(另)一只老鼠好像十分愤恨,但远远地望着不敢上前。
4.老舍评价《聊斋志异》“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甲】【乙】两篇文章分别用“黠”与“义”来概括狼与鼠的性格,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4分)
狼的“黠”体现在:一只狼在前面假装睡觉迷惑屠户,另一只跑到后面去偷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鼠的“义”体现在:强敌当前,不顾自身安危,对同伴的尸体不离不弃,义无反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蒲松龄《狼》)
材料二: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①所遗行室②,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选自蒲松龄《狼·其三》)
【注释】①夜耕:夜晚替人耕田,打短工的。②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下列推敲文言词义的方法或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D.句意: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遂:于是,就;
选项 文言词句 方法 释义
A 一狼仍从 字源推测法:分 跟从
B 眈眈相向 参考成语法:虎视眈眈 凶狠注视的样子
C 股直不能屈 课内迁移法:若屈伸呼吸 弯曲
D 遂负之以归 查阅词典法:①田间水沟;②通达;③前进,前往;④成就,顺利地做到;⑤于是,就;⑥终,竟,终于。 通达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屠乃奔倚其下”与“奔入伏焉”中的“奔”意义相同。
B.“亦毙之”与“屠急捉之”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
“亦毙之”的“之”指狼,“屠急捉之”中的“之”指狼的爪子,意思不同;
C.“止露尻尾”与“止增笑耳”中的“止”用法和意义相同。
D.“盖以诱敌”与“遂负之以归”中的“以”意义不同。
3.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B.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C.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D.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唯有小刀不盈寸”是屠户的工具,“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是两个动作。故断句为: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2)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但是想不到可以用来杀狼的方法。
5.材料一、二都写出了屠户怎样的性格特征 两文对屠户的态度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
都写出了屠户勇敢、机智(或:勇敢、智慧)的性格特征。两文对屠户均大加赞扬。(意近即可)
材料一前半部分是记叙,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经过。这一部分通过屠户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屠户勇敢、机智的性格特征。
材料二中“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可看出屠户的勇敢、机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非屠,乌能作此谋也”都表达了作者对屠户的勇敢机智行为的肯定和大力赞扬。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选自蒲松龄《狼》)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缩了几步,
及走,又从之。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后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
(可是)等到屠夫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在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狼才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
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
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地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屠夫)大吃一惊。(他)小心地(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
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的生活略微宽裕了。就想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
(选自蒲松龄《狼三则·其一》)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一狼仍从 跟从 (2)意暇甚从容、悠闲
(3)少却 退却 (4)缘木求鱼沿着,顺着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中“而”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D )(3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连词,表转折 B.而顷刻两毙连词,表转折
C.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 D.五十而知天命连词,表顺承
1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2)默念狼所欲者肉,下如悬诸树而后取之。
(屠夫)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后面再来取。
【甲】【乙】两文中的狼有什么不同点?它们的结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①不同点:甲文中的狼狡诈阴险;乙文中的狼愚蠢。
②道理:面对危险,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
不同点:根据【甲】文第④段“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两只狼图谋前后夹击攻击屠户,一只狼还用假寐的方式迷惑屠户给另一只打动的狼创造机会,这里表现了狼的狡诈;根据【乙】文“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可知,狼为了得到肉不顾危险去吃肉,结果被刺死了,可见狼是愚蠢的;
道理:两文中的狼都是为了吃肉而丧命,启发我们为人莫贪,不能为了利益不顾及后果以及危险时刻,要用头脑去思考。(一)[2024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2分)
【甲】《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鸣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一狼径去( ) (2)弛担持刀( )
(3)乃伪睡以俟( ) (4)信不诬哉( )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T)(2分)
A. 狼不敢前 犬又如前 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C. 乃悟前狼假寐 再就枕将寐 D. 其一犬坐于前 亦与犬相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2分)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2分)
4.【甲】【乙】两文中的狼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概括。(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①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②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③,亦黠而可笑也。
(选自蒲松龄《车夫》)
【丙】
太行毛大福,疡医④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选自蒲松龄《毛大福》)
【注释】①敝:损坏、坍塌。②龁(hé):咬。③脔(luán):成块的肉。④疡(yáng)医:治疗创伤肿毒的外科医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其一犬坐于前( ) ②屠自后断其股( )
③欲释手( ) ④众狼悉散去(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
3.【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狼的“黠”,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两文中狼“黠”的表现。
4.通过比较阅读,你会发现【丙】文中的狼与【甲】【乙】两文中的狼的形象不一样,作者对它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5~9题。(共12分)
【甲】(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老妪,蓄鸡至多,惟卖其卵。有买鸡充馔①者,虽十倍其价不肯售。会刈麦曝( )门外,群鸡忽千百齐至,围绕啄食。媪持杖驱之不开,东散西聚,莫可如何。方喧呶②间,住屋五楹訇然③摧圮,鸡乃俱惊飞入山去。故邵子④曰:“禽鸟得气之先。”(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馔:饮食,菜肴。②喧呶:形容声音嘈杂。③訇然:巨响声。④邵子:即邵雍,北宋哲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
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加点的词
方喧呶间 课内迁移法:方欲行(《狼》) (1)
群鸡忽千百齐至 参考成语法:人迹罕至、蜂拥而至 (2)
一狼仍从 查阅词典法:①跟随。②听从,顺从。③和顺,安顺。④从事,参与。 (3) (填序号)
2. 小海誊抄【乙】文时,“会刈麦曝( )门外”“( )”处漏了一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全。(1分)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禽鸟得气之先。
4.请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完成资料卡。(2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狼”
狼的肖像 与“狼”有关的成语 所对应蒲松龄眼中“狼”的形象特点
① ③
② ④
5.同样讲人与动物的故事,【甲】【乙】两文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却有不同。请简要分析不同之处。(4分)
甲文:
乙文: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甲】见课文《狼》。
【乙】丈人①曰:“是皆不足以执信也②。试再囊③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信④足先生。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丈人附耳谓先生日:“有匕首否?“先生曰:“有。”于是出匕。丈人目⑤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⑥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⑦狼,弃道上而去。 (选自马中锡《中山狼传》,有删改)
① 丈人:对年长男子的尊称。②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这都不足以令人信服。③囊:动词,用口袋装。④信:同“伸”,伸直。⑤目:用目示意。⑥负:背弃,违背。⑦ 殪:杀死。
1.下面是“去”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下列词义的选择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 前往 ② 一眼看去 B.①失去 ② 大江东去
C.①离开 ② 相去无几 D.① 舍弃 ② 去暑降温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
3.甲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4.甲、乙两文都写了人与动物的“较量”,两文的前半部分都称呼其为“狼”,却在文末都称呼其为“禽兽”。这称呼的变化,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16分)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焉能作此谋也?
【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②顾:然而,可是。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顾无计可以死之 (2)惟有小刀不盈寸
(3)股直不能屈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非屠,焉能作此谋也?
3.下列各句中的“以”与“方缚以带” 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以刀劈狼首 B.遂负之以归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一)[2024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2分)
【甲】《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鸣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小狼也和狗和平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还是比较驯服的,富人竟然忘记了它们是狼。有一天,主人白天在住所的堂屋里睡觉,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怒吼声,他惊醒后起来向四周一看,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他再次枕好枕头快要睡着时,狗又像之前一样狂吠。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他就假装睡着等待着,那两只狠想趁他睡着,将要去咬他的喉咙,狗阻止了狼,不让狼上前。富人于是把狼杀掉并取了狼的皮。狼崽子虽幼小,也有凶残的本性,确实不虚妄啊!然而凶残的本性只不过是被隐藏起来罢了;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表面上对人亲呢,可背地里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一狼径去( 离开 ) (2)弛担持刀( 解除,卸下 )
(3)乃伪睡以俟( 等待 ) (4)信不诬哉( 确实 )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 狼不敢前 犬又如前 “上前”和“之前” 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攻击”和“敌人”
C. 乃悟前狼假寐 再就枕将寐 均指“睡觉” D. 其一犬坐于前 亦与犬相安“像狗似的”和“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2分)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2分)
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甲】【乙】两文中的狼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概括。(2分)
【甲】【乙】两文中的狼都非常狡猾、凶恶、贪婪。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①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②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③,亦黠而可笑也。
(选自蒲松龄《车夫》)
有一个车夫推着一辆沉重的车子在爬坡,正当到最吃力的时候,一只狼窜出来咬住了他的屁股。车夫想松开手打狼,那必然会翻车损坏货物,把自己也压在下面,他只好忍住疼痛继续推车。等上了坡,狼已经从车夫屁股上咬下一片肉逃走了。趁车夫无能为力的时候,偷尝车夫身上 一小块肉,这只狼也算是既狡猾又可笑了。
【丙】
太行毛大福,疡医④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
太行地区的毛大福,是个外科医生。一天,他做完手术回来,路上遇到一只狼,吐出一个包裹着的东西,蹲在路的左旁。毛大福拣起来一看,原来是用布裹着的几件金首饰。他正觉得奇怪的时候,狼上前欢跳,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袍,然后就离开了。可等毛大福走了一段,狼又来拽他。
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
毛看这只狼没有恶意,就跟着它去了。不一会儿,到了狼穴,只见一只狼病卧着,仔细观察,见它的头上有一个大疮,已溃烂长蛆。毛大福懂了狼的意思,将蛆挑干净,按医法敷上药,然后走了。
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当时天色已晚,狼远远地尾随着他。走了三四里,毛大福又遇到几只狼,嗥叫着逼向他,毛大福十分害怕。为他送行的那只狼赶紧跑进狼群,好像对它们说话一样,众狼便全都走散了。毛大福于是平安回到家。
(选自蒲松龄《毛大福》)
【注释】①敝:损坏、坍塌。②龁(hé):咬。③脔(luán):成块的肉。④疡(yáng)医:治疗创伤肿毒的外科医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 ②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
③欲释手( 放下 ) ④众狼悉散去( 离开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①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②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
②毛大福走了三四里路,又遇到几只狼,咆哮着要侵害他,他非常恐惧。
3.【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狼的“黠”,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两文中狼“黠”的表现。
【甲】文中狼的“黠”表现在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目的是诱敌,以便后一只狼从后面袭击屠户;【乙】文中狼的“黠”表现在狼在人无暇、无力对付它的时候乘人之危,占人便宜。
结合【甲】“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概括可知,【甲】文中狼的“黠”表现在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目的是诱敌,以便后一只狼从后面袭击屠户;结合【乙】“欲释手,则货敝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概括可得:【乙】文中狼的“黠”表现在狼在人无暇、无力对付它的时候乘人之危,咬掉车夫身上一块肉。可据此作答。
4.通过比较阅读,你会发现【丙】文中的狼与【甲】【乙】两文中的狼的形象不一样,作者对它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狼的狡黠,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嘲讽,【丙】文表现了狼的知恩图报,表达了作者对狼的欣赏赞美。(答出态度,意思对即可)
结合【甲】“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亦黠而可笑也”可知,【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狼的狡猾奸诈,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嘲讽;结合【丙】“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等内容可知,【丙】文中的狼懂得知恩图报,表达作者对狼的赞美。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5~9题。(共12分)
【甲】(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老妪,蓄鸡至多,惟卖其卵。有买鸡充馔①者,虽十倍其价不肯售。会刈麦曝( )门外,群鸡忽千百齐至,围绕啄食。
有个老太太,养了很多鸡,她只卖鸡蛋。有人想买她的鸡炖肉吃,虽然出十倍的价钱她也不卖。一次,她把割下的麦子放在门外晾晒,忽然,千百只鸡蜂拥而来,围着啄食麦粒。
媪持杖驱之不开,东散西聚,莫可如何。方喧呶②间,住屋五楹然③摧圮,鸡乃俱惊飞入山去。故邵子④曰:“禽鸟得气之先。”(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老太太挥动手杖驱赶却赶不走,鸡群东散西聚,让人无可奈何。正在喧闹时,一声巨响,家中的五间住房一齐倒塌。鸡群受了惊,都飞到山里去了。因此邵雍先生说:“禽鸟可以最早感受到气息的变化。
馔:饮食,菜肴。②喧呶:形容声音嘈杂。③訇然:巨响声。④邵子:即邵雍,北宋哲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
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加点的词
方喧呶间 课内迁移法:方欲行(《狼》) (1)正
群鸡忽千百齐至 参考成语法:人迹罕至、蜂拥而至 (2)到
一狼仍从 查阅词典法:①跟随。②听从,顺从。③和顺,安顺。④从事,参与。 (3)① (填序号)
2. 小海誊抄【乙】文时,“会刈麦曝( )门外”“( 于 )”处漏了一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全。(1分)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禽鸟得气之先。禽鸟可以最早感受到气息的变化。
4.请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完成资料卡。(2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狼”
狼的肖像 与“狼”有关的成语 所对应蒲松龄眼中“狼”的形象特点
①狼子野心 ③贪婪
②狼狈为奸 ④狡诈
5.同样讲人与动物的故事,【甲】【乙】两文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却有不同。请简要分析不同之处。(4分)
甲文:甲文中的狼贪婪、奸诈,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最终被人所杀,表现了人和自然有对立、竞争的一面。
乙文:乙文中的鸡得到主人的爱护,在主人遇到危险时,鸡群予以提醒,表现了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另一面。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甲】见课文《狼》。
【乙】丈人①曰:“是皆不足以执信也②。试再囊③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信④足先生。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先生曰:“有。”于是出匕。老人说:“这都不足以令人信服。试着再把狼装到袋子里,我看看它的样子,是不是真的困苦。”狼很高兴地按照他说的办,伸脚给先生。先生又绑了狼放进袋子里,用肩扛到驴背上,而狼没察觉到什么。老人趴在先生的耳朵边对他说:“有匕首没有?”先生说:“有。”于是拿出匕首。
丈人目⑤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⑥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⑦狼,弃道上而去。 (选自马中锡《中山狼传》,有删改)
老人用眼神示意先生拿匕首刺狼。先生说:“这不伤害了狼吗?”老人笑道:“禽兽背叛恩德如此,还不忍心杀,您的确是仁者,然而也够愚蠢的啊!”说完大笑,先生也笑起来。便抬手帮先生操刀,一起杀死了狼,(将狼)丢弃在路上后离去
① 丈人:对年长男子的尊称。②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这都不足以令人信服。③囊:动词,用口袋装。④信:同“伸”,伸直。⑤目:用目示意。⑥负:背弃,违背。⑦ 殪:杀死。
1.下面是“去”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下列词义的选择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① 前往 ② 一眼看去 B.①失去 ② 大江东去
C.①离开 ② 相去无几 D.① 舍弃 ② 去暑降温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
先生又绑了狼放进袋子里,用肩扛到驴背上,而狼没察觉到什么。(2分)
3.甲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①贪婪。如“屠惧,投以骨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穷追不舍、贪婪凶残。②狡猾。如“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都写出了狼的狡猾。
4.甲、乙两文都写了人与动物的“较量”,两文的前半部分都称呼其为“狼”,却在文末都称呼其为“禽兽”。这称呼的变化,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称呼的变化是抒发情感服务的,(1分)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狼的厌恶、痛恨之情。(1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16分)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
有一个屠户,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进去躲藏在那里。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户急忙用力捉住狼爪,使它无法离开。可是没有想到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狼爪子下面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焉能作此谋也?
(屠户)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绑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的嘴也无法闭上,屠户就把它背回去了。若非屠户,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②顾:然而,可是。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顾无计可以死之 使 死亡 (2)惟有小刀不盈寸 满
(3)股直不能屈大腿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屠夫急忙用力捉住狼爪,使它无法离开。
非屠,焉能作此谋也?
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3.下列各句中的“以”与“方缚以带” 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3分)
A. 以刀劈狼首 B.遂负之以归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