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8.1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提升作业(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8.1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提升作业(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3-23 16:0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提升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车到达水平面后,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会继续向前运动
B.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C.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
D.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故A说法错误;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小车滑行距离越短,故B说法正确;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滑行的距离越长,故C说法错误;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说法错误。故选B。
2.如图所示,细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假如从某一时刻起,细绳断裂,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小球将
(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运动越来越慢
D.仍做圆周运动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当细绳断裂,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当一切外力消失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
3.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17:38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并开创了中国载人应用型飞行的先河。火箭升空120 s后,逃逸塔与箭体分离,在分离的瞬间,下列关于逃逸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失去重力         B.速度为零
C.仍有向上的速度 D.速度反向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运动和力的关系以及惯性的知识。逃逸塔与箭体分离前,它们一起向上做加速运动,分离的瞬间,逃逸塔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然有向上的速度,继续向上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会改变它自己的运动状态。
4.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百米赛跑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解析】选C。本题考查惯性的利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故A错。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歼击机投入战斗要抛掉副油箱,质量减小,惯性变小,就更加灵活,C正确。D应该说运动员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D错。
5.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因此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会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如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
6.为了防止校园踩踏事故发生,同学们下楼时不能走得太快。如果走得太快,当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时,后面的同学由于    ,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容易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
【解析】本题考查惯性现象的知识。下楼时,人如果走得太快,当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时,后面的同学由于惯性会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答案:惯性
7.雾霾天气,快速行驶的B车司机看见不远处的A车后立即刹车,由于    
仍撞到A车,造成“追尾”事故(如图所示),撞坏A车的尾部。
【解析】本题考查惯性的危害。汽车B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当司机遇到情况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车不能立即停止,而是向前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这是B车撞到A车的真正原因。
答案:惯性
8.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  。
【解析】本题考查惯性的应用。由题图乙可知,水向右倾斜,这说明小车此时正在做减速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时,烧杯随小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水会向右倾斜。
答案:减速 惯性
三、简答题(8分)
9.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公交车在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甚至摔伤的现象。为避免因此受伤,乘客应采取何种防范措施(说出一种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惯性。坐公交车的时候,人和车都是运动的,当汽车突然停止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以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倾甚至摔伤。为了所有乘客的安全,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保护措施有:设有扶手、拉环、孕妇老人专座、温馨提示语、语音提示等。
答案:见解析
四、实验探究题(9分)
10.如图,给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小车在    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
    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揭示    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本题实验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是让小车慢下来的原因,由于木板提供的阻力最小,所以小车在木板表面速度减小得也最慢;因为绝对光滑的实验条件是无法达到的,所以要想得知在绝对光滑条件下的结论,就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揭示的就是运动和力的关系。
答案:木板 推理 运动和力
【培优训练】
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梦梦远远看见红灯亮起,就停止了蹬踏,车在自由滑行后,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她又想如果是雨雪天气,滑行距离又会怎样呢 车滑行的距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为此她进行了实验探究。她猜想:①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②车滑行的距离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猜想①探究方案:用圆柱形的玻璃瓶模拟车轮滚动,把一个玻璃瓶分别放在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让它由静止开始滚下,测出它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见下表:
次数 h/cm s/cm
1 5 25
2 7 32
3 10 45
(1)梦梦停止蹬踏后,自行车由于具有    继续向前滑行。
(2)根据实验记录,能得到的结论是  。
(3)根据上述所得结论,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  。
(4)利用上述圆柱形玻璃瓶探究猜想②时,需要控制          。请你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解析】(1)梦梦停止蹬踏后,自行车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因此会继续向前滑行。
(2)把一个玻璃瓶分别放在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让它由静止开始滚下,控制了物体的质量不变,改变的是物体的速度,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速度越大,滑行得越远。
(3)根据实验结论,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速度越大,滑行的距离越大,因此司机要明确:不能超速行驶,否则后患无穷。
(4)利用上述圆柱形玻璃瓶探究猜想②时,需要控制车的质量和滑行的速度,因此可以把质量相同的玻璃瓶放在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h,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让它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它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设计表格。
答案:(1)惯性 (2)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速度越大,滑行得越远 (3)不要超速行驶 (4)车的质量和滑行的速度相同
表格设计如下:
次数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滑行的距离s/cm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