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让人物跃然纸上(课件11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让人物跃然纸上(课件11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3 12:34:05

文档简介

人物描写“千人一面”
滨城三中 王玲玲
写人记叙文是整个中学阶段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往往写得不够“活”,不够生动,同时,人物形象千篇一律,常常是套路化模式化的语言占据人物描写的“半壁江山”,使人物缺乏个性。
人物描写“千人一面”,是因为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人物描写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这类文章时,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和环境等,通过范文示例和写作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水平。
课堂效果分析
滨城三中 王玲玲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从教师本人出发,这堂课基本按照预设进行,总体上是比较顺利,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落实。但在练笔环节,本想通过投影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学习的成果。但由于突发原因只能临时改为,边读边评。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本课的参与积极性很高,通过对问题得分析,尤其是最后的练笔,可以看出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基本掌握。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让人物跃然纸上
备课人:王玲玲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描写的含义及作用,掌握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并学会运用。
2、通过讲练结合的形式,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人物描写方法,最后进行学以致用的写作练笔。
3、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引发学生情感冲动,激起参与兴趣,产生表达冲动,从而自觉投入写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
探讨学习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和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大家想不想通过一个通关游戏,来学习写作文呢?那我们今天的终极任务是学会“让人物跃然纸上”(板书)。在开始通关游戏之前,我们先分四个战队(分组,将组号写在黑板上),通关时战队成员每答一题就为本队赢得一枚奖章,每关结束后由记分员将奖章贴到本组的组号下。
热身抢答
听到问题后,最先举手的同学拥有答题机会。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问题: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小结:人物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方面,其中最常用的是正面描写。(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方法。
我们进入第一关!
第一关(通关秘籍:抓特征,准确用词)
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描述图片人物的外貌特征
(幻灯出示典型人物图片。每组选择一张图片描述,每张图片限时20秒。)

明确:
哪吒:混天绫、风火轮
哈利波特:N字形闪电疤痕、苍白、圆框眼镜
猪八戒:五齿钉耙、肥头大耳
关公:面若重枣,须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
小结:
大家在描述时都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板书),并且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板书:准确用词)所以写人物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他的主要特征。不仅外貌要抓主要特征,人物描写的其他方面亦是如此。通关秘籍是抓住特征、准确用词。请记分员贴上本轮所得奖章。
我们学会了写人要抓主要特征,那如何表现主要特征?下面我们进行第二关:
第二关(通关秘籍:修辞、量体裁衣)
问题:一个人很瘦,该如何形容?(思考20秒,四队抢答,作答限时1分钟。)
预设过渡:大家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修辞、准确用词等。)
(通过大家的描述,这个瘦人的形象清晰了么?)(女孩的眼睛就是水汪汪,老师的表情永远是严肃的。如果瘦人都是火柴,那可怎么区分。那我宁愿胖的个性也不要瘦的雷同!)下面我们看看名家是如何写“瘦”的?
例一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夸张)
例二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
1.以上两例各从哪些方面表现“瘦”这一特征?(自由答题)(板书:用词(动词、形容词)、修辞)
2.例一是 的瘦,例二是 的瘦。(板书:量体裁衣)
小结:准确用词,巧用修辞,量体裁衣。这就真正做到了让人物富有特色,而非套路化模式化。请记分员将本关奖章贴上。
人物不可能静止不动,那如何让人物“活起来”?让我们进入第三关!
第三关:(通关秘籍:特写慢说,细节,主次分明,综合运用等)
如何将一个静止“画中人”变为"微电影"?
小组合作,共同探寻本关秘籍。参考问题:
1.本段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父亲这一形象的?
例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外貌略写粗略勾画父亲的形象,“蹒跚”胖的特点,动作详写,用特写镜头,分解慢说)(板书:特写,慢说,综合,主次)
过渡:外貌动作神态我们可以看得到,语言可以听得到,那人物心理该如何表现?我们看例四。
例四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2.此段中父亲的心理是 的。从哪些表现可以印证你的猜测?
(综合运用神态、动作、语言表现出飞利浦的紧张不安。我们都知道“言为心声”,同样的动作、神态等等都透露出一个人的“心声”。不像《背影》父亲大幅度的动作特写,而是关注细微的神态动作,运用细节描写。)板书:细节
小结:
作者成功的描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甚至洞察其心。请记分员将本关奖章贴上。(通关秘籍:特写慢说,细节,主次,综合等)同学们想感受一下这种神奇的魔法么?
下面我们进入第四关,实战练兵场!
第四关(练兵场)(限时5分钟)
(展示作品三倍奖励,点评双倍奖励。)
她很伤心。(怎样的她,如何伤心,到什么程度,都做了什么。)
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小提示:
首先选取想表现的关键词,然后在该词的基础上加修饰性(补充性)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练笔,投影展示,师生共评。评价过程中对照板书方法,并据情况进行增补。(例如:环境烘托)
请记分员将本关奖章贴上并统计出本队的最终战果。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从片段作文的角度学习了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但再精彩的片段也是服务于整篇文章的,因此我们在进行人物描写时,应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或工笔细描或粗线条勾勒,同学们,描写人物,抓特征就像一棵树的主干,今天的方法就像一颗颗果实,希望这些方法让你的文章主干分明、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板书设计:
让人物跃然纸上


课件11张PPT。让人物跃然纸上执教人:王玲玲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直接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间接 环境烘托
他人衬托等作用:
体现人物性格、 情感、精神品质等,更好地为文章主题服务。3421第一关如何写一个人瘦?第二关例一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例二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名家文例如何将静止的“画中人”变为活动的“微电影”呢?第三关例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微电影微电影例四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第四关(练兵场) 她很伤心。
要求:运用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小提示:
首先选取想表现的关键词,然后在该词的基础上加修饰性(补充性)的词语或句子。
通关成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滨城三中 王玲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一些叙事性作品,所选的课文依次是《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藤野先生》围绕中心人物组织材料;《我的母亲》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和用铺垫突出重点人物;《列夫·托尔斯泰》抓住人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利用人物的内外“反差”、抑中有扬刻画人物;《再塑生命》运用多种手法表达抽象的心理感受。“综合性练习”则要求收集关于母亲、母爱的资料,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要求运用典型的细节、叙述白描中融深情。
这些作品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也是人物描写的典范之作。
此次作文的设计,是基于八年级学生学完第一单元的基础上,针对写作中人物描写这一部分进行系统高效的指导。
听 课 评 课 记 录 表
听课评课人: 田桂珍
学 校
滨城三中
教 师
田桂珍
班 次
初二(12)班
科 目
语文
课 题
让人物描写跃然纸上
时 间
2015年4月22日星期三
教 学 过 程
评 点
导入新课。通关游戏的规则、分组,引出课题“让人物跃然纸上”
热身抢答: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师纠正:正侧面描写
第一关:用词语描述图片的主要特征。(抓特征、准确用词)
明确:
哪吒:混天绫、风火轮
哈利波特:N字形闪电疤痕、苍白、圆框眼镜
猪八戒:五齿钉耙、肥头大耳
关公:面若重枣,须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
四、第二关:如何表现一个人瘦的特征?
学生先自己思考自己说,然后对比名家名段找差距。
小结:准确用词,巧用修辞,量体裁衣。这就真正做到了让人物富有特色,而非套路化模式化。
五、第三关:如何将一个静止“画中人”变为"微电影"?
举出《背影》父亲为我买橘片段,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强调“特写”。
《我的叔叔于勒》中,飞利浦的细节描写,体现人物心理。
六、第四关:练兵场
语句扩展:她很伤心。(怎样的她,如何伤心,到什么程度,都做了什么。)
原意是学生写,然后投影展示。但投影出问题。
改为边读边评。
七、课堂小结

导入简洁干脆。游戏的形式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过渡自然。
注重让学生学习体会如何抓特征。并强调用语准确的重要性。
过渡自然,教学语言丰富。
用一个对比环节,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体会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运用。
过渡自然
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学会发散性地思考。
由可见可听的描写到心理描写,由浅入深。体现细节描写
学以致用
此环节的效果没有达到预设的程度。
语言准确到位




教师态度从容,声音洪亮。
环节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思、悟、练结合,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
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分析到位,细致,透彻。
课程以游戏的形式设计,新颖有趣,注重学生的体会感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教师的课堂语言还需精炼,缩减。
让人物跃然纸上
执教人:王玲玲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描写的含义及作用,掌握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并学会运用。
2、通过讲练结合的形式,感受、理解人物描写方法,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最后进行学以致用的写作练笔。
3、通过学习人物描写,激起参与兴趣,产生表达冲动,从而自觉投入写作训练。
学习重难点
探讨学习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和运用
学习步骤
分四个战队,队员每答对一题为本队赢得一枚奖章。
热身题:抢答
第一关
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描述图片人物的外貌特征(限时20秒)
奇思妙语:
通关秘籍:
第二关:
人很瘦,该如何形容?限一分钟。
奇思妙语:
例一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例二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以上两例各从哪些方面表现“瘦”这一特征?
例一是 的瘦,例二是 的瘦。
通关秘籍:
第三关:
例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本段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父亲这一形象的?
例四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2、父亲的心理是 。从哪些表现可以印证你的猜测?
通关秘籍:
第四关(练兵场)
她很伤心。(怎样的她,如何伤心,到什么程度,都做了什么。)
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小提示:首先选取想表现的关键词,然后在该词的基础上加修饰性(补充性)的词语或句子。



通关秘籍:
宝剑锋从磨砺出
------教后反思及体会
王玲玲
这堂课的设计,源于2014年暑期远程培训的磨课活动,细细算来,经过五次备课,四次录课,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教刚满4年的年轻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的机会,在这里,首先感谢组内同仁将这个难得的机会交给我,并在每次的备课及课后研讨时给予我的宝贵且中肯的建议。
经过这次磨课活动,让我对自己有了重新的定位和要求,对课堂引领有了新的理解和收获,对组织学生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观看录播的视频,我看到了自己上课的“真面目”。 首先,说一下这堂课的优点:
1、教学环节的设计十分清晰,抓特征表现特征贯穿始终,由斟字酌句到静态人物描写到描写活动中的人物,最后到心理描写的运用,最后到学生自主练笔各个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2、教学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生活动充分,教师引领自如。在通关游戏的环节中,注重让学生感悟总结经典片段的手法运用。学生练笔展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关于不足:练笔之后应该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时间,展示修改补充的作品,将教学目标切实落实好。板书的书写还要加强练习,语言上尽量避免方言的痕迹争取做到字正腔圆,一定要克服口头语“是不是”“这个”,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上课时几乎可以说是面无表情。今后要要求自己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绘声绘色,充满热情和感染力才好。
“撒网”“收网”组织学生活动,“撒网”设计切入点较多的统摄性问题,“收网”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这是我在这次活动中总结出的一点方法。
教师在整堂课上不是“占据”,而是通过“穿针引线”引导“授人以渔”。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去归纳去练习,教师只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引导和提升,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又对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能让自己的评点和引领语言“一语道破天机”,简练而又惊醒,是我要下大工夫通过不断的日常教学积累和思考才能提高的技能,也是我以后课堂要注意修正的地方。
“宝剑锋从磨砺出”,“十年磨一剑”,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精心打磨自己的每一堂课,以求不久的将来,我的课能剑拔出窍,光芒万丈!
新课标指导下作文指导教学的几点思考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中,作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的作文,一向备受关注。
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写作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笔的过程。”由此可见,作文是检验语文综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学生自由、创意表达,着眼提升作文质量,将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没有人能够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写作质量的高低。所以,写作课程的设计也应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一是要扫除头脑中的“我不会写”的思想障碍,二是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每一处精彩之笔,或者是一个优美的词句,或者是一个独到的见解,或者是一个浪漫的幻想,这每一处无不折射着学生思维的火花。肯定学生的一次成功,往往成功就会接踵而来。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搞好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非一日之功,但是,只要每位老师坚信“进一步,再进一步”的思想,善于为学生创设有利条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户学生的发散思维,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学生的作文也会收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