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镇江市初中优质课评比:3.1 分子和原子 课件+教案+学案+素材 朱厚龙(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镇江市初中优质课评比:3.1 分子和原子 课件+教案+学案+素材 朱厚龙(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3-23 19:47:39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我探究 我快乐欢迎来到奇妙的微观世界!分子和原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爆炸新闻嫦娥五号预计明年发射登月,将采样返回并创造中国月球探测史上的四个第一 宏观物体分子 原子【活动探究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微粒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感知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还有离子等。硅片蔗糖蔗糖分子硅原子图片展示分子、原子等微粒,虽然肉眼不可见,但却是真实存在的。苯分子硅原子图片展示一滴水一个水分子以上说明什么?一滴水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3×10-26Kg
微粒的性质(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感知2、这些数字说明什么?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高锰酸钾溶液为什么能变红?是构成品红、高锰酸钾的微粒不断向水中运动的结果。【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性质(2)观察实验,品红和高锰酸钾固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实验,酚酞遇浓氨水颜色的变化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溶液为无色酚酞遇水不变色溶液为红色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3、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C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微粒的性质(2) 微粒在不断地运动【结论】交流讨论微粒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模拟【活动与探究三】——微粒的性质(3)微粒的性质(3)、 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结论】“1+1≠2”两种不同液体相混合,液体体积一般 相加。学生实验——等体积的水和等体积的酒精混合不能学生实验——分别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和水 用注射器分别抽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口,用力推动活塞,看看哪个更易被压缩?说明不同状态微粒间的 不同。由于固体、液体物质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气体 (大、小),所以不易被压缩。 空隙小探究小结: 微粒的性质1.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微粒在不断地运动3.微粒间有空隙仔细观察甲、乙两图,请说出它们的本质区别。【活动与探究四】——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说明:甲图是液态水加热蒸发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
图乙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1)分析水蒸发和水通电分解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2)请比较这两种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和原子有什么改变?
(3)通过上述分析,你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吗?
(4)通过分析水分子的构成,你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回答:请说出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碳原子探究小结:感知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感知2:①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② 是由 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原子交流讨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图填写完整。
分子概念原子概念构成物质的微粒性质我的收获:感谢同学们的配合!再见!《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扬中市兴隆中学 朱厚龙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知道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方法: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分子原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爆炸新闻:嫦娥五号预计明年发射登月,将采样返回并创造中国月球探测史上的四个第一 ,地球、月球等都是宏观物质,物质可分为若干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许许多多的微粒就构成了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和原子等,
[活动与探究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观察图片和视频,感知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还有离子等。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
[揭题,展示学习目标]
观察图片,感知2.微粒的性质(1) 。
[活动与探究二] 微粒的性质(2)
观察实验,品红和高锰酸钾固体分别放入水中。
观察实验,酚酞遇浓氨水颜色的变化。
酚酞试液遇蒸馏水显 色。由于浓氨水是碱性溶液,无色的酚酞试遇浓氨水
显 色。
实验现象: ;
现象解释: 。
交流讨论:
生活中湿衣服可以晾干,但在太阳底下干得更快,说明微粒运动的速率与 有关,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 (快、慢)。
感知1、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是静止的,而是在 的。
感知2、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
[活动与探究三] 微粒的性质(3)
学生实验,等体积的水和等体积的酒精混合。
两种不同液体相混合,体积一般(能、不能) 相加。
原因解释: 。
学生实验,分别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和水。
用注射器分别抽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口,用力推动活塞,更容易被压缩的是 。
归纳与总结:此实验说明不同状态微粒间的 不同。由于固体、液体物质微粒之间的间隔比气体 (大、小),所以不易被压缩。
感知1、50mL酒精和50mL水相混合,其体积 (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
感知2、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 。
探究小结:微粒的性质: 、 、 。
[活动与探究四]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仔细观察甲、乙两图,请说出它们的本质区别。
说明:甲图是液态水加热蒸发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
图乙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

小组讨论后回答:
(1)分析水蒸发和水通电分解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2)请比较这两种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和原子有什么改变?

(3)通过上述分析,你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吗?

(4)通过分析水分子的构成,你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吗?

探究小结:感知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
感知2、①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② 是由 构成的。
交流讨论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请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课堂检测】
1.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微粒构成的
B.物质的性质取决于自身的结构
C.从宏观上看,物质有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D.在固体物质中,微粒处于静止状态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是-------------------------- ( )
A.在花坛附近走过闻到花香 B.食盐在水中自然溶解
C.长期堆放煤的地方泥土会变黑 D.北方春季出现沙尘暴天气
3.水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 )
A.水微粒的大小变化 B.水的微粒处于静止状态或出于运动状态
C.微粒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D.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了 B.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C.分子被破坏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D.分子间隔变小
5.下列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氧分子
6.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A B C D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微粒的性质

运动
有空隙
分子和原子
区别:
联系:
课后作业
1.微粒有下列特点:A.微粒很微小 B.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C.微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请将以上特点编号填入下列叙述的对应括号中,用以解释原因。
(1)打开一瓶白酒,立即闻到酒香 ( )
(2)一滴水中大约有1. 67×1023个水分子 ( )
(3)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人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 )
(4)湿衣服在通风处很快晾干 ( )
2.下列一些变化中,物质微粒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汽油燃烧 B.石蜡熔化 C.氢气燃烧生成水 D.钢铁生锈
3.氮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
A.氮分子的大小 B.氮分子的组成 C.氮分子间的距离 D.氮的化学性质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高锰酸钾固体 B.液态空气 C.蒸馏水 D. 双氧水
5.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D.它们含有不同的分子数目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①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②分子大、原子小;③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没有;④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⑤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④⑤ D.①④⑤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 (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也发生改变
?? A.(1)(2)? B.(3)(4)(5)? C.(1)(4)(5)? D.(2)(3)
8.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所有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B.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C.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变化就是微粒间距离的改变
D.气体往往比较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微粒之间有空隙,而固体、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因为固体、液体的微粒之间没有空隙
9.科学研究发现: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在3000℃常压条件下仅有O.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
10.试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阴凉的地方干得快。
(2)溶于蔗糖的水有甜味,而食盐水却是咸的。
11.根据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①糖块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
②乒乓球压瘪了,但未破裂,放到沸水中就会恢复原状。
③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否则点燃时就不易点着。
12.100mL酒精和100mL 水混合后的体积 200 mL (填小于、等于、大于),这是因为 。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知道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小实验】
1.打开一瓶酒的瓶塞,闻一闻,能闻到酒的气味吗?
2.在家中分别向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或其他颜色的墨水,仔细观察、比较颜色扩散的快慢。
3.用一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比较推压的难易程度。
【学习过程】
[活动与探究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观察图片和视频,感知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还有离子等。
感知2.微粒的性质(1) 。
[活动与探究二] 微粒的性质(2)
观察实验,品红和高锰酸钾固体分别放入水中。
观察实验,酚酞遇浓氨水颜色的变化。
酚酞试液遇蒸馏水显 色。由于浓氨水是碱性溶液,无色的酚酞试遇浓氨水
显 色。
实验现象: ;
现象解释: 。
交流讨论:
生活中湿衣服可以晾干,但在太阳底下干得更快,说明微粒运动的速率与 有关,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 (快、慢)。
感知1、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是静止的,而是在 的。
感知2、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
[活动与探究三] 微粒的性质(3)
学生实验,等体积的水和等体积的酒精混合。
两种不同液体相混合,体积一般(能、不能) 相加。
原因解释: 。
学生实验,分别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和水。
用注射器分别抽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口,用力推动活塞,更容易被压缩的是 。
归纳与总结:此实验说明不同状态微粒间的 不同。由于固体、液体物质微粒之间的间隔比气体 (大、小),所以不易被压缩。
感知1、50mL酒精和50mL水相混合,其体积 (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
感知2、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 。
探究小结:微粒的性质: 、 、 。
[活动与探究四]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仔细观察甲、乙两图,请说出它们的本质区别。
说明:甲图是液态水加热蒸发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
图乙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

小组讨论后回答:
(1)分析水蒸发和水通电分解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2)请比较这两种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和原子有什么改变?

(3)通过上述分析,你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吗?

(4)通过分析水分子的构成,你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吗?

探究小结:感知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
感知2、①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② 是由 构成的。
交流讨论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请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课堂检测】
1.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微粒构成的
B.物质的性质取决于自身的结构
C.从宏观上看,物质有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D.在固体物质中,微粒处于静止状态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是-------------------------- ( )
A.在花坛附近走过闻到花香 B.食盐在水中自然溶解
C.长期堆放煤的地方泥土会变黑 D.北方春季出现沙尘暴天气
3.水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 )
A.水微粒的大小变化 B.水的微粒处于静止状态或出于运动状态
C.微粒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D.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了 B.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C.分子被破坏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D.分子间隔变小
5.下列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氧分子
6.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课后作业】
1.微粒有下列特点:A.微粒很微小 B.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C.微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请将以上特点编号填入下列叙述的对应括号中,用以解释原因。
(1)打开一瓶白酒,立即闻到酒香 --------------------------------------------------------( )
(2)一滴水中大约有1. 67×1023个水分子----------------------------------------------------( )
(3)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 )
(4)湿衣服在通风处很快晾干 ---------------------------------------------------------------( )
2.下列一些变化中,物质微粒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汽油燃烧 B.石蜡熔化 C.氢气燃烧生成水 D.钢铁生锈
3.氮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 )
A.氮分子的大小 B.氮分子的组成 C.氮分子间的距离 D.氮的化学性质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高锰酸钾固体 B.液态空气 C.蒸馏水 D. 双氧水
5.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D.它们含有不同的分子数目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①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②分子大、原子小;③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没有;④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⑤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④⑤ D.①④⑤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 (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也发生改变
?? A.(1)(2)? B.(3)(4)(5)? C.(1)(4)(5)? D.(2)(3)
8.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B.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C.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变化就是微粒间距离的改变
D.气体往往比较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微粒之间有空隙,而固体、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因为固体、液体的微粒之间没有空隙
9.科学研究发现: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在3000℃常压条件下仅有O.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
10.试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阴凉的地方干得快。
(2)溶于蔗糖的水有甜味,而食盐水却是咸的。
11.根据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①糖块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
②乒乓球压瘪了,但未破裂,放到沸水中就会恢复原状。
③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否则点燃时就不易点着。
12.100mL酒精和100mL 水混合后的体积 200 mL (填小于、等于、大于),这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