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分子和原子
(人教版教材上册)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谢丹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知道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总结,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进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禁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微观表象的形成,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讨论。
【课前准备】实验药品与仪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堂引入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展示一壶水2、按压喷雾器,喷出水雾。
【提问】(一会)水雾怎么不见了呢?
【学生】变成了水蒸气。
【追问】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水,而看不见水蒸气呢?
【学生】比较、观察、思考。
【讲解】这就需要我们来深入了解水背后的微观世界。
2.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过渡】(投影图片)这是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放大几百万倍得到的水分子图像
【学生】观察、思考
【讲解】说明水雾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分子
【总结】先进的科技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分子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由分子等微粒构成的。
3.分子性质的探究
3.1分子性质1
【过渡】为什么我们能看见水,却看不见水分子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水分子的自我介绍
(采用拟人化的文字与语音同步播放)Hello!大家好,我是水分子,我们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啦!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呢。
【学生】观看、思考
【提问】通过水分子的自我介绍,你知道水分子为什么看不见了吗?
【学生】思考、回答
3.2分子性质2
【过渡】为什么水雾中的水分子会分散开,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呢?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实验1】塑料水槽内提供了蒸馏水、红墨水、100mL小烧杯:请你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设计并完成一个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请注意先讨论实验方案,后实验操作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追问】这说明了什么?
【过渡】其实酚酞溶液和浓氨水也能用来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
【演示实验1】取少量蒸馏水于一支小试管中,滴加5-6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
向上述小试管中,滴加2-3滴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介绍】小资料:无色的酚酞溶液遇到特定化学性质的物质会变色。
【讲解】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过渡】下面老师就用自制教具来演示分子运动现象实验
【演示实验2】(介绍仪器、药品,提示注入浓氨水后注意观察两边滤纸条颜色的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老师】将装置下端同时浸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老师】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生】思考、回答如校园闻到花香;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挥发等等
【巩固练习】判断题
3.3分子性质3
【过渡】当水分子聚集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存在间隔呢?
【学生实验2】取一支小试管,加入约一半体积的红色水,塞上一个带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用注射器往玻璃管内加入酒精,加到充满玻璃管为止,用食指堵住玻璃管口 ,把试管上下颠倒几次,恢复到原状态,观察玻璃管内液面变化情况
【学生】思考回答
【过渡】是不是所有分子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完成下面的实验
【学生】思考
【学生实验3】每组请派一位同学两手分别抓住一个充满空气和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用力挤压瓶身,观察瓶身变化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思考、回答
【追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播放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解释
【讲解】在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
【提问】你还能举例说说,生产生活中分子间的间隔是可以改变的事例吗?
【学生】思考、回答 如热胀冷缩等等
【巩固练习】
4分子由原子构成
【过渡】水分子已经很小,那它还能不能再分下去呢?
【老师】(图片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下获得的水分子图像
【讲解】截取其中一个水分子,介绍哪个是氧原子,哪个是氢原子
【提问】一个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图片展示)(氧气、二氧化碳、氨气)宏观实物-分子模型-符号
【提问】一个氧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思考、回答
【提问】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思考、回答
【提问】一个氨气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思考、回答
【提问】由此我们得出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思考、回答
【讲解】原子不但能构成分子,还能直接构成物质
【老师】播放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的视频
【学生】观看、思考
5、收获与质疑: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学生还存在的疑惑
6、学以致用:通过实例检测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
9、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52页2、4题
附录: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原子 分子
物质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知道分子由原子构成,两者都可以构成物质。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运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认识物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课前预习: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
2、分子的基本性质 、 、 。
3、分子由 构成。
学习过程
分子性质的探究
[活动1] 阅读水分子自我介绍信息
1.为什么我们能看见水,却看不见水分子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水分子的自我介绍
(采用拟人化的文字与语音同步播放)Hello!大家好,我是水分子,我们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啦!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呢。
结论:
[活动2] 分子运动现象实验设计与完成
1.【学生实验1】塑料水槽内提供了蒸馏水、红墨水、100mL小烧杯:请你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设计并完成一个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现象:
结论:
【讨论与交流】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活动3] 分子间存在间隔实验的探究
1.【学生实验2】取一支小试管,加入约一半体积的红色水,塞上一个带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用注射器往玻璃管内加入酒精,加到充满玻璃管为止,用食指堵住玻璃管口 ,把试管上下颠倒几次,恢复到原状态,观察玻璃管内液面变化情况
现象:
结论:
2.【学生实验3】每组请派一位同学两手分别抓住一个充满空气和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用力挤压瓶身,观察瓶身变化
现象:
结论:
【讨论与交流】你还能举例说说,生产生活中分子间的间隔是可以改变的事例吗?
[活动4] 分子由原子构成信息分析
1.根据扫描隧道显微镜下获得的水分子图像,分析一个水分子的构成
一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
课堂小结
课后活动
1.完成课本第52页2、4题。
课件21张PPT。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谢丹敏扫描隧道显微镜 先进的科技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分子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由分子等微粒构成的。水分子的自我介绍问题1为什么我们能看见水,但看不见水分子呢?
Hello!大家好,我是水分子,我们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啦.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呢。你知道水分子为什么看不见了吗?问题2为什么水雾中的水分子会分散开,以致于
我们看不到呢?请你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设计并完成一个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请注意先讨论实验方案★友情提醒:
蒸馏水倒入约20mL,红墨水滴1-2滴即可蒸馏水酚酞溶液小资料:无色的酚酞溶液遇到特定化学性质的物质会变色。浓氨水??演示实验1
演示实验2酚酞浸泡过的,用水润湿滤纸条浓氨水注入氨水后,观察两边滤纸条上颜色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请你判断1.寒冷的冬天,外面大雪纷飞,小华看到了雪花分子2.下午第四节课在大扫除,小红在扫地时,透过阳光看到了灰尘分子falsefalse问题3当水分子聚集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存
在间隔呢?学生实验2每装满水充满空气问题4是不是所有分子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呢?每组请派一位同学两手分别抓住一个充满空气和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用力挤压瓶身,观察瓶身变化学生实验3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固态液态气态在通常情况下气体液 体固 体你还能举例说说,生产生活中分
子间的间隔是可以改变的事例吗?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切洋葱的时候闻到刺激性气味2.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3. 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问题解决
1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氧原子水分子(H2O)水分子已经很小,那它还能不能再分下去呢?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氢原子
氧分子(O2)二氧化碳分子(CO2)氨分子(NH3)分子是由 构成的原子 反思梳理:分享收获!其他疑问? 学以致用:D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
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微粒运动速率随
温度升高而增大
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微粒间隔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C.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微粒在不
断地运动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微粒大小
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少 学以致用:2.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分子可以构成原子
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 学以致用:(3)小明同学在家做如图所示实验:在一个玻璃
杯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一块糖,在玻
璃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发现糖
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
一现象请你推测水和糖的微粒具有哪些性质? 感谢各位领导
老师的指导!各位同学
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