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镇江市初中优质课评比: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件+学案+素材 牛利林(沪教全国版九年级化学)(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镇江市初中优质课评比: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件+学案+素材 牛利林(沪教全国版九年级化学)(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3-23 20:38:44

文档简介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班级 姓名
【课前活动】
一切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下列特点:
A、粒很微小 B、微粒在不断运动 C、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请将以上特点的编号填入下列叙述的对应括号中来解释原因。
(1)打开一瓶白酒,立即问道酒香 ( )
(2)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3个水分子 ( )
(3)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 )
(4)湿衣服在通风处很快就晾干了 ( )
2、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________。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较 ,在气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较______。所以气体往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容易被压缩。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很小、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微粒之间存在空隙;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事物之间的异同点。
【课堂活动】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很 ,是真实存在的。
微粒是不断 的。
演示实验:

实验1 实验2
向A、B小烧杯中各滴入约三分之一的酚酞溶液,并且将A烧杯放入倒扣的大烧杯内,将B烧杯放在附近。向烧杯C中滴入两滴管的浓氨水,放入大烧杯内。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说明 。
实验验证: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仪器:烧杯 药品:蒸馏水 、红墨水
现象:
结论:
微粒间有空隙
分组实验2: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观察体积变化
现象:
结论:
分组实验3: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比较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
现象: 结论:
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较 ,在气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较______。所以气体往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容易被压缩。
联系生活:
1、物质为什么通常会有热胀冷缩现象?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水蒸发成水蒸气的本质。
【课堂练习】
1、下列事实,不宜用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
A.铁路上的铁轨,受热膨胀,遇冷收缩
B.1L芝麻与1L大米,总体积小于2L
C.向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体积明显变小
D.向一定体积的液体加压,体积变化极小
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由于( )
A.构成水的微粒运动速率快,撞开壶盖
B.水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气体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空隙增大,体积膨胀
D.加热后,构成水的微粒大小变大
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 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B. 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C. 微粒的大小和体积发生了变化
D. 微粒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用微粒的知识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微粒之间间隔很小
C.“蔗糖能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微粒能分解成更小的粒子
D.“墙外开花墙内香”是因为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5、请解释: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读数随体温的变化而变化。

6、已知NO2是红棕色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有关的变化。实验时抽去中间的玻璃片。


实验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
【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