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期中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抚顺市中考改编)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金属锈蚀
2.(2023秋·揭阳期末)给物质分类有利于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下列常见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ClO2 C.H2SO4 D.KMnO4
3.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
C.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D.过滤、沉淀、吸附都是常见的净水方法
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古法酿酒:“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如图所示,据此回答4~5题。
4.“烧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实验室经常购买瓶装无水乙醇使用,其瓶身应该贴上下列标志中的( )
5. “味极浓烈”,能闻到“烧酒”的浓烈气味,从微观角度解释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质量很小
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纯净的空气、水、氮气 B.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氢气、氦气、汞
C.空气污染物:NO2、SO2、CO2 D.氧化物:冰、干冰、过氧化氢
7.(2023·营口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8.(2023·自贡中考)医疗急救常用到的气体是( )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9.火箭推进剂由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组成,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10.铪可用作航天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铪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72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178.5 g D.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O2Hf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2.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 O:“+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13.(2023·河北中考)下列对生产生活中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冰块给饮料降温——升华吸热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C.汽车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减小摩擦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4.(2024·惠州质检)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燃红磷后要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盖紧橡胶塞
B.反应现象能看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反应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D.可以将红磷改成木炭进行实验
15.(2023·北京中考)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C18H16O8。下列关于C18H16O8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60 g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2023·岳阳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填字母)。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17.【科普阅读】(2023秋·茂名电白区期中)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为-163.6 ℃,沸点为-151 ℃,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一氧化氮不稳定,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科学界评选为“明星分子”。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 (写一点),保持其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写名称)。
(2)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在汽车催化转换器中发生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一氧化氮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是 。
(5)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有利于保护大气的做法有 (填字母)。
a.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 b.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
c.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 d.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双氧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开展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Ⅰ.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为 。
(2)根据所给的试剂,实验室里选择一种节能环保、操作简便的方法制取氧气,所选的试剂是 。
(3)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C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有 (写一条即可)。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
(5)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验满方法为 。
Ⅱ.氧气的性质
如图所示,“探险队员”——氧气,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氧气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6)“箭头”画出了氧气走迷宫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是 (填字母)。
A.硫 B.水 C.氦气
(7)氧气在走迷宫的过程中,除了甲,还看到了两种“吃人的野兽”,请写出其中一种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9.(2024·中山期中)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天宫课堂”直播中航天员告诉我们天宫中所用的氧气来自电解水。图1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1)与a管相连接的是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该气体是 ,b管中的气体是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在此实验中没有改变的粒子是 。
(2)太空中利用膜法净化水的主要过程如图2所示,膜法净化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 操作类似。
(3)航天员所穿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先让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盒子除去臭气,这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航天服外层覆盖有一层涂铝的聚酯薄膜,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 kg,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列式即可,不需要计算)。
20.(2023秋·深圳光明区月考)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F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无色液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G在D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
(1)E为 (填名称)、F为 (填化学符号);
(2)写出反应②③的文字表达式:
② 、 ③ 。
(3)B在②中的作用是 。
21.某中药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15H18O7,请完成下列计算:
(1)该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该成分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该成分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6.2 g该成分中氢元素的质量是 。 上学期期中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抚顺市中考改编)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金属锈蚀
2.(2023秋·揭阳期末)给物质分类有利于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下列常见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B)
A.O2 B.ClO2 C.H2SO4 D.KMnO4
3.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B)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
C.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D.过滤、沉淀、吸附都是常见的净水方法
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古法酿酒:“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如图所示,据此回答4~5题。
4.“烧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实验室经常购买瓶装无水乙醇使用,其瓶身应该贴上下列标志中的(A)
5. “味极浓烈”,能闻到“烧酒”的浓烈气味,从微观角度解释是(C)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质量很小
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D)
A.纯净物:纯净的空气、水、氮气 B.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氢气、氦气、汞
C.空气污染物:NO2、SO2、CO2 D.氧化物:冰、干冰、过氧化氢
7.(2023·营口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
8.(2023·自贡中考)医疗急救常用到的气体是(C)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9.火箭推进剂由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组成,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D)
A.+1 B.+2 C.+3 D.+4
10.铪可用作航天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铪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核电荷数为72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178.5 g D.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O2Hf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D)
A.原子不显电性,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2.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 O:“+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13.(2023·河北中考)下列对生产生活中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D)
A.用冰块给饮料降温——升华吸热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C.汽车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减小摩擦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4.(2024·惠州质检)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D)
A.点燃红磷后要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盖紧橡胶塞
B.反应现象能看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反应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D.可以将红磷改成木炭进行实验
15.(2023·北京中考)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C18H16O8。下列关于C18H16O8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60 g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2023·岳阳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 (填字母)。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 。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O2-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2分) 。
(5)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稳定结构(2分) 。
17.【科普阅读】(2023秋·茂名电白区期中)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为-163.6 ℃,沸点为-151 ℃,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一氧化氮不稳定,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科学界评选为“明星分子”。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 熔点为-163.6 ℃ (写一点),保持其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一氧化氮分子 (写名称)。
(2)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
(3)在汽车催化转换器中发生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2分) 。
(4)一氧化氮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是 调节心、脑血管等 。
(5)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有利于保护大气的做法有 acd(2分) (填字母)。
a.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 b.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
c.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 d.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双氧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开展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Ⅰ.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为 锥形瓶 。
(2)根据所给的试剂,实验室里选择一种节能环保、操作简便的方法制取氧气,所选的试剂是 双氧水、二氧化锰 。
(3)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分) 。若用C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有 集气瓶没有装满水(合理即可) (写一条即可)。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择 B (填字母)。
(5)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验满方法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
Ⅱ.氧气的性质
如图所示,“探险队员”——氧气,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氧气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6)“箭头”画出了氧气走迷宫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是 A (填字母)。
A.硫 B.水 C.氦气
(7)氧气在走迷宫的过程中,除了甲,还看到了两种“吃人的野兽”,请写出其中一种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分) 。
19.(2024·中山期中)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天宫课堂”直播中航天员告诉我们天宫中所用的氧气来自电解水。图1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1)与a管相连接的是电源的 正 (填“正”或“负”)极,该气体是 氧气 ,b管中的气体是 氢气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2分) 。在此实验中没有改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氧原子 。
(2)太空中利用膜法净化水的主要过程如图2所示,膜法净化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 过滤 操作类似。
(3)航天员所穿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先让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盒子除去臭气,这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航天服外层覆盖有一层涂铝的聚酯薄膜,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 kg,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分) (列式即可,不需要计算)。
20.(2023秋·深圳光明区月考)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F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无色液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G在D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
(1)E为 过氧化氢 (填名称)、F为 H2O (填化学符号);
(2)写出反应②③的文字表达式:
② 过氧化氢水+氧气 、 ③ 硫+氧气二氧化硫 。
(3)B在②中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
21.某中药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15H18O7,请完成下列计算:
(1)该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10(2分) 。
(2)该成分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5∶18∶7(2分) 。
(3)该成分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5∶28(3分) 。
(4)6.2 g该成分中氢元素的质量是 0.36 g(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