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 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沪教版(2024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 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沪教版(2024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24 17:5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数学学科
单元名称 我是小学生
单元教学任务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对应主题单元 □数与运算 □数量关系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对应核心素养 符号意识 数感 □量感 空间意识 □几何直观□数据意识 □运算能力 □推理能力 □模型思想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对应标准要求 【内容要求】1.在具体情境中,回顾自己在学前阶段经历的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活动。2.在游戏分享中,唤起数学学习感性认识和学习经验,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3.在学生语言表达中,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与数学学习相关的词语,逐步养成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业要求】1.能比较清晰地描述幼儿园和学前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内容,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数、数量、图形、方位等数学知识的理解。2.能说明或演示自己玩过的数学游戏内容和规则,在教师的协助下能带领同伴们一起玩这些数学游戏。
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结构图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说一说”“玩一玩”以及“认一认”,这些内容的学习是以“综合与实践”开展学习,在低年段主要采用主题活动,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在开学初期进行“我是小学生“的主题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享幼儿园数学活动与游戏经历,了解学生在幼儿园阶段的数学学习经验,从数学学习内容、方式上帮助学生完成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的过渡与衔接。“说一说” 主要呈现学生熟悉的一幅“我的幼儿园”情境图,通过介绍幼儿园,结合情境图丰富的计数资源,使学生看到主题图中的事物,呈现出来10以内集合圈的人或物,可以用“数、数量、图形、方位等数学知识”来表示,既借助幼儿园介绍将数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能以图形、方位等融合用语言描述几何形体,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化的过程,能准确地用数进行描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认数、读数和相关数学知识的情况,以及观察实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能力等,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同时,借助这个主题,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动的活动方式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言,介绍、交流各自幼儿园生活,明确发言前先举手,愿意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能尝试响亮、清晰、完整地进行表达,引导其余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发言,初步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既消除了学生进入新环境的陌生感,又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交到新朋友,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玩一玩”主要是设置“游戏活动”的情景,组织学生回忆在幼儿园里的数学游戏,课堂中借助几种贴近他们的生活而又简便易行的数学游戏活动,如喊数抱团、折纸、跳房子、搭积木等,其中有的游戏以数学知识为主要内容,有的活动本身包含着数学知识,经历折纸、绘画、拼搭等游戏活动,初步感知10以内数的数序及大小关系,和几何形体的特征,并再次组织大家体验游戏从而加深数学知识的感悟。通过这些活动,也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愿意与同伴分享和交流,并能在遵守规则与要求下,和同伴协同完成任务,提升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有用和兴趣。“认一认”主要根据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左、右”,再结合具体情境及实践操作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方位,促使学生能联系生活中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清晰的表达出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并进行介绍,感知“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感受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按照“指令”摆放“物体”(做一做),同时让学生用规范、流利的语言表达物体的位置,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经历整体的活动,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更学会如何整理桌面,使之整洁有序,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分析 学生在幼儿园已有“数”的初步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比较,可能还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也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球、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同时还具备一些简单的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概念。一年级新生通过三年的幼儿园学习,能够用语言简单描述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情况。7岁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图形、图片等视觉化的方式学习,他们对颜色、形状和图案的敏感度较高,能够通过视觉信息理解数学概念,更倾向于通过具体、实际的操作来学习数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游戏化的学习充满兴趣,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困难预估 1.有效注意力短暂由于年龄和心智发展的特点,学生会出现有效注意力短暂,注意时间短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刺激的抑制能力比较弱,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加上环境的变化,因为身边师生不一样了,座位不一样了,环境也不一样了,也就会呈现上课专注程度不够这一现象。2.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从细致观察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在表达时往往显得缺乏系统的训练,这使得他们的语言可能显得零碎、含混,难以达到清晰、准确的标准。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自身的语言功底尚浅,更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语言学习环境和训练过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在系统化的训练中逐渐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缺乏合作意识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由于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往往会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意识,合作能力则相对比较弱。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可能更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对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可能不太在意,可能在活动中会争抢玩具,不愿意分享,不愿意听从他人的建议等等,这也都是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的表现。
单元教学目标 目标序号 学习目标描述 学 对应核心素养
0110101 在具体情境中,回顾在幼儿园阶段经历的与数学相关的活动,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对数、图形、位置等数学知识的理解。唤起数学学习的感性认识与学习兴趣。 B 符号意识数感空间意识 创新意识
0110102 通过对数学游戏的分享与实际操操作,能清晰表达游戏规则,并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 C
0110103 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C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介绍幼儿园等活动,能准确地用数进行描述。(2)在数学游戏活动过程中,初步感知10以内数的数序及大小关系。(3)在介绍幼儿园的活动中,能用语言描述几何形体,并能通过绘画、拼搭等游戏,初步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4)结合具体情境及实践操作等活动,感知“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感受位置关系的相对性。(5)在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提升协同合作能力。教学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介绍幼儿园等活动,能准确地用数进行描述。(2)结合具体情境及实践操作等活动,感知“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感受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在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提升协同合作能力。
单元教学实施计划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课题 课型 学习目标描述
01 说一说 新授 1.通过回顾在幼儿园阶段的经历,能比较清晰地描述幼儿园和学前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内容,比较准确地表达对数、图形等数学知识的理解。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02 玩一玩 新授 1.在游戏分享中,学会清晰表达游戏规则,并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初步建立规则意识。2.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兴趣,培养乐于交流、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
03 认一认 新授 1.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2.在具体活动中,经历“上、下、前、后、左、右”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通过对位置的体验和规范描述,感受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初步形成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通过认识位置,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建议 1. 借助实景化的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学校大门,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容易疲劳。并且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尽相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利用准备课第1课时了解学生数数认数情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使学生充分进行观察、数数和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通过经历与感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是否能利用点数的方法数数,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同时通过数数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有序观察、认真倾听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所思所想的能力,渗透点数方法和集合思想。2. 借助趣味化的游戏,在教学活动中遵守规则文明游戏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玩数学游戏之前,首先需要认识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游戏进行的基础,也是游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游戏,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并且示范游戏的具体操作,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从而更好地进行游戏。在“喊数游戏”中,通过改变10以内数字,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在“折纸”中,通过比一比的游戏,让学生提前初步感受如何比多少;在“跳房子”中,学生既在规则下直观认知10以内数的排列,又感受起点是0这一知识;在“搭积木”中,学生直接通过摆一摆、看一看等活动,直观认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在观察特征下完成拼搭。3. 借助生活化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认知空间方位顺序一年级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的末期,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思维的支配,往往需要一定的情境和活动来进行。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就要创设适合孩子们操作的情境,创设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方位,在活动中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这三组方位词的作用。教学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按照“指令”摆放“物体”(做一做),同时也要让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清晰的表达出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单元教学评价 单元评价指标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评价方式
学习兴趣 活动兴趣 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 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欲望的情况。 日常观察过程记录表现性任务
阅读兴趣 通过阅读书本图片,能根据生活情景或简单示图,说出图意。
探究兴趣 结合具体情境或图示,探究10以内数、图形、位置等。
学习习惯 交流习惯 积极主动参与发言,发言前先举手。能尝试用较为规范的数学语言响亮、清晰、完整地进行表达。 日常观察 操作解答 过程记录
操作习惯 结合生活经验和游戏实践活动,知道加法、减法的含义。能安静、有秩序地按要求进行游戏实践。
合作习惯 积极参与合作,愿意与同伴分享和交流。根据规则与要求,和同伴协同完成任务。
学业成果 计算掌握 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数量,并进行游戏和表述物体的多少。 课堂记录 作业分析 表现性任务
概念理解 通过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掌握数数的方法、图形的特征及位置,能够有序地进行物体位置表述。
方法应用 能根据生活情景或简单示图,说出图意,正确解决问题。
我是小学生
说一说
玩一玩
认一认
我是小学生
说一说
玩一玩
认一认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教育网(www.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