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数学学科
单元名称 10以内的数
单元教学任务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对应主题单元 数与运算 数量关系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对应核心素养 符号意识 数感 □量感 □空间意识 □几何直观□数据意识 □运算能力 推理能力 □模型思想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对应标准要求 【内容要求】数与运算(1)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2)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3)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和推理意识。 2.数量关系 (1)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学业要求】1.数与运算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10以内的数;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2.数量关系(1)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结构图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分与合”以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第几”“小练习(1)”。其中“10以内数的认识”分为“1-5的认识”,“0的认识”,“6-9的认识”以及“10的认识”;“10以内数的分与合”分为“2-5的分与合”以及“6-10的分与合”;“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分为“比一比”以及“小于等于大于”。这些内容的学习主要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例或情景中,感受数逐一累计的过程,理解数的含义,并能对数进行拆分,对数进行大小比较等。本单元的学习为后续学习“10以内加减法”、“11-20以内数的认识”、“十几就是十和几”和“20以内数的排列”打下基础,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运算能力的发展。“1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是借助情境感知实物数量累计的过程;再通过操作体验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加深对10以内数意义的理解;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数与形的对应转换。如P8例题通过绘本阅读的形式,学生经历情境问答,能够自主对数量的累计进行描述(如:增加(减少)1,现在是*;又增加(减少)1,现在是*。),直观感受实物数量的变化、数字与数量的对应;通过借助学具(小圆片、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感受数量累计的过程的同时,经历实物数量半抽象到学具数量,最终抽象为符号表示的过程,加深10以内数的意义的理解。“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主要是借助情境理解分拆的含义;再经历借助实物分拆、借助学具分拆、最后直接分拆数的操作活动,掌握有序找到各数所有分拆情况的方法;最后通过有序记忆对10以内数的分与合进行熟记,并能进行随机识别。“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两部分,“比一比”侧重用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大于等于小于”侧重用符号书写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比一比”主要借助具体的实物(月饼)通过“两两配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的多少的方法,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感知“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和谁同样多”的具体含义,并能够用简单、正确的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大于等于小于”通过简洁的图形与符号引入,经历具体形象的比较过程,让学生认识符号,理解符号的含义,掌握符号的使用方法。随后通过试一试、数一数、比一比等不同情境的数量比较,让学生多次经历比的过程,应用比的方法,了解对应的思想,掌握用符号书写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初步建立符号意识。“第几”主要通过学习小伙伴跑步中的排序问题这样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第几”的含义,学会用“第几个”表示生活中某些事物的顺序和位置;接着借助一整行排列的物品,通过圈出“几个”和“第几个”区分两者的不同,以及跟进的两个练习中,进一步辨析“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之处,通过不同情境,加深理解,从而达到从基数和序数的角度学习自然数的概念。“小练习(1)”主要是通过练习梳理和复习这一单元的全部内容,要求学生能用数正确表示物体的数量,以及数的顺序;能够正确、有序的进行数的分与合;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并用符号记录结果;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学生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他们能理解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部分学生能够进行唱数、点数、识数与写数,在数的分与合以及数的大小比较,“几”和“第几”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尽管有生活经验,但学生可能未充分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比如对于数是逐一累计的过程的体会、有序地对数的分与合进行识记的完整逻辑,数的大小比较所蕴含的“一一对应”的思想,以及用“几”和“第几”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等存在一定不足。同时此阶段的学生思维尚处于具象思维阶段,更喜欢通过图形、图片等视觉化方式进行学习,倾向于通过具体、实际的操作、游戏活动来习得知识,理解抽象概念。
学习困难预估 专注力不够,影响学生对数是逐一累计的过程的理解。能够借助具体实物进行数数、分与和或大小比较,但脱离实物后,抽象的过程存在一定困难。有序的进行10以内的数的分与和的识记存在一定困难。运用“几”和“第几”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目标序号 学习目标描述 学 对应核心素养
0110301 借助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感悟并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 B 符号意识数感推理能力 应用意识
0110302 通过实际操作等活动能用合适的计数方法进行数数,并用正确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并能正确规范书写0-9。 B
0110303 在问题情境中理解数的分拆。在学具操作中体验2-10各数有序拆分的过程,感受有序思考的乐趣,并能对2-10各数的分与合进行有效识记。 C
0110304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表达等学习活动,感悟“一一对应”的思想,能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认识“<”“=”和“>”三个符号,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准确使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B
0110305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并能在问题情境中运用“几”或“第几”准确表示。 C
0110306 在数的认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倾听,仔细观察,耐心数数的学习习惯。 B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10以内数的含义;(2)并用正确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并用对应的数字正确记录;(3)能有序地对10以内的数的分与合进行识记。(4)能用语言完整表述数的大小,并能准确使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5)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不重复、不遗漏地对10以内的数进行分与合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并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实施计划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课题 课型 学习目标描述
01 1-5的认识 新授 1.通过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表达数量由1到5的逐个累计过程,初步建立对1-5的认识,识别阿拉伯数字1-5的字型。2.结合摆小圆片、拨珠子等实际操作,经历“点数”的学习体验,进一步理解数1-5的含义,能用阿拉伯数字1-5表达实物个数。3.掌握阿拉伯数字1-5的书写笔顺,并能规范书写,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02 0的认识 新授 1.通过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表达数量逐一递减的过程,建立对0的认识,识别阿拉伯数字0的字型。2.掌握阿拉伯数字0的书写笔顺,并能规范书写,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03 分与合(1) 新授 1.通过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分拆的过程,理解分拆的含义。2.通过借助实物分拆、学具分拆、最后直接分拆数的操作活动,体验有序分拆的过程,感受有序思考的乐趣。并能对5以内数的分与合进行有序识记。
04 6-9的认识 新授 1.通过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表达数量由6到9的逐个累计过程,初步建立对6-9的认识,识别阿拉伯数字6-9的字型。2.结合摆小圆片、拨珠子等实际操作,经历“点数”的学习体验,进一步理解数6-9的含义,能用阿拉伯数字6-9表达实物个数。3.掌握阿拉伯数字6-9的书写笔顺,并能规范书写,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05 10 的认识 新授 1.通过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表达数量由9到10的累计过程,初步建立对10的认识,识别阿拉伯数字10的字型。2.结合摆小圆片、小棒等实际操作,经历“点数”的学习体验,发现“2个5是10”、“10个一是1个十”等数数、计数方法,进一步理解数10的含义,能用阿拉伯数字10表达实物个数。3.掌握阿拉伯数字10的写法,并能规范书写,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06 分与合(2) 新授 通过生活情境体验分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拆的含义。通过经历“实物-学具-抽象”的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有序分拆的过程,感受有序思考的意义。能够对10以内数进行正确分拆。
07 比一比 新授 1.通过独立阅读和思考,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例题图的含义。2.借助生活场景和操作活动,理解“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丰富对多几,少几的体验和感悟。。3.能够运用语言正确描述比较的结果,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性与精确性。
08 大于等于小于 新授 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和“>”的含义,会用符号书面表达数的大小比较结果。经历从实物数数到抽象比较的过程,体验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09 第几 新授 借助生活经验、自主观察、同伴交流等感知“几”与“第几”的区别,理解两者的含义。基本读懂例题的主要内容;会用“几”表示物体的个数,用“第几”表示某些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10 小练习(2) 复习 1.通过回顾所学知识,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结合实际情境,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以及10以内数的分与合,发展数感、符号意识及推理能力。3.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进一步掌握用语言表达数的大小比较的结果以及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比较。4.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圈一圈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5.在小组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单元教学建议 该阶段的学生处于刚入学不久,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需经历“数出实物的数量-用图表示数量的多少-符号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抽象过程,逐步加深对数的意义理解,体会自然数是“逐一递增”的;从数数过渡到书写数字符号的阶段;学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经历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过程,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能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并解决实际问题。 部分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未充分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关注直观教学,加强动手操作,注重数感培养 该阶段的学生认知和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直观的教具和学具,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形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符号与具象的实物更好的建立联系。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的学具,让学生经历指着实物数一数的过程;再比如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时,学生应该通过小圆片等多种学具,边分边记,边说边想,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数感。教具和学具的选择上,尽量多选取儿童感兴趣的、所熟悉的素材,充分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并给予适时、有效的指导。2.设计多元活动,培养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价值 低段学生的专注力较为短暂,尤其低段教学内容并不难,部分学生认为已经掌握,课上不愿意认真倾听。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比如:在教学数的分与合时,可以充分发挥同桌互动或小组四人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听一听、评一评等;再比如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可以创设“排排队”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亲身体会数学知识与游戏形式内在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低段教学要注重设计富有情趣、生动的互动形式,让学生在丰富的互动活动中充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发现数学学习的价值。3.丰富评价方式,建立学习信心,形成良好态度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面积极的评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过程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为主,比如在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状态,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可以通过实时的口头评价(你的声音真响亮;你真爱思考;你很会观察……),或者小红花、贴纸等奖励形式,再或者是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尽可能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和肯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除此之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年级的教学中也是尤为重要的,一年级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倾听习惯、语言习惯、书写习惯、操作习惯、审题习惯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这些方面的习惯培养,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多以及种评价方式规范学生的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保障。
单元教学评价 单元评价指标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评价方式
学习兴趣 活动兴趣 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 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欲望的情况。 日常观察过程记录表现性任务
阅读兴趣 通过阅读书本图片,能根据生活情景或简单示图,说出图意。
探究兴趣 结合具体情境或图示,探究10以内数的拆分、大小比较等。
学习习惯 交流习惯 积极主动参与发言,发言前先举手。能尝试用较为规范的数学语言响亮、清晰、完整地进行表达。 日常观察 操作解答 过程记录
操作习惯 结合生活经验和游戏实践活动,知道加法、减法的含义。能安静、有秩序地按要求进行游戏实践。
合作习惯 积极参与合作,愿意与同伴分享和交流。根据规则与要求,和同伴协同完成任务。
学业成果 计算掌握 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数量,会进行10以内数的拆分及大小比较。 课堂记录 作业分析 表现性任务
概念理解 通过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有序地进行数的分与合,会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比较结果。
方法应用 能根据生活情景或简单示图,说出图意,正确解决问题。
单元评价命题 知识内容 具体目标描述 学维度 题目编码 占比权重
识记 理解 运用 综合
数的认识 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并能正确规范书写0-9。 √ 1、2、4(1)(2)、5 36%
能有序地对10以内数的分与合进行识记。 √ 3、6、10 34%
能准确用“<”“=”和“>”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 √ 7、9、11(2) 18%
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并能在问题情境中运用“几”或“第几”准确表示。 √ 4(3)(4)、8、11(1) 12%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教育网(www.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