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前导入
916
辽建立
960
北宋 建立
1038
西夏 建国
1115
金建立
1125
金灭辽
1127
金灭北宋
南宋建立
1206
蒙古 建国
1227
蒙古灭西夏
1234
蒙古 灭金
1260
忽必烈即位
1271
改国
号元
1276
元攻占南宋都城临安
1368
元朝
灭亡
辽(916-1125)
蒙古
元朝
(1271-1368)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金(1115-1234)
西夏(1038-1227)
主题一、初期“祖宗之法”——中央集权的加强
1.北宋的建立
(1)建立: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
主题一、初期“祖宗之法”——中央集权的加强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那时,东北还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呈现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
主题一、初期“祖宗之法”——中央集权的加强
(太祖)问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方镇太重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地方势力膨胀
君弱臣强 五代十国时期君主权力受到威胁
武将专权 武将成为影响政局发展的重要因素
?
2.背景与目的
(1)背景:吸取唐后期以来的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赵匡胤
赵普
主题一、初期“祖宗之法”——中央集权的加强
3.措施
(1)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一原则:收权,即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收权
削实权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增设通判监督 重文轻武
制钱谷 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收精兵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更戍法) 强干弱肢
主题一、初期“祖宗之法”——中央集权的加强
3.措施
(2)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二原则:分权,即分散机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避免专权。
分权
中央 行政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与宰相分权
军政 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财政 三司专掌财政(盐铁、度支、户部)
地方 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监控和节制各州
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主题一、初期“事防曲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府三司制
皇帝
六部
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皇权加强,有效的监察和牵制官员,以防权臣篡权。
主题一、初期“祖宗之法”——中央集权的加强
军事
财政
司法、治安
民政、仓储
四监司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分化事权
相互制衡
相互牵制
相互观察
县
府州军监
路
中央
安抚使司(帅司)
转运使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知州(或知府等)
通判
知县(或县令)
思考:唐代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权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唐:程序分权(草拟、审核、执行)
宋:领域分权(行政、财政、军政)
结论:事权分化 ——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削弱,皇权加强
主题一、初期“事防曲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3.措施
(3)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三原则:崇文抑武
崇文抑武
崇文 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抑武 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神童诗》
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据《宋史·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
主题一、初期“祖宗之法”——中央集权的加强
3.措施
(3)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三原则:崇文抑武
崇文抑武
崇文 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抑武 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据《宋史·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
①考试制度严密
②录取名额放宽
③优礼进士
锁院制度
弥封制度
誊录制度
别试制度
主题一、初期“祖宗之法”——中央集权的加强
3.措施
(3)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三原则:崇文抑武
崇文抑武
崇文 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抑武 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轻武之势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
收回朝中大将的兵权
禁军
“三衙—枢密院”兵权相互牵制
充实中央禁军(抽调)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更戍法
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实行养兵政策
1
2
3
4
5
主题一、初期“祖宗之法”——中央集权的加强
4. 延续与发展
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先朝庶政,书有成规,务在遵行,不敢失坠。
凡百机务,书有成归,谨当奉行,不敢失坠。
在于庶政,悉有成规,惟谨奉行,罔敢废失。
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宋太祖
北宋巩固政权的措施
探究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①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②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③崇文抑武,加强监督
探究2:你觉得北宋这种集权的做法有什么影响?
积极: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创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造就了北宋文化繁荣,科技发达的局面。
消极:①制度僵化,权力分割过细,造成机构臃肿,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北宋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②文官政治、强干弱枝,削弱军队战斗力,造成北宋对外战争失利; ③造成北宋三冗两积的局面。
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
主题二、中期“三冗两积”——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积弱——边防压力
(1)宋与辽
◎宋辽交战形势图
辽太宗: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宋太祖:执政晚期,双方友好,互通使节。
宋太宗: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宋真宗“澶渊之盟” :1005年,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绢10万匹,银10万两)。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的安定。是为“澶渊之盟”。
失 败
主题二、中期“三冗两积”——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积弱——边防压力
(2)北宋与西夏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
北宋又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是为“庆历和议”
内容: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
失 败
主题二、中期“三冗两积”——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积弱——边防压力
澶渊之盟
庆历和议
主题二、中期“三冗两积”——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2.积贫——财政危机
“冗兵” “冗官” “冗费”
原因
后果
根源
①为削弱官员权力,实行一职多官制;
②扩大科举取士人数和恩荫赏赐.
①政府将受灾流民编入军队;
②扩大禁军数量,实行更戍法;
③为对付辽、西夏在边境屯兵。
①军队、官员激增;
②大兴土木;
③每年向辽、西夏交纳“岁币”。
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结果
军队战斗力低下;军费负担沉重 。
官吏因循苟且、相互推诿,行政效率低下、吏治腐败。
财政危机(积贫)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蔡襄《蔡忠襄公文集》
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
——包拯《论冗官财用等》
边防压力
探究3:宋朝以“钱财换和平”的方式是否可取?
材料一: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有一种想当然的看法,以为宋代给辽、夏、金岁币,使得它变穷,不得不拼命搜刮,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政权的垮台。事实上,岁币数量很有限,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可以在彼此的贸易中得到补偿,以宋对金的茶叶贸易为例,金方每年要掏出30万两银子(一作70万两),仅此一项就比绍兴和议中宋方付的岁币25万两还要多。
——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
材料三: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观点一:受损有限;和平主流;互市繁荣;民族交融;生产发展—有可取之处。
观点二:屈辱求和,财政受损,面临危机—不可取。
主题二、中期“三冗两积”——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主题三: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1.变法背景:
①“三冗二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朝廷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③王安石少有大志,意志坚定,具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庆历新政】
改 革 者:范仲淹
支 持 者:宋仁宗
改革目的:整顿官僚机构
改革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
范仲淹
王安石
2.时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王安石变法
3.内容:
(1)改革财政制度,针对 _____问题,达到 _____目的。
措施 内容 积极作用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收购滞销,短缺卖出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冗费
富国
王安石变法
(2)改革军事制度,针对 _____问题,达_____目的。
冗兵
强兵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省兵之策 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节省了军费开支
保甲法 编定保甲,农民闲时训练,维持治安,战时从军,“兵农合一”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减少政府军费开支
保马法 百姓养马,可减赋税,马死赔偿 节约政府开支,降低马匹死亡率
将兵法 以“将”为军队编制单位,设正将一名,专管训练 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设军器监 监督兵器制造,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提高了武器数量和质量
3.内容:
王安石变法
(3)改革官僚机构,针对 _____问题。
冗官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改革 科举 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取消明经诸科 注重实际能力
整顿 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律学、医学、武学) 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 用人 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吏,批判“恩荫”制度,裁汰冗员,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 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
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3.内容:
青苗法设计用意
青苗法:
地方官府每年分2次贷款于农民(青苗钱),收成后收息20%。(当时条件下的低息贷款)
目的:
·解农家农产青黄不接之急,使农民具备投入农业生产之基础;
·官府主导借贷,既可平抑民间地主放高利贷行为以惠民,又可借此获利,补贴财政税收。
商业手段
青苗法实际效果
材料一:
青苗法的本意是限制高利贷者,且使国家可从中获利,但实施中往往不论百姓要否借贷,一律硬性摊派,年息大大高于四分,甚至有六分或以上者。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非为利。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费用。
——《宋史》卷一七六《食货志》
硬性摊派·民生多艰
富国而不富民
惠民
财入
惠民
财入
制度设计与制度实行之落差·青苗法为例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一一钱穆《国史大纲》
变法涉及面太广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 ……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变法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只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没有真正触动北宋根植于政治体制的弊处
变法治标不治本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结合学思之窗,小组讨论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变法急功近利
王安石变法
4.结果:
新法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5.评价:
是一场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变法改革运动。
(1)性质:
(2)进步性: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材料: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宋史》
王安石变法
5.评价:
(3)局限性:
①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③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材料:今介甫为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变法余音
桂枝香·金陵怀古(摘录)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宋神宗后期
王安石隐退后,神宗继续实行变法,但改革重点已经偏向扩大税源和加强军事,企图取得对辽、西夏的胜利。但两战皆败后,神宗也郁郁而终。
宋哲宗时期
哲宗初年,高太后垂帘听政,她启用司马光为相,彻底废止王安石变法的绝大部分措施。后哲宗亲政,又恢复新法,贬黜守旧派官僚,但此时这些斗争,都已变为了互相倾轧的党争,毫无积极意义。
宋徽宗时期
宋徽宗上台后,以蔡京为首的高级官员大肆打击异已,把持朝政,朝局变得更加黑暗,人民生活愈发困苦,起义不断。
1100-1125
1085-1100
1067-1085
主题四、王朝的延续——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
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宋高宗。
靖康二年(1127)四月初一,金军押解被俘虏的徽、钦二帝及宗室、嫔妃、大臣、工匠、伎女等3000余人撤离汴京,返回北方,同时掠走金帛珍宝、法驾仪仗、天文仪器、图书乐器等,史称“靖康之变”。
——赵毅、赵轶峰
《中国古代史》(下册)
◎徽钦二帝五国城关押地(复原)
主题四、王朝的延续——南宋的偏安
2.宋金之战
(1)岳飞抗金
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然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秦桧夫妇像
他戎马一生,126仗全胜的战绩使他无愧于“常胜将军”这个称号,“精忠报国”的信念已经深深地长在了他的心中,他只有国家,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无愧于国家。他的名字将被永远地载入史册,留存于历史的长河中。
----习近平
主题四、王朝的延续——南宋的偏安
2.宋金之战
(2)偏安局面的形成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和议 时间 内容
绍兴和议 1141年 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称为“岁贡”
隆兴和议 1164年 仍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南宋不再对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宋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和绢各缩减至20万两、匹;宋割商、秦两州给金
嘉定和议 1208年 宋金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绢、银各增至30万匹、两;犒军钱300万贯;维持原来边界
宋金三大和议对比
◎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
课程总结
探究:如何认识宋代民族之间的“战”与“和”?
(1)民族关系的特点:宋代时期民族政权并存,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这是两宋民族关系的显著特点。
(2)民族之间的“战”: 战争是暂时的,但对于交战双方都是一种灾难,伤害了民族感情,加剧了民族仇恨,中断了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3)民族之间的“和”: 和平是长期的,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宋夏议和、宋辽议和、宋金议和,实现了双方长期的和平,实际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加强,最重要的是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
1.(2024·淮北统考)宋代以前,民众对善政的地方官员,往往采取向官府陈状、直诣宫阙、遮道攀辕等方式乞求留任。宋初朝廷只禁止诣阙方式,徽宗至南宋时期则禁止任何乞留。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官员久任是地方割据的根源
B.政府强化对地方政治的调控
C.朝廷有意塑造和谐政治氛围
D.民众诉求左右选官制度调整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对于地方乞留警惕性不断增强,其实质是担心中央的任免权被地方势力通过乞留而裹挟,是政府强化对地方政治调控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宋代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并非官员久任是地方割据的根源,排除A项;材料所述与和谐政治氛围无关,排除C项;根据材料“徽宗至南宋时期则禁止任何乞留。”可知民众诉求并未左右选官制度的调整,排除D项。
2.(2024·蚌埠统考)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殊它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据此可知,宋代的“路”( )
A.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成为央地关系的障碍
C.不掌实权影响效率 D.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A
[解析] 根据材料“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殊它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路,其对州级长官无直接统领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A项正确;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路,不会成为央地关系的障碍,排除B项;材料无其他信息反映其不掌握实权,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路设置后的财政支出,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D项。
3.(2023·泉州)宋仁宗时期,范仲淹、韩琦等文官主持对西夏战事,朝廷曾下诏将他们任命为武职的观察使,他们强烈反对,先后上表坚辞不受。这说明宋代( )
A.国家政策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B.西夏战事削弱了文官权力
C.强干弱枝政策影响边防理念
D.君主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重视文人,促进理学形成,朝廷任命范仲淹等人为待遇更优厚的观察使,范仲淹认为,观察使名号与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名号相混淆,会被轻视,而且觉得自己没有战功,不应再增加厚禄,反映了范仲淹等人胸怀天下,不贪图富贵的品质,体现国家政策影响士人价值取向,A项正确;用文官主持对西夏战事,反映朝廷重用文官,不是削弱了文官权力,排除B项;北宋建立后,实行强干弱枝政策,而边防理念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有利于巩固统治,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