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古代社会的两次重大转型
课程导入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迈入早期国家
从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
2
时间轴
B.C.770
B.C.476
B.C.475
B.C.314
B.C.256
B.C.221
春秋
战国
东周
东周分裂为
东周国和西周国
B.C.249
西周国灭
秦灭
东周国
秦朝建立
战国结束
【课程标准】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的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思想家的学说,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
前770
平王东迁
前680
齐桓霸业
前546
弭兵之会
前510
吴越争霸
前476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春秋时期——争霸
前475
前422
李悝变法
前221
战国时期——兼并
前403
三家分晋
前379
田氏代齐
前379
吴起变法
前356
商鞅变法
各国称王
前318
合纵攻秦
前256
秦灭东周
相继称霸
并存称王
5
诸侯纷争
与
变法运动
根据本课内容,指出春秋战国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的、一事一物的兴替,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仅见。
——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
一、经济大发展:经济发展
二、政治大动荡:诸侯纷争
四、制度大变革:变法运动
三、民族大交融:华夏认同
五、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
6
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一、政治大动荡:列国纷争
思考二:如何理解春秋战国政治大动荡?周天子地位如何变化?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尽心下》
郑伯不朝,王伐郑,卒大败,射王中肩。
——《左传》
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
——司马迁《史记》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大夫夺权,兼并频繁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礼崩乐坏,权力下移!
政治大动荡: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宗法制破坏;权力下移,诸侯势力崛起,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笔记)
11
主要形式:争霸战争
特点:规模小,时间短,讲究礼节程序
影响:动摇了贵族统治体制;牺牲小国利益;实现区域性统一;促使各国开始内政改革……
【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以什么形式进行 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春秋时期
主要形式:兼并战争
特点:规模大,范围广,残酷且不讲礼仪规范
影响:封建制逐渐处于社会主导地位,为统一打下基础。
战国时期
变化:(1)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诸侯国竞争更趋激烈,形成区域强国;(2)战国时期修建了长城;(3)靠近中原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消失了;
变化原因:王室衰微,分封制下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四夷势力进一步向中原发展。
趋势:局部统一形成,国家日益趋向统一。
仔细观察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两幅地图,找出二者有何不同?
长城的修建
同边疆少数民族的交流密切
靠近中原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消失
民族融合、华夏认同
13
经济大发展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1.农业
春秋 · 牺尊
(上海博物馆)
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锄
斧
铲
犁
春秋战国水利工程
现在的都江堰
14
经济大发展
2.手工业
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工商业
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范蠡
子贡
生产力发展后……
铁犁牛耕
生产力水平提高
公田抛荒
私田私有
手工业发展;工商业繁荣
井田制瓦解
私有制确立
农民垦荒种地,得到土地所有权(自耕农)
奴隶主贵族分化,军功地主,从新兴商人或手工业农业小生产者上升起来。
(新兴地主阶级)
受租于新兴地主阶级耕种土地的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佃农)
奴隶主贵族阶级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集体农耕→个体农耕
小农经济形成发展
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 封建土地私有制
政治上诸侯纷争:
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
生产力发展后……
铁犁牛耕
生产力水平提高
公田抛荒
私田私有
井田制瓦解
私有制确立
奴隶主贵族阶级没落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变法运动
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国家收入减少
推动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7
制度大变革:变法运动
(1)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增强,封建制度慢慢确立
(3)军事:为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革,充实人口,整军备战。
(4)思想:法家思想为变法改革提供了理论武器。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燕昭王
乐毅改革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昭侯
申不害改革
魏文侯
李悝变法
秦孝公
商鞅变法
各国变法的展开
战国形势图
19
四、制度大变革:变法运动
2.商鞅变法
⑤秦国:战国时期,秦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诸侯国,秦孝公即位后立志变法图强。
(1)背景
商鞅变法(前356年起,秦孝公)
措施内容 影响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变革生产关系)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稳固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形态,促进封建农业经济发展。
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限制贵族特权 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贵族等级体系
政治 推行县制,主官由君主任免 建立中央集权(变革上层建筑)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实行连坐法,互相纠察告发 加强社会控制。
总结: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年)
2.商鞅变法
22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李斯《谏逐客书》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稳定社会
经济发展
打击贵族
23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轻罪重罚
①积极性: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②局限性:轻罪重罚,压迫和剥削百姓,文化高压,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思想繁荣
经济发展
政治变动
思想繁荣
何为百家?
学术上不同学派
政治上不同利益的代表
为何争鸣?
经济发展
政治动荡与变革
士阶层崛起
建构治国理念
重建社会秩序
儒道墨法等
统一与社会转型
铁犁牛耕
生产力水平提高
01
经济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02
政治
03
教育
04
阶级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礼崩乐坏,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
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私学的兴起使教育逐渐普及和平民化
造就了一大批阅历丰富和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
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揽人才, “士”们希望实现用自己思想治国理政的愿望。
百家争鸣
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
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背景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顺自己心意啦,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思考:以下同学对服饰穿着的看法可代表哪家思想?
儒
道
法
墨
27
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
1. 孔子
思想核心
政治主张
教育思想
文化贡献
仁,主张关爱他人
①为政以德,统治者以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②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实行一定改良
主张有教无类;
倡导私学,打破贵族阶层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相传整理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道)。”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
1. 孔子
思考:为何孔子周游列国,推广治国理念却无功而返?
孔子代表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实质上是维护奴隶制。在诸侯争霸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其思想的保守性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①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追求天人合一,这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
2.老子
②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③政治上: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治大国若烹小鲜”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原始淳朴风气。
儒家
孟子、荀子: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孟子 荀子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伦理观
天命观
仁政、王道
民贵君轻
性善论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仁义、王道与霸道;隆礼重法,礼法并施
民水君舟
性恶论
天行有常,人定胜天,发挥主观能动性
时期 学派 代表人 主要观点
春秋 儒家 孔子
道家 老子
战国 儒家 孟子
荀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墨家 墨子
阴阳家 邹衍
核心:仁;为政以德,克己复礼;首创私学,有教无类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知足寡欲
仁政王道;民贵君轻;性本善;
仁义王道霸道;隆礼重法;民水君舟;性本恶;
齐物论,崇尚逍遥自由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主张变革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五行“相生相胜”理论
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思想大解放
3、性质
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③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经济发展
政治变动
分封制崩溃
宗法制崩溃
礼乐制崩溃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
社会动荡,战争频发
世卿世禄制、贵族政治解体
社会阶层流动
学在官府在打破,私学兴起
“士” 阶层崛起
各国
纷纷变法
百家争鸣
要求
人才基础
思想基础
周朝原有的政治秩序崩坏
34
本课线索
明年工作安排
五、社会大转型——大变革时代(小结)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政治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宗法制破坏;权力下移,诸侯势力崛起,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经济
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
民族
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
思想文化
私学兴起,由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士阶层活跃,百家争鸣。
阶级
奴隶主贵族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变法运动兴起。
1.(2024·黑、吉适应性测试)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分封制趋于解体 B.郡县制得以推广
C.井田制遭到破坏 D.宗法制逐渐强化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庸客”没有土地等其他生产资料,需要出卖劳动力来给有地农民或地主耕作以维持生计,这反映了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租佃现象出现,C项正确;分封制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中现象无关,排除A项;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材料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瓦解,排除D项。
2.(2024·临沂)春秋战国时期 ,各地形成的以“国”为中心的地域组织逐渐取代传统的氏族群体,“邦” “国”“邦族”“国族”等地域组织概念已没有明确的界限。这表明( )
A.宗法观念瓦解 B.国家制度成熟
C.礼乐文化鼎盛 D.族群融合加强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地域组织逐渐取代传统氏族群体,邦、国等地域组织概念已没有明确的界限,体现出在春秋战国时期氏族群体之间的融合,即族群融合加强,D项正确;宗法观念在宗法制瓦解后长期影响中国古代甚至现代社会,排除A项;西周时期就有相对成熟的国家机构,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排除C项。
3.(2024·淮安)商鞅变法时,令拥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的农户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原来以“室”为单位的土地人口由官府析分登记在各“户”之下,农民成为国家课役农。商鞅的这一改革措施( )
A.瓦解了宗族血缘关系 B.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
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 D.维护了井田制的稳定
B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时推行小家庭制,刺激了小农户数的增长,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进而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B项正确;材料与宗族血缘关系瓦解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关系不大,排除C项;商鞅变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而非维护,排除D项。